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湖北鄉村振興21條舉措出爐,2050年建成農業農村現代化強省!

2020-11-26 湖北網絡廣播電視臺

近日,《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意見》(簡稱《意見》)出臺。這既是湖北省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綱領性文件,也是新世紀以來連續15年以「三農」工作為主題的省委一號文件。

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有怎樣的重大意義?

有哪些重要政策亮點和重大改革舉措?

湖北鄉村振興怎麼幹?

長江雲(changjiang-y)一一為你解讀

總目標:到2050年

農業農村現代化強省全面建成


湖北農村公路

《意見》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到2050年,全面建成農業農村現代化強省。

著力建設農業強省,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譜寫湖北鄉村振興新篇章,達到總體目標,湖北要實施鄉村振興「三步走」戰略——

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走在中部前列,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其中,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出列、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脫貧,小康社會全面建成。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

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強省全面建成。

速覽!

21條措施為湖北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加快推進農業強省建設:1.實施質量強農戰略;2.加強農業生產能力建設;3.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4.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社會化服務水平。

著力建設富美鄉村:5.推進鄉村綠色發展;6.繁榮農村文化:7.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8.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9.多途徑增加農民收入。

大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10.大力實施「三鄉」工程;11.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12.建立健全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13.引導人才支持鄉村振興。

深入推進農村改革:14.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15.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16.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17.統籌推進農業農村各項改革。

強化鄉村振興組織領導和保障:18.堅持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19.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20.強化鄉村振興規劃引領;21.營造鄉村振興良好氛圍。

湖北旅遊名村十堰鄖陽櫻桃溝

細讀!

你的家鄉有超多新的發展機遇!

細讀《意見》中提出的21條措施,忍不住感嘆,湖北人的家鄉,又要有新變化了!這些發展機遇,快來看看!

新增一大批特色農業品牌——

實施荊楚農優品工程,打造10個荊楚農優品區域公共品牌、50個企業品牌和200個產品品牌;同時發展特色農業。

想做電商?沒問題!——

實施農村電商工程,到2020年底實現快遞物流、村級電商服務站點村村全覆蓋,力爭每個縣建成1個電商產業園、培育1個以上電商小鎮、10個電商特色村,全省農村電商銷售額過千億元。

農業+科技,創新這樣搞——

到2020年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圍繞優質農產品,提高種業創新和保障能力,培育10個育繁推一體化種業創新基地。深入推進農業科技「五個一」行動。

「廁所革命」全達標——

推進「廁所革命」三年攻堅行動計劃,到2020年全省農村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到100%。

村裡文化活動更多了——

發揮縣級公共文化機構輻射作用,每個鄉鎮建設1個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每個村建設1個文化活動室,實現鄉村兩級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

想方設法增加你的收入——

創收的方法更多了:如實施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促進三年行動計劃、農家樂創業扶持項目;培育一批家庭工場、手工作坊、鄉村車間;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等途徑,讓農民廣泛參與其中獲得更多增值收益。

咱農村的人才越來越多——

實施「三鄉」工程,推動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力爭3年內推動100萬市民下鄉、吸引10萬能人回鄉、引進1萬個企業興鄉。省級籌措資金,對「三鄉」工程建設先進縣市給予獎補支持。

孩子教育不愁了——

推進農村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發展學前教育,到2020年每個村建成1所幼兒園。落實省級統籌的農村義務教育教師補充機制,加強城鄉教師培訓交流,優化農村教師隊伍結構。

你家鄉有機會入選「示範」——

分類有序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江漢平原鄉村振興示範區、都市城郊鄉村振興先行區、扶貧片區鄉村振興試驗區。

湖北省秭歸臍橙(來源:北海日報)

湖北鄉村振興怎麼幹?

權威解讀在這裡!

——訪省委副秘書長、省委財經辦(省委農辦)主任錢遠坤

實施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問:「鄉村振興」是今年省委一號文件的主題,如何理解「鄉村振興」?如何把握鄉村振興的內涵要義?

答:省委一號文件開宗明義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這是今年文件的最大亮點。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寫進了黨章,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就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從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方面,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全面部署,明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奮鬥目標、重點任務,是謀劃新時代湖北鄉村振興的重要頂層設計。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農村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文件從三個時間節點,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不同階段要實現的目標。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走在中部前列,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強省全面建成。

湖北是農業大省,歷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為實施鄉村振興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時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農業農村現代化,以更加堅定的決心,匯各方之智,推創新之舉,補發展之短,揚鄉村之長,譜寫湖北鄉村振興新篇章。

紮實有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湖北實施」

問:具體到湖北,「鄉村振興」準備如何實施?

答:我省鄉村振興的藍圖已經繪就,現在我們有了時間表、路線圖、優先序,關鍵是要擼起袖子加油幹。要深化細化實化中央和省委有關決策部署,以項目化、工程化、清單化、責任化推進鄉村振興。

在部署要求上力爭「五大突破」。就是要落實高質量發展和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求,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總目標,著眼於推進農業強省和富美鄉村建設,在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農村改革、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鄉風文明建設和創新鄉村治理等五個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在主要任務上抓好「五大工作」。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大力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大鄉村振興投入,落實公共財政、土地增值收益、金融資源向「三農」傾斜的政策要求;深化農村改革,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全面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在工作重點上實施「八大工程」。實施「三鄉」工程,促進城鄉資源要素流動融合;實施荊楚農優品工程,促進質量強農;實施荊楚富美鄉村建設工程,促進綠色發展;實施精準扶貧工程,促進共同富裕;實施農村電商工程,促進創新創富;實施農業科技工程,促進科技興農;實施文化傳承工程,促進鄉村文化興盛;實施「紅色頭雁」工程,促進鄉村治理現代化。這「八大工程」分解落實到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形成「1+N」政策體系。「1」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省委一號文件,「N」是若干專項方案、行動計劃和支持政策。

在分類推進上聚力「三大片區」。即,推進都市城郊鄉村振興先行區、江漢平原鄉村振興示範區、扶貧片區鄉村振興試驗區建設。我省鄉村形態極具典型性,平原、山區、丘陵型鄉村都有,可以說我省是中國鄉村社會和農業發展的一個樣本。通過試點示範、典型引路,帶動不同類型鄉村振興,努力打造鄉村振興「湖北樣板」。

在推進落實上開展「五大行動」。近期將啟動「大調研、大宣傳、大培訓、大推進、大督辦」活動,大興學習之風、大興調研之風、大興抓落實之風,確保鄉村振興戰略開局良好。省領導多次深入到基層開展鄉村振興調研,為全省幹部做出了示範。要組織市縣鄉村書記開展大調研,並對縣市黨委書記進行培訓,落實好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要求。

鼓勵市民下鄉盤活農村資源

問:今年省委一號文件中有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那就是提出要完善農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這是一次重大制度改革,對農戶意味著什麼?城裡人可以下鄉買房置地了嗎?

答: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每年有大量農民離開農村,土地、山林、水面、房屋等資源被閒置,其中,農房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比如,武漢市有一個調查,到2016年底,全市1902個行政村,農村房屋73萬套,其中長期空閒的農房佔到了15.8%。我省其他市縣農村地區同樣如此,存在著常年閒置的農房和宅基地。

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主要目的是發展鄉村旅遊和新產業新業態,鼓勵市民下鄉返鄉創新創業,盤活閒置宅基地和農房,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政府應搭建信息平臺,讓有閒置房屋的農戶和下鄉意願的市民及時對接。閒置農房雖然較多,但並非都適合出租,應著重挖掘城邊、路邊、景邊等區域閒房資源的潛力,按照美麗鄉村建設的標準,完善道路、廁所、供水等基礎設施,讓有志創業者下鄉投資、有條件的市民回歸田園生活。

盤活閒置的宅基地要守住底線和原則,農民的閒置住房只能成為發展鄉村旅遊、養老等農村產業的載體,不能用於城裡人投資、炒賣的房地產,不得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資源

問:鄉村振興,人才是重要因素。如何在鄉村建設過程中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提升人才?省委一號文件提出了哪些具體措施?

答:鄉村振興不但需要「錢」,更需要「人」。要完成鄉村振興這個宏大戰略就要匯聚全社會力量,強化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要把「一懂兩愛」作為基本要求,培育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大力培育鄉村人才。完善培訓機制和內容,有針對性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並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特別是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遺傳承人等。還要注重從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伍軍人、鄉村本土人才中選拔充實鄉村幹部隊伍,健全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選拔鄉鎮領導幹部、考錄鄉村機關公務員、招聘鄉村事業編制人員制度,讓農村基層幹部有盼頭、有奔頭、有幹頭。

著力抓好招才引智。現在鄉村的吸引力正在增強,「燕歸巢」現象日益增多,看好鄉村發展前景的人也越來越多,各類返鄉下鄉創業人員不斷增加。要想方設法創造條件,促進各路人才「上山下鄉」投身鄉村振興,讓農村的機會吸引人,讓農村的環境留用人,讓農村更有人氣。要研究制定管理辦法,允許符合要求的公職人員回鄉任職。加快制定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落實和完善融資貸款、配套設施建設補助、稅費減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明確政策邊界,保護好農民利益。

創新人才使用機制。探索多方式並舉的人力資源開發機制,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鄉村和企業掛職、兼職和離崗創新創業制度,發揮好各類農業科技人員的作用。要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建立有效激勵機制,吸引支持企業家、黨政幹部、專家學者、技能人才等通過下鄉擔任志願者、投資興業、包村包項目、捐資捐物等方式,參與到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來。

END

來源 | 長江雲綜合 湖北日報

編輯 | 謝莎

主編 | 謝莎 王思思

(責任編輯 曉文)

相關焦點

  • 農業農村部:到2050年,鄉村振興目標全面實現
    ,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全面實現。  魏百剛介紹稱,目前,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明確的7個方面、59項重點任務進展順利,82項重大工程、重大行動、重大計劃有序推進。各地開展了鄉村振興示範引領工作,探索形成了人居環境整治、產業園區帶動、美麗鄉村建設、鄉風文明建設等一批典型範例,鄉村振興開局良好。  一是普遍建立了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領導機制。
  •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
    新華社消息,今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到2020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各地區各部門鄉村振興的思路舉措得以確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  到2022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初步健全。
  • 農業強 農村美 農民富——浦江縣鄉村振興改革創新及亮點工作
    做強產業:鼓起農民「錢袋子」。葡萄產業是浦江農業發展龍頭產業。浦江葡萄種植面積6.7萬畝,產值達11億元。2016年,成為G20峰會水果,供各國元首品鑑;2017年起,借「一帶一路」遠銷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等地,鼓起了葡農的錢袋子。葡萄種植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借力使力:「無中生有」搶先機。
  • 評論員文章 |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來陝考察,強調要「紮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剛剛閉幕的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 樟樹市發展現代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這是該市聚焦「六穩」「六保」,圍繞保障糧食生產、豐富「菜籃子」和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等,不斷擴大種養規模,提升經濟效益,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該市堅持把穩定提高糧食產能放在首位,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強化科技裝備支撐、優化生產區域布局、突出規模示範帶動,連續多年獲評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今年完成糧食種植面積126.96萬畝,總產量達59萬噸以上。
  • 2020-2050年杭州怎麼建?鄉村振興專場...
    「逐水草而居」的五千年農耕文明,形成了中國星星點點的小村屯、小村落,在國家現代化的新徵程中,振興鄉村,成為了當前的一個迫切任務。鄉村,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鄉村振興,這短短4個字,濃縮著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杭州的鄉村,要如何振興?昨天下午,新一輪城市總規系列論壇·鄉村振興專場,在富陽東梓關舉行。
  • 翔安區召開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 向「農業強」「農村美」「百姓富...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王元暉 通訊員 林瑞聲 餘慶東) 冬日暖暖的和風中,翔安區新圩鎮面前埔村七彩田園裡的新芽散發著春天的氣息,這裡,成為昨天下午翔安區召開的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會場。新年伊始,翔安區第一時間傳達中央、省市有關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精神,對2019年度鄉村振興工作情況進行總結,並對2020年的工作作總體部署。
  • 重磅!2028年山東將基本完成新舊動能轉換,2035年建成現代化強省
    規劃同時作了更長一個時期的展望,提出到2028年,改革開放五十周年時,基本完成這一輪新舊動能轉換。到2035年,基本建成現代化強省,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繼續走在前列。強化山東動能轉換的載體建設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核心是要適應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山東優勢,構建布局結構優、規模體量大、延伸配套性好、支撐帶動力強的現代產業集群。一方面,推動新興產業擴容倍增培育形成新動能。
  • 奮力描繪鄉村振興美好藍圖
    青海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強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高農牧業質量效益,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連日來,青海省各地幹部群眾熱議全會精神,紛紛表示,將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紮實的作風,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生產好產業強、生態好環境優、生活好家園美,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 胡春華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胡春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任務,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舉措,是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問題一以貫之的高度重視、對現代化建設規律和工農城鄉關係變化特徵的科學把握。
  • 民生智庫 | 從中國數字鄉村發展,看智慧農業未來走向
    報告全面總結了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政策舉措、發展進程和階段性成效,歸納了各部門各地區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的重要進展和經驗探索,是對2020年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發展總體情況的集中呈現。 報告指出,2020年,我國數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數字鄉村戰略進一步落地實施,各地區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取得良好成效。
  •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二論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
    我們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總要求,以產業興旺為重點、生態宜居為關鍵、鄉風文明為保障、治理有效為基礎、生活富裕為根本,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我們必須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作為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大原則,立足「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農情,著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把鄉村建設好,讓億萬農民有更多獲得感。
  • 《山東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第三條 促進鄉村振興應當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統籌推進本省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動鄉村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 廣州鄉村振興成果斐然,點亮璀璨之夜
    12月25日晚,由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廣州市城投集團、中國建設銀行廣州分行共同主辦的「廣州鄉村振興璀璨夜」系列活動在海心沙亞運公園盛大開鑼,當晚的系列活動含廣州鄉村振興璀璨夜主題活動以及巡展2020廣州世界觀賞魚珍品大觀,在省、市領導的見證下,舉行了廣州市「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授牌、「廣州最美村莊」評選活動頒獎,進行了一系列重要協議的籤約儀式、農業產業重大項目集中投產儀式以及「
  • 青平:吹響鄉村振興集結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深刻指出,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求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顯然,推動鄉村振興成為了繼脫貧攻堅戰之後的又一項艱巨任務。
  • 吉林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有利於推動農業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增強我國農業創新力和競爭力,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農業是生態產品的重要供給者,鄉村是生態涵養的主體區,生態是鄉村最大的發展優勢。
  • 瞭望|尹成傑: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要實現有效銜接,就要提高貧困地區的生活水平,推進共同富裕;激發脫貧地區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提高自身的內在發展能力;要實行「四不摘」政策,對脫貧縣要認真落實中央五年過渡期政策,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要加大扶持「鞏固拓展」和「有效對接」的政策力度,給予更多的後續支持和幫扶;加快培育新農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吸引社會力量投入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抓好人才振興,解決誰來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問題
  • 「長」風破浪圖振興——湖南長沙市探路農業農村現代化紀實
    一個暢通鄉村,20分鐘一趟的公交車往返城鄉;一個數字鄉村,2小時為農民群眾辦好一個證……在長沙鄉村,生活,公交來代步;辦事,數據來「跑腿」,讓農民生活的幸福感在滋長。這樣心動的瞬間,只是長沙探路農村產業現代化、農村生態現代化、鄉村治理現代化、農民生活現代化的幾個縮影。今年初秋時節,在湖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囑咐長沙等地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 從「在希望的田野上」到「鄉村振興戰略」|40年40組關鍵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40年前,我們通過農村改革拉開了改革開放大幕。40年後的今天,我們應該通過振興鄉村,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這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  2018年2月4日,正逢立春。新華社全文公布了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對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作出全面部署,描繪了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宏偉藍圖。
  • 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深入鄉村,關注「三農」,心繫人民,把農村精準扶貧作為「三農」工作的核心來抓,特別是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更是關愛有加。2016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