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相當於現代人類擁有的「時間機器」,考古學家依靠探地雷達、掃描電子顯微鏡、DNA測序等技術,揭曉古代的秘密。國外媒體評選出了2020年最有趣的考古發現,我們特摘編幾則以饗讀者。
不挖掘就繪製出古羅馬城市遺址
考古學家未使用任何挖掘工具,僅通過遠程遙感技術就繪製出掩埋地下的古代羅馬城市遺址,這座古城位於羅馬以北50公裡處,他們可以清晰探測到古城建築、紀念碑、通道和管道。此前考古學家曾對這座古城有所了解,從公元前241年被佔領後,一直到公元700年,都有相關的歷史記載。考古學家認為當前僅繪製了初級地圖,還沒有完全分析探地雷達獲得的280億個數據點。
2000年前的秘魯巨貓圖案
秘魯的工人在Mirador Natural山意外發現一個長37米的巨貓圖案,這隻巨貓俯視著納斯卡線遺址。據悉,巨貓圖案的歷史可追溯至大約2000年前的帕拉卡斯文化,該圖案由於線條嚴重褪色,長時間被當地居民忽視,自從該圖案被發現後,工作人員對巨貓圖案進行了細節修復。
早期女性獵人顛覆史前性別角色觀念
今年,考古學家發現一具9000多年前的年輕女性遺骸以及她的大型狩獵工具,表明早期人類性別分工比人們通常認為的更加公平。該女子死亡年齡為17-19歲,生活在現今南美洲安第斯高地,她可能是使用石頭拋射器殺死小羊駝。同時,考古學家在該女子墳墓中發現屠宰動物工具,從而表明她負責宰殺自己的獵物。科學家們指出,現代人類的性別結構往往不能映射遠古時期人類的性別角色狀況。
新華社供圖
維蘇威火山噴發古城居民窒息而死
公元79年,當維蘇威火山爆發時,來自古羅馬赫庫蘭尼姆古城的數百位居民驚慌失措地來到一個被稱為「福爾尼西」的避難所躲避。今年最新發布的考古證據表明,這些不幸的靈魂死在石棺中,當災難降臨時他們並未立即被汽化,而是存活了很長一段時間,最終在火山有毒氣體中窒息死亡。他們的屍體在石棺中被烘烤,專家推測溫度高達400℃。
南美洲土著比歐洲人更早到達玻里尼西亞
今年7月,一項有趣的考古研究表明,南美洲土著比歐洲殖民者早300年航海抵達南太平洋島嶼。部分基因證據顯示,大約在公元1200年,一群來自南美洲的土著居民穿過數千公裡到達玻里尼西亞。在那裡他們與玻里尼西亞當地居民生活在一起並繁衍後代。大約在公元1380年,這些混居人口繼續居住在這裡,並逐漸分散到其他島嶼,如拉帕努伊島等。
原標題:2020年最有趣考古發現
來源:北京日報 化冬
流程編輯:u004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