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之地,瘴氣瀰漫,荒無人煙,野獸遍地。這是歷史曾經對廣東的的稱呼,聽起來讓人感覺到都毛骨悚然。這不是人類起源的地方,更不是人類生存的地方,這是一個人間地獄。
據傳說,曾經有一位得道高超的仙人。來到南越一座山之中。根據史料的記載,曾經就有以為仙人來到肇慶的鼎湖山之中,他的出現把這裡做了很大的改變。他下定決心要把這裡瘴氣和野獸都一一驅趕走要把這裡變成一個宜居、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他一點一點把障氣打散;一步一步的去驅趕野獸。仙人用儘自己最後的一口仙氣,把瘴氣和野獸都驅趕走了。仙人耗盡了最後的一口仙氣,他還是沒有服輸,依舊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把自己的身體化作成為一群鳥——白鷳鳥。永遠的守護在山中,這一座山得到了神的庇佑。
白鷳鳥就一直守護在山中。瘴氣和野獸都不敢靠近白鷳鳥飛過的地方,一直輻射到周圍的地方。曾經讓人回想起來都毛骨悚然的地方,竟然漸漸發的開始有人類在居住。在這裡,他們書寫著華夏歷史的長卷。自從瘴氣消散以後,在山頂上的湖泊也漸漸的出現,不再是曾經被瘴氣圍繞的山。在山頂裡,和天空的距離抬手就能觸碰到天空。因為住在這裡的土著居民們都覺得,這是先人留給他們最好的禮物,所以就把它叫做天湖山。
從此以後,人類就有了一個新的生存的地方,這裡環境優美,景色宜人。天湖山,是因為山上有許多的湖與泊在山頂上,再有優質的空氣,天空與湖面相互倒影,兩者緊密地連在一起。人們紛紛稱為天湖山,這是有歷史考證的,經受得起推敲的。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裡從此之後,後一直有人在此地居住,從未斷絕過,香火鼎盛,世代相傳。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也不斷地去探索自己祖宗來源,尋根問祖,不斷地去了解這充滿神話般的故事,不斷地去尋找答案。人們都會把答案追向白嫻鳥,因為是它的出現,才有人類在此地生存的條件。
很多人都紛紛的說山上的白嫻鳥,是仙人的化身,白嫻鳥優美的身姿,外形華麗,機敏靈活,被稱作「林中仙子」,這是我們的守護神。站在遠處去看天湖山,在山的頂端,有三條山麓衍向山腳,遠遠看去就像古代祭祀所用的鼎。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載體。根據禹鑄九鼎的傳說,可以推想,我國遠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銅的冶煉和鑄造技術;從地下發掘的商代大銅鼎,確鑿證明我國商代已是高度發達的青銅時代。後來把天湖山最終命名為鼎湖山。鼎湖山,與丹霞山、羅浮山和西樵山被譽為廣東的四大名山。
為了紀念仙人,在明崇禎九年(1636年),肇慶慶雲寺鼎湖山慶雲寺建立於鼎湖山天溪山谷。人們不但是為了紀念曾經的仙人,也是為了保護一方安康。在這裡四季如春,鳥語花香。天空中還有一群群的白嫻鳥飛過。寺廟裡的香火正在旺盛,它的傳說一直流傳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