提到《俄克拉荷馬》,
本名《Oklahoma》,
不熟悉音樂劇的朋友可能是這個表情。
是美國的那個什麼州?

而熟悉音樂劇的朋友可能會知道,
這部誕生於1943年的音樂劇,
標誌著美國音樂劇的成熟,
在美國音樂劇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相當於電影界的
《教父》,
是一生中必看的音樂劇目!
那麼,
這部音樂劇到底好在哪兒,
才能被公認為是音樂劇史上的明珠呢?
產生背景
上世紀 40 年代,
剛剛經歷過經濟大蕭條、
「麥卡錫主義」噩夢的美國,
又遭遇了「珍珠港事件」。
隨著邱吉爾向日本正式宣戰,
美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直接介入,
極大激發了美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熱情。
這種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
影響了美國百老匯的音樂劇創作。
而當時,
美國的音樂劇創作正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
一方面,
作為移民國家,
美國以小學生姿態崇拜、
學習歐洲的音樂劇。
另一方面,
又渴望建立起有美國風格的音樂劇。
《俄克拉荷馬》的創作者,
獲得無數奧斯卡獎、
普立茲獎、
葛萊美獎的美國音樂界兩大宗師——
作曲理查 ·羅傑斯、
填詞奧斯卡·哈默斯坦二世,
(這一組合家喻戶曉的程度相當於現今的諾蘭和漢斯季默)
精準地洞悉了這一需求,
更意識到了時代和民眾的召喚,
便博採眾長,
把歐洲歌劇、輕歌劇,
和美國大眾文化、民族愛國精神相結合,
創作了第一部展現美國人生活方式、
獨有的美國文化、
美國精神的偉大作品。
《俄克拉荷馬》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
獲得美國普利茲大獎的「最佳劇本獎」,
甚至被翻拍成的同名電影還兩次獲得奧斯卡獎。
近40年來它的投資回報率高達 2500%。
足以證明美國民眾對它的喜愛。
劇情簡介
《俄克拉荷馬》是根據利格思的戲劇,
《紫丁花盛開》改編的
兩幕音樂劇。
它用熱情、奔放、又幽默的筆調,
表現了美國西南部俄克拉荷馬地區,
一群淳樸勤勞的拓荒者們質樸而狂放的生活、 勞動和愛情,
謳歌了美國人正直善良、樂觀豁達、幽默率真的性格。
劇中女主角勞瑞在兩個傾慕者,
牛仔克理和農夫查德之間周旋,
最後終於認清自己的內心,
勇敢追尋真愛,
更是鼓舞了一大批美國女性。
除此之外,
幾個配角也十分光彩奪目,
閱遍千帆仍有一顆少女心的 Aunt Eller ,
滿口甜言蜜語、輕易便能騙取芳心的小販 Ali Hakim,
分不清真愛便一頭扎入盲目愛情的傻白甜 Annie,
還有一直守候著她的牛仔小子 Will。
所有的角色,
就算是放在有琳琅滿目劇目的當今,
也絲毫不遜色。
在具體場景設置中,
《俄克拉荷馬》也做了不少革新,
其中,
它的開場顛覆了以往一開幕就有華衣靚女登臺亮相的傳統手法,
而是另闢蹊徑——
幕布拉起,
一位老太太坐在那悠然攪拌著黃油,
後臺傳來美妙而抒情的歌聲,
這個清新而優美的開場,
無疑令所有觀眾眼前一亮!
此外,
它的思想性也不容小覷。
農夫和牛仔兩個群體的對峙、和解,
象徵著創作者的美好願望——
沒有種族歧視、相互理解、和諧共處。
也表現了創作者對農業文明和牧業文明的無區別讚賞態度。
音樂&舞蹈
作為一部音樂劇,
自然是不能忽略與「劇本」同等重要的音樂,
和相互成就的舞蹈。
在《俄克拉荷馬》之前的音樂劇創作中,
旋律是唯一重要的元素。
劇中的所有元素都服從於旋律,
只要旋律好聽,
它與歌詞、劇情是否相匹配,
都全然不顧。
《俄克拉荷馬》對此做了顛覆性的改變。
它講究音樂性與戲劇性的結合,
每首歌曲、舞蹈,
每個場景、
每句對白,
都與劇情和人物緊密相關。
而在音樂自身的創作中,
它遵循歐洲傳統輕歌劇的創作規律,
有序曲、終曲,
採用獨唱、重唱、合唱的表現手法,
也有百老匯音樂劇常用的方言唱法。
但它更有著自己的創新——
大膽融入爵士、鄉村音樂,
大量吸收流行歌曲,
使得音樂個性鮮明、雅俗共賞。
(劇中最膾炙人口的曲目《Oh, What A Beautiful Mornin》,
筆者在中戲學習時,
樓上音樂劇班每日開嗓必唱之,
每次聽完都有種莫名的幸福感。
安利給你們~)
舞蹈方面,
《俄克拉荷馬》改變了以往舞蹈從屬的地位,
使它成為音樂劇中的一個必要成分。
將古典芭蓄和現代舞、美國民間舞做融合,
注重舞蹈動作多樣性,
深刻改變了音樂劇的舞蹈理念,
極大影響了之後的音樂劇舞蹈創作。
此外,
舞美、服裝等因素也具有其特色,
秉承「現實主義」創作手法,
儘可能地還原,
以給觀眾「真實」體驗。
其舞美等放至今日也絲毫不遜色。
版本對比
《俄克拉荷馬》共有11個版本問世,
但是……
除了中央戲劇學院2015級音樂劇畢業生公演過一次外,
並沒有任何一版在華公演過。
不過,
1998 年版金剛狼休叔主演的一版,
有官方DVD 版!
B 站上可以明目張胆觀看!!!
這一版不僅可以看到金剛狼溫柔的一面,
還能欣賞他鮮為人知的音樂才華,
更能一邊看他秀著肌肉和農夫查德決鬥,
一邊看彈幕飛出「金剛狼快亮出你的爪子」。
而且這一版的吻戲可能也是史上音樂劇尺度最大了……
除了舞臺劇版,
1955 年還翻拍了145分鐘的電影版,
兩獲奧斯卡獎,
意猶未盡的劇迷們也可以拿這版充飢。
總的來說,
《俄克拉荷馬》是一部看了既能裝逼,
朋友圈一曬就能迅速被貼高大上、小眾文青等等標籤,
又能迅速提升自身幸福感的音樂劇,
值得每一個熱愛音樂劇、
熱愛生活、
追求精神滿足的你欣賞。
希望有生之年我們能在它在華公映時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