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LHD海洋潮流能發電 並網運行時間打破世界紀錄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我國LHD海洋潮流能發電 並網運行時間打破世界紀錄

由中國完全自主研發的LHD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已發電並網兩年整,其中全天候連續發電並網運行15個月,穩定發電並網運行時間打破了世界紀錄。日前,在浙江杭州舉辦的2018海洋潮流能戰略發展研討會上,又一值得驕傲的紀錄誕生了。

從2009年開始,LHD海洋發電項目總工程師林東率浙江省海歸科研團隊歷時8年,成功研發出世界首臺「3.4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系統群,申請並已獲授權的國際國內專利合計58項,其中發明專利22項,擁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

2016年7月27日,LHD海洋發電項目首批1兆瓦機組,在舟山順利下海發電,當年8月26日成功並入國家電網。

2017年5月25日開始,該1兆瓦發電機組實現全天候發電並網。截至2018年8月25日,該1兆瓦機組累計發電量超過95萬千瓦時,其中並入國家電網659925千瓦時。

項目機組發電並網兩年來,全天候連續發電並網運行15個月,穩定發電並網運行時間打破世界紀錄。此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潮流能機組由GE、勞斯萊斯、阿爾斯通3家國際巨頭聯合研發,裝機功率1兆瓦,該機組最長發電並網時間未超過4個月。

林東告訴記者,與國際主流技術相比,中國LHD海洋發電項目採用了「平臺式+模塊化」的科學路徑,有效破解了海上安裝、運行維護、垃圾防護、電力傳輸等關鍵問題,具有裝機功率大、資源利用率高、環境友好性強、海域兼容性好、項目可復制性強等特點,實現了海洋能開發規模化、產業化、商業化的重大突破。

據了解,世界上掌握海流能發電並網科技的國家,目前隻有英國、美國和中國。但在持續穩定發電並網時間上,中國LHD海洋發電項目已經領跑世界。

「LHD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臺連續發電並網運行的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標志著海流能發電技術進入產業化應用階段,我國海洋能開發實現了大功率發電、穩定發電、並入電網三大跨越。」林東說道。(記者江耘)

(責編:王紹紹、賀迎春)

相關焦點

  • 三部門出臺政策 進一步完善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方式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在不超過年度補貼總額範圍內,合理確定各類需補貼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新增裝機規模,並及早向社會公布,引導行業穩定發展。新增海上風電和光熱項目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範圍,按規定完成核准(備案)並於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機組完成並網的存量海上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按相應價格政策納入中央財政補貼範圍。 充分保障政策延續性和存量項目合理收益。
  • 原創 | LHD中國海琴: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是如何煉成的?
    這句話正折射出了這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LHD中國海琴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總工程師,林東的人生追求。十多年來,林東和他的研究團隊在研發世界首臺3.4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過程中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終為我國打造出「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林東及其團隊的創業故事,正是新時代我國有志青年投身重大科技創新創業的最佳實踐。
  • 我國鈣鈦礦發光二極體外量子效率突破20%
    對於許多長期從事鈣鈦礦LED研究的科學家們來說,唯有平整、覆蓋率高、無明顯孔洞的鈣鈦礦薄膜才是實現高效率器件的基礎,但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的題為「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spontaneously formed submicrometre-scale structures」的研究論文不僅打破這一觀點,還報道了當前世界上最高的鈣鈦礦
  • 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在舟山運營 首個指導電價誕生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林上軍)潮流能發電不是新聞,但能夠向國家電網源源不斷輸電的潮流能發電站僅有位於舟山的浙江LHD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近日,國網岱山縣供電公司以轉帳匯款方式向該項目開發單位——浙江舟山聯合動能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支付了我國首單海洋潮流能電費256.89576萬元,雙方還籤訂了購售電合同。這標誌著世界上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誕生,預示著我國在推進海洋清潔能源產業化發展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圖說:位地舟山岱山縣秀山島東南海域的LHD海洋潮流能發電站。
  • 我國LHD海洋能發電項目全球領先
    作為公認的清潔能源,海洋能發展潛力不可限量,我國近海潮流能屬於世界上功率密度最大地區之一。林東說,「全世界那麼多國家都在做潮流能研究,這是個全球科研團隊角力的新擂臺。那時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能真正實現潮流能全天候併網發電,這個領域有著巨大想像空間。」
  • 舟山潮流能發電機組創世界紀錄
    8月25日,記者從2018海洋潮流能戰略發展研討會上獲悉,位於浙江舟山的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項目正式併網兩周年,全天候連續發電併網運行15個月,穩定發電併網運行時間打破世界紀錄,並仍在不斷刷新著「世界之最」。  2016年7月27日,潮流能LHD海洋發電項目首批1兆瓦機組在舟山下海發電,當年8月26日併入國家電網。
  • 浙江LHD潮流能工程連續運行時間至今無人能敵
    《報告》指出,2019年,我國海洋經濟各項工作不斷取得突破,不斷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浙江LHD潮流能工程連續運行時間保持全球第一。   自2009年開始,浙江省僑聯副主席、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東擔任總工程師,帶領海歸科研團隊,歷時8年成功研發擁有十五大系統構成的「3.4兆瓦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系統群,2016年7月
  • 中國氣象局:我國綜合氣象觀測系統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丁亦鑫)記者從中國氣象局12月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觀測站網建設取得歷史性進步,全國氣象監測能力穩步提升,綜合氣象觀測系統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據介紹,11月份,我國近4萬個鄉鎮實現了自動氣象站的全覆蓋,自動氣象站總數達到68762個。
  • 世界最大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下海·杭州日報
    今天上午,世界首臺3.4兆瓦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正式在舟山岱山安裝下海。 據悉,這是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生產裝機功率最大的潮流能發電機組。「該項目的研製成功,是我國海洋清潔能源利用技術上的重大突破,這也意味著中國在海洋潮流能利用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國家海洋技術中心能管中心主任王海峰在昨天下午接受採訪時表示。
  • 海洋日報|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正式運行
    國內時事1.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正式運行8月23日下午3時許,浙江舟山聯合動能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和國網岱山縣供電公司籤訂購售電合同,進行已併網發電量的首次結算。這標誌著LHD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正式投入運營,率先實現我國海洋清潔能源開發重大突破。
  • 觀察│臺灣地熱發電在哪裡?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綠色能源有六種:水力、風力、太陽能、地熱、海洋能、生質能,最難開發的為「地熱」。地熱分為淺層地熱及深層地熱,淺層地熱就是溫泉地熱,找火山地帶,鑽口不太酸的淺井,只要出水量夠大就可以發電,問題是火山大多含硫,很難不酸,酸性腐蝕問題很難克服。
  • 世界最大潮流能發電機組成功下海
    2018-12-29 22:2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餘若望 通訊員 陳振東 楊帆 姚峰 張帆浙江新聞客戶端通訊員 姚峰 張帆 攝12月29日,完全由中國LHD海歸科研團隊自主研發、代表著LHD最新技術的第三代水平軸模塊化發電機組在舟山秀山島順利實施下海安裝,標誌著我國海洋科技創新和海洋經濟產業化進程又迎來一個裡程碑時刻
  • 溫商頂梁柱:世界最大海洋潮流能機組併網發電兩周年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平臺其實是我省完全自主研發的LHD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該項目總工程師林東表示,「世界上其他潮流能發電都還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階段,最長持續發電時間不過三個月左右。」而截至8月25日,該平臺上安裝的首批1兆瓦機組已經併入國家電網兩周年,並持續發電15個月,還在不斷刷新著「世界之最」。
  • 研發海洋潮流能技術 獲重大突破
    2016年8月26日13時15分,隨著國家電網岱山縣供電公司下達合閘指令,林東團隊研發的世界首臺「3.4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首批兩套1兆瓦渦輪發電模塊機組正式併入國家電網。這標誌著我國在海洋潮流能開發利用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國也因此正式增加了一個新的能種,而且是清潔無汙染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能源,為我國加快自主創新「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增加內容。目前世界上實現海洋能發電併網的國家只有英國和美國。法國、日本、韓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雖經多年努力,還是無法實現潮流能穩定發電併網的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