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研究表明地球上有史以來生活在地球上的一些最大的動物的起源地變小了。
恐龍和會飛的翼龍可能以其驚人的體型而聞名,但一種生活在2.37億年前的馬達加斯加新物種表明,它們起源於非常小的祖先。這隻爬行動物化石名叫Kongonaphon kely,或者叫「小蟲子殺手」,身高只有10釐米(約4英寸)。今天發表在《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對這具化石及其親屬的描述和分析,可能有助於解釋翼龍飛行的起源、翼龍和恐龍皮膚上是否存在「絨毛」以及有關這些動物的其他問題。
北卡羅來納州自然科學博物館古生物學研究館長、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前格斯特納學者克裡斯蒂安·卡默爾說:「人們普遍認為恐龍是巨人。」「但這種新動物非常接近恐龍和翼龍的分化,而且它的體積小得驚人。」
這一「小型化」事件表明恐龍和翼龍起源於非常小的祖先,這對古生物學有重要的意義。例如,孔雀魚牙齒上的磨損表明它吃昆蟲。向食蟲動物的轉變與體型較小有關,這可能有助於早期鳥類的生存,因為它們佔據了一個不同於其他肉食動物的生存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