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u翻譯後修飾圖譜可確定患者的異質性和阿爾茨海默氏病的階段

2020-12-05 科學網

Tau翻譯後修飾圖譜可確定患者的異質性和阿爾茨海默氏病的階段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7 15:45:49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Judith A. Steen研究團隊發現,Tau翻譯後修飾圖譜可確定患者的異質性和阿爾茨海默氏病的階段。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11月13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上。

為了闡明Tau亞型和翻譯後修飾(PTM)化學計量在阿爾茨海默氏病(AD)中的作用,研究人員生成了Tau多種同工型的95個PTM高解析度定量蛋白質組學圖譜,這些蛋白從49個AD和42個對照受試者的死後人體組織中分離而來。儘管Tau PTM圖顯示了受試者之間的異質性,但PTM的一個子集顯示出較高的AD陽性率和頻率,從而表明在疾病中的重要性。無監督分析表明PTM有序地發生,導致Tau聚集。

總之,這項研究鑑定出在疾病不同階段對疾病幹預至關重要的Tau蛋白特徵,包括0N和4R亞型的富集、C末端的代表性不足、脯氨酸豐富區(PRR)中負電荷的增加,以及微管結合域(MBD)中正電荷的減少。

附:英文原文

Title: Tau PTM Profiles Identify Patient Heterogeneity and Stage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uthor: Hendrik Wesseling, Waltraud Mair, Mukesh Kumar, Christoph N. Schlaffner, Shaojun Tang, Pieter Beerepoot, Benoit Fatou, Amanda J. Guise, Long Cheng, Shuko Takeda, Jan Muntel, Melissa S. Rotunno, Simon Dujardin, Peter Davies, Kenneth S. Kosik, Bruce L. Miller, Sabina Berretta, John C. Hedreen, Lea T. Grinberg, William W. Seeley, Bradley T. Hyman, Hanno Steen, Judith A. Steen

Issue&Volume: 2020-11-13

Abstract: To elucidate the role of Tau isoforms and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PTM) stoichiometryin Alzheimer’s disease (AD), we generated a high-resolution quantitative proteomicsmap of 95 PTMs on multiple isoforms of Tau isolated from postmortem human tissue from49 AD and 42 control subjects. Although Tau PTM maps reveal heterogeneity across subjects,a subset of PTMs display high occupancy and frequency for AD, suggesting importancein disease. Unsupervised analyses indicate that PTMs occur in an ordered manner, leadingto Tau aggregation. The processive addition and minimal set of PTMs associated withseeding activity was further defined by analysis of size-fractionated Tau. To summarize,features in the Tau protein critical for disease intervention at different stagesof disease are identified, including enrichment of 0N and 4R isoforms, underrepresentationof the C terminus, an increase in negative charge in the proline-rich region (PRR),and a decrease in positive charge in the microtubule binding domain (MBD).

DOI: 10.1016/j.cell.2020.10.029

Source: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1393-3

Cell:《細胞》,創刊於1974年。隸屬於細胞出版社,最新IF:36.216

相關焦點

  • 阿爾茨海默病亞型或與tau蛋白的不同修飾有關
    近日,美國麻省總醫院的一項研究發現了可能影響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表現和疾病進展速度的生物學原因。該研究發表於國際權威醫學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此前已有研究顯示,患者大腦中的tau蛋白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成正比。
  • Tau分子多樣性是造成阿爾茨海默氏病臨床異質性的原因
    Tau分子多樣性是造成阿爾茨海默氏病臨床異質性的原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3 15:27:43 2020年6月22日出版的《自然-醫學》雜誌刊登了美國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Bradley T.
  • Cell | 人類病理性Tau蛋白的翻譯後修飾圖譜
    當然,除磷酸化外,也有相當一部分研究提出Tau還受到其他多種蛋白翻譯後修飾(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PTM),從而影響NFT的形成。,表徵和繪製了AD中病理性Tau的PTM圖譜,並確定與tau蛋白的「seeding」潛能相關的PTM最小集合及其在NFT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 阿爾茨海默病與tau蛋白
    新完成的掃描是所謂的無症狀阿爾茨海默氏症抗澱粉樣蛋白藥物(或簡稱 A4)大型臨床試驗的一部分,這是第一個旨在發現和治療記憶力衰退開始前的早期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的試驗。  哈佛大學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人員首次在健康受試者大腦中掃描 tau蛋白,這種標誌性蛋白會形成有害的神經纖維纏結,這是與這種致命疾病相關的。
  • 血漿磷酸化tau181蛋白可用於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病和額顳葉變性
    血漿磷酸化tau181蛋白可用於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病和額顳葉變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9 12:20:54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Adam L.
  • Acta Neuropathologica:SFPQ和Tau是導致阿爾茨海默病快速發展的...
    最近這一研究範式已擴展到阿爾茨海默病(AD)的病理生理學。AD是痴呆症中最常見的一種,伴有進行性神經退行性變,影響了全世界4000多萬人。一般來說,散發性AD病例的特點是認知能力下降緩慢,臨床症狀出現後疾病持續時間約為8年。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臨床表型和進展率都存在差異。
  • 【Science】校正阿爾茨海默氏病小鼠模型中腦蛋白合成,突觸可塑性和記憶力中eIF2依賴性的缺陷
    代表性的蒙太奇照片,其說明了APPswe /PS1ΔE9小鼠的背海馬中斑塊的存在(6E10免疫反應性;綠色通道)在海馬神經元中觀察到由整合應激反應(ISR)的慢性激活引起的蛋白質合成損失,並且代表性的蒙太奇照片,其說明了APPswe /PS1ΔE9小鼠的背海馬中斑塊的存在(6E10免疫反應性;綠色通道)與阿爾茨海默氏病小鼠模型的認知損失有關
  • Cell | 翻譯後修飾介導tau蛋白致病性的分子結構多樣性 ​
    翻譯後修飾(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PTM)或是解釋tau病多樣性的原因之一,多種tau蛋白的PTM已經被鑑定,而且不同的tau病中檢測出不同的翻譯後修飾譜【2】。目前的假設是胺基酸序列的翻譯後修飾將調節tau單體的構象狀態,並在tau纖維的結構中表現出來,進而導致tau病多樣性。
  • 血漿磷酸化tau181蛋白可用於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症
    血漿磷酸化tau181蛋白可用於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4 13:21:34 瑞典隆德大學Oskar Hansson、Shorena Janelidze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血漿磷酸化tau181
  •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雙朊病毒病
    利用新的實驗室測試,研究人員能夠檢測和測量75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死後腦組織中澱粉樣蛋白β(A-β)和tau蛋白的特異性,自我繁殖的朊病毒形式。一項引人注目的發現是,人類大腦樣本中這些朊病毒水平較高,與早髮型疾病和年齡較小的死亡密切相關。阿爾茨海默病目前的定義是基於大腦中有毒蛋白質聚集的存在,稱為澱粉樣蛋白斑和tau纏結,伴有認知衰退和痴呆。但是通過清除這些惰性蛋白來治療疾病的嘗試並未成功。
  • 血漿磷酸化-tau蛋白217可準確鑑別阿爾茨海默病
    血漿磷酸化-tau蛋白217可準確鑑別阿爾茨海默病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9 22:44:06 瑞典斯科訥大學醫院Oskar Hansson團隊分析了血漿磷酸化-tau蛋白217鑑別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準確性
  • 利用幹細胞有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4.Stem Cells Res Ther:基因修飾幹細胞或可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病doi:10.1186/scrt440近日,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神經生物學家發現,當基因修飾的神經幹細胞移植到有阿爾茨海默氏病症狀和病理特徵的小鼠大腦中時,顯示出陽性結果。
  • 阿爾茨海默病中的神經炎症和小膠質細胞激活互作相關
    阿爾茨海默病(AD)是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流行的澱粉樣蛋白級聯假說認為,腦內澱粉樣蛋白-β(Aβ)的沉積是AD發病的起始事件,但眾多證據不支持該假說。AD患者炎症標誌物水平升高以及先天免疫功能相關的AD風險基因的發現提示神經炎症在AD的發病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
  • Science子刊:大多數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神經元存在內體功能缺陷
    2020年11月29日訊/生物谷BIOON/---早在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出現最初症狀的幾十年前,大腦的神經元就開始分泌tau蛋白,這是已知在這種疾病的過程中最先發生的變化之一。高水平的分泌形式的tau已知是最可靠的預測誰將最終患上AD的標誌物,它可以在脊髓液中檢測到,近期報導它也可以在血液中檢測到。
  • 中國人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具「異質性」
    中國人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具「異質性」 2020-01-19 04:51:26 「異質性」  本報訊(記者 賈曉宏 通訊員 王蕾)一項跨越17年、涉及我國404個家族的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阿爾茨海默病和痴呆》上。
  • 腦血流受損讓阿爾茨海默病雪上加霜
    一項新的阿爾茨海默病研究發現,大腦中受損的血流與tau蛋白纏結的形成有關Stevens神經影像與信息學研究所(INI)神經病學副教授,該研究的資深作者Judy Pa博士說:「這項研究證實,在阿爾茨海默病的預防過程中,我們應該仔細考慮血管健康和相關的危險因素,例如高血壓、吸菸和缺乏身體活動。」
  • 宣武醫院賈建平團隊在阿爾茨海默病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本研究對來自全國多家研究中心共計11506例研究對象(包括3913例AD患者和7593例認知正常者)進行兩階段GWAS研究。其中一階段對4187例研究對象進行了全基因組基因分型,二階段對7319例研究對象的34個位點進行了基因分型,經過Bonferroni校正後,最終有13個位點達到P界值,並通過了異質性檢驗。
  • 兩種血液分子可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發展
    本報訊兩種血液分子的水平或能預測輕度認知損害患者未來的認知衰退和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這兩種分子分別是在蘇氨酸—181位上磷酸化的tau(P-tau181)和神經絲輕鏈(NfL)。該研究結果有助於開發出常規血液檢查方法,以追蹤高危群體的阿爾茨海默病進展。12月1日,相關論文刊登於《自然—衰老》。
  • 百年沉浮折戟再戰,抗阿爾茨海默病之路的下一個裡程碑在哪?
    琥珀八氫氨吖啶片已進入 III 期臨床試驗階段。在 4 款膽鹼酯酶(AChE)抑制劑藥物獲 FDA 批准上市後,2003 年,一款麩胺酸鹽受體(NMDA 受體)調節劑美金剛胺(Memantine) 獲批上市。該款藥物依舊不能扭轉患者病情,只能夠改善病人症狀。而在此之後的近十七年裡,阿爾茨海默病藥物市場出現空白。
  • Nat Commun:關鍵的神經保護因子HDAC6可抑制毒性tau聚積
    同樣的,為了進一步確定tau與HDAC6的結合位點,該團隊也使用了tau的不同變異類型與HDAC6進行結合,全長的tau包括2個N末端重複和4個MTBR結構域(R1-R4),刪除R1和R4時,HDAC6和tau的結合不受影響,而刪除R2和R3時,HDAC6和tau的結合能力顯著下降。以上結果提示HDAC6與tau結合於tau的MTBR結構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