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轉錄組學和原位測序可剖析阿爾茨海默氏病

2020-11-27 科學網

空間轉錄組學和原位測序可剖析阿爾茨海默氏病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6 20:29:30

比利時魯汶大學Bart De Strooper、Mark Fiers等研究人員合作利用空間轉錄組學和原位測序剖析了阿爾茨海默氏病。相關論文於2020年7月22日在線發表於《細胞》。

在阿爾茨海默氏病(AD)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員使用空間轉錄組學在澱粉樣斑塊周圍直徑100μm的組織域中檢測了轉錄變化。研究人員證明了豐富的髓鞘和少突膠質細胞基因(OLIG)共表達網絡的早期改變,而斑塊誘導基因(PIG)的多細胞基因共表達網絡涉及補體系統、氧化應激、溶酶體和炎症,這些在疾病後期尤為突出。

研究人員使用小鼠和人腦切片上的原位測序證實了在細胞水平上觀察到的大多數變化。全基因組空間轉錄組學分析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方法,來解開AD和其他腦部疾病的致病標誌附近細胞網絡失調。

據悉,儘管在AD的澱粉樣斑塊周圍觀察到複雜的炎症樣變化,但對於這種反應的特徵性分子變化和細胞相互作用知之甚少。

附:英文原文

Title: Spatial Transcriptomics and In Situ Sequencing to Study Alzheimer’s Disease

Author: Wei-Ting Chen, Ashley Lu, Katleen Craessaerts, Benjamin Pavie, Carlo Sala Frigerio, Nikky Corthout, Xiaoyan Qian, Jana Laláková, Malte Kühnemund, Iryna Voytyuk, Leen Wolfs, Renzo Mancuso, Evgenia Salta, Sriram Balusu, An Snellinx, Sebastian Munck, Aleksandra Jurek, Jose Fernandez Navarro, Takaomi C. Saido, Inge Huitinga, Joakim Lundeberg, Mark Fiers, Bart De Strooper

Issue&Volume: 2020-07-22

Abstract: Although complex inflammatory-like alterations are observed around the amyloid plaque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D),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olecular changes and cellular interactions that characterize this response. We investigate here, in an AD mouse model, the transcriptional changes occurring in tissue domains in a 100-μm diameter around amyloid plaques using spatial transcriptomics. We demonstrate early alterations in a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enriched for myelin and oligodendrocyte genes (OLIGs), whereas a multicellular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of plaque-induced genes (PIGs) involving the complement system, oxidative stress, lysosomes, and inflammation is prominent in the later phase of the disease. We confirm the majority of the observed alterations at the cellular level using in situ sequencing on mouse and human brain sections. Genome-wide spatial transcriptomics analysis provides an unprecedented approach to untangle the dysregulated cellular network in the vicinity of pathogenic hallmarks of AD and other brain diseases.

DOI: 10.1016/j.cell.2020.06.038

Source: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0815-1

Cell:《細胞》,創刊於1974年。隸屬於細胞出版社,最新IF:36.216

相關焦點

  • Cell | 阿爾茨海默病的空間轉錄組測序
    前言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因其能夠原位捕獲細胞中表達的RNA,為探究不同組織空間位置下細胞分布及基因表達特徵提供可能。此外,與傳統的原位雜交技術相比,空間轉錄組測序通量高,優勢顯著,是繼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之後,探究生物學問題的又一利器。
  • 彭廣敦教授: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轉錄組學研究領域的新方向
    本次會議多組學研究和臨床轉化研討會以邁向臨床精準醫療為主題,聚焦基因組學、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等多組學技術聯用研究臨床疾病,以及多組學數據的整合交叉分析應用,會議涉及基因變異、測序分析、轉錄調控、代謝研究、RNA幹擾等,力圖打通多組學研究到臨床應用的通道,推動多組學技術在醫學轉化上的應用。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化細胞所的彭廣敦教授分享了「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精彩議題。
  • 「PLOS子刊」AI融合基因組學研究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分子標記
    (NGS)技術已經成為剖析各種人類疾病的分子和病理特徵的強大工具,然而,來自不同疾病階段的生物樣品的有限性是研究疾病進展和識別早期病理變化的主要障礙。近期,韓國腦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深度學習技術,利用人工智慧(AI)融合基因組學研究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病(AD)的早期分子標記。近年來,深度學習技術不斷推動著人工智慧(AI)技術革命。
  • 空間轉錄組測序用於免疫治療研究
    同時,分析當前的免疫治療策略如何改變TME結構和免疫環境也可以幫助指導未來的治療方法。 空間轉錄組檢測技術特點 空間轉錄組檢測技術逐漸受到廣大研究學者的青睞,其不僅可以提供研究對象的轉錄組數據信息,同時還能定位其在組織中的空間位置,這將有助於確定腫瘤異質性的來源,並揭示致病機制、潛在的藥物靶標和新型生物標誌物。
  • RNA測序數據揭示了阿爾茨海默病的三種主要分子亞型
    赴美治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RNA測序數據確定了阿爾茨海默病(AD)的三種主要分子亞型。這項研究有助於我們理解AD的發病機制,並為開發新的、個性化的治療方法鋪平道路。
  • 空間轉錄組研究將對基因測序領域帶來的三大影響及作用
    2016年,來自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等研究機構的學者們在《Science》上發文,闡述了一種新的轉錄組學研究技術,並提出了「空間轉錄組學」的概念。雖然他們並不是第一個嘗試將轉錄組測序與空間位置之間實現一一對應的團隊,但是他們給出的解決方案確實是最完善,最接近商業化的。
  • Nature:首次對阿爾茨海默病進行單細胞轉錄組分析
    所有受試者都是「宗教秩序研究(Religious Orders Study)」的一部分,其中宗教秩序研究是一項關於衰老和阿爾茨海默病的縱向研究。他們還獲得了這些受試者在認知測試中作出表現的數據。這些研究人員對來自這些受試者的大約8萬個細胞進行了單細胞RNA測序。
  • Tau翻譯後修飾圖譜可確定患者的異質性和阿爾茨海默氏病的階段
    Tau翻譯後修飾圖譜可確定患者的異質性和阿爾茨海默氏病的階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7 15:45:49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Judith A.
  • 單細胞+空間+4D成像,多組學全面剖析大腦類器官
    在此,作者建立了一個可誘導的譜系追蹤系統(iTracer),該系統結合了報告條形碼(Reporter barcode),可誘導iCRISPR/Cas9疤痕(inducible CRISPR/Cas9 scarring)以及單細胞和空間轉錄組學,來分析大腦類器官發育過程中的譜系關係 。
  • Nature||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和ATAC-Seq聯合解碼人類大腦海馬體體發育與形成機制
    海馬體位於大腦丘腦和內側顳葉之間,屬於邊緣系統的一部分,在信息編碼、短時記憶、長時記憶、空間導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海馬體和癲癇、智力障礙、阿爾茨海默病等多種病理的發病機制密切相關。但是目前對於人類海馬體的發育與分子特徵仍然缺乏清晰地認識。
  • 空間轉錄組測序或將成下一個熱點?這家公司已斥巨資壟斷行業
    2016年,來自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等研究機構的學者們在《Science》上發文,闡述了一種新的轉錄組學研究技術,並提出了「空間轉錄組學」的概念。雖然他們並不是第一個嘗試將轉錄組測序與空間位置之間實現一一對應的團隊,但是他們給出的解決方案確實是最完善,最接近商業化的。
  • 博奧晶典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獲認證
    博奧晶典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獲認證 2020-09-
  • 科學家構建空間轉錄組測序新方法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景乃禾課題組新近創立了一種技術方法,可以獲得具有空間位置信息的少量細胞轉錄組圖譜
  • 空間轉錄組測序或將成下一個熱點?10x Genomics已斥巨資壟斷行業
    2016年,來自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等研究機構的學者們在《Science》上發文,闡述了一種新的轉錄組學研究技術,並提出了「空間轉錄組學」的概念。雖然他們並不是第一個嘗試將轉錄組測序與空間位置之間實現一一對應的團隊,但是他們給出的解決方案確實是最完善,最接近商業化的。
  • 微陣列空間轉錄組與單細胞測序揭示胰腺癌結構
    微陣列空間轉錄組與單細胞測序揭示胰腺癌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10:36:33 美國紐約大學Itai Yanai團隊利用基於微陣列的空間轉錄組學和單細胞RNA測序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構建空間轉錄組測序新方法
    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景乃禾課題組新近創立了一種技術方法,可以獲得具有空間位置信息的少量細胞轉錄組圖譜。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自然—實驗室指南》。  無論是體內組織還是體外細胞系,不同細胞之間都存在著差異性,即細胞的異質性。
  • 接近單細胞解析度,Cell發文公布高分辨空間組學技術
    責編 | 兮空間組學是繼單細胞測序技術之後的另一個生物技術研究熱點,它能夠彌補單細胞測序技術無法獲取細胞空間分布信息的缺陷。空間組學主要研究細胞在組織樣品中的相對位置關係,用於揭示細胞空間分布關係對疾病的影響。
  • 單細胞測序技術「遍地開花」,精準醫療「如虎添翼」!
    1.Cell:以色列研究團隊使用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揭示黑色素瘤腫瘤浸潤T細胞的轉錄組異質性和分化途徑。基於重編程響應和非響應途徑的差異基因比對,研究人員還找到了正向和反向的分子標記物,將來可用於篩選和富集轉化的心肌細胞。 Nature:單細胞轉錄組分析阿爾茲海默病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單個腦細胞中表達的基因進行了綜合分析。
  • 10x Genomics空間轉錄組學中文視頻精彩呈現
    空間轉錄組學是指從一個完整的組織樣本中產生全部的轉錄組數據,從而能夠定位和區分哪些基因在組織內是活躍的,為研究和診斷提供寶貴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