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不是「師傅」
師父可以說是對出家人最穩妥的一種稱呼。師父」不同於一般的「師傅」。有些非佛教徒,甚至初入佛門的佛弟子,往往會將「師父」寫成「師傅」,令人無法分辨。「師傅」在目前這一個時代,用來稱呼精通某些手藝或技藝的專門人士,比如廚師、鞋匠、司機、功夫教練等等,皆可稱為「師傅」,但絕對不能用來稱呼佛教出家人。
弘贊之《沙彌律儀要略增注》卷下進而說:「律雲,弟子看和尚,當具四心:一親愛。 二敬順。 三畏難。 四尊重。 侍養承接,如臣子之事君父。如是展轉相敬重瞻視,能令正法久住,增益廣大也。 」
所謂佛法於恭敬中求,身為一個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對於出家師父的稱呼方式,皆有佛門中的規矩。因此身為佛弟子,都應該知曉對出家師父適當而得體的稱呼法,方能彰顯內心的恭敬,從而得到佛法的利益。
「師傅」作為尊稱,當然含有尊敬的情感在內,而「師父」將「師」作「父」一般地敬重,感情顯然更加深摯。由於受重教尊師觀念的影響,在傳統的觀念中,父親和老師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舊時更為普遍使用的「父師」一詞,就典型地體現了這點。
我們學習佛法,都明了佛法難聞,都明了解脫第一。但是,我們知道,這一劫闡揚佛法的本師釋迦世尊已入涅槃。我們廣義理解的三寶是住持三寶,即三寶的幢相。師父,以僧相顯現與佛同身,以宣揚佛法顯現與佛同語,以舍家之身,赴湯為眾的悲憫顯現與佛同意。
此外,可以尊稱出家人為「法師」。「法師」是指精通佛法、依法為師、指導他人修行的出家人。「法師」絕對不是指那些精通「法術」「邪術」的人士。對一般出家人,為了方便區別,可加上出家人法號,尊稱為「某某師父」「某某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