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意見》(簡稱《意見》)出臺。這既是湖北省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綱領性文件,也是新世紀以來連續15年以「三農」工作為主題的省委一號文件。
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有怎樣的重大意義?
有哪些重要政策亮點和重大改革舉措?
湖北鄉村振興怎麼幹?
長江雲(changjiang-y)一一為你解讀
總目標:到2050年
農業農村現代化強省全面建成
湖北農村公路
《意見》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到2050年,全面建成農業農村現代化強省。
著力建設農業強省,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譜寫湖北鄉村振興新篇章,達到總體目標,湖北要實施鄉村振興「三步走」戰略——
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走在中部前列,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其中,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出列、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脫貧,小康社會全面建成。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
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強省全面建成。
速覽!
21條措施為湖北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加快推進農業強省建設:1.實施質量強農戰略;2.加強農業生產能力建設;3.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4.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社會化服務水平。
著力建設富美鄉村:5.推進鄉村綠色發展;6.繁榮農村文化:7.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8.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9.多途徑增加農民收入。
大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10.大力實施「三鄉」工程;11.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12.建立健全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13.引導人才支持鄉村振興。
深入推進農村改革:14.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15.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16.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17.統籌推進農業農村各項改革。
強化鄉村振興組織領導和保障:18.堅持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19.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20.強化鄉村振興規劃引領;21.營造鄉村振興良好氛圍。
湖北旅遊名村十堰鄖陽櫻桃溝
細讀!
你的家鄉有超多新的發展機遇!
細讀《意見》中提出的21條措施,忍不住感嘆,湖北人的家鄉,又要有新變化了!這些發展機遇,快來看看!
新增一大批特色農業品牌——
實施荊楚農優品工程,打造10個荊楚農優品區域公共品牌、50個企業品牌和200個產品品牌;同時發展特色農業。
想做電商?沒問題!——
實施農村電商工程,到2020年底實現快遞物流、村級電商服務站點村村全覆蓋,力爭每個縣建成1個電商產業園、培育1個以上電商小鎮、10個電商特色村,全省農村電商銷售額過千億元。
農業+科技,創新這樣搞——
到2020年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圍繞優質農產品,提高種業創新和保障能力,培育10個育繁推一體化種業創新基地。深入推進農業科技「五個一」行動。
「廁所革命」全達標——
推進「廁所革命」三年攻堅行動計劃,到2020年全省農村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到100%。
村裡文化活動更多了——
發揮縣級公共文化機構輻射作用,每個鄉鎮建設1個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每個村建設1個文化活動室,實現鄉村兩級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
想方設法增加你的收入——
創收的方法更多了:如實施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促進三年行動計劃、農家樂創業扶持項目;培育一批家庭工場、手工作坊、鄉村車間;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等途徑,讓農民廣泛參與其中獲得更多增值收益。
咱農村的人才越來越多——
實施「三鄉」工程,推動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力爭3年內推動100萬市民下鄉、吸引10萬能人回鄉、引進1萬個企業興鄉。省級籌措資金,對「三鄉」工程建設先進縣市給予獎補支持。
孩子教育不愁了——
推進農村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發展學前教育,到2020年每個村建成1所幼兒園。落實省級統籌的農村義務教育教師補充機制,加強城鄉教師培訓交流,優化農村教師隊伍結構。
你家鄉有機會入選「示範」——
分類有序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江漢平原鄉村振興示範區、都市城郊鄉村振興先行區、扶貧片區鄉村振興試驗區。
湖北省秭歸臍橙(來源:北海日報)
湖北鄉村振興怎麼幹?
權威解讀在這裡!
——訪省委副秘書長、省委財經辦(省委農辦)主任錢遠坤
實施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問:「鄉村振興」是今年省委一號文件的主題,如何理解「鄉村振興」?如何把握鄉村振興的內涵要義?
答:省委一號文件開宗明義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這是今年文件的最大亮點。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寫進了黨章,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就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從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方面,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全面部署,明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奮鬥目標、重點任務,是謀劃新時代湖北鄉村振興的重要頂層設計。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農村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文件從三個時間節點,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不同階段要實現的目標。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走在中部前列,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強省全面建成。
湖北是農業大省,歷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為實施鄉村振興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時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農業農村現代化,以更加堅定的決心,匯各方之智,推創新之舉,補發展之短,揚鄉村之長,譜寫湖北鄉村振興新篇章。
紮實有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湖北實施」
問:具體到湖北,「鄉村振興」準備如何實施?
答:我省鄉村振興的藍圖已經繪就,現在我們有了時間表、路線圖、優先序,關鍵是要擼起袖子加油幹。要深化細化實化中央和省委有關決策部署,以項目化、工程化、清單化、責任化推進鄉村振興。
在部署要求上力爭「五大突破」。就是要落實高質量發展和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求,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總目標,著眼於推進農業強省和富美鄉村建設,在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農村改革、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鄉風文明建設和創新鄉村治理等五個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在主要任務上抓好「五大工作」。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大力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大鄉村振興投入,落實公共財政、土地增值收益、金融資源向「三農」傾斜的政策要求;深化農村改革,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全面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在工作重點上實施「八大工程」。實施「三鄉」工程,促進城鄉資源要素流動融合;實施荊楚農優品工程,促進質量強農;實施荊楚富美鄉村建設工程,促進綠色發展;實施精準扶貧工程,促進共同富裕;實施農村電商工程,促進創新創富;實施農業科技工程,促進科技興農;實施文化傳承工程,促進鄉村文化興盛;實施「紅色頭雁」工程,促進鄉村治理現代化。這「八大工程」分解落實到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形成「1+N」政策體系。「1」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省委一號文件,「N」是若干專項方案、行動計劃和支持政策。
在分類推進上聚力「三大片區」。即,推進都市城郊鄉村振興先行區、江漢平原鄉村振興示範區、扶貧片區鄉村振興試驗區建設。我省鄉村形態極具典型性,平原、山區、丘陵型鄉村都有,可以說我省是中國鄉村社會和農業發展的一個樣本。通過試點示範、典型引路,帶動不同類型鄉村振興,努力打造鄉村振興「湖北樣板」。
在推進落實上開展「五大行動」。近期將啟動「大調研、大宣傳、大培訓、大推進、大督辦」活動,大興學習之風、大興調研之風、大興抓落實之風,確保鄉村振興戰略開局良好。省領導多次深入到基層開展鄉村振興調研,為全省幹部做出了示範。要組織市縣鄉村書記開展大調研,並對縣市黨委書記進行培訓,落實好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要求。
鼓勵市民下鄉盤活農村資源
問:今年省委一號文件中有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那就是提出要完善農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這是一次重大制度改革,對農戶意味著什麼?城裡人可以下鄉買房置地了嗎?
答: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每年有大量農民離開農村,土地、山林、水面、房屋等資源被閒置,其中,農房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比如,武漢市有一個調查,到2016年底,全市1902個行政村,農村房屋73萬套,其中長期空閒的農房佔到了15.8%。我省其他市縣農村地區同樣如此,存在著常年閒置的農房和宅基地。
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主要目的是發展鄉村旅遊和新產業新業態,鼓勵市民下鄉返鄉創新創業,盤活閒置宅基地和農房,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政府應搭建信息平臺,讓有閒置房屋的農戶和下鄉意願的市民及時對接。閒置農房雖然較多,但並非都適合出租,應著重挖掘城邊、路邊、景邊等區域閒房資源的潛力,按照美麗鄉村建設的標準,完善道路、廁所、供水等基礎設施,讓有志創業者下鄉投資、有條件的市民回歸田園生活。
盤活閒置的宅基地要守住底線和原則,農民的閒置住房只能成為發展鄉村旅遊、養老等農村產業的載體,不能用於城裡人投資、炒賣的房地產,不得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資源
問:鄉村振興,人才是重要因素。如何在鄉村建設過程中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提升人才?省委一號文件提出了哪些具體措施?
答:鄉村振興不但需要「錢」,更需要「人」。要完成鄉村振興這個宏大戰略就要匯聚全社會力量,強化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要把「一懂兩愛」作為基本要求,培育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大力培育鄉村人才。完善培訓機制和內容,有針對性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並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特別是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遺傳承人等。還要注重從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伍軍人、鄉村本土人才中選拔充實鄉村幹部隊伍,健全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選拔鄉鎮領導幹部、考錄鄉村機關公務員、招聘鄉村事業編制人員制度,讓農村基層幹部有盼頭、有奔頭、有幹頭。
著力抓好招才引智。現在鄉村的吸引力正在增強,「燕歸巢」現象日益增多,看好鄉村發展前景的人也越來越多,各類返鄉下鄉創業人員不斷增加。要想方設法創造條件,促進各路人才「上山下鄉」投身鄉村振興,讓農村的機會吸引人,讓農村的環境留用人,讓農村更有人氣。要研究制定管理辦法,允許符合要求的公職人員回鄉任職。加快制定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落實和完善融資貸款、配套設施建設補助、稅費減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明確政策邊界,保護好農民利益。
創新人才使用機制。探索多方式並舉的人力資源開發機制,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鄉村和企業掛職、兼職和離崗創新創業制度,發揮好各類農業科技人員的作用。要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建立有效激勵機制,吸引支持企業家、黨政幹部、專家學者、技能人才等通過下鄉擔任志願者、投資興業、包村包項目、捐資捐物等方式,參與到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來。
END
來源 | 長江雲綜合 湖北日報
編輯 | 謝莎
主編 | 謝莎 王思思
(責任編輯 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