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模擬到復現 中國將建「超級風洞」
據央視新聞頻道3月16日報導,中科院高溫氣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人員透露,其團隊正在研製的新風洞模擬馬赫數可達10—25,試驗流場直徑2.5米,將是世界最高水平。 「作為先進飛行器的研發平臺,建最高技術水平的風洞,全世界都在爭。我們正在研製的這種新超高速風洞,計劃四年左右建成。」
-
【科技日報】從模擬到復現 中國將建「超級風洞」
據央視新聞頻道3月16日報導,中科院高溫氣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人員透露,其團隊正在研製的新風洞模擬馬赫數可達10—25,試驗流場直徑2.5米,將是世界最高水平。 「作為先進飛行器的研發平臺,建最高技術水平的風洞,全世界都在爭。我們正在研製的這種新超高速風洞,計劃四年左右建成。」21日,該重大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姜宗林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中國將建「超級風洞」:從模擬到復現 預計4年建成
從模擬到復現 中國將建「超級風洞」 本報記者 馬愛平 熱點追蹤 據央視新聞頻道3月16日報導,中科院高溫氣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人員透露,其團隊正在研製的新風洞模擬馬赫數可達10—25,試驗流場直徑2.5米,將是世界最高水平。
-
中國正研製世界最強超級風洞 可模擬25馬赫高超音速
3月16日,據央視新聞頻道報導,中科院高溫氣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人員透露,其團隊正在研製的新風洞模擬馬赫數可達10—25,試驗流場直徑2.5m,將是世界最高水平。「作為先進飛行器的研發平臺,建最高技術水平的風洞,全世界都在爭。我們正在研製的一個新超高速風洞,計劃四年左右的時間建成,它的模擬馬赫數將達10到25。」21日,該團隊的科研人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中國研製成功世界唯一的JF12超高音速激波風洞
中國研製成功世界唯一的JF12超高音速激波風洞 這是國際著名激波管技術專家、國際激波研究院創始人高山和喜教授對JF12復現高超聲速飛行條件激波風洞的讚譽。 「JF12激波風洞從概念、設計、加工、安裝、調試、性能試驗到現場測試,歷時4年。項目組幾多坎坷,幾多艱辛,終於不辱使命,完成任務!」這是中科院力學所高溫氣體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組負責人姜宗林近日在JF12風洞驗收通過後的感慨。
-
中科院科研項目 | 物理、機械類、化學:蛋白質結晶機理實驗簡介
課題名稱蛋白質結晶機理實驗簡介蛋白質分子是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解讀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對解釋新陳代謝的具體過程,揭示生老病死的本質規律具有重要意義,也對疾病的防治,藥物的開發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研究蛋白質結晶機理主要是研究蛋白質結晶的形貌及生長速率。微通道中可以顯著抑制浮力對流。
-
我國完成首次涵道尾槳噪聲特性風洞試驗
17日,科技日報記者從航空工業獲悉,我國首次完成涵道尾槳氣動噪聲風洞試驗。該試驗是由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氣動院)噪聲團隊近日在FL-52聲學風洞完成的,標誌著我國直升機領域試驗能力得到進一步拓展。風洞是產生人工氣流並能觀測氣流或氣流與物體之間相互作用的管道裝置,其中的氣流需有不同的流速、密度和溫度,廣泛用於研究空氣動力學的基本規律。其氣流速度一般用實驗氣流的馬赫數(M數)來衡量,流速範圍分為低速、亞音速、跨音速、超音速和高超音速。
-
力學所激波風洞團隊新進展:爆轟驅動超高速風洞的理論與方法
60多年來,對高超聲速關鍵技術的驗證依然高度依賴於昂貴、耗時、低效的飛行試驗,而難以通過地面風洞試驗完成,這大大阻礙了高效、快捷、低成本空天飛行技術的發展。 高超聲速風洞實驗模擬存在四個難點:(1)不能用替代實驗氣體模擬化學反應機制;(2)為確保反應過程的正常觸發,必須模擬氣流溫度以確保化學反應進程的復現;(3)由於熱化學反應的不可縮尺性,必須產生足夠大的試驗流場、採用足夠大的模型,解決非平衡流動模擬問題;(4)需要適當長的實驗時間,以確保流場穩定,從而完成超聲速燃燒和飛行器氣動力的實驗研究
-
通用原子公司完成MQ-25無人機第4次風洞測試
資料圖近日,通用原子公司宣布完成MQ-25無人機的第4次風洞實驗,截至目前,已完成MQ-25的艦載起降性能以及任務執行能力風洞驗證。此次低速風洞實驗中,對其增升裝置及直接升力控制系統進行了測試,結果與數值模擬結果一致,證明其足以完成起飛、降落以及觸艦復飛等機動動作,驗證了其艦機適配性。此前還進行過高速風洞實驗,對其任務執行能力進行了驗證。後期還將測試發動機的進氣道和噴管,無人機及發動機的防冰性能,以及高速飛行狀態下空中加油接觸和分離的安全性。
-
中國科研團隊最新成果為研製超大型高超聲速風洞奠定基礎
60多年來,對高超聲速關鍵技術的驗證依然高度依賴於昂貴、耗時、低效的飛行試驗,而難以通過地面風洞試驗完成,這大大阻礙了高效、快捷、低成本空天飛行技術的發展。高超聲速風洞實驗模擬存在四個難點:一是不能用替代實驗氣體模擬化學反應機制;二是為確保反應過程的正常觸發,必須模擬氣流溫度以確保化學反應進程的復現;三是由於熱化學反應的不可縮尺性,必須產生足夠大的試驗流場、採用足夠大的模型,解決非平衡流動模擬問題;四是需要適當長的實驗時間,以確保流場穩定,從而完成超聲速燃燒和飛行器氣動力的實驗研究。如何同時滿足這四個難點的需求一直是世界難題。
-
FL-62風洞成功完成測試,為第六代戰機的研製創造條件
就在今年的4月15日,我國的FL-62設備測試完成了,它是由我國的氣動研究院自主研發的,它的成功測試也標明了我國新一代戰機研發的新氣象,並且為此創造和很有利的條件。根據報導顯示,FL-62風洞是我國的第一座大型連續式跨風速風洞,並且在國際上也是國際最先進的連續式跨聲速風洞之一,它的出現實現了我國大尺寸風洞暫衝式向連續式的一個跨越。
-
中國建新型高超音速風洞 模擬速度可達25馬赫 神秘彈頭曝光
央視3月16日新聞節目中,採訪了北京中科院高溫氣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採訪中,該機構研究員韓桂來介紹,該單位正在研製新的風洞,這個風洞模擬馬赫數可以達到10-25。目前美國最先進HYPULSE風洞的測試速度與中科院正在研製的新型風洞類似。這種類型風洞代表了世界最高技術水平。
-
中國激波風洞將橫空出世!可模擬35倍超音速,六代機也靠它把關
飛行航空器在研究製造過程中如果沒有經過數據可靠的實驗,是無法完全確定其真正的實用性。但是對於一些戰機、飛彈和太空飛行器等高性能實驗如果真正去實地實驗,那麼支出是相當昂貴的。在這個需求之下,風洞實驗也就應運而生了。目前全球風洞試驗技術比較先進的當屬中美俄三國了。
-
中西部首個汽車風洞重慶完成主體建築
近日,重慶晚報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中西部首個汽車風洞項目在重慶完成主體建築施工,即將進入設備安裝階段。汽車風洞是汽車設計研發過程中極為重要的基礎實驗設備,掌握著新車從設想到設計過程中的關鍵鑰匙:讓設計的汽車既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省油、安全,又有漂亮奪目的外形,為汽車零件求得最安全、最耐久性能。「目前,國內只有一家汽車風洞,汽車廠商如果進行空氣動力學的監測等著風洞,排隊都要排一年。」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汽研風洞中心首席專家朱習加博士說。
-
中國JF12激波風洞試驗時間100毫秒 三倍於國外
一架飛行器上天之前,需要在風洞裡進行幾千上萬次的吹風試驗。在北京市郊的雁棲湖畔,有一棟長條形的灰色建築,這是錢學森工程科學實驗基地的空天飛行器實驗室。建築中有一條265米長的巨大管道,這是「JF12復現高超聲速飛行條件激波風洞」。風洞,是先進飛行器的搖籃。
-
5米立式風洞直升機垂直升降臺研製成功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 11月16日,總裝駐川某所5米立式風洞直升機垂直升降試驗臺研製成功,填補了中國直升機垂直下降風洞試驗空白,具備了承擔直升機型號的垂直飛行性能試驗的能力。
-
35倍超音速,14分鐘橫跨太平洋,中國將完成世界上速度最高的風洞
如今,各國在飛行航空器的研究上面投入的資金基本上都不少,而飛行航空器如果想要真正投入使用,必然離不開飛行測驗,要通過真正的實驗才能更好的掌握它的性能。然而對於戰機和一些造價昂貴的太空飛行器來說,一次次的真正實地飛行試驗是不現實的,支出非常昂貴,安全也得不到保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有了風洞實驗的出現。風洞實驗簡單來說就是為研發的戰機等模型提供一個類似於實地試驗的飛行環境,從而達到實驗的目的。
-
5米立式風洞直升機垂直升降試驗臺研製成功
新華網成都11月17日電(蘭小紅、胡興雨)總裝駐川某所5米立式風洞直升機垂直升降試驗臺16日研製成功,填補了國內直升機垂直下降風洞試驗空白,具備了承擔直升機型號的垂直飛行性能試驗的能力。
-
中科院金屬所李波課題組:微觀反應動力學模擬釐清乙苯氧化脫氫複雜反應機理
而在分子水平上揭示催化劑性質和反應機理是進行有的放矢篩選高效催化劑的前提條件。2014年以來,中科院金屬所李波研究小組一直從事低碳烷烴催化脫氫反應的第一性原理計算模擬研究工作。大量的實驗與理論計算工作指認了該體系中反應的活性中心是碳材料上的氧官能團,然而其反應機理仍有爭議。爭議的反應機理主要包括Mars-van Krevelen (MvK), Eley-Rideal (ER) 和 Langmuir-Hinshelwood (LH)等。這些研究結論的差異阻礙了碳催化劑的進一步發展和優化。
-
中國欲建造速度最快的風洞,實驗出的超音速武器將成為最強之矛
對於飛行器的製造來說,風洞試驗絕對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航天航空大國必須擁有與之相稱的多種風洞。風洞的種類非常之多,有常規的大型風洞用以進行全尺寸試驗機的空氣動力學實驗。這種大型低速風洞一般採用多級風扇將空氣加速到需要的速度,在達到目標之後進行數據的收集。這種風洞技術含量不高但是非常必要,是世界上大部分具有獨立進行飛行器設計能力的國家都可以建造的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