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投資巨頭Ingenious與和景文化共同投資成立國內首支中歐獨立...

2021-01-10 網易財經

在第十九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由和景文化(北京)發展有限公司與歐洲鷹展(Ingenious)基金聯合創立的中歐獨立影視基金舉行了揭牌儀式。這支基金由和景文化偕山南寶沙資本有限公司、北京藍深科創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負責中國與北美、亞洲等市場的運作,鷹展(Ingenious)偕Midsummer sky負責歐洲及全球其他市場運行。這支獨立影視基金將以專業投資生產好萊塢電影和中外合拍片為宗旨,同時致力於開拓中國電影的國際化創作道路,擴大國產影片的海外發行網絡,助力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中歐獨立影視基金首期由歐洲鷹展(Ingenious)基金與和景文化(北京)發展有限公司各出資10億元,共計20億元人民幣。這是國內第一支中外合資的獨立影視基金。和景文化CEO 張愛怡女士與歐洲鷹展(Ingenious)集團CEO內爾先生,分別代表雙方籤約。國家廣電新聞出版總局、國家電影局,中國影視基金會等相關部門的領導見證了籤約儀式。

歐洲Ingenious基金成立於1998年,是歐洲創意經濟領域最大的獨立投資機構,投資額已超過八十億英鎊。尤其新聞出版、文化娛樂、影視行業歷來是Ingenious基金的投資聚焦,前五年投資了好萊塢85部電影,其中84部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金剛狼》《X戰警》等國人耳熟能詳的影片,均獲得了Ingenious基金的支持。Ingenious基金最具亮點的投資,是為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及幾乎轟動全世界的《阿凡達》所做的投融資。前者創造了超過6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後者更是成為歷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2013年,《阿凡達》獲得了全球28億美元的票房,並贏得了42個國際電影獎項。這是全球第一部獲得如此之高票房紀錄的影片,創造了電影史上的奇蹟。

和景文化成立於2005年,是由人民出版社、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雲南出版集團、北京慧聚資產等共同投資成立的,是國內頂尖的文化事業智庫和圖書編輯智庫,有著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市場運作能力。其參與編撰的《新編大藏經》《永樂北藏》《域外漢籍珍本文庫》(國家十一五重點出版工程)、《中華大典法律典》(國家十一五重點出版工程)等,均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域外漢籍珍本文庫》更是成為國家級水準的學術精品,廣受讚譽。和景文化前十年潛心致力於將失落世界各地的漢籍瑰寶「收回來」的拯救工作。2015年開始,工作重心逐漸轉移到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新十年戰略,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實行了系列舉措。中歐獨立影視基金的設立就是其中之一。和景文化在多年的圖書編撰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中外歷史故事素材,並擁有著眾多獨有的智慧財產權。此前已為國內多家知名影視企業提供故事策劃和金融服務,尤其是和景文化確立了文化加網際網路、文化加金融、文化加網際網路加金融再加文化的創新文化事業格局後,以這樣深厚的文化背景參與中歐獨立影視基金的運作,將有利於展示中華歷史與文化的底蘊,推進中華歷史文化與世界歷史文化的融合。

中歐獨立影視基金通過投拍優質的好萊塢影片與中外合拍影片,將帶動中國電影真正的「走出去」。基金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的國產影片雖然每年產量巨大,但在國際上「能見度」很低。只有少量合拍片被外國人看到,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比較弱。這是因為,中國電影「講故事」的方式有待進一步國際化,不同民族之間的語言障礙、文化障礙、習俗障礙、價值觀障礙、審美障礙等等,均導致中國電影被打了「文化折扣」。而且,中國電影企業往往沒有明確的市場定位。在國際上,電影行業是一個類型劃分很細緻的行業,如科幻片、恐怖片、動作片、愛情片、喜劇片、戰爭片、災難片、魔幻片等等類型,是有不同的受眾和營銷策略的。而不少中國電影沒有明確的影片類型定位,只是在海外營銷之前強行劃分類型,結果想「走出去」的中國電影,最後結局是「走不出去」。

中歐獨立影視基金正是瞄準了中國電影的「軟肋」,通過投資國際上優秀的電影製作團隊和優秀的電影作品,引入國際化的優秀團隊和國際化的優秀製作技術與嚴謹的生產流程,以投拍合拍的形式,引領中國電影逐步走向海外市場。為此,和景文化與寶沙資本還將攜手上海電影藝術學院,與國際上頂尖的電影藝術院校一起,培養國內外電影行業需要的製作人才。

隨著中國國家經濟實力的提升,勢必要求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同步提升。而簡單地說,文化軟實力就是對內的凝聚力,對外的影響力。中國文化被世界的認同,就是我們文化軟實力的體現。電影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產品,在國內外的傳導效應和影響效應巨大,在提升我們文化軟實力的戰役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中歐獨立影視基金將抓住這一機遇,以創作嶄新的國際中國影片為契機,打造國際中國文化的感人形象,擴大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餘義林)

本文來源:南都周刊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解讀《中歐投資協定》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影響
    2020年12月30日,中國、德國、法國領導人與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了視頻會晤,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CEFTA中+歐洲7國1992推動中國與中歐/巴爾幹國家的經濟貿易合作世界貿易組織WTO全球164成員國1995美國準備割中國韭菜,沒想到中國2001入群後靠硬實力自強二十國集團G20中日法德印澳等20國1999應對金融危機上海合作組織SCO中俄印巴+4斯坦國2001經濟/科技/政治/文化/教育/能源領域合作博鰲亞洲論壇Boao
  • 崔洪建:怎麼算中歐投資協定這筆帳
    中歐在2020年底完成投資協定談判,不僅讓雙方領導人的承諾如期達成,讓中歐關係有了更穩固的基礎,也給新冠疫情重壓下的世界經濟帶來更多希望。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會對此感到滿意:美國就有人不高興了,歐洲有人要憋著勁搗亂,國內也有「讓步太多」的個別雜音。那麼中歐投資協定這筆帳究竟應該怎麼算?
  • 歷時七年35輪談判,中歐投資協定談妥了!
    剛剛,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據新華社消息,國家主席習近平12月30日晚在北京同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視頻會晤。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
  •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成立 核電第三大巨頭登場
    5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中電投」)與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國家核電」)重組成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國電投」),當日晚間,兩家公司同時披露了這一消息。  業內人士分析,合併後的公司將在核電領域具有很強競爭力。預計新公司很快掛牌,上市業務也在規劃中。
  • 歐盟全面支持中歐投資協定,最早周二達成?影響有多大?
    第一件大事就是中歐投資協定。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14日晚在北京同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舉行視頻會晤時指出,加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實現年內完成談判的目標。第二件大事就是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按慣例每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後,一般都會召開農村工作會議。如今,第一件大事終於有了眉目。
  • 中金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點評:全球化的強心針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2020年12月30日,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我們點評如下:中歐投資協定將在現有中國與單個歐盟國家投資協定的基礎上升級。而根據《商務部條法司負責人就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答記者問》,中歐投資協定對標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著眼於制度型開放,是一項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贏的協定,協定涉及領域遠遠超越傳統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成果涵蓋市場準入承諾、公平競爭規則、可持續發展和爭端解決四方面內容。
  • 中歐投資協定談成,中美歐全球經濟「大三角」確立
    歡迎關注「魯曉芙看歐洲」,第一個全歐洲範圍內的財經生活公眾號。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以荷比盧為基地,從事全歐洲投資併購業務。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如果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 【中國網評】中歐投資協定為世界經濟注入汩汩暖流
    董少鵬 證券日報副總編輯,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12月30日,在新年鐘聲即將敲響之際,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標誌著全球兩大經濟體揭開了互惠合作的新篇章在逆全球化、單邊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歐達成這樣一個平等平衡的投資協定,為世界經濟穩定復甦注入了汩汩暖流。這一來之不易的成果也展現了中歐領導人和工作團隊的務實作風、深謀遠慮。在完成談判之後,雙方將開展文本審核、翻譯等工作,力爭推動協定早日籤署。此後,協定將在雙方完成各自內部批准程序後生效。
  • 駐希臘大使章啟月參加「希臘—後疫情時代歐洲新興投資地」 線上論壇
    2020年11月23日,歐盟中國商會和雅典工商會共同舉辦主題為「希臘—後疫情時代歐洲新興投資地」的線上論壇活動。駐希臘大使章啟月、前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希臘基礎設施和交通部長卡拉曼利斯、外交部經濟秘書長斯米利斯及兩國企業界代表等近百人在線參會,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深化兩國經貿與投資合作。章啟月大使在發言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帶來的嚴峻挑戰讓人們更加認識到團結合作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 多維資本:產業投資的分類和實踐
    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成熟,除政府外,越來越多非行政機構和民間資本加入,國內出現了大量股權投資基金,根據目標企業所處階段不同,可以將產業基金分為種子期或早期基金、成長期基金、重組基金等,從廣義上講,上述類型的股權投資基金都屬於產業投資基金的範疇。
  • 匯醫慧影獲得英特爾投資和芯動能投資的共同注資
    2018年11月7日,北京——今天,醫學影像人工智慧領軍企業匯醫慧影宣布早先已獲得英特爾投資和芯動能投資的共同注資,此輪投資為戰略性投資。所融資金將用於公司的業務發展、產品創新和團隊擴張。匯醫慧影是兩家投資公司在中國投資的首家醫療人工智慧企業。
  • 蓬佩奧抹黑中歐投資協定 外交部:有沒有聞到一股酸味兒?
    ——6日,外交部發言人針對蓬佩奧抹黑中歐投資協定作出上述回應。  記者會實錄:  澎湃新聞記者:據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接受採訪時稱,中歐投資協定是一項脆弱的協議,它未能保護歐洲工人免受中國共產黨掠奪。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華春瑩:我不知道你看到這篇報導、聽到這種話時,有沒有聞到一股酸味兒?
  • 中歐攜手引領全球經濟邁向更加美好未來
    另據統計,截至2020年11月,歐盟27國對華實際投資1179.8億美元,中國對歐盟27國累計直接投資超過800億美元。  受到新冠肺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合作步伐放緩。在此背景之下,中國與歐盟的合作卻愈發緊密,一系列數據充分顯示中歐經貿關係的韌性和潛力。
  • 中歐基金葛蘭:選好賽道才能做好投資
    消費板塊也是非周期性行業,在任何時間投資消費行業,風險都相對更小。如果我們參考更成熟的市場(美股),科技、醫藥、消費長期來看都是跑贏標普500的,中國未來這三個行業同樣也大有可為。以醫藥為例,中歐醫療健康近三年來投資回報244%,遠超醫藥100同期62%的增幅,在同類產品中排名第一,而且比第二名多出20%。這就歸功於基金經理葛蘭的出眾能力,被基金投資者稱為醫療女神。
  • 英特爾投資國內AI醫學影像公司匯醫慧影
    2015年成立於北京的AI醫學影像公司匯醫慧影,日前宣布已完成由英特爾(Intel)主導的策略投資,參與本輪募資的除了首次投資國內醫療AI領域的英特爾投資(Intel Capital)和芯動能投資(SPC),還包括現有投資人鼎暉投資、達泰資本、藍馳創投和水木易德投資。
  • 中歐基金葛蘭,不止是醫藥女神
    自2011年起,葛蘭在國金證券、民生加銀基金做研究員,覆蓋過電力設備、新能源、輕工、醫藥等行業,所在團隊曾獲得新財富第一名,並在2014年10月加入中歐基金。 葛蘭人美、低調,在業內是女神一樣的存在。 在學霸遍地的投資圈,葛蘭的學術背景仍然是出類拔萃的,她的投資業績也同樣拔群。
  • 騰訊投資1000萬人民幣,成立全新子公司,涉及集成電路研發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騰訊成立子公司騰訊是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基本上所有的網際網路領域,都有騰訊的身影。外賣、電商、遊戲、文娛、社交等等都是騰訊發展的方向。要麼是涉及主營業務,要麼是用投資的方式,去參與市場的分紅。比如騰訊投資了拼多多,京東兩家電商平臺,雖然這兩家是競爭對手,但是兩者的競爭並不會影響騰訊的投資和分紅權。
  • 德國駐華大使:所謂中歐「脫鉤」顯然不符德國和歐洲的利益
    所謂中歐『脫鉤』顯然不符合德國和歐洲的利益。」葛策指出。  他表示,「我們希望同中國一起,共同致力於尋求應對氣候變化、塑造全球貿易關係等全球性挑戰的解決之道。這是我們的立場,我們將持之以恆。」  據德國駐中國大使館官網介紹,葛策於2018年9月6日起擔任德國駐華大使。官網首頁如是援引其涉華表述,「在這個急劇變化的世界,德國和中國互為彼此的緊密夥伴。
  • 網際網路巨頭教育「購物車」大起底:大廠投資看什麼?
    近年來,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下場開始自己的教育領域布局。2019 年 5 月 23 日,騰訊正式宣布成立騰訊教育;阿里穩紮穩打,瞄準學前教育領域進行精準投資,加碼未來;百度、字節跳動在自建教育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在線教育的發展模式;網易也圍繞有道精品課和網易公開課在 ToC 端探索得如火如荼……這些名號響亮的網際網路巨頭在教育領域都進行了哪些內外布局?本文對此進行了梳理。
  • 歐洲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與中歐對話
    在這一背景之下,中歐國際關係學者的互動變得越來越密切和深入,這有助於促進雙方新多邊主義的研究議程,構建國際關係研究領域的共同知識和理論創新。歐巴馬政府希望通過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IP)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對傳統上的三邊治理進行復興和安全化,但這一代表性做法——只與朋友做買賣,被實踐證明只是一種幻想。川普政府更青睞單邊主義、反自由主義和民族主義。越來越明顯的是,美國的單邊主義和民族主義從哲學和政治意義(國內的自由民主和國際的規則治理)來看,都違背了自由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