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月男嬰患罕見基因病 家長直播平臺發視頻求愛心捐助

2020-12-05 華聲在線

躺在病床上的「微笑寶寶」

9個月男嬰患罕見基因病,家長直播平臺發視頻獲愛心關注

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父母一周有兩次探望航航的機會,和孩子團聚。 圖/受訪者提供

病床上的航航,是一個愛笑的寶寶。他還只有9個月大,這已經是他在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度過的第149天。

家長一周有兩次探望機會,9月5日,又是爸爸媽媽和他團聚的日子。

孩子一直呵呵笑著,即使他承受著大人都難以承受的痛苦,這讓媽媽心痛不已。

航航得的是一種罕見的基因病——脊髓型肌萎縮,為了給他治病,媽媽劉燕四處籌錢,還學會了在一些短視頻平臺上發航航的視頻,只為有更多的好心人看到後,能一起幫助航航度過這個難關。

本報長沙訊「剛出生時一切都還正常,但沒過幾天我們就發現孩子手腳無力,渾身軟綿綿的,和一般的孩子似乎不大一樣。」航航媽媽劉燕說,於是她和丈夫決定帶孩子到當地醫院做檢查。隨後,航航做了一個多月的康復治療,都沒有效果,而所有的檢查結果顯示孩子是正常的。

後來在醫生的建議下,他們來到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做基因檢測,才確診航航得的是一種罕見的基因病——脊髓型肌萎縮。

「得知孩子得了這個病,我都絕望了,因為能夠治癒這種罕見疾病的藥還沒引入中國。」劉燕告訴記者,即使是這樣,夫妻倆從沒想過放棄。「只要孩子活著就有希望。」她堅定地說。

為了給航航看病,夫妻倆四處求醫。今年3月,航航突然病情加重,住進了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重症監護室。

醫生介紹,航航屬於脊髓型肌萎縮最嚴重的情形,雖然身體依舊會發育,但基本上只有面部的表情肌和手指的遠端能夠稍稍做些運動。

住院期間,小小的航航經歷了洗肺、吸痰,插胃管、氣管等一系列治療,面對這些大人都難以承受的痛苦,他卻像個小大人一樣懂事,始終微笑著,「這給了我們極大的安慰,就只有一個想法,陪孩子度過這個難關。」劉燕說。

似乎像一個奇蹟。兩個月後,國外的一種特效藥獲批引入中國市場,這也意味著能治癒航航疾病的藥來了,這讓一家人看到了希望。然而,首期140萬元的醫藥費,卻讓一家人犯了難。

航航父母都來自嶽陽農村,從事著非常普通的工作,前期給航航治病已花去了40多萬元,對這個並不寬裕的家庭來說已然是傾盡了所有。劉燕說,如今有了治癒的希望,他們更不想放棄。於是,為了籌錢給孩子看病,夫妻倆到處求人借錢,聽說現在有短視頻平臺,完全不懂這些軟體的夫妻倆摸索學著用,「想讓更多的人看到孩子,來幫幫他」。

航航很愛笑,雖然視頻中的他躺在病床上,但他總是對著鏡頭樂呵呵地笑。不少網友關注到他的病情,為他加油打氣。在籌款平臺上,也不斷有愛心人士捐助。

「孩子真的特別堅強,小孩自己都拼盡全力對抗病魔,我們還怕什麼呢?只要堅持,就一定有希望。」劉燕說。

瀟湘晨記者 劉雙 實習生 王博

相關焦點

  • 家族6名男嬰先後夭折 原是基因突變致感染而亡
    一個家族6名男嬰先後夭折原是基因突變導致感染而亡,孕期做專業檢查可避免悲劇家裡的5個弟弟全部早年夭折,四川30歲的劉女士從小就經歷了太多的生離死別。當8個月的兒子也離開人世時,「男性都要死亡」這個困擾劉女士全家多年的「魔咒」終於被解開。
  • 鍾麗淇女兒患罕見基因病,被醫生告知無法活過兩歲,如今可以成功行走
    女星鍾麗淇和老公Nardone Ruggero在婚後育有兩個女兒,不過,大女兒Isabella在6個月大時被醫生確診患有罕見的基因病,她的四號染色體缺損導致和正常人不同。
  • 男嬰患罕見病第一次移植幹細胞失敗,正眾籌第二次移植費用
    澎湃新聞記者 何穎晗 圖5月23日,小石頭(化名)即將迎來自己一歲的生日。出生以來,他幾乎都在醫院的病房度過。在湖北宜昌出生僅僅17天,小石頭便開始腹瀉不止,輾轉多家醫院,最終來到上海,經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確診為炎症性腸病,這是一種極為罕見的先天基因缺陷疾病。
  • 男嬰患急性胃腸炎入院半天死亡 醫院賠家屬20萬
    海南省儋州市木棠鎮一名僅5個月大男嬰,因患急性胃腸炎,於7月29日下午送到海南省農墾總醫院(東湖院區)接受治療,當天晚上在治療過程中死亡。  嬰兒家屬稱,嬰兒在住院服藥後肚子發脹,其間家屬幾次向醫生反映病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院方表示,發現孩子不適症狀後搶救3個多小時無效死亡。
  • 男嬰患上罕見病:一旦停藥將智力低下
    夫妻倆抱著兒子欲哭無淚今年1月,一個可愛的男嬰出生在大連市婦產醫院,可不到兩個月就被查出患有BH4缺乏症——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目前在中國的發病率約為十萬分之一而一片特效藥物「科望」就要294元,若一個月服用30片,就要近9000元,一年下來將超過10萬元。高昂的藥費讓家長陷入救與不救的兩難境地。新生兒子查出罕見病對於李亮來說,今年1月26日是個驚恐與欣喜交加的日子。當日22時55分,妻子趙雪生下了一個可愛的男嬰。而就在妻子產前,李亮的父親卻突發腦梗……李亮忙得焦頭爛額。
  • 基因突變患了白化病 罕見白色小袋鼠亮相(圖)
    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動物園的白色小袋鼠     近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動物園可謂熱鬧非凡,因為該動物園向遊客們展出了一隻罕見的白色小袋鼠。據動物園工作人員介紹,這隻小袋鼠由於基因突變、患了白化病,因此全身的毛為白色,不過它卻是南美洲第一隻白色袋鼠。    據俄羅斯獨立電視臺日前報導,這只可愛的白色小袋鼠屬於世界上身材最矮小的一種袋鼠,它是大約5個多月前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動物園降生的。不久前,該動物園的工作人員正式將白色小袋鼠介紹給遊客參觀。
  • 雙胞胎同時患「免疫缺陷性慢性肉芽腫病」,「抓周」定生死
    一雙胞胎同時患罕見疾病據8月17日韶關日報報導,雙胞胎中的哥哥(康康)由於呼吸短促,查血白細胞高達32萬多,病情進展迅速送進重症監護室(ICU)。不久之後,弟弟也出現同樣的症狀。在經過數天治療後,雙胞胎均轉入普通病房,但仍反覆發熱。
  • 台州3歲兒童患神經母細胞瘤 公益眾籌發力愛心捐助逾170萬元
    在以為主人公們的生活將會變得越來越好時,A.J.費克裡卻被診斷得了一種叫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的病,病例罕見,也錯過了最佳治療期,他最終死於病發。  3月10日晚間,這本書還未來得及被歸回書架,朋友圈就被一個得了同樣叫做母細胞瘤的孩子的事刷屏。比A.J.費克裡幸運的是,這個孩子得的是神經性母細胞瘤,可以醫治,並已成功手術。但最後一關的免疫治療,還需要200萬元的治療費用。
  • 體育場街道愛心捐助物資再次溫暖啟程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11月13日訊(記者 荊睿 孫豐鳴 通訊員 張蕊)11月10日上午,體育場街道第五屆「情暖貴州  益心同行」大型捐助活動在興喬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舉行,活動由體育場街道和「山東哥哥」隋剛志願服務隊聯合舉辦,轄區各社區、駐地各級文明單位、各社區「雙報到」單位和志願者共200
  • 10歲男孩患上神經母細胞瘤 師生捐助十餘萬
    10歲男孩患上神經母細胞瘤 師生捐助十餘萬隨著年關臨近,大街小巷都充滿了年的味道。
  • 一男嬰剛剛滿月,又「生」了一個「寶寶」!太罕見!
    剛出生1個多月的男嬰就接受了一臺「剖宮產」手術,醫生從他腹中取出一個上下肢完整的胎兒!
  • 新生「男嬰」滿月後變成了女嬰!咋回事?
    新生「男嬰」滿月後變成了女嬰!咋回事?   剛出生時  因較為明顯的生理特徵  福建泉州的寶寶小雅(化名)  被所有人認為是「男嬰」  但是一個月後  卻被醫院確診為「女嬰」
  • 5月大男嬰發熱4個月,病因竟與喝水有關?
    福寶(化名)是個5個月大的男嬰,身高59cm(-3SD=60cm),體重4.4kg(-3SD=5.6kg),出生後不久(25天大)就出現發熱,到現在已經發熱4個多月了,四處求醫問藥,卻依然發熱。以低熱為主,多在38℃以下,物理降溫後可自行降至正常,沒有咳嗽和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狀,也沒有嘔吐和腹瀉等消化道感染症狀。
  • 850克罕見「袖珍」男嬰存活(組圖)
    12月2日,在襄樊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護士在用棉籤蘸水餵溫箱中的「袖珍」男嬰。降生時僅有850克、患有嚴重新生兒吸入綜合症的超低體重「袖珍」男嬰,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創造了生命奇蹟而脫離危險,幸運存活。據兒科醫生介紹,出生時體重2500克以下的為低體重兒,1500克以下為極低體重兒,1000克以下為超低體重兒。「袖珍嬰兒」的出生與產婦患有合併妊娠高血壓、嚴重貧血、營養不良及感染性疾病有關。近年來,「袖珍嬰兒」增多,與眾多準媽媽們愛美也有一定關係。
  • 6個月「鏡面人」寶寶又患先心病 醫生反向補心
    本報記者 楚燕 通訊員 劉雲芳集美一名6個月大的男嬰小卓(化名),心、肺、肝、脾、胃、腸等臟器,竟與正常人的位置完全相反。更罕見的是,這名「鏡面寶寶」 同時還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隨時可能猝死。近日,小卓在廈門市心血管病醫院成功接受了補心手術,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了。據了解,這種「鏡面人」的發生機率大概是百萬分之一,像小卓這樣同時合併患有先心病的情況更是少之又少。
  • 金華一個男嬰患上罕見天使症候群 不會說話只會笑
    21個月大的樂樂(化名)白白的皮膚、大大的眼睛,躺在媽媽懷裡靜靜地玩玩具。看起來,他和別的孩子沒有什麼不同,然而,樂樂至今不會爬、不會站,更不會走路說話,只會笑。他的這種病叫「天使症候群」。名字聽著很美,但醫生說,患者無論腦部及身體發育均遲緩,需要定時服藥抑制病情。
  • 10個月大男童患惡性腫瘤,第一期治療後出院恢復順利 - 國內...
    新京報訊(記者 張靜雅)黑龍江不滿1歲的男嬰腹部鼓起內有圓形硬物,後確診為肝母細胞瘤。
  • 海南發現首例罕見「RH(E、c)」血型不合新生兒溶血病例
    我省發現首例罕見「RH(E、c)」血型不合新生兒溶血病例  這個寶寶的血型比「熊貓血」還罕見  醫生經8小時緊急篩找配型成功換血,患兒度過危險期,生命體徵平穩  南國都市報9月5日訊(記者 陳新)8月29日,海南省人民醫院新生兒科接診了一例比「熊貓血」還罕見的「RH(E、c)」血型不合新生兒溶血病例
  • [江蘇] "感動揚城·愛心媽媽"海選確定40名候選人
    她請社區牽線,定向資助十個寒門孩子,免費向他們提供愛心早餐。2013年春節還將2000元獎金作為新春禮物分發給了她平日捐助的十名貧困學生。  13.周萍,女,33歲,邗江區甘泉街道社會管理綜治辦工作人員  她關注留守兒童的安全教育,她還讓留守兒童把想對媽媽說的話用錄音筆錄下來,然後寫成信寄給孩子媽媽,迄今共寄出159封親情信。
  • 科學家發現罕見病例,癌症母親順產導致嬰兒患癌症
    來源:699pic.com癌症母親順產導致嬰兒患上癌症嬰兒患上肺癌的概率極低,只有不到百萬分之一。最開始發現男性嬰兒確診為肺癌時,醫生們甚至認為是病理檢查時混入了來自他人的組織樣本。考慮到他們的母親患有宮頸癌,醫生們開始注意到一個非常低的可能性——男嬰患上肺癌與他們母親的宮頸癌存在關聯。進一步的檢查發現,男嬰們體內的癌細胞中不存在Y染色體,也就是說這些癌細胞來自於女性。經過與母親癌細胞的對比,醫生們發現男嬰體內癌細胞和母親體內癌細胞存在共同的突變特徵,且男嬰癌細胞中存在來自母親另外一條X染色體(與母親傳給自身X染色體不同的另一條)中的遺傳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