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對於惡性腫瘤還是良性疾病患者,營養不良都是影響臨床結局和醫療費用的獨立危險因素。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惡性腫瘤與良性疾病導致的營養不良有著顯著的差別,突出表現在如下7個方面。
1. 營養不良發生率更高
79.4%的住院腫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其中胰腺癌、食管癌、胃癌和肺癌是營養不良發生率最高的4種惡性腫瘤。
2. 靜息能量消耗升高
儘管不同腫瘤、同一腫瘤不同階段的能量消耗不盡相同,但在整體上,惡性腫瘤患者的靜息能量消耗平均升高10%,特殊的糖代謝使患者每天額外消耗大約300kcal能量;
3. 持續的生理、心理應激靜息能量消耗升高
與良性疾病不同,惡性腫瘤診斷本身、伴隨症狀、抗腫瘤治療及其不良反應無論給患者生理、心理都是絕大的創傷和應激。絕大多數人對惡性腫瘤的診斷不能接受,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得知診斷後的最初情緒反應幾乎都經歷了懷疑、否認、恐懼、悲傷、絕望、無助和自責的過程。
此外,腫瘤患者的症狀如疼痛、發熱、抗腫瘤治療及其不良反應如噁心、嘔吐、口腔或腸道黏膜炎都會增加腫瘤患者的營養不良風險或直接導致營養不良。上述心理和生理應激都會反映到患者的營養上面來,患者食慾下降,攝食減,甚至絕食,體重下降,肌肉減少。
4. 慢性低度不可逆炎症
惡性腫瘤本質上是一種慢性低度不可逆炎症,其營養不良是一種伴隨慢性炎性反應的營養不良,即惡液質;
5. 消耗性代謝紊亂或重編程
惡性腫瘤作為一種代謝病,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腫瘤細胞經過代謝重編程,表現出有別於正常細胞的物質代謝,在炎症介質、代謝因子的作用下,發生顯著的消耗性代謝紊亂;
腫瘤糖酵解和肝臟糖異生
6. 肌肉顯著減少
由於炎性反應及分解代謝,惡性腫瘤患者的全身肌肉減少,是體重下降的重要原因;
7. 治療更加困難,需要綜合治療,尤其是代謝調節治療。
腫瘤營養不良的治療應該多管齊下,具體包括:抗擊腫瘤、代謝調節、抑制炎症、氧化修飾及營養治療5個對策。
腫瘤惡性程度越高,上述特徵越明顯。
根據腫瘤營養不良的病理生理及治療目標,理想的腫瘤患者營養治療配方要求符合如下特點:
(1)能量來源:提高脂肪,降低葡萄糖供能比例;
(2)能量密度:小容量,高密度(1.2-2.0kcal/ml);
(3)脂肪酸:增加魚油(特別是EPA)、橄欖油;
(4)蛋白質:提高蛋白質供給[1.5~2.5g/(kg.d)],尤其要提高支鏈胺基酸比例;
(5)維生素:提高維生素C等抗氧化維生素的供給。
腫瘤患者營養不良的治療除了提供能量及營養素外,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還常常需要聯合藥物治療如沙利度胺、左旋肉鹼、二甲雙胍、大麻、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甲羥孕酮、胃飢餓素等。
本文轉自肺癌康復圈(由「抗癌管家網站-康愛管家」轉載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