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測量圖集2004年版出版發行

2021-01-09 中國政府網

    近日,由國家測繪局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和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聯合編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測量圖集(2004年版)》(以下簡稱《圖集》)正式出版發行。《圖集》的出版,標誌著我國大地測量對國民經濟建設、科學研究和國防建設的服務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圖集》在1986年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大地測量圖集》的基礎上,對建國以來至2003年期間由國家測繪局、總參測繪局以及國家各部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全國陸地和部分海域布設的大地測量成果和圖件資料進行了全面的綜合分析、檢核、取捨,吸收了近年來我國大地測量的一系列生產與科研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國近20年大地測量所取得的成就,是我國大地測量各專業項目綜合性的歷史圖件的展現。《圖集》包括序圖組、空間大地測量圖組、重力測量圖組、水準測量圖組、天文測量圖組、 三角測量和長度測量圖組、1966-1998年期間4次珠穆朗瑪峰臨近地區大地測量專題圖、中華人民共和國鄰海基線圖等7個部分。各專題圖件內容豐富、結構合理、資料準確。

    《圖集》由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發行,西安地圖出版社印刷,為1/4開本,38印張,將大地測量信息以文字、圖表、圖片的形式表現出來,既保持了專題圖的嚴肅性,又使版面生動活潑,完美地展現了我國大地測量的豐碩成果。《圖集》可作為有關測繪部門制定規劃的參考資料,也是有關技術人員查閱大地測量成果的索引,同時可作為領導決策、科學研究、規劃設計、生產管理以及大地測量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圖集》編制完成並發布
    2006年1月6日,民政部、國家測繪局、中國地圖出版社在北京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圖集》發布會暨首發式。民政部副部長羅平飛、國家測繪局副局長李維森出席發布會,並分別介紹了建國後我國行政區劃、地名和行政區域界線等方面的成就和編製圖集的有關情況。
  • 《中國木本植物分布圖集》出版發行
    近日,由方精雲、王志恆、唐志堯等主編的《中國木本植物分布圖集》(中英文雙語版及英文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德國Springer聯合出版。近二十年來,「中國植物志」、「中國樹木志」、「Flora of China」以及各省區植物志和樹木志、地方植物資源考察報告等紛紛出版,使得中國植物分布圖的編研成為可能。在這一背景下,方精雲院士組織了北京大學20餘位師生以及包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在內的20餘所科研單位的植物學和生態學專家,經過7年的努力,建立了中國木本植物分布資料庫,並完成了《中國木本植物分布圖集》。
  • 浙江《居住建築樓板保溫設計構造(一)》 圖集出版發行
    由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編的浙江省標準設計圖集《居住建築樓板保溫設計構造(一)》(2018浙J76),經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批准,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該圖集已由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發行。居住建築的熱舒適度和聲環境質量關係到廣大居民的生活品質。
  • 大地測量學泰鬥——陳永齡
    我國第一部《大地測量法式》和測量規範細則在他的主持指導下面世,《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測量法式說明》由他撰寫,珠穆朗瑪峰高程的精確測定離不開他的辛勤付出。他就是我國著名天文、大地測量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永齡。陳永齡,北京人。
  • 郝曉光和他的豎版世界地圖令人耳目一新
    新華網武漢8月12日電(記者方政軍)早在新千年到來的時候,記者就採訪過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郝曉光博士,當時他編制了一套豎版《系列世界地圖》,記者於2000年5月12日率先在新華社和《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後,專家認為從不同視角回答了人們觀察世界的不同答案。
  • 中科院遙感監測圖集出版 見證汶川地震等災後重建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9日發布消息說,在「5·12」汶川地震十周年紀念日前夕,該所王世新研究員領銜主編的《重大自然災害災後恢復重建遙感監測圖集》已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出版,5月初開始發行。
  • 國家大地測量成果
    國家大地測量成果主要包括國家大地控制網成果、國家高程控制網成果和國家重力測量控制網成果等,是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等方面進行測繪定位的起算依據,是研究地球形狀、地球重力場、空間技術、地殼形變和地質災害監測等極為重要的基礎資料。中心現有的國家大地測量成果見表1。
  • 《亞太青光眼指南》出版發行
    《亞太青光眼指南》出版發行 2020-12-25 0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秘聞:世界最精美人體解剖圖集 來自納粹博士和大屠殺屍體
    中國小康網8月21日訊 老馬 一部60多年前出版的人體解剖圖集,今天仍是許多外科醫生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書中每一幀解剖圖的細節和色彩在當今世界仍無出其右者。更詭異的是擁有這套圖集的人或機構一般不會把它擺在顯眼的地方,而是藏在隱秘的地方,似乎並不以擁有這套頂級人體解剖圖集為傲。這就是奧地利解剖學家愛德華·彭科夫(Eduard Pernkopf)主持繪製、出版的人體解剖學圖集(Pernkopf Topographic Anatomy of Man),簡稱彭科夫圖集。
  • 首部3D中國地圖集出版 裸眼可見其效果
    首部3D中國地圖集出版 裸眼可見其效果科技日報哈爾濱8月15日電 (記者李麗雲 通訊員陳妍)記者15日從黑龍江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獲悉,由哈爾濱地圖出版社製作的《立體視界三維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3D地圖集》近日出版發行。
  • 中國首部《南北極地圖集》出版 極地影響力提升
    《南北極地圖集》  人民網北京1月22日電(記者段欣毅)我國第一部反映南北極自然地理環境與我國南北極測繪科學考察成果的地圖集《南北極地圖集》日前由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該圖集的首發儀式於22日下午在中國測繪創新基地舉行。
  • 我國極地科學考察25周年 《南北極地圖集》出版
    ——《南北極地圖集》,日前由中國地圖出版社正式出版。圖集在內容結構上圍繞由南極洲和北極地區到中國南北極考察地區、從極地地理環境特徵到我國極地測繪考察現狀兩條主線展開,突出反映了極地特有的區域地理特點和現象;系統匯集了普通地理圖、專題地圖、影像地圖共70餘幅,圖片約150張,文字說明約22千字。圖集對我國南北極測繪的各類地圖成果進行了系統化、規範化、科學化的概括與整理,並收集了國內外相關資料,綜合反映了25年來我國南北極測繪的歷史與科學研究成果。
  •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小百科全書》第三版出版發行
    本站訊 由中國海洋大學檔案館館長關慶利教授組織策劃並擔任主編,海大教師丁玉柱、彭垣擔任副主編,有國內涉海國家機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軍事機構的43位海洋科技工作者共同參與編寫的《海洋小百科全書》第三版,已經於2012年1月由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海大參與該書編寫的教師共計29人,構成了該書作者團隊的主體。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版《國際雲圖集》
    WMO儀器和觀測方法委員會負責人伯特蘭·卡爾皮尼表示:「《國際雲圖集》為觀測和識別雲及其他天氣現象提供了參考資料。雲圖集所收錄的圖片、定義、解釋得到了世界氣象組織所有191個成員國和地區的認可,並得到應用。這一新版雲圖集首次匯集了各類測量方式,包括高科技的地基、原位、空基觀測和遙感技術等,為人類理解雲提供了革新性的工具。」
  • 首部3D中國地圖集出版:裸眼可見其效果
    科技日報哈爾濱8月15日消息,記者15日從黑龍江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獲悉,由哈爾濱地圖出版社製作的《立體視界三維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3D地圖集》近日出版發行。該圖集利用全球海陸地形數據,運用計算機處理和光柵3D顯示技術,以高精密光柵材料為載體,最終通過特殊的印刷工藝印製完成。裸眼便可領略從高空俯瞰中國三維地貌景觀的視覺效果。該圖集內含中國全圖及34個省級行政區地圖,並按七大行政區有序排布。
  • 重磅:由荊門市疾控中心編撰的《荊門市釘螺分布環境圖集》問世
    近日,一本由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荊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編撰的 《荊門市釘螺分布環境圖集》首次國內問世。該圖集以環境為單元,以流行村為單位,採取上圖下表的形式直觀展現了荊門的釘螺分布信息。該圖集的編制出版,得到了中心主任高尚仁、黨委書記解華山
  • 中國豎版地圖問世發行,南海諸島不再用插圖表示
    中國豎版地圖問世發行,南海諸島不再用插圖表示 澎湃訊 2014-06-24 21:30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地圖為什麼要豎起來 -橫版 多圓錐投影 方位投影 中國地圖出版...
    據新華網消息,湖南地圖出版社與湖北省測繪學會共同編制的豎版《世界地勢圖》《世界知識地圖》,湖南地圖出版社獨立繪製的《中國地勢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得到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認可,獲得審圖號、書號,並正式出版發行。
  • 新編《藻類名詞及名稱》出版發行
    由曾呈奎院士和畢列爵教授任主編,全國藻類學和植物分類學諸多專家參與編著的新編《藻類名詞及名稱》一書,日前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1979年第一版《藻類名詞及名稱》出版發行,該書收集名詞約2800條,名稱約4300條。受當時時間和條件的限制,第一版《藻類名詞及名稱》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均不能滿足廣大藻類科技工作者的需要。
  • 《中國西部地區典型地貌圖集》日前正式出版
    近日,由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主編,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等多單位聯合編制的《中國西部地區典型地貌圖集》由中國地圖出版社正式出版。    《圖集》是以表達中國西部地區(渝、川、貴、雲、藏、陝、甘、青、寧、新)典型地貌形態特徵為主題的區域性專題地圖集,是國家西部測圖工程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