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騰訊高級政務經理、騰訊為村創始人 陳圓圓
我於2008年加入騰訊基金會,此後10多年,走遍全國100多個貧困村莊。可以說,網際網路從業者裡,很少有人在農村經驗上比我豐富;我所見過極端貧困的村莊,大概也是最多。即便如此,當我第一次走進廣西都安縣隆福鄉大崇村時,我還是受到了很大衝擊。
騰訊高級政務經理、騰訊為村創始人陳圓圓( 右四) 向村民們講解「龍布日出」項目的股權分配方案。
山區扶貧,騰訊該做什麼?
2020年4月,在廣東省第二扶貧協作工作組安排下,騰訊參與了對國家掛牌督戰貧困村的結對幫扶。騰訊的對口幫扶村,正是廣西都安縣隆福鄉大崇村。大崇村一共32個村屯,村民416戶、1851人,貧困發生率高達35.22%。從數字能看出,大崇村的扶貧任務有多重。
4月中旬,我第一次來到大崇村。這裡群山阻隔,公路才剛修通。一些遙遠的村屯,只能靠走羊腸小道才能到達。大崇村物資奇缺,房子和窩棚差不多,許多村民家裡像樣的家具只有一張床。很難相信,當下中國還有這樣貧困的村子。
地方政府的脫貧攻堅工作進展很快。大批覺悟高、能力強的扶貧幹部駐紮進村,新觀念、新信息和新資源快速整合。最近幾年,我在一線工作,經常目睹這樣的情景發生:一些深度貧困村只用兩三年時間,就跨越了20年多年的發展鴻溝,尤其是「兩不愁 三保障」要求,讓村民住進堅固的保障房,生活條件有了極大改善。
大崇村的面貌在迅速改變,農民收入水平卻沒有提升。作為企業扶貧的代表,我更多在考慮,在這場扶貧戰役中,騰訊如何幫助村民長效脫貧?修路建房這些事情,政府做得很好,騰訊還能做些什麼呢?考察過程中,我把這些想法和盤託出。令人驚喜的是,當地官員非常支持。他們也希望,騰訊能為政府所不能為,探索出一條當地脫貧的新路子。
得到當地政府支持,我就一頭扎進村莊,每天爬山走村。和幹部交談過程中,我聽說大崇村有一個龍布屯,條件非常艱苦。這個屯只有8戶村民,因為各種原因,一直不搬出來。按照「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的政策要求,政府投入100多萬元,修了一條十八彎山路通到屯裡。山路彎道太多,項目出現資金缺口,當地希望騰訊施予援手。
「十八彎山路?」我心裡咯噔了一下。在大崇村這些天,我已經注意到,當地山多地少,土地非常貧瘠,農民耕種玉米,養殖山羊,收入十分有限,要想致富,得用「非常規方法」。幾乎是條件反射,我說:「那裡的風景怎麼樣,有沒有照片?」
當地幹部拿出手機,翻出一張在山頂拍攝日出的照片。山頂濃霧散去,一輪紅日噴薄而出。幾乎在同時,一個想法也在我腦海裡浮現出來。龍布日出!我第一時間想到了這個名字。
貨櫃公寓的外部景觀
「龍布日出」項目海報
旅遊扶貧,要做出新意
大崇村位於大瑤山區,這裡群山聳峙,是看山頂日出的勝地。打造網紅旅遊景點,「觀日出」是一個很不錯的項目。要打造旅遊景點,就要有住宿條件。村裡的房子是普通磚房,沒什麼特色。遊客需要的是新奇,如果山頂有「貨櫃公寓」,聽起來是不是更有趣?
貨櫃公寓還有特別的好處:這一行很成熟,國內許多地方有「貨櫃」公寓。建築主體都在廠家定製,村裡解決土地和地基問題就可以了。「貨櫃」公寓做好後,運到現場架在地基上,再接通水電,就能使用了,成本低、周期短、好操作、見效快。10月17日國家扶貧日之前,興許項目就能驗收完工。
確定思路後,我在網上找供應商,一家一家比價。一個安徽供應商聽說我們做扶貧,很感興趣。建築設計界著名的深圳同濟人建築設計公司——最著名的作品是深圳騰訊總部濱海大廈,他們不收一分設計費,主動參與進來。
4月28日,我們邀請供應商和設計師進山。頂著烈日爬山一個多小時,所有人都累得氣喘籲籲。陪同幹部大惑不解,他們每天在這條路上跑上跑下,都沒發現什麼「美景」,怎麼騰訊的人一來,就覺得大有可為?
供應商以幾乎不賺錢的價格接下訂單,還贈送全套水電路和家具。設計師公司也沒有收一分錢設計費,他們派出團隊進山,和我們一同打造「龍布日出」。這一趟登山之旅,點燃了許多人的熱情。深圳同濟人建築設計公司的葉宇同院長和吳詩傑所長,都是業內大拿,也多次關注我們的「小小公寓」,這讓我們非常感動,情懷真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東西。
挖掘民族元素,點亮傳統文化
住貨櫃公寓,除了清晨看日出,還可以看些什麼?我冥思苦想。有一天晚上,我住在村民家裡,仰頭一看,只見滿天繁星,美得讓人感動。由於燈光汙染,當代城市人很難再看見星星了。我常去農村,偶爾會仰頭望星空,但像這樣一片燦爛的頭頂星空,還是很少見。
我的腦海裡又冒出概念,並且快速查資料。廣西都安縣位於北回歸線附近,這一片頭頂星空,恰是人類居住地區受光汙染最少的地區。在黑夜裡觀星,將是一種很棒的體驗。「來龍布,住客棧,看日出,觀星空!」已經是脫口而出。
除了貨櫃公寓,我們還將建設一座觀星臺,由導遊帶領遊客看星空。關於星空,中國人接觸較多的還是西方的星座,而在這裡,我們將把北鬥、紫微、織女、牛郎、三垣二十八宿這些星象知識,製作成解說詞。遊客不僅可以觀星,還可以學習天文知識。
大崇村的自然風光有了,但是不是還缺少一點人文氣息呢?帶著這樣的思緒,我開始留意當地人文景觀。有一次入住都安縣密洛陀度假酒店,我隨口問:為什麼叫「密洛陀」?當地幹部回答不上來,只說和布努瑤文化有關。都安縣是瑤族自治縣,也是瑤族一個分支布努瑤的發祥地。至於布努瑤和「密洛陀」的文化,早已湮沒無聞。
我不甘心只得到這樣的答案,於是聯繫當地學者,找了一大堆關於布努瑤文化的書之後,終於發現,密洛陀是瑤族文化裡的創世之神,相當於漢族神話裡的盤古和女媧。我隨即想到,「布龍日出」完全可以融入當地特色文化。
我的妹妹陳菲菲在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任教,擔任民族文化傳承創新職業教育基地負責人,她聽我說了此事之後,就向領導請示,也帶著學生們來支援。不久,一套富有民族特色的裝飾方案誕生。建築和品牌設計團隊也設計出一套12種不同場景下的LOGO,用於後續新開發產品。住在龍布屯的貨櫃公寓,賞日出,看星星,還能沉浸式體驗密洛陀文化,這樣的體驗,全國大概找不出第二家。
龍布屯九曲十八彎
讓項目賺到錢,讓所有人受益
公寓建好之後,如何長期運營呢?我們把運營人員鎖定在當地村民。一是出於成本考慮(從外地招聘員工,成本太高),二是符合當地扶貧的初心。貨櫃公寓在當地創造就業,才能做到可持續扶貧。
我們選定了幾位員工。21歲的蒙豔桃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16歲時外出打工,後來返回大山,嫁人生子,她還想打工賺錢,但苦於沒有機會。蒙秀梅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愛打扮自己,很愛乾淨,這在大山深處簡直是個異數。此外,民宿還在村裡聘請了兩個廚師、一個保安。他們都來自最貧困的家庭,同時有在外闖蕩的經驗和渴望。
按照規劃,貨櫃公寓建成後,將有10個標準間,按「兩大一小」的入住標準,滿員接待是30人。每周入住20人,每年就是960人。以人均500元的住宿和飲食費用計,每年的經營流水是48萬元,扣除人工、水電、維修、採購等運營成本,每年能產生13萬元利潤。也就是說,公寓的日常運營不僅可以維持日常開銷,還可以給村民創造收益。
最近,我們草擬了「龍布日出」股份分配和分紅方案。騰訊結對幫扶大崇村的資金,將折算成股份捐贈給村經濟合作社,由合作社及符合條件的村民持股並分紅。合作社的分紅將用於項目發展再投入、鄉村文化活動,以及村莊其他公共事務。
經過幾個月奮戰,「龍布日出」的貨櫃公寓建設完畢。不過我們深知,單靠10個標間的「迷你公寓」,很難支撐整個大崇村的發展。為此我們決心將這個小小客棧,作為整個村莊的窗口或平臺,圍繞「龍布日出」不斷拓展增收渠道。
最近,我們聯絡騰訊用戶與體驗設計中心,請他們設計「龍布日出」主題T恤和冰箱貼等周邊產品。9月2日,北京直客通科技有限公司和「龍布日出」籤訂協議,由他們免費開發線上預訂和銷售系統。官微商城搭建起來之後,網友能看到「龍布日出」 農特產品的商品詳情頁及品牌衍生品。「龍布日出」客房、國慶扶貧套餐、農特產品及品牌衍生文創產品也都已上線。
今年9月8日晚,央視「走村直播」欄目走進大崇村,進行了一場名為「走村直播看脫貧,星空下的追夢人」的直播活動。星空之下,貨櫃內,很多觀眾讚嘆我們做的事情有情懷,這讓我們感動。還有很多媒體也紛紛來大崇村進行深入報導。
大崇村,千百年來默默無聞的大瑤山深處的貧困村,一夜之間成了「網紅村」。但這只是開始,希望通過我們的繼續努力,大崇村能創造更多奇蹟。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20年第22期)
2020年第22期《中國經濟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