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物質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物質?你怎麼看?

2020-12-05 百家號

科學上講,物質覺得意識,因為意識是物質的產物,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是意識的載體!而哲學上並不這麼認為,哲學的理念是意識可以決定意識,意識可以獨立於物質而存在,這也是唯心主義思想,與唯物主義針鋒相對。

長期以來,唯物與唯心貌似勢不兩立,但本質來說就是世界觀和宇宙觀的不同。不過目前科學界的主流思想是唯物主義,也就是世界是物質的,這裡的物質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看得見的物質,而是指客觀存在性!

簡單說就是,宇宙的存在是客觀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當然也不會受意識的影響,宇宙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有人經常會問這樣的問題:如果沒有人類或者沒有生命,宇宙的存在還有意義嗎?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點唯心的思想,認為如果宇宙裡沒有生命,宇宙的存在或許就沒有任何意義!

不過地球45億年歷史上確實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任何生命,但地球仍舊客觀存在著,存在就是一種意義!

而意識只是人腦的產物,意識讓我們更好給直接而認識世界,定義世界,不會影響世界的客觀存在性!

相關焦點

  • 是意識決定物質,還是物質決定意識?
    是意識決定物質,還是物質決定意識,這個問題的答案如果不經實踐檢驗,那麼任何回答都是存在缺陷的。那麼,怎麼樣才能最終定性這個問題的答案呢?如果答案是物質決定意識,那麼就應該給出一套建構體系,基於物質的組合演化可以產生出意識,否則,這個判定只是一種理論猜測,還無法形成一種科學的判斷。如果答案是意識決定物質,那麼就應該給出意識在怎樣的條件下生成物質,否則這種判定就是無稽之談。
  • 是物質決定你還是意識決定你?
    是物質決定你還是意識決定你?王建平:《人的意識》人的意識是怎麼產生的?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決定物質。兩個相左的觀點爭執不下。意識是什麼?意識是感知信息的發出、接收、綜合、判斷、處理的機能,所有生物都具有意識機能,人則處於意識機能的高級形態。意識對信息的處理分為直接反應和傳遞與儲存。
  • 當前最難的課題:是意識決定物質還是物質決定意識?
    意識要從那裡產生的,當然是大腦。比如如果一個人死了,大腦死亡了,那他就沒有意識了!可見意識嚴重依賴於物質,甚至人在受重傷、醉酒等情況下就會意識模糊。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一種主觀反映,是人腦機能→即因聽/看/聞/摸等接觸引起的所思所想。
  • 人體與宇宙的奧秘,思維決定身體,意識決定物質
    因此,你要選擇吉祥的觀點、高貴的觀點,與宇宙同步的觀點。你要脫離限制性的觀點,採取有力量的觀點,如此你就可以連結到較高的意識。一切事物都是如此,你可以採取任何與你的健康、生活經驗、人際關係、宇宙、神等各方面有關的觀點,意識都會顯化你所決定的任何事情。
  • 意識決定存在
    而且客觀存在是由意識(或觀測)而決定的!世界不僅僅是由宏觀的物質,還有能量、信息、暗物質、意識、以及我們仍不知的東西所組成。世界更加強調的是物質之間的關係,而不僅僅是物質本身。有如佛法中所提到的:整個宇宙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一切事物都會改變。這就是「無常」,無常並不意味著死亡,而是意味著變化。因緣和合則生,因緣消散則滅。
  • 意識所決定的世界跟物質世界是反著的
    微觀世界沒有因果律 現實世界或者宏觀世界是原因決定結果 但微觀世界是結果決定原因老高舉了個例子 說你在網上買了個iPad
  • 趙磊 | 「存在決定意識」五問
    (3)造成意識對錯的原因有兩個:第一,人們的認識能力暫時還沒有達到能夠正確認識社會存在的程度,比如古人缺乏必要的天文學知識,誤以為日食是「天狗食日」;第二,立場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也就是所謂「屁股決定腦袋」(這也是「存在決定意識」的另一種表述)。
  • ...既承認物質決定意識,又承認意識具有能動作用。這種觀點屬於什麼?
    2021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模擬試題:既承認物質決定意識,又承認意識具有能動作用。這種觀點屬於什麼?答案解析,如下:選擇題既承認物質決定意識,又承認意識具有能動作用。
  • 李知非:朱清時院士的「意識決定物質論」是不是太簡單了?
    6月10日的一場演講中,朱清時院士聲稱自己真實體驗到「真氣」的存在,並且認為真氣是意識層面的存在。 事實上,朱清時院士的這些想法由來已久,早就有相關著作在網絡上流傳。除了認為真氣存在,他還聲稱「人類的主觀意識是客觀物質世界的基礎——客觀世界很有可能並不存在」;認為量子力學證明的佛教的哲學,甚至感嘆「科學家千辛萬苦爬到山頂時,佛學大師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
  • 意識的力量有多大?它可能決定物質嗎?來看看這些量子力學設想
    文/惜談意識的力量有多大?它可能決定物質嗎?但這些只是代表人類的意識,是具有強大的潛力的,但科學家們所思考的問題,就比我們深奧的多了。在我們的認知裡,意識與物質這一對永恆對抗的兄弟之間的關係,就是物質是可以決定意識,但既然意識的力量如此強大,它會有能夠決定物質的一天嗎?起碼我們可以進行這個猜想,對吧?首先科學家想到的是意識能不能被模擬呢?
  • 意識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到底是物質還是能量?
    意識到底是種什麼樣的存在,人類現在還沒有找到頭緒,但至少有幾個問題正在漸漸明晰:1、意識是大腦這架複雜的生物機器的產物,是生命幾十億年進化的結果;2、人體是由我們世界存在的各種元素組成,這些元素的奇妙組合產生了意識,因此意識是從物質中產生,來源於物質;
  • 量子力學中最令人無法接受的兩大特質,意識決定物質、因果倒置?
    一、意識能決定物質?從唯物論來講,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是意識的載體、是人腦對大腦內外表象的覺察,但是在微觀量子世界裡這一真理卻受到了嚴峻的挑戰。但後來科學家在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加入了「人類觀測」行為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當人類進行觀察的時候,電子則呈現粒子特質,當人類不進行觀察的時候,電子則呈現波的特質,但觀察行為本身並沒有幹預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的正常進行,觀察行為只是視覺在人腦中的反映而已,觀察行為並非是物質活動,那麼為何非物質的觀察行為
  • 世界是物質的還是意識的,東西方不同的世界觀
    世界是物質的還是意識的,兩種世界觀,對於西方人來說,他們似乎還要思考一番,他們的知識源於神創,而對於東方來說,學問只來源於聖人,聖人構建理論教化民眾,東方沒有主流意識裡是沒有神的,僅尊聖人為神而已。物質世界,東方則認為源於「道」,道是不可以言說的,來言就不是「常道」了,「道」就是客觀存在的整體,是人所能感知但又並不先存在於人的意識的整體,不是人的意識來決定的。整體內部與萬事萬物之間的關係,則由人去發現,建立理論反映這些關係,就產生了學問和運用。
  • 量子研究者反思:若意識可以決定物質,證明宇宙只是一道程序
    就像一個人在夢境中駕著宇宙飛船正興高採烈地繞著月亮、金星遨遊,突然間被人叫醒了,然後才恍然大悟地意識到原來只是一場夢境而已。同樣的,當科學家對宇宙的探索越深入,研究得越透徹時,尤其隨著量子宇宙學的興起,科學家對量子物理學理論研究得越深入,越發現量子物理學中神秘莫測的諸多量子理論,很可能正是對現實世界的真實闡述。
  • 2020寧夏事業單位常識備考:物質與意識的關係
    所謂一元論是指物質與意識之間的關係是「父與子」的關係,誰是「父」,誰是是「子」取決於持有的觀念是唯物觀還是唯心觀。二元論是指物質與意識是「夫妻」關係,二者共生共存,共同構造世界萬物。毫無疑問,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元論的唯物觀。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觀裡,意識是由物質產生的。產生意識的物質有兩個不可或缺的組成,一是自然世界這個物質,一是人類社會歷史這個物質。
  • 暗物質與暗能量與量子意識組成的世界
    暗能量主要是反光子即暗光產生並傳輸的能量,暗物質中也存在大量暗能量,在平行宇宙中可知可見。說白了平行宇宙和物體宇宙是一樣的,只不過平行宇宙和物體宇宙存在的意義與能力大小不同。平行宇宙中的暗物質存在是多樣性的,和其物體宇宙中的&34;物質相對應,但有一個共同特點,相對於物體宇宙是隱形看不見的(其實互為隱形)。
  • 物質和意識是相互影響和決定的,唯物論和唯心論都不該以第一自居
    導讀:物質和意識是相互影響和決定的,唯物論和唯心論都不該以第一自居。本章內容5200字,需要30分鐘閱讀時間。正如我一直在強調的,物質和意識是一體,分不開,這是「意識裡沒有假的東西」 的原因。所以我其實也不是支持二元論哲學的人,無法分開,哪來的二元?而且當代哲學,依然沒有突破自我。
  • 世界的真相是物質還是意識?也許所有人都錯了
    題:世界的真相是物質還是意識?也許所有人都錯了!物質和能量不過是意識的表現形態,我好像找到四維空間的答案了!文/姜子說書《錯把妻子當帽子》這本書裡面,有24個神經失序的患者,其中有靈肉分離的人,也有完全不懂計算的數學奇才雙胞胎,讓人不禁懷疑這個世界是數位化的代碼,好似《黑客帝國》一般!
  • 意識是什麼?是物質、能量還是一種波呢?中國科學家解釋意識理論
    意識到底是什麼?是物質還是能量還是一種波呢?甚至意識到底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面困擾著科學界。有科學家認為界定意識的定義已經到達了神學與科學之間的邊界了,對無論是哲學還是物理學都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 惱人的測量問題:意識真的能夠決定物質的存在嗎?
    無論是被測量的電子還是儀器中的電子,都應該遵循同樣的量子定律。 電子碰到別的東西,比如空氣分子,抑或是其它東西,為什麼不會坍縮?偏偏碰到實驗設置的屏幕就坍縮了?這是一個問題,一個嚴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