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平時都會給孩子吃各種各樣的水果。
但,這種水果卻讓很多孩子吃出了事。
3歲女童吃柿子,導致胃穿孔,最終不幸離世。
圖源:網絡截圖
7歲女孩吃柿子,胃裡竟形成8*3cm的結石。
此外,雲南武定縣曾報導收治16例柿子致糞石性腸梗阻的病例,其中有15例是4-14歲的兒童。
看完真是細思極恐,不知道大家是否和菌菌一樣冒了一身冷汗。
1 為什麼燈籠般的柿子就成了「水果殺手」呢?
主要是因為柿子中的鞣酸在作怪,大家平時吃柿子會有一種澀澀的感覺,這個東西就是鞣酸,也稱為單寧。
柿子根據其在成熟前能否自然脫澀,分為澀柿和甜柿,大多數市場上賣的是脫澀的澀柿,其柿皮上會含有大量的鞣酸。
不溶於水的鞣酸與蛋白質結合後,會形成鞣酸蛋白塊,且柿子含有大量果膠和樹膠,與酸會凝聚,在胃裡沉澱,從而形成胃柿結石。
大多數柿結石患兒的表現症狀主要為腹痛、腹脹,出現陣發性的腹痛,有的觸診時,可以感受到腹部的結石包塊,還有患兒會表現為低燒。
此外,當被診斷為胃柿結石時,就需要採取必要措施,比如藥物、胃鏡碎石術,或者其他手術。
菌菌想一想都心疼,這麼小的孩子得多大遭罪啊。
不過,形成柿結石需滿足三個條件:
● 空腹食用
● 大量食用
● 與高蛋白食物一同食用
這時,就會有人說,那我不給孩子吃柿子,我給吃柿餅行不行?
菌菌也是剛才的話,可以吃,但是不能多吃。
雖然柿餅經過反覆加工,鞣酸含量低了,但是含糖量卻非常高。
根據美國最新《2020-2025膳食指南 》提出,2歲內禁止添加糖的攝入;再者,世界衛生組織(WHO)先前也指出3歲以內不建議添加糖的攝入。
2 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吃柿子呢?
柿子嘛,還是要吃的,畢竟富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在抗氧化、增強免疫力、維護皮膚健康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但,給孩子吃柿子時,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
◆ 避免空腹
空腹吃柿子時,大量的柿膠酚和紅鞣質收斂劑與胃酸會凝結成塊,形成「結石」,容易出現噁心、嘔吐、胃潰瘍、胃穿孔等。
不過對於已經脫澀的柿子,空腹時可以適量食用。
◆ 避免與高蛋白同食
在食用柿子時,未經脫澀的柿子,不可與牛奶、海帶、大閘蟹等高蛋白食物一同進食,否則柿子中的鞣酸與蛋白質結合,會形成難以消化的聚合物。
當然,這裡需要強調的是,高蛋白食物和已經脫澀的柿子是可以同時食用的,只要不過量就沒問題。
◆ 適量食用,均衡補給
《中國嬰幼兒及兒童平衡膳食寶塔》中,對於不同年齡段兒童每日水果劑量要求為:
13-24月齡,每日建議攝入50-150g,2-3歲兒童,每日建議攝入100-200g,4-5歲兒童,建議每日攝入150-250g。
正常大小的柿子一般在150g-200g,所以建議給孩子吃柿子時,每天的食用量不超過1個。
而且,中國水果那麼多,沒必要一直揪著柿子不放,可以給孩子補給其他種類的水果,均衡營養補給嘛。
圖源:寶寶呵護製作團隊
◆ 挑選熟柿子,脫澀後再食用
在買柿子時,可挑選紅而軟的甜柿。
如果買了澀柿,可對其進行脫澀,如用50℃的溫水浸泡,一天換2-3次水,大概2天左右就可以食用。
也可以和熟了的蘋果和香蕉放一起,來進行脫澀。
3 不僅柿子,這幾類水果也不建議給孩子隨便吃
除柿子之外,這幾種水果,菌菌也不建議給孩子多吃。
◆ 山楂
山楂,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含有以檸檬酸為主的多種有機酸,有助於一些消化液的分泌。
很多人喜歡給孩子吃山楂卷,尤其是冬天賣冰糖葫蘆的比較多,孩子們都非常喜歡。
圖源:網絡
但菌菌不建議給孩子多吃,因為山楂中也含有大量鞣酸,而且糖葫蘆的含糖量也非常高。
不要看山楂酸不溜秋的,含糖最高可能超過20%,即便孩子特別喜歡,但衝著這兩點,切勿貪多,尤其是2歲以下的寶寶,更不建議進食了。
◆ 黑棗
黑棗是北京的一種特色,經常被用來做冰糖葫蘆。
但它與柿子和山楂一樣,也是鞣酸和果膠含量比較多,因此不建議給孩子過量食用。
話在最後,水果要吃,但適量的才是最好的,千萬不要因為貪嘴而釀成不可挽回的大禍。
而且不要死磕著一種水果,均衡起來,讓孩子全面補充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