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前沿】「治癌利器」質子刀在線監測難題有望破解 全數字平板PET獲主流媒體廣泛關注

2021-01-18 數字PET實驗室

 近日,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英語頻道、法語頻道連續報導數字PET團隊成果,重點關注了數字PET在質子放療中的應用新突破。

   (CGTN報導數字PET團隊)
 

數字PET實驗室於近日研發出用於質子放療的全數字平板PET,並首次在臺灣長庚紀念醫院將其用於質子束在線監測,實驗結果表明,運用「數字PET」首次監測到了質子束打到人體組織上產生的氧15。這項成果意味著質子刀在線監測難題有望就此破解,或將極大改善質子刀對癌症的治療效果。

(質子放療室裡的全數字平板PET系統)

(謝慶國與意籍教授Nicola Dascenzo、學生高敏在臺灣長庚紀念醫院)

質子刀作為腫瘤放射治療的高精尖「武器」,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其布拉格峰特性,能夠「定點」打擊腫瘤病灶,保護正常組織,因此其毒性及副作用更小,在兒童、老人的癌症治療,以及複雜部位的腫瘤治療尤其受到關注。

   (質子放療設備(網絡圖片))


2017年2月,國家癌症中心發布最新數據顯示, 2015年中國癌症新發病例數及死亡人數分別為429.2萬例和281.4萬例,需接受放射治療的患者為214.5萬,實際接受放療的患者僅91.9萬。

從世界衛生組織今年公布的中美兩國總體癌症死亡率對比顯示,美國過去20年間呈明顯下降趨勢,但中國卻在過去十幾年間「穩步增長」。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在對抗癌症上使用的新型療法。

(美中兩國癌症發病率與死亡率對比情況)

有數據顯示,自1954年世界第1例質子治療,至2015年底全球已有10萬例以上的患者接受了質子治療。據國際粒子治療協作組PTCOG網站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目前全球在運行的粒子治療中心共有67家,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和日本。其中質子中心62家,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131家的粒子治療中心運營。

有統計顯示,全球每年新增癌症病例1400萬,質子放療適應症病例保守估計可達100萬,未來全球治療服務市場可達230億美元,按一家質子放療中心一年一千人次接診量算,遠遠無法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

近年來,全球範圍內形成一股質子刀熱,我國在建和擬建質子刀項目多達64家,目前中國在運行的質子中心僅有3家,分別為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山東淄博萬傑醫院博拉格質子治療中心、林口長庚醫院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

  質子刀設備體積龐大、維護複雜,需要專門建大樓承載,總造價往往高達幾十億人民幣,因此質子放療的費用也非常高:一般國內做一次質子刀要20多萬人民幣,美國的質子治療費用更是高達11萬—14萬美元不等。

治療精準化。

由於目前對質子束入射人體組織後的實際作用範圍和投遞劑量尚無精準偵測的技術與方法,無法實現布拉格峰對腫瘤病灶定點打擊的絕對精準度,往往會導致治療不徹底、腫瘤轉移復發等後果。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不論是質子束醫用化起源的美國,還是大舉使用重離子對抗癌症的日本,抑或是建立起質子/重離子治癌網絡的歐洲,全球科學家一直在努力探索將PET用於質子監測的可行性。

質子束打到人體組織上會產生氧15,如果能「看」到氧15,對在線監測到質子束的投遞劑量和作用範圍將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於氧15的半衰期僅有2分鐘,因此,將PET用於質子束在線監測氧15,對系統的空間解析度、時間解析度等方面性能有著極為苛刻的要求。在長庚醫院的實驗充分驗證了數字PET卓越的性能:利用數字PET可以採集到質子束進入活體內的大量原始數據,從而監測到質子束在人體內的軌跡及作用過程,這在全球尚無先例!

 


(用於質子束在線監測的全數字平板PET)

數字PET實驗室開發的全數字平板PET可對質子束β+衰變產生的正電子發射分布情況進行精準監測,以追蹤質子束的投遞劑量和作用範圍。

基於即插即成像平臺的質子監測「數字PET」系統,由於取消了模擬電路,實現了「全數字」和「精確採樣」兩大突破,不僅能實現更高的成像解析度和靈敏度,還具有性能優異、使用便利、製造快捷等革命性的優勢。


(湖北衛視《湖北新聞》報導全球首臺全數字「癌症預警機」)


有著「癌症預警機」之稱的數字PET,應用到「治癌利器」質子刀上,好比為質子刀這枚打擊癌症的「飛彈」配上了「雷射制導」,能夠精準「看」到質子束對病灶的「轟炸範圍」和「轟炸威力」,化解了以前無法精準控制打擊點,只能把「飛彈」當「手榴彈」扔的窘境,使質子刀真正能夠圓滿發揮其威力。


(用於質子放療的全數字平板PET進行大鼠實驗)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洪志宏認為,對質子放療的在線監測,將對質子治療未來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謝慶國教授發明的數字PET能幫助了解質子束與生物組織之間的相互作用,監測質子束打到了哪裡,發生了什麼物理過程,將從根源上為質子放療規劃提供精確指導。

數字PET與質子放療的結合,或將成為未來癌症放療的「標杆技術」,造福人類早日攻克癌症。

(數字PET團隊和臺灣長庚醫院研究人員)


長庚醫院為臺灣最大的癌症治療體系,長庚醫院的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更是亞洲最大、最先進的放射治療中心之一。為配合此次實驗,院方專門減少了質子放療接診量,將設備用於科學研究。

        (臺灣長庚紀念醫院)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教授謝慶國表示,這次實驗的成功也開啟了數字PET在質子放療中應用的新方向。 就好比從一個需要專人操作的大型設備,變為了一個通用的配件,可以放到任何設備上,實現簡單方便的操作。從以前的主角變成了配角,這將極大拓展數字PET的應用範圍,造福人類健康!

 

(用於質子放療的全數字平板PET)


(附CGTN新聞稿)

【Topic】

MEDICAL IMAGING INNOVATION
World's first digital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developed in Wuhan

【OC】
As one of the most sophisticated medical molecular imaging devices,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or PET, has a great advantage in early detection of cancer and brain diseases. After 15 years of hard work, the first human clinical digital PET in the world has been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so known as HUST, in Wuhan, capital of Hubei Province, central China.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convenient use and fast manufacturing of the digital PET is expected to help people combat cancer, Alzheimer's and other diseases at a lower cost and for much better results.
【Voice_over】
In early November, Professor Xie Qingguo and his team conducted full digital PET for online proton beam monitoring in Taiwan Chang Gung Memorial Hospital, which has the largest and most advanced proton radiotherapy center in Asia.
【Guest】
PROFESSOR XIE QINGGUO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 TECHNOLOGY, HUST
【Sound_bit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n human history that we monitored how the proton produced oxygen-15 on a rat. If you use digital PET, you can see exactly where the tumor is. Secondly, when the proton enters the body, by examining oxygen-15, nitrogen-13, carbon-11, we can figure out where it is.
【Voice_over】
The Mediterranean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in Italy's Molise is the world's top brain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with rich clinical experience. In July, the Italian Brain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formed a collaboration with HUST to establish a digital PET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research of brain science.
【Guest】PROFESSOR NICOLA D'ASCENZO, ITAL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 TECHNOLOGY, HUST
【Sound_bite】
Now the frontier clinical technique, the frontier of the medicine, is to detect it much earlier, this is where our key technology, our digital PET will make contribution. In this kind of combination, connectivity and molecular, we are unique in the world.
[Voice_over】
So far, digital PET has formed the high ground of medical imaging science to attract top foreign scientists.

【Guest】 PROFESSOR VALERI SAVELIEV,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 TECHNOLOGY, HUST
In my opinion, I think China should take this responsibility, take this development by Professor Xie, and really go now into clinical practice.

[Voice-over]
The full clinical digital PET is currently in the process of instalment at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ongshan University in Guangzhou. It has begun to carry out 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clinical trials. The formal starting up of the first digital PET will take place in early 2018.

Gong Xuejuan and Yang Bo from Wuhan TV for CGTN.

 

相關焦點

  • [簡訊]中國科學家破解質子治療在線監測難題 最新研究成果在《Sensors》發表
    該研究驗證了數字PET技術應用於質子治療在線監測中的潛力和可行性,利用數字PET有望精準獲知質子束入射人體組織後的實際作用範圍和投遞劑量,解決質子束在線監測這一世界級難題,從而有效提升質子放療對腫瘤治療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癒率和存活率。質子放療是最尖端的癌症放療技術之一,人稱「治癌利器」。但如何精準獲知質子束在人體內的投遞劑量和作用範圍,是一個世界難題。
  • 上海有了最牛「治癌利器」:全球第3家質子重離子醫院將開業
    這是國內首家以質子重離子技術治療腫瘤的醫療機構,同時也是全球第三家同時擁有質子和重離子技術的醫療機構。       運用質子或重離子射線治療腫瘤,是當今國際公認的最尖端的放射治療技術,以殺癌效果好、毒副作用小而被譽為「治癌利器」。該技術除對頭頸部、腦、前列腺、軟組織、肺、肝等部位腫瘤有較好療效外,對一些難以手術或常規放療效果不佳的腫瘤療效也十分顯著。
  • 中國科學家自主研發出治癌利器
    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治癌「利器」運用質子或重離子射線治療腫瘤,是當今國際公認的最尖端的放射治療技術,以殺癌效果好、毒副作用小而被譽為「治癌利器」。然而,此前,只有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少數發達國家同時開展這一技術。直到2015年,國內也只有上海復旦大學腫瘤醫院引進了一套醫用質子重離子治療設備。
  • 全能平板電腦,同學們的在線學習利器!
    巔峰贅婿原標題:全能平板電腦,同學們的在線學習利器!近些年來,「網際網路+」概念深入人心,相關在線產業也蓬勃發展。其中最受廣大家長們關注的就是「網際網路+教育」,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在線教育。在線教育這個熱詞兒,在疫情之下,家長學生都再熟悉不過,為了順利學習,各教育機構紛紛推行線上教學。
  • 十年磨一「刀」 國內首創質子重離子治療項目在滬亮相
    老百姓都知道治癌「三板斧」,外科治療、化療和放療。手術身體有「硬傷」,化療全身很受傷,放療對人體是相對友好的「溫和派」,腫瘤治療過程中,約60%都要用到它。不過,對於一些長在結構部位疑難,或是患者自身條件特殊的惡性腫瘤,傳統放療不僅束手無策,還可能傷及無辜的健康組織。位於浦東上海醫學園區的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卻擁有一種「神奇粒子」。
  • 這些癌症的質子重離子治療都有了「中國方案」!「治癌利器」在上海...
    5月8日,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曬出了露面五年來的一份閃亮成績單,放射治療尖端技術的「治癌利器」在上海得到進一步精耕,5年臨床診療效率跑出「中國速度」,形成「中國方案」。已經完成治療的2692例患者中,頭頸部腫瘤1358例,胸部腫瘤468例,腹盆腔和其他部位腫瘤866例。
  • 中核自主研發超導回旋加速器,質子治癌國產化取得重大進展
    中核自主研發超導回旋加速器,質子治癌國產化取得重大進展  230MeV超導回旋加速器主體設備。
  • 中國科協年會發布2020年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新華社青島8月13日電(記者張旭東、溫競華)13日在青島舉行的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世界海洋科技論壇,發布2020年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為海洋科技發展方向提供參考和借鑑。根據向海洋科研院所徵集的線索,經過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世界海洋科技論壇學術委員會評議,評選出2020年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新一代海洋三維高分遙感技術、柔性潛器如何帶來深遠海探索科技的革新、如何實現海洋天然氣水合物長期開採儲層自動監測與地質災害智能預警、近海汙染物作用下金屬材料的腐蝕機制
  • 廣州白雲實現空氣品質監測全覆蓋
    2020年,白雲區在已有的5個國控站點基礎上新建了23個空氣品質加密監測站,實現了監測站網在各鎮街的全覆蓋,實時監控各點大氣汙染態勢,並形成快速響應機制,以科學施策、精準發力、上下聯動等一套犀利的組合拳,為打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強大數據支撐,大幅提升了生態環境管理精細化水平。
  •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雷射質子刀研究獲重要突破 有望減少腫瘤治療費用
    科學網10月20日報導,今天,記者從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獲悉,該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徐至展院士、李儒新研究員的領導下,在雷射質子刀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研究人員利用圓偏振拍瓦級超強超短雷射脈衝轟擊納米厚度薄膜靶,獲得了大流強、準單能的高品質質子束,質子能譜峰能量達到9 MeV,峰值流強高達3×1012protons/MeV/sr。
  • 中國科學家幹細胞治癌獲突破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幹細胞治癌獲突破參考消息網11月24日報導港媒稱,中國科學家通過幹細胞編程來「尋找並摧毀」癌症,朝著在癌症治療領域取得突破邁出了重要一步。報導稱,根據上周發表在中國科學期刊《細胞研究》上的一篇論文,研究人員用幹細胞培育出了初期免疫細胞,這些細胞之後會發展成T細胞,T細胞在胸腺中生成,並在人體免疫反應中發揮核心作用。一段時間過後,腫瘤消失了。報告說,由於新的T細胞存在記憶,接受治療的小鼠終生都不會再患上同一類型癌症。研究團隊在中科院網站上發表的聲明中說,這種方法可以帶來癌症治療領域的突破。
  • 「直擊」腫瘤,精準爆破——重離子射線治癌療法帶來生的希望
    在攻克癌症的徵途上,無數專家、學者正在竭盡所能做一件事,揪出癌魔,並竭盡一切努力,用生物的、化學的,乃至物理的手段圍剿它,削弱它,以期最終消滅它。   重離子的出現讓治癌專家眼前一亮。經過不懈的試驗研究和臨床驗證以重離子治癌的方法行之有效,並且成效顯著,是當代公認的先進有效的放療方法。
  • ...殺癌神器」正式獲批!硼中子俘獲療法究竟「神」在哪?跟質子...
    BNCT是國際前沿的精準放療技術,嚴格意義上說,它更像是一種「靶向治療+放療」。它能夠選擇性地阻擊癌細胞而不會對正常細胞造成損害,有望極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BNCT之所以得到廣泛關注,是因為它的優勢十分明顯,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靶向性好,對周圍細胞組織損傷極小; 療程短,僅需照射1-2次;
  • 首個腦科學實驗室落戶華山醫院 中國腦機接口明年有望人體試驗
    實驗室包括了腦機接口、睡眠夢境、認知評估、數字醫療等多項內容。10月23日,陳天橋雒芊芊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TCCI)第一個腦科學前沿實驗室,在大型神經醫學中心上海華山醫院虹橋院區落成投入使用。實驗室包括了腦機接口、睡眠夢境、認知評估、數字醫療等多項內容,進一步支持腦科學研究。
  • 質子重離子治療,別被名字唬住的治癌「高富帥」
    質子重離子治療是什麼?究竟靠不靠譜,管不管用?治療要花多少錢.........今天,小編就同大家詳細聊一聊,有關質子重離子治療的那些事。與此同時,網上關於李宗偉通過質子重離子治療鼻咽癌的消息,也瞬間炸開了鍋。從癌症確診到復出參賽,短短9個月到時間,這讓很多人了解到了質子重離子治療的神奇。除了李宗偉的個人經歷外,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的一組數據,同樣也十分具有說服力。
  • 國際主流學術期刊發表中科院杜文斌團隊數字PCR基因檢測技術最新...
    數字PCR是一種用於基因檢測的絕對定量方法,具有前所未有的準確度和精確度,正成為撬動精準醫學發展的新支點。它是繼實時定量PCR技術之後的第三代PCR基因檢測技術,在液體活檢、腫瘤伴隨診斷、無創產前篩查、病原體載量監測等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前景。
  • 迄今為止最全的腫瘤質子治療39大適應症盤點!
    隨著全球質子治療患者數的逐漸增加,學術界對質子治療技術優勢的認識也在不斷加深,臨床試驗促進了質子治療在更多癌症類型中的應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並關注這個放射治療領域的新秀,不少患者將其視作「治癌神器」。那麼,質子治療真的有這麼神奇嗎?究竟哪些患者才能從質子治療中獲益?什麼是質子治療?
  • 美國對撞機開建,破解質子質量之謎
    質子由更小的夸克和膠子構成,膠子像膠水一樣把夸克綁在一起。令人驚奇的是,夸克只佔了質子和中子質量的很小部分,膠子可能佔了宇宙可見物質質量的90%以上,這是為什麼?此外,對於夸克和膠子是怎麼互相組織的,我們也知之甚少。如今,有望解決這些疑問的利器即將誕生。
  • 面對美國、德國邀請,他毅然回國,成功研製治癌裝置,打破國外壟斷!
    上任後,他第一個任務就是帶領全所完成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裝置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此後依託於重離子加速器引出的數個終端,科研人員得以進行核物理、核化學、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等領域最前沿的精密實驗,並取得了660多項科研成果,一舉奠定了我國在國際重離子物理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一次,肖國青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
  •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完成千例治療(附就診全指南)
    原標題:市質子重離子醫院完成千例治療(附就診全指南)  今天,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質子重離子中心(以下簡稱「重離子醫院」)傳出消息:醫院開業僅30個月,放療患者數突破1000例。在已收治的1000例患者中,頭頸部和腦腫瘤504例,胸部腫瘤162例,腹盆腔和其他腫瘤3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