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有史以來最大沙塵暴!北極變暖將巨型沙塵暴「噴」到非洲

2020-12-09 科學網

作者:袁柳

今年夏天,一場創紀錄的沙塵暴從撒哈拉沙漠延伸到加勒比海。

本報訊 席捲非洲的巨型沙塵暴「哥斯拉」很可能與北極變暖有關。近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科研人員發現,這場有史以來非洲最大的沙塵暴或由地球更北部的噴射流觸發。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地球物理研究快報》。

今年6月下旬,沙塵暴「哥斯拉」以每小時70多公裡的速度移向非洲西北部。這場沙塵暴的影響範圍幾乎與美國大陸面積相當,帶著2400萬噸重的物質,容積相當於上千個奧運會規格的泳池。據《科學》報導,目前,噴射流的形成原因還未明確,但已有研究者指出,北極變暖和海冰融化與「哥斯拉」存在關聯。

「哥斯拉」的規模和形式都很驚人,其帶來的影響也很深遠:磷元素會抵達亞馬孫雨林的樹木根部、微小灰塵顆粒能汙染整個加勒比海的空氣。

一般情況下,撒哈拉沙漠南部邊緣的季風向地面吹拂潮溼的空氣,從而引發沙塵暴形成。但「哥斯拉」的觸發因素與大片停留在非洲西北部邊緣的高壓空氣有關——這引發了連續4天的東北風強風,大量灰塵被抬升至6公裡的空中高度,再加上西行的非洲噴射流,沙塵暴雛形初現。

研究者還發現,高壓系統和北極的極地噴射流同時出現,並下降到比平常低得多的緯度。這些大氣波形成了一連串高壓和低壓天氣系統,在夏季環繞北半球數周。與此同時,西伯利亞也有一個高壓系統形成。

論文通訊作者Diana Francis來自哈利法科技大學。她表示,儘管噴射流以及天氣系統的形成原因還不明確,但已有研究表明,海冰消融導致北極變暖可能是罪魁禍首。相較於其他地區,北極變暖的速度更快,北緯和中緯度之間溫度差的減小可能會讓噴射流更不穩定。

但也有研究人員對這一觀點持保留態度。他們認為,混亂複雜的天氣系統和北極變暖之間,很難找到強有力的直接關聯。(袁柳)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29/2020GL090102

相關焦點

  • 北極變暖將巨型沙塵暴「噴」到非洲
    本報訊 席捲非洲的巨型沙塵暴「哥斯拉」很可能與北極變暖有關。近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科研人員發現,這場有史以來非洲最大的沙塵暴或由地球更北部的噴射流觸發。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今年6月下旬,沙塵暴「哥斯拉」以每小時70多公裡的速度移向非洲西北部。
  • 非洲史上最大沙塵暴:北極變暖是禍首
    作者 |袁柳今年夏天,一場創紀錄的沙塵暴從撒哈拉沙漠延伸到圖片來源:NASA / NOAA席捲非洲的巨型沙塵暴「哥斯拉」很可能與北極變暖有關。近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科研人員發現,這場有史以來非洲最大的沙塵暴或由地球更北部的噴射流觸發。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今年6月下旬,沙塵暴「哥斯拉」以每小時70多公裡的速度移向非洲西北部。
  • 撒哈拉巨型沙塵暴即將到達美國,過境地區已漆黑一片
    點擊上方關注我們,更多有趣有料的國際事件,等您閱覽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6月25日報導,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附近形成的巨大沙塵暴羽流目前已經到達加勒比海附近,沿岸多個國家已被黑暗籠罩,天空一片暗淡,甚是恐怖。據專家分析,馬上,這場幾十年來最為嚴重的沙塵暴就要進入美國了。
  • NASA衛星監測撒哈拉沙塵暴路徑
    沙塵暴從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穿越大西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目前的沙塵暴範圍相當大,美國宇航局的衛星也觀測到了6月份巨大的沙塵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Suomi NPP衛星顯示,沙塵暴已經移動到墨西哥灣,延伸到中美洲和東太平洋的部分地區。
  • NASA公布新撒哈拉塵暴圖像:沙塵暴覆蓋範圍大
    這並不是一個新現象,沙塵以前曾多次以這種方式吸引到。然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指出,這場特殊的沙塵暴所產生的覆蓋範圍「相當大」。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諾阿蘇米(NASA-NOAA Suomi NPP )核電站衛星能夠讓公眾詳細了解這一事件。美國航天局利用各種衛星監視我們的星球,跟蹤從全球地下水資源到自然現象和諸如野火、沙塵暴和類似事件等瞬變問題的一切。
  • 什麼是沙塵暴? 沙塵暴是在什麼條件下產生的?
    什麼是沙塵暴? 沙塵暴是在什麼條件下產生的?時間:2016-12-26 10:17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什麼是沙塵暴? 沙塵暴是在什麼條件下產生的? 看天氣預報的人,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個名詞--沙塵暴,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天空會突然颳起沙子來。
  • 沙塵暴肆虐河西走廊 狹管效應導致「黑風」
    民勤被17年來最強的沙塵暴襲擊。甘肅民勤吹黑風據悉,受冷空氣和蒙古氣旋共同影響,4月24日5時至25日5時,新疆南部和東部、青海北部和西部、甘肅、內蒙古西部和寧夏等地出現6~7級大風,部分地區瞬間風力達到8~9級,並伴有沙塵天氣,部分地區出現了沙塵暴,其中甘肅的部分地區出現了強沙塵暴或特強沙塵暴,甘肅民勤24日19時10分瞬間極大風速達到28米/秒,能見度接近0米,稱為黑風
  • 專家分析甘肅強沙塵暴成因:特殊地形致風速增強
    甘肅民勤吹黑風據悉,受冷空氣和蒙古氣旋共同影響,4月24日5時至25日5時,新疆南部和東部、青海北部和西部、甘肅、內蒙古西部和寧夏等地出現6~7級大風,部分地區瞬間風力達到8~9級,並伴有沙塵天氣,部分地區出現了沙塵暴,其中甘肅的部分地區出現了強沙塵暴或特強沙塵暴,甘肅民勤24日19時10分瞬間極大風速達到28米/秒,能見度接近0米,稱為黑風。
  • 太空可見「末日氣團」,50年最猛烈沙塵暴登陸美國本土
    6月中旬以來,來自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巨大沙塵雲帶,便不斷往西、穿越大西洋6,000公裡以外,往美國襲來。儘管這撒哈拉沙塵季節性地侵襲美國,並不是罕見的氣象現象,但這波沙塵暴卻異常地巨大且密集。本周在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便已因沙塵暴陷入一片朦朧的霧霾,嚴重空汙威脅著能見度與健康
  • 美國要下「土雨」,太空可見:沙塵暴跨越萬裡長途奔襲
    作為全球最大的沙漠,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在地球上有著重要的影響——無論是對地質、文化、氣候、生態系統等都有著深刻的影響。比如每年,呼嘯的風能從北非的沙漠中帶約8億噸沙塵,這是迄今為止地球上最大的規模的塵埃顆粒搬運事件。特別是在春季、夏季和初秋期間,當風向是從撒哈拉沙漠吹出時,大量的沙塵將向西吹入熱帶大西洋,有時候規模之大甚至可以從太空中看到沙塵暴。比如最近,撒哈拉沙漠就發生了這種事件。
  • 土衛六上也有沙塵暴?發現碳氫化合物沙丘,有利於沙塵暴的形成!
    卡西尼號飛船在2004年至2017年期間巡視了土星系統,觀測到衛星赤道地區的沙丘,覆蓋了多達30%的表面,並觀測到了一場大型沙塵暴。罕見的大沙塵暴看起來令人印象深刻,但沙塵暴將更多的總灰塵送入大氣,即使是在風比火星或土衛六更有影響力的地球上也是如此。
  • 沙塵暴為地球製冷?
    沙塵暴。張新軍/CFP" src="https://nimg.ws.126.net/?張新軍/CFP沙塵暴是一種災害性天氣,但在研究全球變化的科學家眼中,沙塵暴是大自然中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中的重要一環。科學家把懸浮在空氣中、直徑在1微米-100微米左右的固體、液體微粒叫做「氣溶膠」,沙塵氣溶膠是氣溶膠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認為,沙塵氣溶膠通過三種途徑對地球環境產生重要影響。首先,它像一把陽傘阻擋太陽輻射進入地球表面,也就是所謂的「陽傘效應」。
  • 希臘迎來5月熱浪和沙塵暴,海灘料將人滿為患
    希臘本周將迎來今年的第一波熱浪,全國多個地區氣溫將高達39攝氏度,同時還伴隨著沙塵暴。 據希臘國家氣象局預測,一股來自非洲的熱氣團本周影響希臘,中部和南部地區的氣溫將從12日起上升,在15日達到峰值,克裡特島地區的最高溫度將達39攝氏度,雅典的最高溫度將逼近35攝氏度。
  • 三北防護林擋得住沙塵暴嗎?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員吳波指出,中國沙塵暴主要的境內源地集中在新疆南部、甘肅河西走廊、內蒙古西部等沙漠地區,三北防護林對於減少沙源區釋塵量、減輕沙塵暴的危害發揮了作用。根據林業部門統計,到目前為止,沙化嚴重的西部地區平均森林覆蓋率由5年前的9.03%提高到12.54%。
  • 雲沙泱漭天光閉——談沙塵暴形成原因與減災
    在中國古籍裡,有多處關於「雨黃土」、「雨黃沙」、「雨土」、「雨霾」的記載,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50年: 天空黃霧四塞,沙土從天而降如雨。 這裡記錄的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沙塵暴。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沙塵暴
    沙塵暴是指強風從地面捲起大量沙塵,使大氣水平能見度小於l千米的特殊天氣現象。圖1示意我國沙塵暴主要活動路徑和強沙塵暴多發區;圖2、圖3依次表示1464年~1913年華北地區沙塵暴按月份累計次數和逐年統計次數。(1)西路沙塵暴先後影響的兩大盆地是 盆地、柴達木盆地。
  • 新聞背景:中國沙塵暴的四大氣候成因
    大風、不穩定氣流和豐富的沙塵源是形成沙塵暴三個不可或缺的因素,沙塵暴專家最新的研究表明,影響中國北方沙塵暴的氣候因素主要有如下四個:  一、大氣環流是影響中國北方沙塵暴的主因。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李棟梁教授認為,影響中國北方沙塵暴的主要系統是位於貝加爾湖地區的蒙古氣旋,以及與其相配合的烏拉爾高壓。
  • 北京刮的是鹽鹼塵暴,不是沙塵暴
    「從2002年夏季開始,我陸續邀請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韓同林、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宋懷龍等專家學者、環境保護志願者到查幹諾爾進行實地考察和調研,發現乾涸的查幹諾爾湖引起的塵暴不同於我們一般認識的沙塵暴,它夾帶的粉塵中含有大量的鹽鹼物質。」    鄭柏峪說,在查幹諾爾湖看到的景象讓人震驚:幹湖盆到處都是白茫茫的鹽鹼粉塵,非常細微鬆散,腳踩上就可以揚起煙霧。
  • 中科院成功完成沙塵暴機理風洞模擬實驗
    沙塵暴是一種自然災害。它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危害人們的健康,毀壞農田、城市和村莊,給人類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沙塵暴已經越來越成為一個備受國際社會關注的生態環境問題。據這次模擬實驗的負責人王濤介紹,沙塵暴以其具有延伸高度達數百至數千米,移動速度在10M/S左右和形成蘑菇雲狀的沙塵暴壁而著稱。其中最大瞬時風速可超過30M/S,特強沙塵暴過境時的能見度小於50M,甚至為0M。
  • 衛星圖片揭示鹹海萎縮導致有毒沙塵暴形成
    鹹海萎縮導致有毒沙塵暴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