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要吃飯,其中蔬菜是必不可少的,多吃蔬菜,可以補充維生素。秋季也正是蔬菜大量上市的時候,比如青菜、菠菜等等,可是在種植的過程中蟲也不少,因此在種植的時候,菜農都會噴灑上農藥。
一些比較好的菜農可能噴灑過農藥一個星期之後,才採摘販賣。可是也有很多菜農噴灑,過一兩天就會拿到市場上售賣,這樣我們買回來的蔬菜如果清洗不乾淨,時間久了,吃了對身體不好。所以買回來的蔬菜一定要認真清洗乾淨。
那麼關於這些清洗蔬菜的幾個誤區,你又了解多少呢?看看你有沒有中招呢?
誤區一,蔬菜先切後洗。
有的人認為將蔬菜切過之後再洗,可以清洗得更乾淨,但是新鮮蔬菜中最主要的營養是維生素C,而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如果將蔬菜切開後再放在水中清洗,可能將維生素C和其他水溶性維生素溶解於水中,這樣就會導致營養的流失。
蔬菜表面基本上都殘留的有農藥,農藥會通過切口進入到蔬菜中,這樣也會讓蔬菜的農藥殘留清洗不乾淨。所以蔬菜一定要先洗後切。
誤區二,農藥殘留在蔬菜最多的部位是哪裡?
農藥殘留最多的部位,一般是蔬菜的菜幫和菜蒂。因為農藥在噴灑的過程中是從上往下,但是隨著重力作用,農藥會順著菜葉和菜杆流下來,聚集在菜幫底下,自然菜幫和菜蒂就是農藥殘留最多的地方呢。
所以我們在清洗蔬菜的時候,菜幫子最好就不要了,雖然有點浪費,但是健康最重要。而青椒最好把青椒蒂摳掉,這樣更加的衛生。
誤區三,淘米水、鹽水、果蔬清潔劑,哪一個洗菜去農藥的效果更好?
很多人會用淘米水來清洗蔬菜,認為淘米水可以去除農藥,但是有沒有想過,大米在種植的過程中也會噴上農藥和蟲卵殘留,所以淘米水中同樣會有農藥和蟲卵,用來清洗蔬菜可能越洗越髒。而且淘米水有限,蔬菜放進去浸泡後只會變成一盆農藥水,是沒辦法清洗乾淨蔬菜的。
食鹽水雖然可以使蟲卵和蛀蟲等輕易掉落,但是還有降低水的清潔能力的作用,而且如果鹽加得太多,濃度太高,會形成滲透壓,反而讓水中的農藥滲透入蔬菜中,這樣就適得其反了。
果蔬清潔劑是專門用來清洗果蔬,可以去掉農藥殘留,但是洗過後一定要用大量清水清洗乾淨,不然有化學成分殘留,會造成二次殘留問題。
誤區4,蔬菜浸泡的時間越長越好。
一些人喜歡將蔬菜放在水中浸泡很長時間,認為可以將農藥殘留去除的更多,但是科學實驗證明,事實並不是如此。一些維生素等營養是會溶於水的,如果蔬菜在水中浸泡30分鐘以上,就會導致這些營養成分流失,溶於水中。而且用水來溶解農藥非常有限,浸泡的時間太長,還會將浸泡乾淨後的蔬菜再次被農藥汙染,這樣就前功盡棄了。
科學的浸泡時間應該在10~15分鐘是最好的。
誤區五,看上去乾淨的蔬菜其實並不乾淨。
像市面上賣的花菜或菜花看上去非常的乾淨,但是表面其實有很多的灰塵、農藥,甚至是小蟲卵,所以在買回來之後一定要將它掰成小塊,認真清洗。
白菜看上去非常的乾淨吧,但是白菜在生長的過程中非常容易被蟲蛀,菜農就會對根部進行施藥,所以這種農藥是深入到白菜內部的,一定要全部掰開認真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