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結構式,大部分同學立刻就聯繫到有機物。有機物的結構式,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同學們耳熟能詳。但一提到無機物的結構及結構式,許多同學就陌生了許多。無機物的結構及結構式是高考試題中常設及到內容。把考查有機結構的形式及方法,遷移到無機物知識的考查,是高考試題的一個方向。特別是重視考查遷移能力的今天,我們一定要重視無機物的結構題。
較早對無機物結構結構的考查,雖然大都集中在分子中原子8電子結構的考查,或者說集中在對電子式的考查上。但以無機物結構為切入點或突破口來考查化學原理,在高考試題中也是常的一種形式,下面舉幾個高考題,同學們看一下這類考查知識的角度。
(1994高考)已知磷酸分子
中的三個氫原子都可以跟重水分子 (D20)中的D原子發生氫交換.又知次磷酸 (H3PO2)也可跟D2O進行氫交換,但次磷酸鈉 (NaH2PO2)卻不能跟D20發生氫交換.由此可推 斷出H3PO2的分子結構是
解析:本題考查了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化學原理。由題知:含氧酸中只有與0原子直接結 的H原子才可能電離出H+,即能與D20中的D發生氫交換。由於NaH2PO2不能與D2O進行氫交換,所 以H3PO2,只是一元酸 .因而其結構式中只有一個 -OH,選B。
(2013新課標)
在矽酸鹽中, 四面體(如下圖(a))
通過共用頂角氧離子可形成島狀、鏈狀、層狀、骨架網狀四大類結構型式。圖(b)為一種無限長單鏈結構的多矽酸根。Si與O的原子數之比(), 化學式為 () 。 解析;此題就是烴的鏈狀知識在無機物中的應用。根據圖b,一個結構單元中含有1個矽、2+2x1/2=3,則矽與氧的原子個數比為1:3,化學式為SiO32-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1:3 SiO32- (SiO3)n2n-
有的同學可能想,這是選考題,必修考的內容不會出現無機結構題吧,實則不然。請看2019高考試題。
(2019)科學家合成了一種新的化合物如圖所示, 其中W、X、Y、Z為同一短周期元素,Z的最外層電子數是X核外電子數的一半。下列敘述正解的是
A、WZ的水溶液呈鹼性 B、|元素非金屬性的順序為X>Y>Z
C、Y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強酸。 D|、該新化合物中Y不滿足8電子的穩定結構。
解析:這就是考查必修知識點 的題,依據結構式,我們知道X為四價,它應該是第四主族的元素碳或矽。又Z的最外電子層電子數為X的核外電子數的一半,且Z又是一價元素,Z、X兩元素又在同一周期知,X就是矽,Z應為氯元素,w鈉元素(Na)。Y是什么元素呢?Y的化合價為3,它形成了兩個共價鍵和離子鍵,所以應是磷元素。其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磷酸為中強酸。答案選C。
藉助無機結構式載體,以無機物結構式為信息,考查物質的結構,電離理論,電化學知識等,與高考命題的思路是契合的:把有機物的理論應用遷移到無機物中,把選修內容的表現方式及選修知識遷移到必修知識中,通過知識的重組,考查同學們的創新意識與探究精神。相信這類題以後仍會再現,同學們應該引起重視。你贊同我的想法麼?歡迎同學們談一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