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論—高中哲學甜味品

2020-12-06 職場維度
高考,我們來了!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發展形態和唯心主義的兩種發展形態都是高考的高頻考點。如果考試範圍在第一單元,我們都認為是正確的,但從哲學生活第二單元開始,唯心主義觀點一律認為是錯誤的,因為我們從這一單元開始學習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這一點大家一定要牢記在心。

物質: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但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存在。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重點難點:物質與物質的具體形態;前者是一個抽象概念,是對具體物質的總結和概括,具有一切具體物質形態的共性,後者只是物質的具體形態,是個性。

運動:宇宙中一切事物和現象的變化過程。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

物質與運動的關係: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運動,離開物質談運動,或離開運動談物質,都是錯誤的。

運動與靜止:運動是絕對的、永恆的、無條件的;靜止是相對的、暫時的、有條件的。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主要指兩個方面:一是事物運動有參照物,其物理位置在一定時間內沒有發生位移;二是事物的性質在一定時期內沒有發生變化。整個世界都處於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之中,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規律: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穩定的聯繫。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要求我們要遵循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我們可以認識發現利用規律,但不能改變創造消滅規律。

意識:

1.客觀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2.人腦的機能;是人類特有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

3.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本質)

4.意識具有雙重性: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事物的發展。

5.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能動地認識世界——意識具有計劃性、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能動地改造世界——意識對人們改造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意識對人體的心理活動起調節和控制作用。

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

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意識反作用於物質,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意識;

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要求我們按客觀規律辦事;

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

唯物論框架圖

相關焦點

  • 2013高考政治複習知識點:唯物論
    中國教育在線訊 高中政治學習需要總結歸納重要知識點才能更好學習政治學科,在掌握了每課重要知識點後才能為以後高考文綜複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下面是2013高考政治複習重要知識點。  唯物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  物質;自然界、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是客觀的;人們改造自然、變革社會的活動要以承認自然、社會的客觀性為前提。
  • 毛澤東講授的《辯證法唯物論》-光明日報-光明網
    黨史文獻——毛澤東講授的《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    在延安時期,毛澤東有一段相對寬鬆的時間,得以比較集中地閱讀大量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書籍。現在保存下來的毛澤東在這個時期讀過並作過批註的哲學書籍中包括了西洛可夫、愛森堡等所著的《辯證法唯物論教程》,米丁主編的《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上冊)等。
  •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唯物唯心
    《唯物論與唯心論》是提綱的開篇,其中討論了(一)哲學上的兩軍對戰,(二)唯心論和唯物論的區別,(三)唯心論的發生與發展的根源,(四)唯物論發生與發展的根源。筆者按如上四大板塊精簡整理,如感興趣建議閱讀原著。(一)全部的哲學史,都是唯心論和唯物論這兩個互相對抗的哲學派別的鬥爭和發展的歷史,一切的哲學思潮和派別,都是這兩個基本派別的變相。
  •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運動論
    1937年毛澤東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講授《辯證法唯物論》,其中最著名的篇章就是《實踐論》和《矛盾論》大約佔了講授提綱一半的內容。一切哲學的唯心論以及宗教神學的本質,在於他們否認世界的物質同一性,設想世界的的運動和發展是沒有物質的,或者是在最初階段沒有物質,是精神的作用或者是上帝的神力造就了物質世界。基督教認為是上帝創造了世界,黑格爾認為世界是從理念中發展而來的,傳統的周易哲學、宋明理學都是屬於唯心論的宇宙發展觀。
  •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時空論
    1937年毛澤東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講授《辯證法唯物論》,其中最著名的篇章就是《實踐論》和《矛盾論》大約佔了講授提綱一半的內容。《時空論》是第二章第七小節,其中討論了三種唯心主義的時空觀,和舊的唯物主義的時空觀,並闡述了新的辯證唯物主義時空觀。
  • 深入進行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無神論和科學精神教育
    要堅持無神論和科學精神,必須正確地理解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論。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是科學的唯物論,馬克思主義唯物論之所以是科學的唯物論,就是因為它是建立在近代科學基礎之上的。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產生於19世紀。
  •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反映論
    1937年毛澤東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講授《辯證法唯物論》,其中最著名的篇章就是《實踐論》和《矛盾論》大約佔了講授提綱一半的內容。《反映論》是第二章第九小節,其中揭示了認識的本質,闡述了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和意識對物質的可認識性。
  • 學者宗白華對西方哲學的解讀!一起來扛中國哲學轉化之大旗
    在此學派的影響下,產生了最早的唯物論、辯證法、以及反宗教的實證論。當時的哲人認為,任何哲學都不是純粹的哲學,而是什麼人的哲學。宗教作為「被顛倒了的世界意識」,經常是社會保守勢力的擋箭牌。從泰勒斯及其他當時的眾多哲人那裡,我們看到,哲學的認識和人們對世界的理解充滿著那種類似於普羅米修斯對宙斯的反抗精神,當時的哲學以客觀的認識、對真理的求索和與宗教的對立性,而獨立存活和發展。但是,比較遺憾的是,初期的希臘哲學並沒有徹底完成唯物論和無神論的系統創建,這為後來蘇格拉底以後的唯心論的出現提供了出口和契機。
  • 構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拓荒者——李達哲學思想研究
    它不僅是當時條件下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的最完整、最全面的闡述,而且構建了一個「實踐的唯物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闡釋體系。  首先,《社會學大綱》明確主張馬克思主義哲學即唯物辯證法或辯證法的唯物論是「實踐的唯物論」,認為「實踐的唯物論」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變革的實質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於舊哲學的根本特質。
  • 關於《唯物論》的考點清單
    1、唯物主義,即唯物派,馬克思主義認為唯物主義是哲學兩大基本派別之一,它與唯心主義對立,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物質為第一性、精神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質,精神是物質的投影和反映。它是哲學裡關於本體論的一種基本觀點。在意識與物質之間,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而客觀世界獨立於意識之外,主觀能動性區別於其它生命意識。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網課導論唯物論,別說這些你沒學過
    《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這些我們高中時能準確背出知識點所在頁碼的政治課本,在我們上大學後全部淡出我們的視野,可是你知道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網課的這些題目,明明都是曾今的你最熟悉的。
  • 尋求圖書評價的哲學基礎
    ,而指導評價的價值觀和方法論體系,即構成了圖書評價的哲學基礎。筆者認為,我們在圖書評價過程中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理論基礎,同時借鑑中國傳統哲學以及西方哲學中的精華部分,從而使評價結果更具科學性和完整性。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圖書評價的指導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唯物論和辯證法相統一,這要求我們在圖書評價中既要考察圖書產生的宏觀的經濟、社會、文化背景,體現唯物論。
  • 堅持唯物論,反對唯心論(之一)
    堅持唯物論,反對唯心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立場和基本原則。  一、全部哲學的最高問題(上)  ——關於思維與存在關係問題的大討論  思維與存在何為世界的本原?思維與存在有無同一性?這是哲學史上的一個歷久彌新的重大而基本的問題。古往今來的哲學家們苦心探索,眾說紛紜,論辯莫衷一是。
  • 《哲學思維方式與領導工作方法》出版
    2004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8年入選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2014年入選「萬人計劃」第一批哲學社會學領軍人才。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專家,國務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評議組成員,兼中國人學學會副會長、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副會長。
  •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意識論
    1937年毛澤東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講授《辯證法唯物論》,其中最著名的篇章就是《實踐論》和《矛盾論》大約佔了講授提綱一半的內容。《意識論》是第二章第八小節,討論了意識的本質、來源,並對錯誤的認識「意識」的觀點進行了批評,指出機械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認識不徹底的特徵。
  • 延安時期的學習熱潮:毛澤東勤奮鑽研哲學問題
    在這個時期,毛澤東精讀了《資本論》、《反杜林論》、《談談辯證法問題》、《從猿到人》、《唯物論與經驗批判論》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了蘇聯哲學家西洛可夫、愛森堡的《辯證法唯物論教程》,米丁等的《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閱讀了當時在延安能夠找到的其他中外哲學著作,如塔樂海瑪的《現代世界觀》、艾思奇的《哲學與生活》和《哲學選輯》、李達的《社會學大綱》等,並對所閱讀的哲學著作寫下了大量的批註
  • 歷史唯物論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論基礎
    批判黑格爾法哲學,是馬克思轉向歷史唯物論的起點。在總結自己思想形成過程時,馬克思說:「法的關係正像國家的形式一樣,既不能從它們本身來理解,也不能從所謂人類精神的一般發展來理解,相反,它們根源於物質的生活關係。」
  • 唯物論
    唯物論主要討論物質與意識的關係,文段最後會附上本人的部分理解。
  • 馬克思主義哲學,期末單選,看到就是賺到……
    單項選擇(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C)。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關係問題 B辯證法和形上學的關係問題C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 D世界是否可知的問題(2)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方法是(D)。
  • 宿命論和自由意志的矛盾,關於唯物論的幾個問題
    對於這樣的問題的回答,大致能夠分為三種立場:唯物論、唯心論以及二元論。唯物論者主張所有的一切都是由物質所構成,相反地唯心論者認為心靈與精神才是最真實的存在,而二元論者則認為心與物是最基本的兩種元素,任何一個並無法化約成另外一個的組成。本文主要探討唯物論的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