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喜獲國家級殊榮
大會開幕式上公布了第11輪國家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規範化建設項目認定結果,我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成功通過認證,喜獲國家級殊榮。據了解,國家呼吸與危重症醫學(PCCM)規範化建設是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院士倡導,國家四大學術機構共同組織並積極推進的專科規範化建設項目,旨在進一步推動我國呼吸與危重症醫學整體水平的發展。
-
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喜獲國家級殊榮
大會開幕式上公布了第11輪國家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規範化建設項目認定結果,我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成功通過認證,喜獲國家級殊榮。 據了解,國家呼吸與危重症醫學(PCCM)規範化建設是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院士倡導,國家四大學術機構共同組織並積極推進的專科規範化建設項目,旨在進一步推動我國呼吸與危重症醫學整體水平的發展。
-
鍾南山:吸入氫氧混合氣體,可緩解危重症患者呼吸困難
新京報快訊(記者 徐美慧 陳沁涵)4月16日,鍾南山院士攜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長何建行、副院長李時悅進行視頻直播,首次分享中國從無症狀者篩查、疑似病例診斷、確診患者治療、重症ICU方案到愈後檢測的「新冠全路徑」經驗,並在線解答抗疫一線醫生的焦點問題。
-
鍾南山院士弟子「聯姻」省中醫院珠海醫院
他是鍾南山院士的學生,跟隨鍾南山院士奮戰在多次重大呼吸疾病的戰場上;2020年1月,他勇敢逆行,作為第一位馳援武漢的廣東醫生,救助無數重症患者;這一次,他又把自己的學術成果帶到了珠海:在1月14日的籤約儀式上,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牽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桑嶺教授,聘任桑嶺教授為客座教授
-
點讚!鍾南山院士全程英語與歐洲分享中國抗疫經驗!
世界各國及人民紛紛為我們中國在防控疫情中所採取的應對措施及取得的成績予以高度肯定,並紛紛豎起大拇指為我們中國點讚!據央視新聞,3月3日至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了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與分享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
-
懸壺甲子 醫教雙馨——記廣州醫科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
在鍾南山的牽頭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收治了廣州絕大部分新冠為重症患者,支援第八人民醫院的醫療隊全程參與8例危重症、17例重症的救治工作,馳援武漢的醫療隊累計診治逾400例次。主持《國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二版至第七版的撰寫與修訂。利用遠程網絡會議系統,牽頭對湖北武漢、荊州等各省市的危重症、重症病例進行遠程會診24場,超過55例次,指導臨床診療工作,提高危重病救治的成功率。
-
Nature 子刊重磅:騰訊與鍾南山團隊發布新冠危重症 AI 預測模型 Cox
日前,鍾南山院士團隊與騰訊AI Lab披露了利用AI預測COVID-19患者病情發展至危重概率的研究成果——深度學習生存Cox這項名為《深度學習在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早期分診中的應用》(Early Triage of Critically-Ill COVID-19 Patients Using Deep Learning)的研究,是鍾南山院士團隊與騰訊公司共同成立的大數據及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的成果之一,第一作者分別是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長助理梁文華博士,以及騰訊AI Lab醫療中心首席科學家姚建華博士,鍾南山院士
-
免疫調節治療在呼吸危重症領域前景廣闊!
8月29日,在線上召開的中華醫學會第六屆全國呼吸危重症學術會議賽生專題會上,大會主席、解放軍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解立新教授致辭表示。本次專題會由解放軍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解立新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梁宗安教授、大會主席、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黎毅敏教授主持。
-
在最後一道防線和「死神」對決——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的驚心搶救記
「炎症風暴」侵襲、氧合指數跌落至1%、心臟一度驟停……三次死裡逃生後,2月26日,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嚴強,終於在6天後拔除氣管插管,脫離有創呼吸機,迎來新生。 在與「死神」的較量中,30多歲的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韓傑是毫不知情的。2月13日,他突發呼吸衰歇,命懸一線。
-
搶救新冠患者的日日夜夜 ——訪阜陽市二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危重...
搶救新冠患者的日日夜夜 ——訪阜陽市二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危重症病區主任孫偉 2020-02-21 15:46:11
-
鍾南山:新冠肺炎病死率比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低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就廣東的重症治癒率問題表示,大概 85% 的重症病人在很多的生命支持和營養支持下,病毒七八天能消失,目前出院的不多,但轉到普通病房的有 50%,5% 不到是危重症。目前來看,病死率不到 2.5%。SARS 期間,病死率是 3%。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與新冠相比,新冠的病死率相對較低。
-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應用發散性思維開展科研討論會
2020年11月11日中午12:00點,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全體護理人員 大家在段燕芳護士長的帶領下,運用品管圈的質量管理工具,以提高COPD及哮喘患者吸入藥物的正確使用率為主題進行匯報,並以此為切入點,運用發散性思維進行討論,第一、目前研究過程存在的問題,例如,定義術語的精準描述;量表的信效度等。第二、怎樣解決這些問題;通過查閱文獻,借鑑使用經過信效度檢驗過的量表。
-
初心不改 仁心不變──記全國先進工作者、市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
天津北方網訊:從北京參加表彰大會歸來後,全國先進工作者、天津市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大科主任李月川仍然像往常一樣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趙曉贇說:「作為學生,我們時刻感受著李老師嚴謹的治學態度。就拿為患者做肺部灌注來說,李老師要求我們一定要把數值把握得特別精確,回收的液體要精確到1毫升。他告誡我們,如果不嚴格對待,患者體內蓄積較多的水分不僅會影響呼吸,還會影響心臟功能。」「患者與你素昧平生,把生命託付給你,你必須對得起這份信任,竭盡所能、全力以赴、不負所托!」李月川說。
-
鍾南山團體在JAMA子刊發表新冠患者臨床治療取得突破性成果
9月10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在線發表了鍾南山院士團隊牽頭的人重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療伴有淋巴細胞缺乏新冠肺炎患者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結果。
-
蘭州大學研發的這個系統被鍾南山院士點讚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蘭州晨報蘭州大學2月1日發布消息說,1月31日舉行的「廣州實驗室科技助力基層疫情防控萬裡行」啟動活動上,廣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現場解答多個公眾關注的疫情防控問題時
-
鍾南山院士簡介 及傳奇事跡
鍾南山院士,福建省廈門市人,1936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呼吸內科專家。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1979至1981年公派英國進修。1984年被授予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
三次注入康復者血漿 新冠肺炎危重症老人核酸轉陰
三次注入康復者血漿 危重症老人核酸轉陰他自己年事已高不能獻血讓二女兒「代勞」女兒收錄醫護人員關愛病人的視頻,錢老都能一一想起 長江日報記者金振強 攝錢映臨 84歲這些醫生護士不是親人,勝似親人。2月底,一直不清楚病情嚴重程度的錢映臨意外得知,自己屬於「危重症患者」,想到自己體質弱,年齡大,他「心灰意冷」。一位女醫生握著老人的手,給他打氣「要有信心,你一定可以回家的」。厚厚的防護服,他看不清醫生的長相,只記住了那雙手,後來,他才知道,這位女醫生正是肺科醫院新冠肺炎防治專家組組長杜榮輝。錢映臨說,來來往往的醫護人員太多,他對杜榮輝記得最牢。
-
首例新冠危重症患者全肺活檢病理報告:肺成了古銅色
(警告:文內有圖片可能引起不適) 新冠肺炎病理目前仍有待深入研究。除華中科技大學劉良等人實施的遺體解剖之外,部分科研團隊也在從組織活檢渠道獲取病理分析。中科院院士、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教授率領的團隊,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肖書淵主任醫師團隊此前也均發布相關病理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