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招聘政治專業的筆試考題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哲學類知識點的考察,從考題的規律來看,往往會出現一些,重要易錯點,這些知識點的重複出現其實質是考察考生對於政治中的重難點問題的把握是否到位。如果對這些知識點理解不清楚,在考試的時候就容易做錯題。所以今天中公講師幫你梳理意識這一常考易錯知識點。
意識的考題在考試中出現的頻率是比較高的,對於這個知識點我們首先的了解意識的本質,即人腦對客觀存在的主觀反映。
誤區1:動物具有意識
該觀點是錯誤的,動物只有感覺和心理,並沒有意識,意識是人腦所特有的。
誤區2:人腦是意識的源泉,人腦會自發的產生意識
該觀點的問題在於人腦與意識的關係沒理清,人腦是意識產生的媒介,但並不是源泉。實際上意識要產生的一個前提是有客觀存在。比如地球上有山川河流的存在,那人腦對於這些物質進行反映和界定之後確定何種為山,哪類為川。
誤區3:人的意識不同,實踐結果的性質就會不同。
這在一定程度上是誇大了意識的作用。人的意識會影響實踐結果,正確的意識指導下實踐成功,錯誤的意識指導下實踐失敗,但實踐的結果根本上要受到客觀規律的制約,同時也存在不同的意識,但殊途同歸的情況。
誤區4:意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意識是有正誤之分的,只有正確的意識才會促進事物的發展,如果意識是錯誤的則起的是阻礙作用。
誤區5:意識具有直接現實性。
直接現實性並不是意識的特點,而是實踐的特點。但人的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可以在原有事物的基礎上影響事物的發展。
誤區6:意識能夠直接創造物質財富。
意識需要通過實踐才能創造物質財富,脫離了實踐,並不能直接創造物質財富。
誤區7:意識的內容和形式都是客觀的。
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
誤區8: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直觀反映。
這是一種舊唯物主義的觀點,忽視了意識的主體會因自身的原因而對事物有不同的認識這一主觀的特點。
如果你對於意識的理解清楚了,避開了常見得誤區,那麼做題就變得簡單,下面我們來看一道例題。例:《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要引導幹部群眾破除陳舊觀念,樹立創新精神,破除自滿情緒,樹立進取思想;破除畏難情緒,樹立迎難而上、搶抓機遇的意識。」上述要求體現的哲理是( )
A.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B.正確的意識是促進客觀事物向前發展的決定因素
C.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D.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這道題的正確答案為C。A選項本身知識點是沒錯的,但是題目強調的是要有進取思想,不畏困難,也就是有積極的意識。A無關。B誇大了意識的作用,意識對事物的發展是影響作用而不是決定作用。D表述錯誤,只有正確的意識才會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的作用。所以正確答案為C。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qgjsks)微信
回復「招聘備考」下載【教育理論章節練習題】
回復「時事政治」下載【30頁時政熱點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