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師父叫王慶臨,紮根臨洮電網基層一線已經有30個年頭。22年的黨齡,永遠以黨員的高標準、軍人的嚴作風,帶動和激勵著身邊人。
我是他眾多徒弟中的一個,2014年大學畢業入職國網臨洮縣供電公司洮陽供電所配電班後,他是我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個師父。今天回過頭想一想,參加工作6年來,我成長的一點一滴其實就是當年師父在言傳身教中的一言一行影響起來的。
師父個頭不高、黑黝黝飽經滄桑的面龐是他奉獻電力事業的最好見證。一直以來總是被師父的「敬業精神」所感動。
還記得那是2018年5月的一天,師父對我說:「小楊,你嫂子的病你也知道,我剛剛請了假,得陪你嫂子去西安複查病情,工作上有啥吃不準的事情就及時告訴我。」我說:「師父,你放心去吧,好好陪嫂子去看病。」
但是,師父去西安的第二天傍晚時分,一場狂風暴雨席捲了臨洮縣城,接到調度通知35千伏羅家莊變116羅河線跳閘了,我們立刻組織去巡視線路故障,在試送主線路恢復供電後,臥龍寺專變分支卻沒有恢復供電。我們立刻意識到該用戶分支存在故障,但經過多次巡視分析仍然沒有發現故障點,為了不打擾師父帶妻子看病,我沒有告訴師父。
由於雨未停且天黑路滑,所裡決定第二天一早再去排查分支故障點。但是,當第二天一大早我們準備出發時,我們驚訝的發現師父已經風塵僕僕的趕來了。
大夥問,王班長,您不是去西安了嗎?
師父說:「我昨天晚上在微信工作群內看到臥龍寺的分支一直沒有恢復供電,臥龍寺是重要用戶故障點我必須親自去查,所以我連夜買了火車票就趕回來了!」。
「那嫂子咋辦?那嫂子怎麼辦?」大家齊刷刷的問。
他卻故作輕鬆的說到:「沒事,到醫院就做檢查妻妹子也在呢!」
我明白王班長雖然說的輕鬆但他肯定還是十分擔心的,但是又放不下這邊的重要用戶,於是就連夜從西安趕了回來。這樣的黨性覺悟,這樣的工作態度,當時我真的感動了。果然王班長回來後,我們配電班也像是有了主心骨一樣,分頭查找、逐級排查,從發現故障點到恢復供電僅僅用了四十分鐘為用戶恢復了供電。
師帶徒、傳幫帶,我的師父王慶臨恨不得將自己的十八般「武藝」全都傳授給徒弟。
2017年4月,由於我在公司組織的技術比武中成績優秀,將代表公司參加定西市首屆職工技能運動會。我深知自己的技能水平還很欠缺,於是每天晚上主動加班提升。有天晚上我正在練習時,師父走進來。
我說:「師父,這麼晚還來加班嗎,今天好像沒啥工作了著。」
師父說:「小楊,我看你這兩天晚上經常自己在這裡練習,對裝表接電這一塊我還是懂一些的,我想幫你再輔導一下。」
我驚喜的說:「師父,早想給您說,就怕你太忙耽誤你時間呢!」
於是,師父從工藝技巧、用時分配、工具使用等各個方面將他掌握的技術技巧可謂是傾囊相教,我的技能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師父的言傳身教加我個人的勤學苦練,2017年我被評為「甘肅省技術標兵」、2018年被評為「甘肅省電力公司青年崗位能手」。
每一份成績的背後總離不開師父的諄諄教導,後來我問師父為啥會對我們這麼好,他只是簡單地說:「年輕人理論知識好,而老同志經驗足,要想將電力事業傳承下去,師父一定要帶好自己的徒弟。」
我的師父王慶臨就是用日常工作中的一點一滴感染著我、帶動著我、幫助著我,讓我羽翼日漸豐滿,讓我短短的幾年中有了很大的進步,讓我成長為了一名中層管理者。
師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謝謝您在我的職業生涯中為我指明航向,教導我也如您一樣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入黨誓詞,無怨無悔用勤勞和智慧為臨洮電網貢獻自己的力量。(作者:張靜 楊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