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末廣義貨幣增長8.4% 狹義貨幣餘額與上年同期持平

2020-12-06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1日訊 20日,央行網站發布2020年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02.31萬億元,同比增長8.4%,比上月末低0.3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期持平;狹義貨幣(M1)餘額54.55萬億元,與上年同期持平,同比增長0%,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4.4個和0.4個百分點

一、廣義貨幣增長8.4%,狹義貨幣餘額與上年同期持平

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02.31萬億元,同比增長8.4%,比上月末低0.3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期持平;狹義貨幣(M1)餘額54.55萬億元,與上年同期持平,同比增長0%,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4.4個和0.4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9.32萬億元,同比增長6.6%,當月淨投放現金1.61萬億元。

二、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34萬億元,外幣貸款增加88億美元

1月末,本外幣貸款餘額161.93萬億元,同比增長11.6%。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156.45萬億元,同比增長12.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個和1.3個百分點。

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34萬億元,同比多增1109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34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14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7491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2.86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769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66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596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1567億元。

1月末,外幣貸款餘額7958億美元,同比下降4.4%。1月份,外幣貸款增加88億美元,同比少增287億美元。

三、1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2.88萬億元,外幣存款增加252億美元

1月末,本外幣存款餘額201.2萬億元,同比增長8.3%。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195.81萬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比上月末低0.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7個百分點。

1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2.88萬億元,同比少增3935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4.24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1.61萬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4002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5701億元。

1月末,外幣存款餘額7830億美元,同比增長4.8%。1月份,外幣存款增加252億美元,同比多增59億美元。

四、1月份銀行間人民幣市場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為1.99%,質押式債券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為2.08%

1月份銀行間人民幣市場以拆借、現券和回購方式合計成交 83.79萬億元,日均成交4.93萬億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長3.6%。其中,同業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0.7%,現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長26.2%,質押式回購日均成交同比增長2.1%。

1月份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為1.99%,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1個和0.16個百分點;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為2.08%,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02 個和0.08個百分點。

五、1月份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4525億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2318億元

1月份,以人民幣進行結算的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目、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分別發生3332億元、1193億元、734億元、1584億元。

注1:當期數據為初步數。

注2:自2014年8月份開始,轉口貿易被調整到貨物貿易進行統計,貨物貿易金額擴大,服務貿易金額相應減少。

注3:自2015年起,人民幣、外幣和本外幣存款含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放款項,人民幣、外幣和本外幣貸款含拆放給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款項。

注4:報告中的企(事)業單位貸款是指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中國央行:1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98.65萬億元,同比增長8.7%...
    2020-01-16 15:05:16來源:FX168 中國央行:1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98.65萬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個和0.6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57.6萬億元,同比增長4.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個和2.9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7.72萬億元,同比增長5.4%。
  • 央行:3月末M2同比增長8.2% 外儲餘額3.14萬億美元
    中國網財經4月13日訊 4月13日,央行發布2018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73.99萬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個和1.9個百分點;本外幣貸款餘額130.45萬億元,同比增長11.9%;本外幣存款餘額174.44萬億元,同比增長8.4%;國家外匯儲備餘額為3.14萬億美元
  • 貨幣政策「不急轉彎」 「寬信用」進入穩定退潮期
    來源:中國經濟網原標題:貨幣政策「不急轉彎」 「寬信用」進入穩定退潮期中國經濟網編者按:中國人民銀行1月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18.68萬億元,同比增長10.1%。12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6萬億元,同比多增1170億元。2020年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84.83萬億元,同比增長13.3%。
  • 12月M2同比增長10.1% 人民幣貸款增加1.26萬億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2日訊 央行今日發布數據顯示,1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18.68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比上月末低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1.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62.56萬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比上月末低1.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4.2個百分點
  • 貨幣供應「剪刀差」正值現象及其效應
    鄧文碩  2016年7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6月末,我國狹義貨幣M1餘額44.36萬億元,同比增長24.60%,廣義貨幣M2餘額149.05萬億元,同比增長11.8%,狹義貨幣M1增速與廣義貨幣增速M2「剪刀差」擴大至12.80%,較5月的11.90%繼續上升,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學界的熱烈探討,本文將就此進行分析和探討,解釋這一現象背後的形成原因
  • 2020年社融增量34.86萬億元 「寬信用」進入穩定退潮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2020年社融增量34.86萬億元,「寬信用」進入穩定退潮期1月12日,央行公布了12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及2020年社會融資規模數據。數據顯示,12月末,廣義貨幣(M2)、狹義貨幣(M1)同比分別增長10.1%、8.6%,分別比11月末低0.6個、1.4個百分點。與此同時,M1、M2同比增速回落。
  • 繼續保持對經濟恢復必要支持力度 2021年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1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人民銀行會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靈活把握貨幣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以適度貨幣增長支持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
  • 廣義貨幣是什麼意思?
    廣義貨幣是什麼意思?廣義貨幣(Broad money:the amount of money in a country's economy, measured by counting money kept by banks and people)。
  • 截至6月末,泰安市銀行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達3001億元,主要金融指標...
    魯普耐特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財務的副總經理石曉贇近日告訴記者,公司2002年開始與泰安銀行合作,今年又從泰安銀行獲得5000萬元「無縫續貸」資金,同時享受到了疫情期間優惠政策,在原利率基礎上下浮了10%。 「無縫續貸」是我市用足用好央行低成本資金和貨幣政策新工具釋放給企業的紅利。
  • 國家統計局:2020年5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復甦態勢 | 網際網路數據...
    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 2.8%,降幅比1-4月份收窄2.1個百分點。5月份,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股份制企業增長4.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3.4%;私營企業增長7.1%。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1.1%,製造業增長5.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6%。
  • 經濟學家鄧海清:貨幣政策究竟如何看?
    二、廣義流動性:社融超高增速難以持續   一季度社融拐點確立,3月新增信貸1.69萬億,市場預期1.25萬億;社融增量2.86萬億,市場預期1.85萬億;M2同比增速8.6%,市場預期8.2%,前值8%;M1同比增速4.6%,市場預期
  • 貨幣統計框架概述|兼論貨幣供應量在經濟分析中的作用
    1.一般原則——基於IMF《貨幣與金融統計手冊》 IMF對貨幣的定義要重點關注兩個核心要素: (1)哪些金融資產可納入廣義貨幣 各國對廣義貨幣的定義不一致,在考慮是否將某金融資產納入統計範圍時,需要對該資產的貨幣化程度進行評估
  • 4月信貸超預期增長 背後原因是什麼?對經濟有哪些影響?
    來源:金融時報作者:李國輝央行發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4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7萬億元,創歷年同期最高。4月末M2同比增速11.1%,較前值提高1個百分點。在各項經濟數據下滑的背景下,信貸投放力度明顯放大,金融數據逆勢增長,有效支持了實體經濟。4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7萬億元,高於市場預期,同比多增6818億元,信貸餘額同比增速為13.1%。信貸超預期增長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對於經濟增長又有著怎樣的意義?
  • 中國三季度GDP增速6% 四季度貨幣政策風向會怎麼變?
    10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長回落至6.0%,前值為6.2%。就細分項而言,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5.8%,前值為4.4%;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5.4%,前值為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8%,前值為7.5%。
  • ...適宜貨幣金融環境——2019年央行宏觀調控和貨幣政策實施工作紀實
    通過維持鬆緊適度,不搞大水漫灌,注重精準滴灌,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數據顯示,2019年1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為196.14萬億元,同比增長8.2%;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21.28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為150.5萬億元,同比增長12.5%。
  • 財信研究評12月貨幣數據:社融弱信貸強格局有望延續
    12月M1增速較上月大幅回落1.4個百分點至8.6%,則主要源於去年同期基數偏高和房企融資收緊的拖累;同時財政資金投放不及預期,也不利於機關團體活期存款增加較多,對M1增速也形成一定製約。>> 貨幣政策展望:繼續緩退坡,流動性維持緊平衡。
  • 招商宏觀:2011年以來第三波實體加槓桿周期或接近尾聲
    金融機構債務餘額同比增速方面,9月份出現比一定程度上的回升;不過,在我們觀察的廣義金融機構債務規模中該數據佔比約三成,還需關注後續廣義金融機構債務數據。但根據現有數據,9月貨幣政策或繼續保持收斂狀態。 合併來看,9月實體部門負債增速繼續,結構上顯示進一步上升動能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