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兩位院士楊裕生、郭孔輝,為低速電動車站臺,真的是給正在變涼的低速電動車行業帶來了一絲安慰和暖意。尤其是楊院士炮轟長裡程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動車和燃料電池電動車,而主張發展低速電動車和增程式電動汽車的舉動,讓低速電動車行業覺得很解氣,很過癮。
先不說楊裕生院士的論斷對不對,這起碼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知識分子應該具有的風骨和品格。至少,他不是為了名和利,如果為名為利,去邀傳統汽車行業的寵,去獻長裡程純電動汽車的媚,恐怕來得更快也更容易。
楊裕生院士的論斷,如果從節能和環保的角度看,確實很專業,很科學。但是缺少了一些戰略上的思維,國務院頒發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這裡面說得很清楚,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即是有效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推動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緊迫任務,也是加快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舉措。
這其中涉及到兩個問題,一個是節能減排問題,一個是產業戰略問題,這兩個問題都要兼顧到。我們國家的汽車產業戰略的初衷或者說核心問題,是能源使用方式,就是降低石油的使用比重。
為什麼要降低石油使用比重呢?因為一是我們國家石油少,二是石油進口關係到能源安全問題。如果車輛不用油,石油消耗將會大幅降低。可能你會說,車都用電的話,那燒的煤也多了,不一樣不環保嗎?火電雖然仍然佔最大比重,但(火力發電)環保水平現在不差,而且火電的比重正在逐步降低,核電、水電、風電、光電的比重在逐年提高,而且,夜間用電低谷的電力浪費問題,正好與電動汽車夜間充電完美互補。
增程式電動汽車,如果主要靠充電也就罷了,如果仍然依靠車載燃油機發電,則是和我們國家汽車產業戰略大方向有衝突,所以,增程式電動汽車不會是未來汽車的主力。依我看,低速電動車才是未來,因為低速電動車既符合楊院士、郭院士眼中的節能環保,又符合國家對於汽車產業的發展戰略。
當然了,事情沒那麼簡單,在汽車產業戰略問題上,國家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比如說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問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問題,國際競爭優勢的問題等等,所以,幾經摸索,才決定發展純電動汽車。
我們發展純電動汽車,不說一定具有先發優勢或者一定能彎道超車,至少我們先有了市場,就有了對技術培育和標準制定的話語權,不用像傳統汽車那樣,只能做跟隨者。至於低速電動車,自知根本沒有爭奪未來汽車主力的實力,所以也就沒有那個野心。對於低速電動車廠商來說,就像郭孔輝院士說的那樣,在國家對於汽車產業的布局中,做不成一盤用於廚神之間比拼的大菜也無妨,能作為一道家常菜供一部分人享用也是極好的。
據最新消息,低速電動車國標已進入起草階段,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兩年後,國標就會出臺,但是這兩年大家別閒著,也別乾等,法無禁止即可為,國標出臺以前,大家還是該賣車賣車,畢竟,需求還在那兒。
看更多行業內容,請關注「群島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