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公布新撒哈拉塵暴圖像:沙塵暴覆蓋範圍大

2021-01-09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資訊]據外媒報導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些圖像揭示撒哈拉沙塵暴橫越大洋向美洲移動時形成的一層沙塵。這並不是一個新現象,沙塵以前曾多次以這種方式吸引到。然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指出,這場特殊的沙塵暴所產生的覆蓋範圍「相當大」。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諾阿蘇米(NASA-NOAA Suomi NPP )核電站衛星能夠讓公眾詳細了解這一事件。

美國航天局利用各種衛星監視我們的星球,跟蹤從全球地下水資源到自然現象和諸如野火、沙塵暴和類似事件等瞬變問題的一切。今年的撒哈拉沙塵暴也不例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利用衛星追蹤沙塵暴在海洋中的擴散。

據美國宇航局稱,6月23日和24日,這層塵埃層開始覆蓋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到那時,它也正在進入德克薩斯州南部。截至6月24日,塵埃羽流最厚的部分已從6月18日的1500英裡擴大到5000英裡。

儘管像這種正在傳播的塵埃粒子可能對人類的呼吸產生潛在的負面影響,但這一事件並不完全是壞事。美國航天局指出,沙塵暴傳播的顆粒物也有助於建立海灘和肥沃土地。同樣,撒哈拉沙塵暴的廣泛影響可能最終有助於降低甚至抑制熱帶氣旋的強度。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大氣科學家科林·塞夫託(Colin Seftor)是這幅圖像的創造者,他解釋說:「雖然撒哈拉沙漠沙塵橫渡大洋到達美洲並不罕見,但這一特殊事件的規模和強度卻相當罕見。此外,如果你往非洲海岸看,你會看到另一個巨大的雲團從非洲大陸上飄落下來,繼續為穿越大西洋的長鏈塵埃提供能量」。

【文章編譯來源:Slashgear】【PConline編譯作者:七二】

相關焦點

  • NASA衛星監測撒哈拉沙塵暴路徑
    沙塵暴從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穿越大西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目前的沙塵暴範圍相當大,美國宇航局的衛星也觀測到了6月份巨大的沙塵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Suomi NPP衛星顯示,沙塵暴已經移動到墨西哥灣,延伸到中美洲和東太平洋的部分地區。
  • 北京刮的是鹽鹼塵暴,不是沙塵暴
    鄭柏峪指出,對查幹諾爾的這一調研結論和對鹽鹼塵暴的認識與我國傳統沙塵暴理論有比較大的差異。傳統的沙塵暴理論對沙塵暴的表述偏重於動力源、物質源、路徑、危害、防治等物理參數,有兩項大的指標沒有涉及或者表述得不夠深透——沙塵暴夾帶物顆粒度的大小與沙塵運動的關係問題,沙塵暴夾帶物的化學成分及其影響問題。
  • 《塵暴》專輯 | 沙塵暴、《塵暴》與環境史學
    沙塵暴:是大自然無法違背的鐵律還是一種文化的不可避免的產物?話題既然是由沙塵暴而起,沙塵暴形成的原因也就成了討論會關注的焦點之一。毋庸置疑,作為一種自然過程,沙塵暴的發生確實有著不容否認的自然原因。與會學者對此並沒有任何疑義。
  • 土衛六上也有沙塵暴?發現碳氫化合物沙丘,有利於沙塵暴的形成!
    文章來自:(www.bokeyuan.net)在新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中,土星大衛星土衛六(泰坦)上的氣象條件,似乎有利於塵暴的形成。土衛六是太陽系中最像地球,奇怪而遙遠的衛星世界。如果是真的,這些乾燥的旋風,可能是土衛六表面塵埃的主要推動者,就像火星上的一樣。
  • 撒哈拉巨型沙塵暴即將到達美國,過境地區已漆黑一片
    點擊上方關注我們,更多有趣有料的國際事件,等您閱覽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6月25日報導,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附近形成的巨大沙塵暴羽流目前已經到達加勒比海附近,沿岸多個國家已被黑暗籠罩,天空一片暗淡,甚是恐怖。據專家分析,馬上,這場幾十年來最為嚴重的沙塵暴就要進入美國了。
  • 《憤怒的葡萄》與美國1930年代的大平原沙塵暴
    ,德克薩斯鍋把爾區北部的三分之二,以及新墨西哥的東北部」。詳見唐納德·沃斯特《塵暴:1930年代美國南部大平原》,侯文蕙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第29頁。[6] See Morris L.Cooke, et al., 「Report of the Great Plains Drought Area Committee」.[7] 唐納德·沃斯特《塵暴:1930年代美國南部大平原》,第30頁。
  • 「草原衛士」鄭柏峪:北京沙塵暴不是沙暴,植樹固沙不能治本
    由於乾涸的鹹水湖盆通常都具有深厚的沙、土、塵和鹽鹼化學物質,是沙塵暴的主要發源地。其中的鹽鹼粉塵和粘土粉塵在大風的夾帶下形成鹽鹼塵暴,鹽鹼塵暴是沙塵暴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和一般沙塵暴的區別是:第一,由於沙塵暴的沙塵顆粒度的大小不同,大風夾帶下移動的距離也不同,造成不同地區沙塵暴的形式也就不同。沙塵源區主要是沙塵暴,而較遠地區主要是塵暴。
  • 圖說地球|撒哈拉之眼
    撒哈拉之眼—Richat結構空中凝視撒哈拉之眼(LUCIO ANDEREETTO)撒哈拉之眼位置示意圖>(Google Map,2019)撒哈拉之眼(Eye of the Sahara),又名理查特結構(Richat Structure),位於撒哈拉沙漠西部茅利塔尼亞境內,是一個巨大的同心圓型構造,造型酷似菊石。
  • 隔著大西洋,撒哈拉沙漠是如何滋養亞馬遜雨林的?
    也就是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撒哈拉沙漠就在亞馬遜雨林的身邊耳鬢廝磨。這或許是它們當今仍保有緊密聯繫的原因。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氣候乾旱惡劣。與南極不同,撒哈拉是最大的沙質荒漠,也就是它的表面完全被沙子給覆蓋著。此時,大家應該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沙塵暴。
  • 人類與土地的博弈 |《塵暴》25周年紀念版
    今天,在這裡的地表水,比它最早被標註為美利堅大荒漠時還少」。 「大平原也面臨著全球變暖的未來,在每年的降水量似乎都在下降,而乾旱變得更經常和更嚴重的時候,灌溉的供水將會迅速減少。」 「那麼,在很少或沒水留下來種莊稼的時候……沙塵是否就要開始吹了?」作者如是說。顯然,這不僅是作者的疑問。最終,《塵暴》為我們展示的是一個不能確定的未來。
  • 圖說地球|撒哈拉之眼 -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撒哈拉之眼—Richat結構空中凝視撒哈拉之眼(LUCIO ANDEREETTO)撒哈拉之眼位置示意圖(Google Map,2019)撒哈拉之眼(Eye of the Sahara),又名理查特結構(Richat Structure
  • 宇宙天體中真實存在的龍捲風、塵暴和倒置雙龍捲風
    宇宙龍捲風-「赫比格哈羅」 天體科學家們發現了最大的一個「宇宙龍捲風」,「赫比格哈羅」天體,是由新生恆星所形成的一種天體,新誕生的恆星以每秒近數百公裡的高速不斷噴出氣體,新生恆星以高速向外不斷的噴出氣體,這些氣體會與恆星周圍的氣體雲和灰塵雲激烈碰撞產生光芒,「赫比格哈羅」天體在宇宙的極端天氣中也許列為第一。
  • 火星上沙塵暴的威力真有電影上那麼大嗎?並不是
    簡介:有兩位天文學家發布一項關於火星沙塵暴的新研究,據分析在火星上一處稱為ASV的地區,風暴自己組織成序列且具有周期性。ASV的風暴是火星風暴的主要貢獻者。他們還認為火星塵埃循環與地球水循環有許多相似處,有待研究。
  • 火星上沙塵暴的威力真有電影上那麼大嗎?並不是
    簡介:有兩位天文學家發布一項關於火星沙塵暴的新研究,據分析在火星上一處稱為ASV的地區,風暴自己組織成序列且具有周期性。ASV的風暴是火星風暴的主要貢獻者。他們還認為火星塵埃循環與地球水循環有許多相似處,有待研究。
  • NASA「好奇號」拍到火星上的塵暴
    2012年登陸火星,已經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度過了8年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好奇號火星探測車,近日發現了一個在火星表面上的橫穿鏡頭的塵暴。動態GIF圖片顯示,火星車的攝像機(NAVCAM)在其第2847個火星日拍攝到了一個五分鐘長的塵暴情景。紐曼在帖子中解釋說:「我們經常需要對此類的圖像進行處理,通過增強它們之間所發生的變化,才能看清塵暴。」「但是這次塵暴卻令人印象深刻——如果你仔細看的話!——你可以看到它在向右移動,在較暗和較亮的斜坡之間的邊界,甚至從原始圖像中也能看清。」
  • 雲沙泱漭天光閉——談沙塵暴形成原因與減災
    力學與實踐 昨天 代號為「哥斯拉」的沙塵暴,來自撒哈拉沙漠,穿越加勒比海,奔襲約8046千米,直抵美國。6月26號,哥斯拉開始登陸德克薩斯州,之後逐步席捲整個美國中西部。數十米高的沙牆接天連地,滾滾向前,吞沒房屋和田地。
  • 極端炎熱的撒哈拉沙漠中,還會有什麼更加極端的「特殊」氣候?
    「雨蒸風」是沙漠地區長期大範圍晴空所產生的一種大範圍高溫上升氣流,使沙漠處於異常高溫之下。它迅速上升到高空,把地面上的沙塵帶到空中,從而產生沙塵;它的迅速上升使地面附近的空間形成一個大範圍的負壓區,勢必促使大量空氣填充真空,從而導致地面發生大風暴。沙塵暴將導致災難性的沙塵暴。
  • 《塵暴》啟示錄:人與自然,矛盾還是和諧?
    出品:「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製作:中國科普博覽監製: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唐納德·沃斯特在《塵暴》一書中,以農業生態視角,考察1930年發生在美國南部大平原的生態災難。
  • 非洲有史以來最大沙塵暴!北極變暖將巨型沙塵暴「噴」到非洲
    作者:袁柳今年夏天,一場創紀錄的沙塵暴從撒哈拉沙漠延伸到加勒比海近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科研人員發現,這場有史以來非洲最大的沙塵暴或由地球更北部的噴射流觸發。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今年6月下旬,沙塵暴「哥斯拉」以每小時70多公裡的速度移向非洲西北部。
  • NASA發布了火星勘測15周年慶令人驚嘆的照片
    圖片來自NASA / JPL-Caltech / 火星是一個乾燥的沙漠世界,被紅沙覆蓋。在我們的一生中,太空飛行器展現了其驚人的風景和廣闊的景觀。這個世界立刻讓人聯想到地球,卻陌生而陌生。本周,為慶祝 15年前火星偵察軌道器的發射,美國宇航局(NASA)分享了一些軌道器最驚人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