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哲學常識: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

2021-01-13 新東方網

高考政治哲學常識: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

2012-09-27 16:48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新東方網 高考微信

  高考政治中哲學和經濟學常識是一大重點也是難點,新東方網高考頻道整理高考政治哲學的疑難問題解答,幫助大家突破哲學難關。


  高考政治哲學難點解析:怎樣理解「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義?

  對這一問題學生幾乎沒有從理論上思考過,屬於知識空白;對這一理論的表述,學生一下子也難以適應。

  對這一難點,著重應從以下五點加以突破。

  第—,明確認識意識能動作用的突出表現是什麼。意識的能動作用突出地表現在,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以正確的思想和理論為指導,通過實踐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

  第二,認識意識反作用的含義。意識存在於人的頭腦中,它不能直接作用於客觀事物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意識的反作用只能通過實踐,在實踐活動,意識總是指揮著人們使用一種物質的東西去作用於另一種物質的東西,從而引起物質具體形態的變化,這就是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

  第三,明確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具有雙重性。意識本身有正確與錯誤之分,所以,不同性質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是不同的,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對客觀事物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歪曲反映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意識,則會把人們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第四,明確認識在「意識對客觀事物反作用」這個問題上,不同哲學派別的不同觀點。辯證唯物主義既承認物質決定意識,又承認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形上學唯物主義承認物質決定意識,否認意識的反作用,唯心主義則誇大意識的反作用。形上學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觀點都是錯誤的。

  第五,正確認識意識的反作用的方法論要求。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自覺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責任編輯:賈志超)

【山東初高中學生專屬】

山東高考近五年真題,高考複習資料,初中期末試卷,更多資料

掃碼即可獲取

6月13-7月5日

2020中高考主題活動陪伴考生備考、擇校

掃碼或微信打開連結長按關注二維碼

立即獲取


掃碼獲取2020年河南高考志願填報講座入場券

掃碼添加新東方廣州學校老師

發送「2020高考」

獲取更多資訊

成都學校二維碼展示

長沙學校二維碼展示

2020湖北高考解析直播

長按識別掃碼 進入直播群

交流高考心得,獲取更多內容

名稱名稱

300次下載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高考政治哲學常識:怎麼把握主觀能動性
    高考微信   高考政治中哲學和經濟學常識是一大重點也是難點,新東方網高考頻道整理高考政治哲學的疑難問題解答,幫助大家突破哲學難關。
  • 高二政治教案: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
    總之,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又可以反作用於客觀事物。正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刪去:「主觀能動性」、「意識能動性」、「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三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繫。該內容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了,不利於學生掌握意識的能動作用。)
  • 高考政治哲學常識:假象和錯覺是一回事嗎
    高考政治哲學常識:假象和錯覺是一回事嗎 2012-09-27 17:4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高考政治考點總結:哲學常識唯物論(辯證唯物論)
    意識的內容來源於客觀物質世界,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客觀事物通過實踐作用於人腦,才會形成人的意識。任何意識都根源於物質。  (1)從性質上看:無論正確意識還是錯誤意識都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2)從層次上看:無論是人的具體感覺還是人的抽象思維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 2013高考政治複習知識點:唯物論
    中國教育在線訊 高中政治學習需要總結歸納重要知識點才能更好學習政治學科,在掌握了每課重要知識點後才能為以後高考文綜複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下面是2013高考政治複習重要知識點。  (2)人的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意識;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不同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著不同的反作用;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  (3)人具有主觀能動性  客觀規律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了解國情,立足國情。
  • 高考政治必備的哲學知識點框架
    高考政治哲學知識  唯物)辯證法  1.聯繫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原理  【原理內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繫之中,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繫的統一整體。事物的聯繫又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人們不能否認和割斷事物之間的客觀聯繫,也不能主觀臆造聯繫。
  • 高二政治教案:人們的意識是客觀存在
    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   複習提問   (l)什麼是意識?意識為什麼有正確和錯誤之分?其主觀原因是什麼?   (2)意識怎樣才能正確反映事物?   導入新課   通過第一、二框題的學習,我們懂得了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 國考常識之哲學——一份你急需的救急乾貨!
    2、意識能動作用原理(意識反作用於物質原理)(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人的意識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以認識之物。(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 政治知識:馬克思主義哲學之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
    法律知識  政治知識  | 科技知識  經濟知識  |  公基複習 | 行測題庫  考試題庫【導讀】中公事業單位為大家帶來政治知識《馬克思主義哲學之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包括兩方面內容。第一,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這一原理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物質決定意識。二是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我們具體來看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在唯物論開篇我們就學習過了物質與意識各自的定義,我們說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它是不依賴於意識又能為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 高考「文綜」政治中,哲學方面的47個重要知識點,值得收藏
    一般來說,政治哲學題的解題思路,也是先構思底層邏輯,再提煉哲學觀點,接著根據題設中給出的觀點,組織語句進行作答,同時注意哲學觀點和事實的客觀邏輯,要做到協調統一。哲學1、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即哲學不僅是一種觀點,同時也具有研究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 唯物論—高中哲學甜味品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發展形態和唯心主義的兩種發展形態都是高考的高頻考點。如果考試範圍在第一單元,我們都認為是正確的,但從哲學生活第二單元開始,唯心主義觀點一律認為是錯誤的,因為我們從這一單元開始學習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這一點大家一定要牢記在心。
  • 高考政治最新《生活與哲學》原理歸納,高一預習,高三複習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辯證唯物主義一、唯物論(辯證唯物論)1、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原理】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整個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方法論】要求我們看問題辦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反對從主觀出發,反對「上帝創世說」。
  • 成人高考專升本函授政治要點整理:物質和意識
    成人高考政治選擇題:40題,每小題2分,合計80分;辨析題:2題,每小題10分,合計20分;簡答題:3題,每小題10分,合計30分;論述題:1題合計20分。成人高考專升本函授政治要點整理:物質和意識。11.從本質上說,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12.在意識的本質問題上,唯心主義:否認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13.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是指: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14.人工智慧的出現和發展證明了:物質是意識產生的基礎15.意識的能動性是指人類意識可以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16.正確發揮意識能動作用的客觀前提是
  • 哲學生活考題之意識誤區大揭秘
    在教師招聘政治專業的筆試考題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哲學類知識點的考察,從考題的規律來看,往往會出現一些,重要易錯點,這些知識點的重複出現其實質是考察考生對於政治中的重難點問題的把握是否到位。如果對這些知識點理解不清楚,在考試的時候就容易做錯題。所以今天中公講師幫你梳理意識這一常考易錯知識點。
  • 政治高考必背知識點總結
    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自己的主觀世界。  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要檢驗一種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只有把主觀和客觀聯繫起來加以比較和對照,唯一能滿足這一要求的,就是處在主觀和客觀交匯點上的實踐。通過實踐,人們可以把自己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
  • 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2)理解:①意識的概念。②分析意識的不同類型,說明意識根源於物質,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2.能力方面:  通過對意識的三種類型的分析及對其進行的概括,讓學生體會哲學的思維要求,重點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較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1)通過關於宗教本質的教學,進一步進行無神論的教育。
  • 2020寧夏事業單位常識備考:物質與意識的關係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事業單位常識備考:物質與意識的關係,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在意識產生的過程中,人類勞動是意識產生決定性因素,語言、文字等其它要素對意識的產生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所以,意識的本質是客觀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主觀映像。意識的產生既離不開人腦,也離不開客觀物質世界,尤其是人類社會。這種主觀映像的內容,不論是真實的,還是歪曲的,首先需得存在這樣一個客觀世界來讓人腦能夠反映。也就是先有真正存在的花,才能在人腦中留下花的映像。
  • 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鞏固練習與答案
    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鞏固練習與答案準備參加2019年的成人高考已經可以開始備考了,小編準備了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鞏固練習與答案,大家可以自行練習。選擇題,共20小題。
  • 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周末練習題(6)_專升本成人高考...
    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周末練習題(6)1.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於舊哲學的最顯著特點是( )A.階級性 B.實踐性 C.革命性 D.科學性2.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係( )A.全局與局部的關係 B.部分與整體的關係C.系統與要素的關係 D.一般與個別的關係
  • 高二政治複習方法:哲學概念之主觀客觀分析
    1、哲學的物質概念  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存在  注意三點: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具有可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