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重視高考試題中的無機物結構題複習

2021-01-07 佳奇教育

一說到結構式,大部分同學立刻就聯繫到有機物。有機物的結構式,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同學們耳熟能詳。但一提到無機物的結構及結構式,許多同學就陌生了許多。無機物的結構及結構式是高考試題中常設及到內容。把考查有機結構的形式及方法,遷移到無機物知識的考查,是高考試題的一個方向。特別是重視考查遷移能力的今天,我們一定要重視無機物的結構題。

較早對無機物結構結構的考查,雖然大都集中在分子中原子8電子結構的考查,或者說集中在對電子式的考查上。但以無機物結構為切入點或突破口來考查化學原理,在高考試題中也是常的一種形式,下面舉幾個高考題,同學們看一下這類考查知識的角度。

(1994高考)已知磷酸分子

中的三個氫原子都可以跟重水分子 (D20)中的D原子發生氫交換.又知次磷酸 (H3PO2)也可跟D2O進行氫交換,但次磷酸鈉 (NaH2PO2)卻不能跟D20發生氫交換.由此可推 斷出H3PO2的分子結構是

解析:本題考查了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化學原理。由題知:含氧酸中只有與0原子直接結 的H原子才可能電離出H+,即能與D20中的D發生氫交換。由於NaH2PO2不能與D2O進行氫交換,所 以H3PO2,只是一元酸 .因而其結構式中只有一個 -OH,選B。

(2013新課標)

在矽酸鹽中, 四面體(如下圖(a))

b圖

通過共用頂角氧離子可形成島狀、鏈狀、層狀、骨架網狀四大類結構型式。圖(b)為一種無限長單鏈結構的多矽酸根。Si與O的原子數之比(), 化學式為 () 。 解析;此題就是烴的鏈狀知識在無機物中的應用。根據圖b,一個結構單元中含有1個矽、2+2x1/2=3,則矽與氧的原子個數比為1:3,化學式為SiO32-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1:3 SiO32- (SiO3)n2n-

有的同學可能想,這是選考題,必修考的內容不會出現無機結構題吧,實則不然。請看2019高考試題。

(2019)科學家合成了一種新的化合物如圖所示, 其中W、X、Y、Z為同一短周期元素,Z的最外層電子數是X核外電子數的一半。下列敘述正解的是

A、WZ的水溶液呈鹼性 B、|元素非金屬性的順序為X>Y>Z

C、Y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強酸。 D|、該新化合物中Y不滿足8電子的穩定結構。

解析:這就是考查必修知識點 的題,依據結構式,我們知道X為四價,它應該是第四主族的元素碳或矽。又Z的最外電子層電子數為X的核外電子數的一半,且Z又是一價元素,Z、X兩元素又在同一周期知,X就是矽,Z應為氯元素,w鈉元素(Na)。Y是什么元素呢?Y的化合價為3,它形成了兩個共價鍵和離子鍵,所以應是磷元素。其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磷酸為中強酸。答案選C。

藉助無機結構式載體,以無機物結構式為信息,考查物質的結構,電離理論,電化學知識等,與高考命題的思路是契合的:把有機物的理論應用遷移到無機物中,把選修內容的表現方式及選修知識遷移到必修知識中,通過知識的重組,考查同學們的創新意識與探究精神。相信這類題以後仍會再現,同學們應該引起重視。你贊同我的想法麼?歡迎同學們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關焦點

  • 理綜高考複習衝刺:瞄準中檔題 複習有側重
    另外,如分子運動論、熱力學第一定律、氣體問題、幾何光學和光的本性、原子和原子核這些考點一般不會出現難度較大的試題,往往是課本內容的再現與變形,所以複習時應重視課本,重視基本內容的複習,不必做過多難題。
  • 2021年高考理科複習建議、高考試題評價及答題規範
    高考化學試題高度重視美學素養的考查,通過精心選取素材,讓學生在解答化學問題的過程中,思考化學的本質,提升審美情趣和能力,如全國III卷第7題以《千裡江山圖》中典型繪畫顏料化學知識為情境,在考查學生對化學知識掌握和應用的同時,意在激發學生對藝術的興趣。
  • 高考二輪複習方法之數學:解「新」題鍛鍊應變能力
    一、研究考綱,把準方向   為更好地把握高考複習的方向,教師應指導考生認真研讀 《課程標準》和 《考試說明》,明確考試要求和命題要求,熟知考試重點和範圍,以及高考數學試題的結構和特點。以課本為依託,以考綱為依據,對於支撐學科知識體系的重點內容,複習時要花大力氣,突出以能力立意,注重考查數學思想,促進數學理性思維能力發展的命題指導思想。   二、重視課本,強調基礎   近幾年高考數學試題堅持新題不難,難題不怪的命題方向。強調對通性通法的考查,並且一些高考試題能在課本中找到 「原型」。
  • 教育部命題組解讀:2020高考試題和2019高考試題有什麼區別?
    試題形式既可以是客觀題,也可以是主觀題。 2、高度重視與邏輯有關的語言表達題: 語言表達不只是有結構搭配和表意明確方面的問題,還應該有邏輯推斷的問題。與邏輯思維相關的語言表達內容很多,從概念到判斷,再到推理,到方法,切合點很多。
  • 2020年高考化學複習策略與方法
    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內容多、涉及面廣,複習時應以元素的性質遞變規律作為知識主線,以化學基本理論作為知識網絡,理解、掌握相關內容,形成相應的知識結構和網絡。  一輪複習要突出重點、掃除盲點、加強弱點。要走出「越基礎的東西越易出錯」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以高度重視外,還要對作業、考試中出現的差錯,及時反思、及時糾正;對「事故易發地帶」有意識地加以強化訓練。
  • 2018年高考理科綜合生物試題評析
    大智高考生物研究院研究員 宋豔冉  2018年新課標I卷理綜考試落下帷幕,生物試題在本次考試中難度中等,考察範圍及形式與去年相比無太大變化,整體較為穩定。
  • 高考生物實驗試題特點及複習方法
    本文把近幾年高考理科綜合卷中生物實驗試題的特點、命題方向及自己在生物學教學中的實驗專題複習方法、教學體會等方面做一簡要總結。  一、高考生物實驗試題的特點  1.實驗題分值逐漸提高。
  • 浙江高考化學卷「穩定中有變化」,試題開放性增強
    化學科目命題思路:改變個別題目形式,確保考生不「功虧一簣」結合化學學科的屬性與應用,浙江這次的化學試題選取了在生產、生活、科學研究活動中和能源、材料、藥物等相關的真實情境為素材,第8題常見無機物的性質和重要用途,第21題鋁矽酸鹽型分子篩,第22題鎳鎘二次電池,第29題以高鈦渣和Cl2為原料加碳氯化製備TiCl4,第30題K2Cr2O7的製備,第31題非天然胺基酸的合成等
  • 2018高考各科一輪複習高效策略大匯總!
    加強實驗複習,提高實驗變通能力複習中要注意:第一,要更加重視課本中的實驗,高考的實驗題都是以規定實驗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為基礎編寫出來的。複習過程中,不可盲目探測不確切的高考信息,把精力浪費在猜題上,不可大大超過課本而隨意拓寬和加深知識範圍,也不可刻意地為某些多次練習而被強化的題型去增加某些「規律」或特殊解法。要切實做到重視課本而不完全依賴課本,從而實現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這一命題指導思想。做到瘦身減肥、扔掉包袱、輕裝上陣。
  • 合肥八中老師談高考複習:生物拒絕題海 偏愛術語
    合肥八中老師談高考複習:生物拒絕題海 偏愛術語 2012-06-06 22:11:44   來源:新安傳媒網
  • 2010高考化學備考「四大要素」提高複習效率
    再者,課本中的眾多知識點,需要仔細比較、認真琢磨的非常多。例如原子質量、同位素相對原子質量、同位素質量數、元素相對原子質量、元素近似相對原子質量;同位素與同分異構體、同系物、同素異形體、同一物質等等。對課本中許多相似、相關、相對、相依的概念、性質、實驗等內容,應採用比較複習的方法。通過多角度、多層次的比較,明確其共性,認清其差異,達到真正掌握實質之目的。
  • 2021高考數學備考建議:適應題型和結構上的創新改革
    因此,在複習備考中要時刻關注國家的方針政策、關注考試中心專家的有關論述。  2、要認真研究近年的高考試題,特別是新課標全國卷試題以及新高考全國卷試題,應通過對試題考點考向的分析,釐清考試的熱點問題,明確相關內容的考查知識點及其要求層次,弄清能力和思想方法要求,做到科學備考。
  • 2015四川高考數學三種難度試題取消分值比例
    他告訴記者,近幾年四川高考數學試題對易、中、難的比例基本符合3:5:2,其中選擇題3:2:1,填空題2:1:1,解答題的中檔題和難題的比例為2:1。「刪除這個比例數值,是表示命題可能更加靈活,但目前並不能預知是可能會更難還是更簡單。」
  • 高考頭條:大智專家深度解讀2019年高考試題「新」變化
    試題的解答需要考生能讀懂並正確理解題設的多相化學,同時需要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選擇題第13題,不同於以往對元素周期律(表)的常規考查,是從化學鍵的角度推理分析,考查學生對結構化學的理解。從第10題和第13題的考查可以看出,結構化學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地位。第28題,以水煤氣的變換為情境,考查化學反應原理的具體應用、從圖像圖表中獲取信息的能力,體現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
  • 一輪複習這樣學,至少提高60分!高一高二也要看
    弄清考點、重點、命題特點再複習。看到一些同學剛開始複習就陷入題海不可自拔,實在痛心。更讓人疾首的是看到我們同學有時候明顯是在做無用功。由於多年的分省命題,可以說現在不同省高考命題的差異是巨大的。我們不能把各個省高考試題彙編直接當複習大綱,當然"五三"之類的書可以當找題的工具書用還是不錯的。對做過的題進行歸納總結。
  • 高考衝刺∣政治:《文化的作用》專題複習策略
    那麼,我們要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梳理基礎知識、對知識點歸納整理,總結考點中相連、相近或相關的知識點,構建知識網絡,把握知識點之間的聯繫、考點與時政熱點的聯繫,力求從宏觀上掌握所學知識,進而使其條理化、網絡化、系統化,形成一個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做到爛熟於心,有助於答題時調用知識,拓展自己的解題思路。如:在複習《文化的作用》專題時,首先要構建如下的知識網絡結構。
  • 吉林2018高考理綜生物試題評析
    近幾年高考的趨勢,不在於知識有多深多廣,而在於以現有知識為依託加入能力考查。今年的全國Ⅱ卷在這方面體現的尤為突出,這符合《考試大綱》中著重考查考生知識、能力和科學素養的要求。  穩中求新。整卷在保持穩定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兼顧了新穎性和創新性。在常規考查的基礎上,第31題中引入了新的思考和情境,提高試題趣味性的同時,也在引導考生對生命過程進行深度思考。
  • 解析9月調考 把脈新高考複習
    複習方法:有的放矢   1.過好詞彙關  2012屆是湖北第一屆課改畢業生,結合湖北卷的試題特點以及課改背景,考生在平時的複習備考中一定要注意詞彙知識的積累。多記一個單詞,就多了一份底氣。最後再進行考試模擬套題訓練。正確的發音和大聲的朗讀有助於聽力的提高。  B:短文寫作要注重語義的「輸入」,以確保寫作時的「輸出」,應該精選並背誦一定量的精美短文或段落。寫作中最重要的是地道地使用詞彙;正確地使用句子結構。  C:了解完成句子的命題風格,注重語法知識的系統複習。
  • 高考化學一輪複習技巧
    即根據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表,逐一地判斷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根據強弱電解質理論推知一種鹽的水溶液是酸性還是鹼性;根據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和金屬活動性順序或非金屬活潑性順序,推測某一反應是否發生;根據化學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進或抑制某一反應的進行等。   與此同時,還應適度重視高中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常識介紹,它們往往是高考考查的盲點。
  • 2017高考全國卷2理綜物理試題分析(哈爾濱新東方優能)
    三、2017年高考給我們的幾點啟示:   啟示一:知識複習要全面,狠抓「雙基」訓練   高考中,知識面覆蓋很廣,因此複習不能有遺漏。同時很抓「雙基」教學。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雙基」教育依然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和學生掌握知識的核心所在。近年的高考試題所考查的諸多知識點就說明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