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說 | 意識決定客觀世界走向

2021-01-14 萬佛山心聞蓮播










佛 | 禪 | 武 | 醫 | 藝



能夠感受到的舉手,啊掌聲通過,我說的現在不是理性,一定要感受了,什麼叫感受到?就是你有心動的感覺,就我說的話你千萬不要——啊師父我理解了,你理解了有個屁用,我不講你也理解,其實我不講你們也理解,腦袋上都理解。而所有的一切,一個人要想最後的,能夠感受到是到了感性的存在層面,感受到你們的心動的時候,你們算真正聽懂了。如果你們沒有感受到你們的心動,只是腦袋告訴你們聽懂了,是沒有用的。


因為我所有說的話,都不是理論上的東西,我跟你們今天討論的不是理論上的東西。這就是我們講佛法和講世間法的區別就在這裡,世間法就是聽理解了就好,而佛法不是,佛法必須轉化成行動,所有以戒、定、慧,然後以聞、思、修,我現在跟你們講的是什麼狀態?聞,是不是?你們自己要在腦袋裡什麼?思,哎,思。然後第三個狀態叫什麼?修,什麼修?就是你的心動了,跟你產生內在的連結了,如果你只是在理解,是沒有用的。


你一定要跟你的內心產生連結,產生連結,你感受到心跳了,這個時候就開始產生了。因為萬事萬物的好壞,都處在疊加的狀態,好和壞是疊加的,是嗎?是和非是疊加的,對嗎?對和錯是疊加的,對嗎?善和惡是疊加的,痛苦和快樂是什麼?疊加的,財富和貧窮是疊加的,好事和壞事是疊加的,所以萬事萬物,很多東西都處在一個很特定的狀態,什麼狀態?疊加的狀態,原來佛教不二的狀態。


講起來累不累?大家聽起來特別聽不懂對嗎?我覺得這個故事特別好,疊加,萬事萬物都在疊加當中,而決定這種東西的,我們來看看這底下這段話:就是如果人的觀測可以決定貓的生死,那是否人的意識也決定客觀世界的走向呢?你看這段話,如果人的觀測能夠決定貓的生死,那麼,是否人的意識,也會決定客觀世界的走向呢?是不是有這種感覺,人的意識真的在決定客觀世界的走向。就像你的觀測決定了貓的生死,我們實在不習慣這樣來看待問題,對嗎?那告訴你們,你們不習慣這樣看待問題,就是你們不斷出問題的原因。


師父源泉日相關法語分享:

師父說 | 佛商文化就是要培養億萬富翁

師父說 | 佛商應用學與心想事成

師父說 | 為了眾緣和合

師父說 | 找到自己的心

師父說 | 是自己決定了自己命運

師父說 | 疊加狀態的不二法門


WELCOME TO WANFO MOUNTAIN

THE LOTUS SHARING OF THE SOUL


相關焦點

  • 客觀意識與主觀意識之中看陰陽
    小編曾經分析過,人的思維意識往往會受到客觀環境的制約,你腦袋裡面能夠裝些什麼再憑這些意識可能做出什麼反應,好多時候根本不是你本人所能夠決定的事情。但是同時小編曾經分析,人的主觀能動性有的時候能夠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 意識所決定的世界跟物質世界是反著的
    微觀世界沒有因果律 現實世界或者宏觀世界是原因決定結果 但微觀世界是結果決定原因老高舉了個例子 說你在網上買了個iPad
  • 量子力學:意識可以改變客觀世界?
    我們所在的唯物世界中客觀世界能改變意識那麼意識能改變客觀世界嗎?       文中用大量實驗和數據,告訴讀者意識改變客觀世界就是通過波函數坍縮。我說的沒有人能夠理解,絕不是指像我們這個層次的人,而是說連量子力學的創始人都不能理解。       那麼量子力學最不好懂的是些什麼問題呢?我先把量子力學中人們最不好懂的東西介紹給大家,而最不好懂的東西最後恰好是證明了:意識不能被排除在客觀世界之外。一定要把意識加進去你才能夠認識搞懂它。
  • 心理活動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存在決定意識
    心理活動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存在決定意識,這既是一個科學的哲學命題,也是對心理現象準確地描述。沒有高山的地方,人們無法想像高山的巍峨;沒有大海的地方,人們無法感受到大海的遼闊。由於個體生理影響著心理,客觀現實決定著主觀反映,因而人的心理活動是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首先,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隨著身體狀況的變化,其心態是不一樣,如處理不好,就會產生認識上的「代溝」;其次,「人是環境的產物」,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人的心理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即所謂的"到哪一個坡唱哪個歌」、「心隨境遷」等。
  • 意識決定存在
    黑洞的另一面是怎樣的世界?存在平行世界嗎?宇宙是幾維空間,是十維嗎?時間和空間、物質和能量是相互關聯的嗎?本文並不想去探討人類的一些終極問題,而僅僅是想從物理學角度引發一些思考。20世紀的物理學中的量子論和相對論發展,改變了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顛覆了人類對世界的看法。在某種程度上,物理學更加接近於哲學,或者是給哲學提供了科學依據。
  • 到底是物質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物質?你怎麼看?
    科學上講,物質覺得意識,因為意識是物質的產物,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是意識的載體!而哲學上並不這麼認為,哲學的理念是意識可以決定意識,意識可以獨立於物質而存在,這也是唯心主義思想,與唯物主義針鋒相對。不過目前科學界的主流思想是唯物主義,也就是世界是物質的,這裡的物質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看得見的物質,而是指客觀存在性!簡單說就是,宇宙的存在是客觀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當然也不會受意識的影響,宇宙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有人經常會問這樣的問題:如果沒有人類或者沒有生命,宇宙的存在還有意義嗎?
  • 意識是什麼?意識為什麼要修改客觀存在欺騙我們?
    而且實驗還發現如果眼睛看到的情況和意識預想的情況不一樣,意識一定會把它改成符合意識想像的一樣,而不會把意識預想的情況改成客觀現實的樣子。這說明了一個可怕的事實,就是我看到的世界,記憶的世界不是一個真實的世界,而是我們想像或者想要看到的世界。
  • 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人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客觀存在通過人的實踐作用於人腦時,人腦才會形成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這才有了意識。所以,意識的根源在於客觀存在。  離開一定的社會生活環境,客觀存在就不能通過社會實踐作用於人腦,就不會產生意識,(舉例:如狼孩)離開了客觀存在,意識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所以說: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內容是客觀的。
  • 高二政治教案: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
    總之,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又可以反作用於客觀事物。正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刪去:「主觀能動性」、「意識能動性」、「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三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繫。該內容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了,不利於學生掌握意識的能動作用。)
  • 趙磊 | 「存在決定意識」五問
    於是有人說,這筷子原本就是彎曲的。這個錯誤的意識與存在有沒有關係?當然有關係。因為這個錯誤的意識仍然來自於現實的客觀存在,來自於「筷子插入水中」這個客觀存在。如果沒有筷子插入水中這件事情,如果沒有這個社會存在,那麼就不會產生「筷子是彎曲」的這個錯誤的意識。換言之,筷子插入水中這個存在產生了一個錯誤意識,這個意識之所以是錯誤的,不是因為這個意識離開了社會存在,而是這個意識歪曲了社會存在。
  • 世界是物質的還是意識的,東西方不同的世界觀
    物質世界,東方則認為源於「道」,道是不可以言說的,來言就不是「常道」了,「道」就是客觀存在的整體,是人所能感知但又並不先存在於人的意識的整體,不是人的意識來決定的。整體內部與萬事萬物之間的關係,則由人去發現,建立理論反映這些關係,就產生了學問和運用。
  • 是意識決定物質,還是物質決定意識?
    是意識決定物質,還是物質決定意識,這個問題的答案如果不經實踐檢驗,那麼任何回答都是存在缺陷的。那麼,怎麼樣才能最終定性這個問題的答案呢?如果答案是物質決定意識,那麼就應該給出一套建構體系,基於物質的組合演化可以產生出意識,否則,這個判定只是一種理論猜測,還無法形成一種科學的判斷。如果答案是意識決定物質,那麼就應該給出意識在怎樣的條件下生成物質,否則這種判定就是無稽之談。
  • 當前最難的課題:是意識決定物質還是物質決定意識?
    意識要從那裡產生的,當然是大腦。比如如果一個人死了,大腦死亡了,那他就沒有意識了!可見意識嚴重依賴於物質,甚至人在受重傷、醉酒等情況下就會意識模糊。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一種主觀反映,是人腦機能→即因聽/看/聞/摸等接觸引起的所思所想。
  • 高考政治哲學常識: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
    高考政治哲學難點解析:怎樣理解「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   對這一問題學生幾乎沒有從理論上思考過,屬於知識空白;對這一理論的表述,學生一下子也難以適應。   對這一難點,著重應從以下五點加以突破。
  • 高二政治教案:人們的意識是客觀存在
    因而意識有正確反映和錯誤反映之分。   只要我們端正立場,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來觀察事物,以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為指導,不斷充實我們的科學知識,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就一定能夠在正確認識世界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 人類的意識到底是什麼?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又客觀存在。
    人的意識和人的關係是這樣的密切,人卻不知道它是什麼,堂而皇之的人類,實在不好意思,難為人也!不甘平庸的人類,竭盡全力進行探索、研究,各有發現,各持己見,爭論了幾百年。論戰激烈,火花飛舞,多彩紛呈!牛頓科學認為:意識是人類大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 量子力學的世界很神奇 但還沒神奇到支持意識決定
    前兩年,又有一篇特別標註為「朱清時院士」的文章在朋友圈中流傳,題為《客觀世界很有可能並不存在》,這篇文章對普通人的影響更大,以至於我妹妹將文章發給我,我回答說不要信。我寫這篇文章的出發點就是回答這兩個問題:量子世界觀和佛教世界觀是否相似?量子力學是否支持人類靈魂的存在?
  • 我的師父是先進王慶臨
    還記得那是2018年5月的一天,師父對我說:「小楊,你嫂子的病你也知道,我剛剛請了假,得陪你嫂子去西安複查病情,工作上有啥吃不準的事情就及時告訴我。」我說:「師父,你放心去吧,好好陪嫂子去看病。」  但是,師父去西安的第二天傍晚時分,一場狂風暴雨席捲了臨洮縣城,接到調度通知35千伏羅家莊變116羅河線跳閘了,我們立刻組織去巡視線路故障,在試送主線路恢復供電後,臥龍寺專變分支卻沒有恢復供電。我們立刻意識到該用戶分支存在故障,但經過多次巡視分析仍然沒有發現故障點,為了不打擾師父帶妻子看病,我沒有告訴師父。
  • 天方邏輯學 | 2.在「存在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存在」的問題上,有人講了一個故事
    我們一部分學者認為:伊斯蘭的正統認知是把「唯物論」和「唯心論」都看成是一種人類對客觀世界和客觀存在的認知方法,兩種思維邏輯都是出於人類對宇宙隊客觀世界的認識。它是屬於方法,由於人類歷史和宇宙的歷史的相比,人類的歷史非常短暫。
  • 是物質決定你還是意識決定你?
    是物質決定你還是意識決定你?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決定物質。兩個相左的觀點爭執不下。意識是什麼?意識是感知信息的發出、接收、綜合、判斷、處理的機能,所有生物都具有意識機能,人則處於意識機能的高級形態。意識對信息的處理分為直接反應和傳遞與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