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萬物質量的起源_瀟湘晨報數字報

2021-01-15 瀟湘晨報數字報

    本報實習記者範典實習生黃世貴

    2013年10月8日北京時間18: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比利時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本報第一時間採訪南開大學物理學院廖益教授和中山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副教授張宏浩,為大家解讀兩位獲獎者這一歷史性的貢獻。

    瀟湘晨報:能否請您給讀者用通俗的語言簡單解釋一下,什麼是希格斯玻色子?

    廖益:希格斯玻色子是以物理學家希格斯命名的一個粒子,電中性,質量大約相當於130個質子的質量。在粒子物理的基本理論中,它有兩個相關聯的作用。其一,它使得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表現出完全不同的性質,前者是短程力,後者是長程力,這被稱為希格斯機制;其二,通過所謂的湯川耦合,它使得所有物質粒子(比如電子)獲得質量。一句話,在目前的基本理論中,它是所有粒子的質量起源。

    張宏浩:希格斯機制和希格斯玻色子除了可以解釋矢量玻色子具有質量,還可以解釋夸克、輕子等基本粒子具有質量,有了它,質子、電子、原子、分子、人、地球、太陽、各種天體等自然界萬物才能具有質量,我們才能得以存在。

    瀟湘晨報:這一發現的價值有多大?將給哪些領域提供支持,對哪些科研領域有促進作用?

    張宏浩:這一發現意味著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進一步得到驗證,表明到目前為止人類對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是相當成功的。然而,標準模型並不是完美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也意味著在更高能量處很可能存在新的物理機制,否則會導致一系列的理論問題。對新物理機制的探索是未來高能物理研究的重要方向。因此,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不僅支持了現有的粒子物理學知識,同時也會促進高能粒子物理學的未來發展。

    值得指出的是,核子、原子核、分子這些複合粒子的質量也不完全來自希格斯玻色子,也有一部分來自於結合能。但多數人相信,希格斯玻色子對於它們的質量具有最主要的貢獻。

    瀟湘晨報:這一研究進展對現實生活意味著什麼,將來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

    張宏浩:到目前為止,這一研究進展只是滿足了人類對自然探索的好奇心,對現實生活的影響還比較小。希格斯玻色子在能量極高時才能被產生出來。然而,與現實生活相關的物理學所涉及的能量都很低。由於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基本上不會改變這些低能量的物理過程,可能這一研究進展還不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較大的變化。

    但是,正如在上一個問題所回答的那樣,科學技術的研究永無止境,常常有意料之外的驚喜,誰也說不準在未來希格斯玻色子可能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相關焦點

  • 探索上帝粒子與質量起源
    )的粒子,這大概就是物理學家們等待近半個世紀的「上帝粒子」 (God Particle) 。LHC的這個新發現可能就是科學界已經盼望長達45年的「上帝粒子」?從而找到了所有基本粒子質量起源的線索?高能物理學界為了這個革命性發現的到來已經拼搏了近半個世紀,加之 LHC兩個國際實驗合作組共 6000多人的辛勤工作,其科學意義和影響早已大大超出了一個普通諾貝爾獎所能褒獎的範疇。因此,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 「上帝粒子」有助於解釋質量起源
    本報訊(記者楊蕾)得知「上帝粒子」項目提出者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計量院首席研究員張鍾華覺得「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上帝粒子』的證實讓我們正在攻克的質量量子基準的理論基礎更加紮實。」
  • 上帝粒子被發現,破解物體質量和宇宙大爆炸之謎指日可待
    科學家們對這種粒子抱有足夠的期望,認為它的強大就像上帝一般,才叫它上帝粒子,它真正的名字叫做希格斯玻色子,簡稱希子。上帝是基督教的至高神,在西方人的眼中是創世主,世界萬物都是由上帝創造的,毀滅也是由上帝決定的。希格斯玻色子是基本粒子中最小的粒子,原子都是它組成的。有了原子才會有分子。
  • 上帝粒子與物質質量的起源
    ①現在,我們知道其實攜帶弱力的粒子有三種,後文會提到施溫格意識到,如果這樣一個弱力載體的質量能夠以某種方式被「關閉」(被切換到沒有質量的狀態),那麼弱力就會具有與電磁力大小相當的傳播範圍和強度。這句話聽起來就像數字算命一樣離譜,但這也是第一次有人意識到,弱力和電磁力可以被統一為一體,即「電弱力」。
  • 深層解讀「上帝粒子」:萬物都有質量,但質量到底是如何產生的?
    微觀粒子的質量,到底是從何而來?為什麼費米子、W玻色子、Z玻色子具有質量,而光子、膠子的質量為零?本文,將會詳細介紹和解讀——上帝粒子是什麼,微觀質量如何形成,以及希格斯機制的詳細作用過程。主題目錄如下:上帝粒子是什麼微觀質量的來源自發對稱性破缺場與粒子希格斯機制的應用質量是與希格斯場的耦合複合粒子的質量上帝粒子是什麼上帝粒子,其實是一個「藝名」,它的本名稱為——希格斯粒子,或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它是標準模型裡的一種基本粒子,也是一種玻色子
  • 萬物質量的起源是什麼?現代物理學的解釋很簡單!
    希格斯場是以蘇格蘭物理學家希格斯的名字命名的,在2014年,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對外公布,已經確認在實驗中探測到希格斯場的激發態——希格斯粒子。由於希格斯粒子(場)可以解釋萬物的質量起源,它因此也被人們稱為上帝粒子。在宇宙大爆炸之後的10^-43秒,出現了高達10^32開的高溫,這時宇宙中所有的場都處於劇烈的震蕩之中。
  • 英科學家發現「上帝粒子」跡象 系萬物質量之源
    尋找「上帝粒子」為了慶祝一種被稱為「質量之源」的粒子即將被證實,希格斯本人已經準備好了香檳,而史蒂芬·霍金則打賭這種粒子根本就不存在(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文/李崑崙1964年,英國粒子物理學家彼得
  • 霍金:「上帝粒子」害我輸了100美元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4日表示,他們在尋找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所謂的「上帝粒子」的研究過程中發現了一種新型亞原子粒子,該粒子符合希格斯玻色子的屬性。「上帝粒子」是當前物質理論中最後一個未被發現的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之源。
  • 發現「上帝粒子」 中科大也有功勞(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據江淮晨報報導,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昨天花落「希格斯玻色子」 (Higgs)的發現者——比利時科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科學家彼得·希格斯。這種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後一種未被發現的基本粒子,也是解釋物質質量之謎的最重要粒子。
  • 瀟湘晨報數字報
    在跟帖中,有數名網友都報上了自己名字,願為此作證。    有當事人說,此事是高中階段一件讓自己十分羞愧困擾的事件。15年後,當目睹自己的孩子逐漸入學,以及社會上不斷出現有違師德的新聞,他打破沉默,希望引起校方乃至社會對此類問題的重視。截至記者發稿,最初爆料的微博已被轉發2萬8千餘次。    另一名當事人李同學在微博中說:「當年無知,選擇沉默。
  • 天殺的上帝粒子與物質質量的起源|展卷
    1941年,施溫格提出,假設弱力是由一種力粒子攜帶的①,其質量相當於質子質量的幾百倍,那麼它的傳播範圍將會非常有限。與無質量的光子不同,有質量粒子的運動速度非常緩慢,顯著低於光速。這種慢速運動的粒子所攜帶的力也會比電磁力弱得多。
  • 該死的粒子,賦予萬物質量,然後才有輝煌世界
    在20世紀20年代,原子得到了解釋,從更基本的粒子的形式我們弄懂了原子核是什麼。1929年,勞倫斯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臺粒子回旋加速器,打開了探索未知亞原子世界的大門……由此,我們一步步地形成了對天地萬物組成的基本認識。讓我們將視線轉向1964年。
  • 希格斯玻色子讓萬物擁有質量
    希格斯玻色子讓萬物擁有質量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3.10.09 星期三     標準粒子模型理論中共預言了62種基本粒子的存在,希格斯玻色子正是該理論依賴的基石。作為物質的質量之源,希格斯玻色子連接著粒子獲得質量的領域。
  • 科學家進行實驗質子對撞,發現了上帝粒子
    CERN公司跨越兩個國家的領土,在瑞士有四個公司,在法國有一個;公司裡有一架升降機,可以直達地下100米全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LHC)。這裡主要工作就是每天把兩個質子加速接近至光速並讓其碰撞,科學家們想通過碰撞實驗了解宇宙的起源。
  • ...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
    3年前,他押下100美元的賭注,打賭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發現希格斯粒子——這種有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之源。  2011年12月1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召開研討會宣布,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顯微鏡」——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希格斯粒子時出現「重要進展」。
  • ﹃上帝粒子﹄原名﹃該死的粒子﹄
    希格斯聽從建議,在自己發表於1964年10月19日、只有兩頁半篇幅的論文中加了一則註腳,表示注意到了他們的論文;又在正文中添加了最後一段,提出存在一種粒子場,並預言存在另一個有質量且自旋為零的玻色子的可能性,即存在希格斯場的量子粒子的可能性。這種能吸引其他粒子進而產生質量的粒子,就是著名的希格斯玻色子。
  • 上帝粒子是什麼?
    近年來最令粒子物理界興奮的事件莫過於2012年LHC上的實驗發現了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而其中兩位「上帝粒子」的提出者也因此獲得了201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一、上帝粒子上帝粒子,也稱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英語:Higgs boson)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言的一種自旋為零的玻色子,不帶電荷、色荷,極不穩定,生成後會立刻衰變。希格斯玻色子是非常重要的粒子。
  • 【直播預告】上帝粒子是如何被發現的?
    今天的直播主題:上帝粒子是如何被發現的?歡迎你在直播期間就標準模型相關的問題對我進行提問。之所以選擇在每周四的19:05更新課程,並在20:13進行直播在線答疑,是因為1905和2013這兩個數字背後有著特殊的含義。1905年是物理學的奇蹟之年,這一年26歲的愛因斯坦連發表了五篇重要的論文,其中三篇成了物理學發展的核心。
  • 「哈雷彗星的眼淚」今晚現身,瀟湘晨報抖音將全程直播
    同時,瀟湘晨報抖音直播間將全程直播。 獵戶座流星雨是每年固定發生的中小型流星雨,活動日期約在每年的 10 月 2 日至 11 月 7 日之間。它是由著名的哈雷彗星遺留在軌道上的物質所形成,是每年流星速度最快的流星雨之一。且其高峰期可持續數天而不衰,所以 20、21 日前後都可以看見流星雨的盛況。
  • 希格斯玻色子為什麼被稱為上帝粒子?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上帝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為什麼被稱為「上帝粒子」呢?這就要從它的起源說起了,希格斯玻色子是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於1964年提出的。其實彼得·希格斯並不喜歡「上帝粒子」這個名字。希格斯玻色子被稱為「上帝粒子「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利昂·萊德曼無意中為希格斯玻色子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