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常吐槽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真的沒有以前準了嗎?
「天氣預報公信力」抽樣調查2011年暑期,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本科生「天氣預報公信力」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南京市及周邊地區走訪調查,收集了近千份問卷(961份有效,超過南京市常駐人口816.1萬的萬分之一)。此次調查統計,公眾關注天氣預報的方式以手機(56.2%)和網絡(50.1%)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傳統媒體電視(43.5%)、報紙(34%)和廣播(29.3%)。
-
天氣預報是怎樣產生的 天氣預報怎麼形成文字數據分析
天氣預報是怎樣產生的 天氣預報怎麼形成文字數據分析 「未來一周,我市天氣將是……」電視機內,天氣預報主持人播報著每日天氣信息,這簡簡單單幾個數字構成的天氣預報,背後其實蘊含著預報員對每天海量氣象數據的分析。
-
天氣預報更名「新晴天氣」,品牌升級助力智慧生活
天氣預報更名新晴天氣「智慧氣象」助力「智慧生活」如今氣象行業產品繁多,其中以墨跡天氣最被為人熟知。不過近日擁有三億用戶量的天氣預報對外宣布品牌和服務全新升級,正式啟用「新晴天氣」為新的品牌名稱,並發布了全新品牌標識。
-
數值天氣預報理論奠基人曾慶存:不求聞達亦斯文
經驗性的天氣預報,沒法做到定量、定時、定點的判斷。要做到這些,必須是客觀定量的數值天氣預報,這是20世紀50年代剛剛起步的一個領域。所謂數值天氣預報,就是根據大氣動力學原理建立描述天氣演變過程的方程組,然後輸入大氣狀態的初值和邊界條件,用計算機數值求解,預測未來天氣。「找出氣象變化的規律,然後用數學方法把它算出來。」曾慶存如此形容。
-
氣象控第三期:天氣預報的「前世今生」
明朝鄭和下西洋反映了古人對天氣認識的加深,他在航行中開始主動利用風能。他的航線涉及三大洋,比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要早83年和107年,在當時靠木船、僅憑藉自然的風力航行,克服海上種種困難是非常了不起的。據資料記載,鄭和船隊遇逆風側風,只要將帆面傾斜到一定角度,風力吹到帆面上形成垂直於帆面的力,就能推動船舶前進。
-
數值天氣預報——現代天氣預報的基石
事實確實如此,2018年全國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已達87%,暴雨預警準確率提高到88%。為什麼天氣預報能達到這樣一個水平呢?這主要得益於數值天氣預報的不斷發展。可能大多數人對數值天氣預報比較陌生,下面就為您揭開數值天氣預報的神秘面紗。
-
天氣預報不靠譜?谷歌用AI模型實現「實時」天氣預報
天氣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準確的天氣預報可以告知人們是否應該重新安排周末的出遊計劃,也能讓即將遭遇颱風的人即時撤離危險區域。但是,要進行準確的天氣預報,尤其是對每小時都在變化的天氣進行預測,挑戰巨大。
-
什麼是天氣預報?天氣預報有哪幾種?
什麼是天氣預報?天氣預報有哪幾種? 來源:東方天氣網 發布時間:2018-11-08 17:00:23 天氣預報就是對未來時期內天氣變化的預先估計和預告。「天有不測風雲」,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天氣預報的難度。
-
誰發明了天氣預報?
但是菲茨羅伊的聲明更是來自他超越時代的氣象預測,他稱此為「天氣預報」。「天氣將軍」羅伯特·菲茨羅伊(1805-1865)「天氣的將軍」1854年創立的英國氣象辦公室的前身是英國貿易委的氣象部門,當時還沒有所謂的氣象預報之說。後者的存在是作為一個航海圖庫,旨在減少壞天氣時的出航。
-
時間跨度越長 天氣預報越不準的"魔咒"怎麼破?
填補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之間的「縫隙」「以前對於氣象預報的研究分為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能夠進行天氣預報的時限一般是1—10天,氣候預測的時限則是一兩個月至幾年,10—30天的延伸期領域的天氣預報相對來說涉及不多。」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羅京佳告訴記者。
-
當AI撞上天氣預報,會成為傳統氣象行業的末日嗎?
AI滌蕩傳統天氣預報模式AI助力天氣預報,早在過去的幾年裡研究者們使用AI系統來對不同的氣候模型進行排序篩選,並通過實際數據和模型氣候數據來識別颶風等極端天氣,同時也致力與發現新的氣象模式。2016年研究人員就曾報導基於深度學習來識別那些傳統上由富有經驗的專家來判斷氣候模式,包括熱帶氣旋、大氣流以及天氣鋒面等。這表明算法是有可能複製人類的經驗的。Monteleoni 發明了一種可以自動評估30種氣候模型並賦予不同的權重。通過學習出不同模型的強弱,這一算法可以比傳統算法對所有模型一視同仁的方法得到更好的結果。
-
強對流天氣如何預報
強對流天氣發展比較快,消散得也快,在所有的天氣類型中最難預報——幾乎為預報員所公認。那麼,強對流預報為什麼那麼難?當前我國的強對流預報水平如何? 1.問:目前,我國在業務上能夠對哪些強對流天氣進行預報?預報水平如何?
-
預報天氣,人工智慧比人類更擅長?
更快速、更高效是天氣預報不懈的追求。但隨著觀測衛星、雷達和傳感器網絡持續不斷地產生大量數據,如何處理海量的、多種多樣的氣象資料成為天氣預報的一個挑戰。而人工智慧出色的大數據處理能力成為助力天氣進一步精準預報的重要工具。近日,我國南方多地持續多日的暴雨天氣導致各地水位上漲,險情頻發,部分地區不同程度受災。
-
上海傳統天氣預報向影響預報和風險預警轉變,楊浦徐匯已試點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3月22日召開的世界氣象日暨城市智慧氣象服務新聞通氣會上獲悉,上海正在探索和實踐基於氣象風險預警的超大城市精細化治理模式,上海氣象服務將從傳統天氣預報向影響預報和風險預警轉變。
-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承諾突破天氣預報時限
全球整體天氣預報的精細度提高3倍以上,天氣預報網格距離從18公裡縮減到5公裡。】根據今天公布的一項全新戰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簡稱「ECMWF」)承諾在未來10年內,將使具有重大影響的天氣事件的預報時限再延長3至6天。
-
數值天氣預報的前世今生
「半隱式差分法」讓今天的數值天氣預報成為可能數值天氣預報從夢想照進現實,事實上離不開曾慶存。這位公認的國際數值天氣預報理論重要奠基人,首創了「半隱式差分法」。1961年,他在深入分析天氣演變過程的理論基礎上,在國際上首次成功求解大氣斜壓原始方程組,給出了世界上第一張採用原始方程組的天氣預報圖。這讓天氣預報從望天看雲的民謠和經驗,轉變為應用更可靠的科學理論和數據,也讓今天的數值天氣預報成為可能。「中華民族是有優秀理論思維的。
-
現代數值天氣預報之父
在此期間,他致力於研究數理邏輯、集合代數和集合論等純數學理論,取得了公認的成績。1927-1929年,他以每個月發表一篇論文的速度在所研究的領域獲得許多成果,到1929年論文累計達32篇。他還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成為國際數學界的知名人物。 目光獨具開創數值預報1930年,馮·諾依曼應邀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成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客座講師。
-
氣象錦囊——人工智慧賦能數值天氣預報
天氣況狀瞬息萬變,令人難以捉摸,精準的天氣預報可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科學準確的決策指導和服務,因此,最大限度的準確預測天氣一直是人們的不懈追求。數值天氣預報的誕生曾經給天氣預報領域帶來跨越式的發展,它是以氣象觀測資料為初值條件,通過巨型計算機進行數值計算,再用流體力學和熱力學的方程組進行求解,進而預測未來一定時段的大氣運動狀態。
-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40周年媒體創新研討會召開
中國氣象報記者衛曉莉報導7月10日上午,《新聞聯播天氣預報》開播40周年媒體創新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人民大學等多家單位的媒體專家探討新時期以《新聞聯播天氣預報》為代表的傳統氣象影視節目如何應對機遇和挑戰。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於新文出席研討會。
-
手機看小區天氣精準預報
如今,在本市一些社區只需輕刷手機即可查看未來24小時內小區裡的天氣狀況。近年來本市實施氣象惠民工程,先後推出氣象防災減災網格化管理入社區等項目。 「今天小區晴間多雲,最高氣溫2℃,最低氣溫-6℃,有西北風2-3級。你看,現在只要輕點手機就能查看社區天氣狀況,可方便了!」家住南開區華苑街日華裡小區的郭師傅,每天用手機看天氣預報已成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