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蛋會成「化石」,為何雞蛋只會變臭腐爛?它們有什麼不同

2021-01-08 騰訊網

曾經的地球青山綠水,花紅草綠,好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但那時沒有鳥語,只有花香。天空中飛飛翔的是身體龐大的翼龍,大地上的嘶吼聲來自霸王龍,劍龍,蛇頸龍等恐龍家族的成員,它們絕對是當時地球的霸主,也是當時地球的主人。

小行星撞擊前的恐龍世界

6500萬年前,不遠處的外太空中,快速飛來一顆直徑達到10公裡的小行星,直接撞擊在地球的表面,瞬間,整個地球都顫抖了起來,小行星釋放的能量是整個廣島原子彈的10億倍,這次的撞擊,也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小行星撞擊地球後的世界

6500萬年後的今天,人類想一睹恐龍的風採,只有靠偶爾從地下挖掘出來的恐龍化石來自行腦補了,但是就是這一次小行星的撞擊,不僅讓恐龍迅速的滅絕形成化石,也讓恐龍未孵化出來的蛋,跟它們的父輩一樣,被埋入地下,形成了見證那段歷史的化石。

恐龍化石

恐龍蛋如何變成化石的呢?

恐龍蛋變成化石,還是與那次的小行星撞擊有關,當時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後,由於巨大的能量釋放,揚起了一層厚厚的灰塵,並且還引發了大規模的火山爆發。

當這些火山灰與灰塵下落後,就覆蓋在還未孵化的恐龍蛋上,時間長了就覆蓋上了厚厚的一層,而由於火山灰等物質,能夠有效的阻擋微生物對恐龍蛋的分解,所以恐龍蛋在這些物質的保護下,能夠始終保持當時的結構狀態。

經過漫長的時間,恐龍蛋中的大部分物質,被周圍的礦部位替換掉,就形成了擁有恐龍蛋外形的礦物質蛋,所以說這個蛋,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蛋了。

恐龍蛋

雞蛋為什麼變臭腐爛?

日常生活中,雞蛋之所以變臭腐爛,大部分是因為微生物跑到雞蛋內部大量繁殖造成的,事實上雞蛋變臭腐爛的原因不是雞蛋殼,但是由於雞蛋內部在孵化過程中需要氧氣,所以蛋殼上就有一層細細的孔,供氧氣進入雞蛋內部。

這就給了細菌可乘之機,造物主在製造雞蛋的時候,也想到了這一層,所以在雞蛋殼部位有一層膜,蛋黃的外部還包裹一層膜,可以說是上了一道雙保險,目的是保護雞蛋內部不受微生物的侵襲。

臭雞蛋

但是雞蛋即使有兩層膜的保護,但是也經不住微生物長久的攻擊,所以雞蛋都有一個保質期,而過了保質期,就說明微生物很有可能在有效的時間內,攻破雞蛋的保護層。微生物對雞蛋的破壞一般分為三步:

首先是初期的時候,微生物把蛋清中的蛋白質分解掉,使其失去活性,形成貼殼蛋

繼續分解,把包裹蛋黃的那層膜分解掉,讓蛋清和蛋黃混合在一起,形成散黃雞

在微生物進一步分解下,雞蛋內部的蛋白質分解成硫化氫、胺類、糞臭素、吲哚等腐敗物質,形成顏色發綠,發黑的臭雞蛋,也最終腐爛掉。

這種蛋雖然變黑,但是沒壞,放心大膽的吃

雞蛋可不可以跟恐龍蛋一樣變成化石?

嚴格意義來講,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在發現眾多的遠古化石中,有一些是昆蟲,植物,甚至是無脊椎動物等都可以變成化石,所以雞蛋變成化石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要滿足幾個條件。

要有阻擋微生物分解的物質迅速包裹起來,這一點非常的重要,不然在微生物的降解下,會迅速破壞其結構。像恐龍蛋是有火山灰等物質包裹,三葉蟲等是海底的海泥覆蓋包裹

在災難來臨後,整個地球被一層厚厚的灰覆蓋

需要足夠長的時間,讓外部的物質替換掉有機物,形成一個擁有外形的礦物質蛋,而在漫長的替換過程中,如果被暴露在外也將前功盡棄,不能成為化石。受周圍物質環境的影響,這一過程要持續若干萬年。

最好要有堅硬的有機物質,在形成化石的初期地質活動中能抵擋外部的壓力。在海底有利的條件下,像水母,三葉蟲等無脊椎動物,雖然沒有堅硬的有機物質,但是在海底海泥的包裹下,雖然山川移位,海泥可以較快的變成為頁巖和石灰巖,可以有效的保護包裹其中的遺體,這也是為什麼海洋生物容易變成化石的原因。

海洋無脊椎生物化石

所以說,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加上合適的條件,雞蛋和恐龍蛋一樣變成化石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恐龍蛋化石中提取DNA

在很多科幻作品和影視劇中,都有從恐龍蛋化石中提取DNA的場景。這麼做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這是一點依據都沒有,恐龍蛋中的有機物質經過大約10萬年的降解,就基本全部被降解掉了。雖然保持一個蛋的外形,但是其內部卻是一顆石頭的心,所以,想在石頭中提取恐龍的DNA,這想都不要想。

電影中人與恐龍同時出現的情景,是永遠不可能出現

結語:6500萬年前的那次撞擊,雖然消滅了恐龍,但是由於那次撞擊的存在,也在機緣巧合下,保存下數量不少的恐龍蛋化石。人類的祖先也是在那一次毀天滅地的撞擊後,逐漸走向歷史的前臺,成就了現在的人類,說心裡話,人類還得感激那次的撞擊,不然今日的地球上是恐龍、還是人類的天下真的很難說。(這裡也給我們一個小啟示,要善於在危機中抓住機遇,人類的祖先就成功的做到了這點,才給了後輩們崛起的機會)

相關焦點

  • 恐龍蛋很脆弱,為什麼能夠形成化石?
    化石的形成化石的形成其實就是生物被埋葬的一個過程,不同的是,有的生物是死後被埋葬,而有的生物則是被「活埋」,比如現在發現的一些恐龍化石中就有兩種恐龍在一起撕咬的化石,這證明兩種恐龍是在戰鬥中被埋葬的。因此,生物想要形成化石,必須在沉積物掩埋,比如水、沼澤、沙漠、冰川等等,這些沉積物是日後形成沉積巖的前提,而在沉積巖中,生物不會被剝蝕,進而會形成化石。比如我們現在看到的恐龍化石則都是在不同地質年代的沉積巖層中被發現的。當然,沉積巖並不是形成化石唯一的途徑,像琥珀、冰川這樣的環境下也能形成化石,比如琥珀中的遠古生物,被冰封的猛獁象化石等等。
  • 為何早期的恐龍蛋都找不到?這枚6800萬年前的巨蛋,揭開了答案
    根據資料顯示,世界上第一枚恐龍蛋是在1859年在法國普羅旺斯的白堊紀地層中發現的,一直到今天,世界上陸續發現了很多的恐龍蛋化石,不過卻大小差異懸殊,最小的恐龍蛋僅有我們平時吃的鴨蛋那麼大,而最大的恐龍蛋則可以和象鳥蛋有一拼。為何恐龍蛋不是統一大小?
  • 為何早期的恐龍蛋都找不到?這枚6800萬年前的巨蛋,揭開了答案
    不過事實上,通過考古的化石研究顯示,發現的所有已知恐龍蛋都是硬殼的雞蛋,而且從這枚軟殼蛋的結構和大小來說,它的主人是恐龍的可能性也並不大,因為在6800萬年前的南極大陸上,生活在上面的恐龍它們都是「小體型」的,身體條件不允許它們產下這麼大的恐龍蛋。
  • 什麼是化石呢?有一種「恐龍蛋」看似是化石,但它只是普通的石頭
    摘要:說起化石,它是一種收藏品,擁有很高的價值,很多的人都認為自己見過,在我們的身邊確實有這種石頭,這種石頭很像我們大家見過的或者沒見過的某種生物、植物,其實在生活中大家有時見到的僅僅只是一些礦物花紋或者是象形石。
  • 千萬年前的恐龍蛋和早餐的鹹鴨蛋有什麼不同?
    當然,真實世界中,皮蛋肯定不是千百年前的蛋,但如果真的有蛋「醃漬」了上千萬年,它會是什麼樣呢?(圖片來源:IC photo)放了這麼久的蛋自然是不能吃也不能孵化了,但它們卻有更重大的意義——科學家能通過對這些化石的研究,了解許多演化的問題,讓我們知道最早的蛋是什麼樣貌、有什麼特徵等等。通過這些對「蛋」的研究,許多原來關於「蛋」的觀點被一一顛覆。 最早的恐龍蛋是硬殼蛋,還是軟殼蛋?
  • 千萬年前的恐龍蛋和早餐的鹹鴨蛋有什麼不同
    醃漬數千萬年的恐龍蛋想來一顆嗎?(圖片來源:IC photo)放了這麼久的蛋自然是不能吃也不能孵化了,但它們卻有更重大的意義——科學家能通過對這些化石的研究,了解許多演化的問題,讓我們知道最早的蛋是什麼樣貌、有什麼特徵等等。
  • 千萬年前的恐龍蛋和早餐的鹹鴨蛋有什麼不同?
    △醃漬數千萬年的恐龍蛋想來一顆嗎?(圖片來源:IC photo)放了這麼久的蛋自然是不能吃也不能孵化了,但它們卻有更重大的意義——科學家能通過對這些化石的研究,了解許多演化的問題,讓我們知道最早的蛋是什麼樣貌、有什麼特徵等等。
  • 工地現20餘枚恐龍蛋化石 恐龍蛋化石的價值及歷史你知道嗎
    隨著恐龍蛋化石的不斷發現,全世界已發現恐龍蛋化石的總數在不斷增大。另據1993年7月報導,中國河南省的西部和西南部特別是西峽地區,大量恐龍蛋化石的新發現,刷新了世界恐龍蛋化石的陳舊統計數據。有關專家認為,過去中國已發現的恐龍蛋化石大約有400多個,約佔世界已發現恐龍蛋化石總數的80%。僅河南省一位收藏家收藏的恐龍蛋化石就達2000多個。據初步統計,中國已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約有4000個左右。
  • 河源小學生發現6600萬年前恐龍蛋化石
    在不久前的國際博物館日,他在當地的恐龍博物館見過形態各異的恐龍蛋化石,其中就有破碎的蛋殼化石,這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他在斜坡土層看到蛋殼的瞬間便脫口而出:「媽媽,這個好像是一個恐龍蛋殼!」不僅如此,就在發現蛋殼化石的斜坡往上約80釐米處,張仰喆在紅砂巖層中又發現了一枚圓形的恐龍蛋化石。隨後,李小芳經朋友聯繫到河源恐龍博物館,尋求幫助。
  • 恐龍蛋!恐龍蛋!大瀝挖出多枚恐龍蛋化石!多圖直擊
    有圖有真相↓↓↓4月17日,在大瀝鎮北村澇區整治工程的施工現場上,工人疑似挖出恐龍蛋化石。隨後南海區相關部門迅速介入。據現場記者觀察,恐龍蛋直徑大約13-15公分,部分蛋殼已經暴露。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邱立誠現場介紹,現場至少看到一窩5隻恐龍蛋化石,具體的數量,要待進一步的挖掘研究。初步推測,距今7000萬-6500萬年前。
  • 四川發現疑似恐龍蛋化石 地質專家:是結核石(圖)
    」  「我找到幾個石球,橢圓形的,是不是恐龍蛋化石哦?」  「你看嘛,橢圓形的,顏色(和周圍巖石)不一樣,還多重,我懷疑是恐龍蛋化石。」陽先生說,手裡的三個「恐龍蛋化石」是24日上午和同事楊先生一起到該工地準備找一塊磨刀石時發現的,當時石球包裹在巖石中,只露了一個頭,他找來工具將周圍的巖石削去,才小心地取出。
  • "恐龍蛋的前世今生"展櫃正式開展
    但是,它們真的滅絕了嗎?現今存在的物種有沒有與恐龍有關的呢?近日,山東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展出的一個新的展櫃,也許可以解答這個問題。長久以來,每個來過白堊紀地質公園、聽過恐龍蛋講解的遊客心中都有一個遺憾:真實的恐龍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還能不能見到活體恐龍?
  • 江西發現十餘枚恐龍蛋化石,究竟有何價值?能克隆出恐龍嗎?
    那麼這些恐龍蛋的收集,到底有什麼價值和作用呢?難道集齊多少顆就能召喚神龍?恐龍蛋化石十分珍貴,各國古生物學家和政府主管部門都十分重視對它們進行研究,並且採取嚴格措施保護恐龍蛋化石遺址,打擊盜挖恐龍蛋化石的不法分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六條: 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 恐龍蛋化石流失黑市調查:公司化收購 或流出海外
    如此珍貴的一批化石被發現,本應受到各界關注,但在河源市民眼中,卻是見怪不怪。記者調查發現,從1996年河源發現恐龍蛋化石至今,盜挖現象時有發生,此前甚至出現施工爆破現場村民哄搶化石的情景。大量化石流入民間,甚至在河源催生出了配套的加工產業鏈。恐龍蛋在黑市熱銷令盜挖者趨之若鶩。有拍賣公司向記者表示,化石流到國外並不是什麼難事。
  • 化石是怎麼形成的,又有什麼價值呢?
    但是也會有例外發生,當一個生物死亡之後被沙子、火山灰等沉積物掩埋了起來,動物的內臟等柔軟部分會很快腐爛,之後只有堅硬的骨頭留了下來。隨後,更多的沉積物把遺體掩埋得越來越深,以至於遺體周圍的沉積物都變成了緻密的巖石。這漫長的時間中,骨頭也終被逐漸分解,在巖石中留下了一個特定形狀的空腔,模具就形成了。
  • 老漢發現"恐龍蛋化石" 專家疑為遠古石結核(圖)
    [內容速覽]福建沒有過發現恐龍蛋化石的記錄,但昨日有位福州讀者致電本報,稱在福州桂山一帶發現兩顆「恐龍蛋化石」。昨日,七旬老漢黃果竹來電反映,他在福州晉安區新店桂山新村附近的一處工地發現這兩顆「恐龍蛋化石」。
  • 恐龍蛋化石瘋狂盜挖沒法管
    1995年5月16日至21日,專家鑑定,「金鵝蛋」是恐龍蛋,青龍山有著世界上數量最多、分布最集中、埋藏最淺、原始狀態保存最好的恐龍蛋化石群。  此前,人們只知河南西峽縣有恐龍蛋——西峽恐龍蛋化石僅存幾百枚,全世界也只有500多枚。  恐龍蛋密集 學術界震動  青龍山發現恐龍蛋化石群的消息很快傳遍大江南北。
  • 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原來高大的恐龍群中也會有小矮子
    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原來高大的恐龍群中也會有小矮子時間:2020-06-25 12:56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重約10克!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原來高大的恐龍群中也會有小矮子 位於日本茨城縣的筑波大學周二發布消息稱,一個研究團隊在日本發現了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小恐龍蛋化石。
  • 「世界第一恐龍蛋化石群」在呼救
    離青龍山保護區尚有2公裡路程時,記者在路的兩旁就能見到盜挖者留下的洞穴。到保護區後,只見滿山遍野洞穴密布,整個青龍山被踐踏得像一個巨大的蜂窩。陪同記者採訪的十堰市地礦局礦管科科長葉幼森動情地說:「這可是世界第一恐龍蛋化石保護區啊!是歷史和自然賦予我們十堰市,我們中國的寶貴財富!
  • 奇石疑似恐龍蛋化石(圖)
    本報訊(門頭溝記者站記者劉學通訊員李棟)門頭溝區齋堂鎮發現奇石,疑似恐龍蛋化石,目前有待專家進一步鑑定。昨天,齋堂鎮醫院退休職工曹有科向記者展示了幾塊形狀類似恐龍蛋的橢圓形石頭。據曹有科介紹,他是在齋堂鎮黃嶺西村晨練的時候意外發現數塊橢圓形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