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6名男嬰先後夭折 原是基因突變致感染而亡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一個家族6名男嬰先後夭折

原是基因突變導致感染而亡,孕期做專業檢查可避免悲劇

家裡的5個弟弟全部早年夭折,四川30歲的劉女士從小就經歷了太多的生離死別。當8個月的兒子也離開人世時,「男性都要死亡」這個困擾劉女士全家多年的「魔咒」終於被解開。經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基因診斷,這個家族患有罕見的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由於基因突變導致患兒反覆感染而亡。

6名男性全部夭折

前日,四川達縣劉女士忐忑不安地帶著4個月大的兒子福福(化名)來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複查。經過檢查,福福身體的各項指標全部正常,這個結果讓她喜極而泣。

劉女士來自四川達縣宣漢農村,回憶起過去的許多生死離別,她稱自己感覺像做了場惡夢。劉女士稱,她是家裡的老大,現在還有一個妹妹。但除了她們兩姐妹外,母親還生了5個弟弟,但每個弟弟都在嬰兒期出現反覆感冒等症狀下而夭折,活得最長的一個弟弟只活了七個月。他們家「男孩都要死亡」傳遍全村,到了該談婚嫁的妹妹一直單身,沒人敢迎娶。

2007年,這個家族的「魔咒」再次降臨在劉女士身上,她的兒子星星(化名)出生後,鼻尖便長了一個膿腫,7天就開始發燒住院。剛開始以為只是感冒,沒想到星星發燒卻是沒完沒了,吃藥、輸液都沒有什麼效果。幾乎每天都要發燒,都要吃退燒藥。直到星星8個月病危時,家人才將他送到重慶兒童醫院,但是由於時間太晚,星星很快離開人世。

罕見免疫疾病作祟

聽了劉女士的講述後,兒童醫院專家感到十分震驚,為什麼一個家庭的男性在嬰兒期均難逃死神魔爪?兒童醫院立即對星星進行取樣,再進行基因檢測診斷,最終發現,星星患X連鎖慢性肉芽腫病,即患兒中性粒細胞氧化功能缺陷症,是一種免疫缺陷病。攜帶致病基因的女性,生出的胎兒中,女嬰有一半機率攜帶致病基因,男嬰則有一半的機率發病。

據兒童醫院免疫科蔣利萍教授介紹,該病是一種罕見的免疫缺陷病,國內的患兒才50例左右,星星是該院通過基因診斷的第二例。中性粒細胞本來可以殺死細菌、真菌等,但出現氧化功能缺陷後,就很容易感染細菌和真菌,一個小小的感冒將很快發展成肺炎,基本沒有特效藥可治療,唯一辦法就是像白血病一樣,通過幹細胞移植才有望徹底治癒。但由於該疾病確診困難,大多數患兒一發病,還沒確診病因就已經夭折。

提前監控生出健康娃

醫院通過基因診斷,發現劉女士體內攜帶有致病基因。由此,劉女士傷心欲絕,不敢再要孩子時,卻在去年意外懷孕,而且是男嬰。

專家立即從她體內取出胎兒羊水細胞,並作基因檢測分析。幸運的是,檢測發現男嬰並未攜帶致病基因,按照醫生的叮囑和監控,劉女士於去年底產下男嬰。前天,已4個月大的男嬰再次來到兒童醫院複查,結果顯示一切正常。

該院免疫專家蔣利萍教授提醒家長,對於反覆感染的患兒一定要做免疫學篩查,做相關疾病基因診斷,明確家族成員攜帶情況。對有免疫缺陷病的女性攜帶者的胎兒,一定要早期做好產前諮詢和基因檢查。記者 黎奎

相關焦點

  • 打破1歲夭折噩夢!全國首例阻斷重症免疫缺陷病試管嬰兒在滬出生
    重症聯合免疫缺陷患兒:大多1歲之內夭折這名健康的寶寶原本有個哥哥。四年前,他的母親伍婷(化名)曾足月產下一名男嬰,出生不久便表現出一系列免疫力缺乏的症狀,各種感染連續不斷。經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臨床免疫科王曉川團隊診斷,該男嬰被診斷患有重症聯合免疫缺陷(SCID),並找到了致病基因,系IL2RG基因缺陷,不過最終孩子因嚴重感染2月後不幸夭折。據王曉川教授介紹,原發性免疫缺陷病(PID)是一類嚴重影響兒童生命健康的疾病,主要是由於免疫器官、免疫細胞或免疫分子先天性分化異常,導致體液免疫和/或細胞免疫均發生缺陷,致死、致殘率高。
  • 乳腺癌基因風險因突變類型而異
    原標題:乳腺癌基因風險因突變類型而異 好萊塢女影星安吉麗娜·朱莉為防乳腺癌和卵巢癌先後切除了乳腺、卵巢和輸卵管,引起世人對兩個相關基因BRCA1和BRCA2的關注。研究人員7日說,這兩個基因的突變會增加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但具體風險程度因突變類型而異。 這項研究發表在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誌》上。
  • 被忽視的家族史——簡單聊聊線粒體基因突變糖尿病
    近期該患者來我院門診查糖化血紅蛋白9.6%,空腹血糖12.4mmol/L,為進一步調整血糖入院。今天教授看了這名患者的病歷,上面的家族史部分只記載了「其母親患糖尿病」這一點,她要求我們再次詳細詢問患者家族史。有助於疾病診斷的家族史為什麼教授專門問到該患者的家族史呢?
  • 上海生科院等發現人Piwi基因突變致男性不育
    已有的研究表明,在線蟲、果蠅、斑馬魚等低等動物中敲除Piwi基因將導致雄性和雌性動物均不育,而在小鼠中敲除Piwi基因致雄性不育,但對雌性個體的生育則無明顯影響。這項研究成果首次證明Piwi基因突變可致男性不育,並為這類不育症的早期分子診斷及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方法策略。
  • 家族中5人得了甲狀腺癌 病根源自同一基因突變
    原標題:家族中5人得了甲狀腺癌 病根源自同一基因突變 27歲的小呂(化名)今年查出患上了甲狀腺髓樣癌,不幸的是,不久後他的堂哥、父親等人也相繼查出患上了此病,一個家族中竟然有5人得了同樣的惡疾。
  • 首例紡錘體核移植技術「三父母」男嬰出生
    雷氏症候群是一種可影響神經系統發育的致命病症,變異基因存在於線粒體DNA內,通過母親傳給後代。這位母親有1/4的線粒體攜帶這種基因,讓這對夫婦飽受了20年痛苦:他們曾有4個孩子因此流產,還有兩個孩子因此夭折。  這次的技術與在英國獲得批准的原核移植「三父母」技術不同。
  • 科學家發現男性生育能力相關基因,基因突變將致「無精子症」
    在男性不育患者體內發現新的基因突變該研究論文稱,Piwi家族的蛋白在整個生物進化歷史上都很保守,線蟲、果蠅、魚類、小鼠、人體內都有這種蛋白。但這種蛋白只在這些生物的生殖細胞中存在。精子的產生和成熟過程。
  • CCR5基因突變使人體不受愛滋病感染,或存在類似對抗新冠病毒的基因
    CCR5基因突變使人體不受愛滋病感染,或存在類似對抗新冠病毒的基因  olivia chan • 2020-04-26 14
  • 一人患癌5名親屬查出基因突變 專家:兩種婦科癌症有遺傳
    一人患癌,5名親屬竟查出基因突變 專家:乳腺癌、卵巢癌兩種婦科癌症有遺傳,男性也不能「逃脫」 華聲在線10月9日訊 61歲的朱女士患了卵巢癌,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進行了手術,並接受了基因檢測,被發現存在BRCA1突變。
  • 女子30歲患乳腺癌 原是基因突變作怪
    原來,小玲體內有一種名叫BRCA1/2的遺傳基因存在突變。最近,小玲去體檢,B超檢查顯示她的左側乳腺有個不良腫物。她隨後到福建省第三人民醫院對腫物做進一步穿刺活檢,被證實患了早期乳腺癌。「難道是中了什麼家族詛咒嗎?」小玲既憂愁又納悶。該院乳腺外科王文武副主任醫師詢問小玲的家族病史後,安排她接受乳腺癌遺傳基因篩查。結果發現,她的遺傳基因BRCA1/2存在突變。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22期:基因編輯嬰兒壽命不及常人?突變基因...
    《自然醫學》於 6 月 3 日刊登的一篇研究論文發現,攜帶兩個 CCR5 基因失效拷貝(即兩個 CCR5 基因變異)的個體,與至少有一個 CCR5 基因拷貝的個體(一個 CCR5 基因變異)相比,有 21% 的可能會在 76 歲前去世。
  • 達爾文家族受近親結婚困擾 佐證自己理論(圖)
    英國著名生物學家、博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1876年提出雜交優勢的生物學現象:雜交而生的後代,其基因優於上一代。  達爾文和表妹埃瑪韋奇伍德結婚,先後生下10名子女,但3人夭折,3人不育。達爾文家族的現狀,似乎在佐證達爾文自己的理論。
  • 原癌基因BRAF突變檢測的價值
    原癌基因BRAF:其V600E突變佔80%以上作為人類最重要的原癌基因之一,原癌基因BRAF突變會驅動腫瘤細胞的增殖、生長和分化,尤其在結直腸癌、甲狀腺乳頭狀癌、多毛細胞白血病、腦腫瘤和黑色素瘤中。目前檢測到的BRAF突變已逾30種,其中V600E突變佔80%以上,突變可導致RAF/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號通路的持續性激活,引起腫瘤細胞分化增殖、代謝、生長的改變。
  • 第五節 基因突變
    如果顯性突變基因在生殖細胞中發生,它們的效應可能通過受精卵而直接遺傳後代並立即在子代中表現出來;如果突變基因是隱性的,則其效應就可能被其等位基因所遮蓋。如果突變發生在某一配子中,那麼,在子代中只有某一個有可能承繼這個突變基因。如果突變發生在配子發生的早期階段(如發生在成熟分裂的性母細胞),則多個配子都有可能接受這個突變基因,因此,突變基因傳到後代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 了解TP53基因突變與藥物
    影響腫瘤發生的基因分為兩類:一種是原癌基因,如EGFR、ALK、一般原癌基因的突變是只在特點的點發生突變才能使得蛋白具有更強的活性,不是隨便哪個位點或者那種形式突變都可以的,如EGFR的19del、L858R這些位點,只有這些位點的特點突變形式才能造成EGFR蛋白特定的構象改變,蛋白持續激活,所以針對這些特定的突變位點開發靶向藥物稍微容易些。
  • 湖南:1人患癌 5名親屬竟查出基因突變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0月10日訊 據三湘都市報消息(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板得瑩 陳卓 實習生 龍飛鵬)61歲的朱女士患了卵巢癌,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進行了手術,並接受了基因檢測,被發現存在BRCA1突變。在醫生的建議下,朱阿姨多位親屬也接受了基因檢測,結果有5位親屬分別查出相關基因突變,都屬於惡性腫瘤易感相關。
  • 關鍵基因突變致不孕 女性不孕的原因
    Van den Veyver是貝勒大學婦產科學、分子及人類遺傳學教授,也是貝勒大學及德克薩斯兒童醫院的臨床產前遺傳學主任,他表示:"研究發現,基因突變導致NLRP家族的某些基因失去功能,導致習慣性流產、胎盤發育異常、著床前胚胎丟失或是極罕見的出現胎兒發育障礙,致使女性不能夠順利妊娠。"
  • 司馬懿家族兩次基因突變:大晉江山就這樣亡了
    晉朝翻天覆地的變化與司馬懿家族的強大的基因不無關係,這種強大的基因總是在關鍵時刻變異,在兩個晉朝最英武的皇帝之後,就有兩個弱智來繼承江山,難道這是上天對司馬懿家族的懲罰?第一次基因變異是在晉武帝司馬炎和兒子晉惠帝司馬衷之間,司馬炎繼承父祖的基業,不負眾望,不僅取代了曹魏政權,還消滅了東吳割據,統一天下。
  • 雲南母豬一夜之間生下8名男嬰 生下男嬰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雲南母豬一夜之間生下8名男嬰 生下男嬰的真相究竟是什麼?時間:2015-04-27 08:33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雲南母豬一夜之間生下8名男嬰 生下男嬰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雲南母豬一夜之間生下8名男嬰,半人半豬長得十分驚悚!太奇怪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癌症籠罩的家族」2名家族成員息肉惡化為直腸癌 專家:免疫治療...
    「被癌症籠罩的家族」系列報導②生的希望姨侄兩人患癌住進同一間病房,無奈貸款治病 專家:該遺傳病無法阻斷,免疫治療或帶來光明6月初,符春意和六姨李秀梅先後住進了海南省腫瘤醫院的同一間病房。當前,亟待解決的是2名家族成員直腸癌術後治療費問題。31歲的符春意和六姨李秀梅因息肉惡化為直腸癌,先後住進了海南省腫瘤醫院的同一間病房,並做了全結直腸切除術,無法保肛。面對病魔的無情,家族親戚來探望,互相鼓勵要堅強,「一定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