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推薦|劉新榮等:含V型相交裂隙巖體的力學特性及破壞模式試驗

2021-01-09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創新點

對含不同夾角V型相交裂隙巖體試件進行了單軸壓縮試驗,獲得了V型相交裂隙巖體試件的變形、強度和裂紋擴展規律。V型相交裂隙對試件有較大的初始損傷,相對於完整試件,相交裂隙試件峰值應力、彈性模量和峰值應變均明顯減小。峰值強度和彈性模量隨裂隙夾角的增加呈先增大後減小的變化趨勢;軸向峰值應變總體隨夾角的增大呈線性減小的趨勢。不同夾角的裂隙試件其破壞模式也有所不同。隨著裂隙夾角的逐漸增加,相交裂隙試件破壞模式的演化過程為:臺階式張拉-剪切複合破壞→張拉-八字形剪切複合破壞→臺階式平行雙斜面剪切破壞。當裂隙夾角為60°時,試件的裂紋演化和破壞模式體現出對加載方向近似的結構對稱性。

作 者

劉新榮1,2,3,尹志明1,2,王豔磊3

作者單位

1. 重慶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2. 重慶大學 庫區環境地質災害防治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3. 重慶大學 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1

研究背景

巖石在各種地質作用下形成了大量的節理、斷裂等斷續裂隙,這些已經存在的各種裂隙對工程巖體新的裂紋萌生、擴展、貫通及巖體的最終破壞失穩模式起著重要的誘導作用。為了保障各種節理裂隙巖體工程的穩定與安全性,裂隙巖體強度破壞和裂紋擴展特徵成為巖石力學研究中的重要科學問題之一。然而在實際工程環境中,往往會出現方向和特徵相似的一組或多組裂隙,因此研究多裂隙巖石的力學性質和破壞機理顯得尤為重要。

裂隙尖端容易導致應力集中,易形成新的裂隙,從而形成V型相交裂隙,V型相交裂隙在自然界中比較常見。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含有平行、非平行裂隙或X型相交裂隙的巖體上,對V型相交裂隙巖體的力學性質和破壞模式的研究比較少。因此,為了更好地了解V型相交裂隙巖體試件的變形、強度和裂紋演化規律,對含不同夾角V型相交裂隙的砂質泥巖類巖石試件進行了常規單軸壓縮試驗。研究成果有助於提高對裂隙巖體力學性質和破壞模式的認識。

2

摘 要

為深入了解V型相交裂隙巖體試件的力學特性和裂紋演化規律,採用MTS815電液伺服控制試驗機對含不同夾角V型相交裂隙巖體試件進行了常規單軸壓縮試驗,基於試驗結果,詳細分析了試件的應力-應變曲線、強度與變形特性、裂紋演化與破壞模式及能量耗散特徵。

研究結果表明:

①裂隙試件的應力-應變曲線進入裂紋萌生與擴展階段早於完整試件,在峰前出現了明顯的應力降現象,在峰後破壞階段,完整試件表現為應力-應變曲線的快速跌落,而裂隙試件呈現臺階狀多階段性跌落,甚至緩慢水平下降,體現出明顯的延性破壞特徵。

②裂隙試件的峰值應力、彈性模量和峰值應變均有明顯減小。峰值強度和彈性模量隨裂隙夾角的增加呈先增大後減小的變化趨勢。軸向峰值應變主要受裂隙夾角的影響,總體隨夾角的增大呈線性減小的趨勢。

③裂隙的存在能夠完全改變巖體試件的破壞模式,隨著裂隙夾角的逐漸增加,裂隙試件破壞模式的演化過程為:臺階式張拉-剪切複合破壞(30°)→張拉-八字形剪切複合破壞(60°)→臺階式平行雙斜面剪切破壞(90°)。當裂隙夾角為60°時,試件的裂紋演化和破壞模式體現出對加載方向近似的結構對稱性特徵。

④相交裂隙試件單軸壓縮破壞的彈性應變能、耗散能、總能量和能量耗散率均較完整試件有大幅度的減小。裂隙試件產生的裂紋數量越多,試件表面的脫落現象越明顯,耗散能和能量耗散率也越大。拉-剪複合破壞比單純剪切破壞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試件的破壞特徵和破壞模式能很好地反映試件的能量耗散特性。

3

文中圖片

砂質泥巖試件與類巖石材料試件的應力-應變曲線及破壞模式

完整試件與V型相交裂隙試件幾何參數

完整及相交裂隙試件的應力-應變曲線

完整及裂隙試件的峰值應力和初始損傷度

完整及裂隙試件的彈性模量和峰值應變

試件耗散能與彈性應變能的關係

完整和裂隙試件的能量統計

單軸壓縮下不同夾角V型相交裂隙試件的起裂形式

不同夾角相交裂隙試件的起裂應力和起裂應力水平

完整和相交裂隙試件的裂紋擴展和破壞模式

V型相交裂隙的布置形式

4

作者簡介

劉新榮,男,1969年2月生,浙江開化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現任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庫區環境地質災害防治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兼任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地下空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重慶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長等,主要從事巖土工程、隧道與地下工程等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工程地質》(網絡)國家級精品課程負責人和《巖石力學》國家級精品課程主講教師。

研究方向

巖土工程災變機理與防治技術、隧道與地下工程穩定性

主要成果

主要致力於水巖相互作用機理及其在巖鹽水溶開採、庫岸邊坡穩定性、地下工程水害防治等領域的應用、巖土工程災變機理和控制技術、隧道與地下工程圍巖穩定性等的研究,取得了多項創新性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和省部級科技獎勵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6本。

來源:

劉新榮,尹志明,王豔磊. 含V型相交裂隙巖體的力學特性及破壞模式試驗[J]. 煤炭學報,2020,45(2):651-659.

LIU Xinrong,YIN Zhiming,WANG Yanlei.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ailure mode of rock mass containing V-type intersecting fissures[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20,45(2):651-659.

責任編輯:郭曉煒

編輯整理:郭曉煒

審 核:常琛

End

往期精彩

錢鳴高,許家林,王家臣:再論煤炭的科學開採

王國法,王虹,任懷偉,等:智慧煤礦2025情景目標和發展路徑

袁亮,姜耀東,王凱,等:我國關閉/廢棄礦井資源精準開發利用的科學思考

謝和平,高明忠,劉見中,等:煤礦地下空間容量估算及開發利用研究

卞正富,雷少剛,金丹,等:礦區土地修復的幾個基本問題

聯繫我們

聯繫人:郭曉煒

電話:010-84262930-811

郵箱:guoxiaowei@chinacs.org.cn

網址:www.mtxb.com.cn

版權聲明:

本平臺刊登的《煤炭學報》所有稿件均按照國家版權局有關規定支付了相應稿酬,《煤炭學報》享有稿件的信息網絡傳播權。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本平臺所使用的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煤炭學報,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裂隙巖體的研究背景與意義,正確的認識裂隙巖體的力學性質
    巖體是在地質歷史時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組分和結構的地質體。由於經受過複雜的地質作用,巖體中分布著各種結構面,如斷層、節理、裂隙等,這些結構面彼此組合將巖體切割成形態不一、大小不等和成分各異的巖塊。由於巖體結構的複雜性,人們始終無法完全了解複雜巖體的力學性質。
  • 新拓三維DIC技術應用於巖石高速壓縮力學特性分析
    客戶需求研究採礦工程中開挖活動所影響的巖體力學,是採礦工程的重要步驟,它可以指導礦山建設和生產,防止或消除礦山壓力及滑坡對生產和安全的危害,改善爆破設計,選擇巖石破碎方案及礦體自然崩落的規律。
  • 武漢巖土所在含單裂隙巖體凍結過程中凍脹力計算模型研究方面獲進展
    裂隙巖體的凍脹破壞是寒區巖土工程建設中不可迴避的難點問題。本成果以含單裂隙巖體為研究對象,在若干假設條件下,通過理論推導,提出了含單裂隙巖體凍結過程凍脹力計算模型,得到的主要結論如下 裂隙巖體的凍脹破壞是寒區巖土工程建設中不可迴避的難點問題。主要原因是低溫及凍融循環條件下水→冰相變與水分遷移產生的凍脹力引起巖體內微裂隙與貫通,從而導致災難性破壞。
  • 下列()巖體的特徵體現為:巖體中節理、裂隙發育、常有泥質充填
    下列()巖體的特徵體現為:巖體中節理、裂隙發育、常有泥質充填
  • 李春元等:深部開採砌體梁失穩擾動底板破壞力學行為及分區特徵
    ,易溝通底板承壓水導升帶而誘發突水災害,故研究砌體梁失穩擾動底板破壞的力學行為可為實現礦山巖層控制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根據彈塑性力學理論分析了深部開採砌體梁失穩擾動底板破壞的動載源特徵,基於壓力拱及損傷力學理論研究了砌體梁失穩擾動底板壓剪破壞和卸荷破壞的力學行為,應用離散元軟體計算分析了不同採深下砌體梁失穩擾動底板的應力變化及變形破壞行為,結合採動力學全過程應力-應變曲線獲得了深部開採底板強擾動破壞的分區特徵,並應用深部開採微震監測數據進行了驗證。
  • 2015造價員《土建工程》:巖石主要力學性質
    巖石並不是理想的彈性體,巖石變形特性的物理量也不是一個常數。通常所提供的彈性模量和泊松比,只是在一定條件下的平均值。2.巖石的強度巖石的強度是巖石抵抗外力破壞的能力,也以「帕斯卡」為單位,用符號Pa表示。巖石受力作用破壞,表現為壓碎、拉斷和剪切等,故有抗壓強度、抗拉強度和抗剪強度等。(1)抗壓強度。
  • 影響工程巖體穩定的因素
    【學員問題】影響工程巖體穩定的因素?  【解答】影響工程巖體穩定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是巖體的物理力學性質、構造發育情況、承受的荷載(工程荷載和初始應力)、應力變形狀態、幾何邊界條件、水的賦存狀態等。這些因素中,只有巖體的物理力學性質和構造發育情況是獨立於各種工程類型的,反映了巖體的某本特性。
  • 巖體風化帶的劃分方法
    【學員問題】巖體風化帶的劃分方法?  【解答】①現場肉眼鑑定。鑑定的主要標誌有顏色和晶面光澤的變化、較粗礦物顆粒的變異、裂隙發育程度、錘擊的反響和手控的易碎程度等;  ②化學或礦物成分的分析鑑定。
  • 【5·30全國科技工作者日】能源科技專家團服務企業創新公益大講堂第六講——採礦巖層多尺度破壞力學
    本期能源科技專家團服務企業創新公益大講堂--採礦巖層多尺度破壞力學,由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院長左建平教授為我們分享。  左建平,教授,博導,現任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院長。曾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布朗大學訪學。一直從事深部巖體破壞力學基礎理論與控制技術研究。
  • 論文推薦|韓科明等:上下盤開採影響下斷層滑移失穩力學機制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採設計事業部研究背景斷層是礦山開採活動中經常遇到的地質構造之一,斷層的存在破壞了巖層的連續性和完整性,一直以來都是影響煤礦安全開採的重要因素,比如衝擊礦壓、礦井突水、地表臺階式下沉等很多礦井災害都是因為開採造成斷層活化導致的。
  • 中國力學大會《MS029第六屆災變破壞力學的數值模擬與試驗專題研討會》徵文啟事
    大會由中國力學學會主辦,北京理工大學承辦。作為本次力學大會固體力學類專題研討會之一的「第六屆災變破壞力學的數值模擬與試驗」(編號:MS029),由河海大學工程力學研究所、江蘇省力學學會組織,面向全國從事相關研究的學界同仁徵稿,歡迎踴躍參加。
  • 層理白雲巖力學特性及隧道圍巖位移特徵研究
    摘要為探究貴陽地區層理白雲巖力學特性及受層理影響的白雲巖隧道圍巖位移特徵規律,對取自貴陽某隧道工程施工現場的層理白雲巖試件進行了單軸壓縮、巴西劈裂和電鏡掃描(SEM)試驗,並對5種層理傾角下的白雲巖隧道工況進行了數值模擬分析。
  • 新拓三維參加科技創新工業展覽會,聚焦巖石力學前沿與未來發展
    巖石力學是一門研究巖石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的應力、應變、破壞、穩定性及加固的學科,是為解決水利、土木工程等建設中的巖石工程問題而誕生的。DIC技術應用於巖石工程力學實驗的測試,可以如何發揮作用?一起來看一看吧。1、砂巖劈裂實驗要科學解決巖體工程問題,要了解巖石的力學變形特性,還要研究巖石在不同應力路徑下的破壞過程中,損傷微裂紋孕育、發展和貫通過程,明確巖石損傷演化機理。
  • 「圖書推薦」煤力學
    科學出版社程遠平,劉清泉,任廷祥 著 內容介紹煤力學是從防治煤礦瓦斯災害和瓦斯資源化利用的角度出發,研究含瓦斯煤在地下採礦應力場環境中的力學性能的理論和應用科學本書共分十章,主要介紹煤的生成與變質、煤的基本物理性質與孔裂隙特徵、煤的瓦斯吸附與解吸性能、煤力學基礎、含瓦斯煤的強度與變形、煤的滲透特性及滲透率演化模型、地應力及煤層瓦斯賦存、煤層中的瓦斯流動理論及煤體力學在卸壓瓦斯抽採、在煤與瓦斯突出中的應用。
  • 三大類巖石的強度特性(C2)(中英文詞彙對照)
    單軸抗壓強度UCS(Unaixal Compression Strength)是工程巖體分類的基本參數(《工程巖體分類的簡要回顧》),也是確定巖體破壞模式(《地下開挖/隧道巖體破壞模式的確定(EXCEL解)》)的基本參數。
  • 地質地球所在近震斷層動態弱化現象的巖體工程地質力學研究中獲進展
    地殼淺表層巖體中含有大量不同尺度的非連續結構面,如斷層、節理等。在長期複雜的地質作用下,斷層、節理等通常被斷層泥、石英砂等散體材料充填,形成充填結構面。巖體工程地質力學研究發現,充填結構面作為巖體中的軟弱界面對地震應力波的傳播和巖體的穩定性具有重要影響。實際地震監測資料揭示地震應力波傳播到近震斷層時其能量顯著衰減,同時可使近震斷層發生動態弱化,誘發二次地震。
  • 力學趣談:斷裂力學是破解結構低應力破壞的金鑰匙
    經多次起降後,在方形舷窗拐角(直角)處會出現金屬疲勞導致的裂紋(裂隙)。正是這個小小的裂紋引起了災難事故。後來,所有客機舷窗均採用圓形或設計有很大的圓角,以減小應力集中,提高金屬疲勞強度;延緩疲勞裂紋的發生,此系後話。 進一步研究證明,裂紋的存在,引起飛機結構發生低應力破壞,通行的設計準則遇到極大挑戰。這個研究孕育了斷裂力學的誕生,並促進了其快速發展。
  • 巖土工程:數值分析在巖體力學中的應用和發展
    應用要點:  1.正確劃分計算範圍與邊界條件  2.正確輸入巖體參數及初始地應力場  3.採用特殊單元來考慮巖體的非連續性和邊界效應  (三)巖石力學問題的其他數值分析方法  1.邊界單元法  有限元法是對問題的微分近似表達式給出了精確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