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五水共治」技術成果現場推介會在嘉興召開

2021-01-10 中國水網

6月30日,由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中科院上海分院、浙江省科技廳聯合主辦,中科院科技服務網絡浙江中心、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共同承辦的中科院「五水共治」技術成果現場推介會在嘉興召開。來自浙江省多個地市的科技、環保、水利相關部門負責人,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代表近160人參加了推介會。

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中科院上海有機所湖州生物製造中心、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廣州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分所、金華技物光電研究所有限公司在會上發布13項治水技術成果,涵蓋河道汙水治理和印染、造紙、製藥、電鍍等工業廢水的綜合處理。現將這些技術成果發布如下:

1.規模化養豬場氮磷汙染源頭治理新技術

提供單位: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聯繫人:尤建宏

項目圍繞低成本生態治理——氮磷循環利用的模式,經過對氮磷高效去除和高效吸收生物質和植物的篩選,確定生物質基——綠狐尾藻作為治理養殖汙水的生態組合系統,在農業面源汙染控制和汙水生態處理方面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對養殖廢水,首先通過固液分離和厭氧處理後,利用生物基質消納系統降低cod和部分氮磷,在經過綠狐尾藻生態溼地消納吸收水體氮磷,達到廢水安全排放;通過綠狐尾藻生物質的循環利用和實行溼地水產養殖等途徑,實現廢水生態治理和氮磷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

2.城市汙染河道水質提升和生態修復的技術

提供單位: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聯繫人:尤建宏

項目採取了系統綜合治理修復技術,採用生態系統的相互影響作用功能,多種技術綜合,循序漸進的治理和生態修複方法,主要包括控制源頭、河床底泥活化改造、生態綠床攔截、納米曝氣、狐尾藻吸收、反硝化技術、沉水植物等技術綜合運用,逐步解決河水黑臭、汙染物吸收消減、水質指標和感覺指標提升、自淨能力提高,最後形成生態系統重新構建和穩定。

3.農村汙染河道水質提升和生態修復的技術

提供單位: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聯繫人:尤建宏

項目圍繞低成本生態治理——氮磷循環利用的模式,經過對氮磷高效去除和高效吸收生物質和植物的篩選,確定綠狐尾藻作為治理河道汙水的生態組合系統,對農村河道水質提升和生態修復有很好的應用前景。該生態處理模式主要用於農村受汙染河水的淨化和水質提升,消納河流周邊地區農田和養殖排放廢棄物,該工程能有效降低河道水體中懸濁物,改善水質濁度。

4.功能微生物在水產養殖廢水中的應用

提供單位:中科院湖州應用技術研究與產業化中心聯繫人:張旭中

微生物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環,它分解有機物,參與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在維持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完整性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水產養殖業向高密度、集約化大規模生產的發展,養殖水體的水質問題越來越成為制約水產養殖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項目採用功能微生物對失衡水系統進行生物修復是恢復生態系統最徹底的方法。它能有效降解、利用水體中過量的有機物質,並可去除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毒物質,抑制和殺滅致病微生物和有害藻類,淨化底質,從而達到淨化與修復養殖水體的目的。

5.印染廢水深度處理成果

提供單位: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聯繫人:李勝海

針對印染廢水綜合處理及水回用重大產業需求,以大幅降低印染廢水排放和提高水回用率為切入點,通過雙膜法深度處理印染廢水集成工藝技術來實現印染廢水綜合處理,以滿足印染廢水回用和排放要求,目前已經建成3項千噸級示範工程,使印染廢水回用率大於或等於60%,cod排放總量減少大於或等於40%,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

6.水分散型造紙化學品及高效廢水絮凝劑

提供單位: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聯繫人:王新

水分散型高分子材料的製備技術解決了傳統產品的諸多技術問題,產品分子量分布窄、黏度小、溶解速度快,便於自動化加藥,由於獨特的合成工藝,生產工藝簡單、能耗低、無粉塵、無二次汙染等優點,是水溶性高分子領域的高新技術,是該領域研究和開發的重點。產品既廣泛應用於造紙企業抄造中的助留過濾、幹強劑等化學品中,也廣泛應用於城市汙染、造紙汙染、油田汙水、製革汙水、印染汙水等其他行業工業汙水處理。

7.電鍍廢水的重金屬回收技術和綜合處理

提供單位: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聯繫人:楊茂華

項目針對電鍍行業含重金屬廢水處理難題,通過離子交換、沉澱、濃縮等關鍵技術的繼承優化、設備開發和行業推廣模式探索,實現鉻、鎳、銅等資源的高值化回收與深度無害化處理,將為浙江省等地的電鍍行業清潔生產和可持續發展起到關鍵技術支撐作用。在保證企業達標生產的同時,最大限度從廢水中資源化回收重金屬資源,在實現環境效益的同時,降低汙染處理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8.高濃度氨氮廢水資源化與無害化處理

提供單位: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聯繫人:曹宏斌

項目在設備、工程方面結合實際應用需求,研製出工業化處理設備、建成投運示範工程。該技術基於氨與水分子相對揮發度的差異,通過精餾脫氮工藝量化設計,設計製造高通量、低能耗、高分離效率、抗腐蝕、抗結垢新型塔內件,全過程自動化控制,實現了工業高濃度氨氮廢水的資源化與無害化處理。氨氮汙染物深度脫除的同時,工藝還能同步回收廢水中的重金屬、鹽、水資源,實現氨氮—重金屬—高鹽複合廢水的零排放處理,同時回收的資源為企業節約了大量生產原料,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降低了企業廢水處理設施的綜合運行成本。

9.焦化廢水資源化關鍵技術和產業化示範

提供單位: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聯繫人:曹宏斌

焦化廢水主要在煤高溫煉焦、煤氣淨化、焦化產品回收和精製等煤化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含有揮發酚、氰化物、多環芳烴及氧、硫、氮等雜環化合物的工業廢水,是一種很難處理的工業有機廢水。項目通過對焦化廢水處理關鍵技術進行創新和開發,建立示範工程,形成了焦化廢水處理與回用成套集成技術,該技術處理成本低,抗衝擊能力強,實現了焦化廢水的達標排放和梯級回用。

10.醫化廢水高效生物處理及達標排放

提供單位: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聯繫人:邢建民

項目提供醫化廢水高效系統解決方案,全面滿足用戶汙水廢氣處理的各個方面的需求。擁有高濃度廢水多相氧化預處理、高效厭氧消化、高效好氧處理系統、生物脫硫及單質硫回收系統、新型一體式三度絮凝沉澱等先進技術組成的成套醫藥化工廢水處理工藝及配套藥劑、菌種、設備等系列專有/專利技術,可提供先進、可靠、穩定、低成本的成套汙水廢氣處理技術及工藝包。

11.工業廢水處理檢測裝備及自動化成套控制技術

提供單位:廣州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分所聯繫人:苑明哲

國家對工業廢水的排放要求日益嚴格,包括紡織印染在內的多工業企業提高現有廢水處理設施處理效率和效果勢在必行。技術集成智能在線監測設備、流程自動控制系統、關鍵處理段優化調控等技術,從數據採集、過程控制和過程優化三個層次對廢水處理過程進行精細化管控和優化運行,降低異常工況發生率,降低化學藥耗和曝氣能耗,服務企業實現出水達標排放和節省處理成本雙層目標。

12.養殖廢水與面源汙染生態治理技術

提供單位: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聯繫人:周腳根

項目採取生態措施治理養殖廢水,堅持「充分利用生態系統中植物和微生物的自我修復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態系統氮磷養分資源的循環利用」兩大原則。運用構建生態溼地關鍵植物——綠狐尾藻,該植物根系泌氧,強化溼地微生物作用,有利於水體生物生長,具有超強的氮磷吸收能力,並具有高營養價值,可做優質飼料,實現廢水氮磷的循環利用。同時利用稻草用於養殖廢水的生態治理,去除養殖汙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為綠狐尾藻正常生長提供必要條件。

13.中水處理控制系統項目

提供單位:金華技物光電研究所有限公司聯繫人:黃曄

系統運行之後能夠廣泛收集到各時期的工藝參數、電器參數、生產設備等方面的信息,並根據數據分析來實現相應操作控制,同時及時發現汙水處理存在問題,確保排放水的質量符合標準,可以有效判斷汙水處理廠的操作秩序,對設備的故障問題及時發現,再把故障信號顯示在監控屏幕上,且將時間地點保存於系統備份。總的來說,控制系統包括了自動控制、數據採集、信號處理等多個內容,能從很多方面實現汙水處理操作,同時在汙水處理過程中,還能實現自動控制、動態顯示、狀態監測、記錄信號、故障報警等各類操作。


編輯:葉馨

相關焦點

  • 「五水共治」的文化意義
    浙江在線05月19日訊浙江以江為名,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有甬椒甌鰲飛雲江,京杭苕溪傍錢塘。「三山萬戶巷盤曲,百橋千街水縱橫」,垂柳依岸、青磚黛瓦、水閣亭榭、櫓聲欸乃、煙波浩淼……所有的一切,宛如一幅漸次展開的水墨風景,美麗、靈秀、富足,凝聚了無數樂水人的視線。「五水共治」就是讓我們重新沉醉在這美麗的畫圖中。
  • 溫州草根「五水共治」群英會 廣納民間「金點子」
    原標題:溫州草根「五水共治」群英會 廣納民間「金點子」   人民網溫州8月1日電 「今天我們都是治水的一份子,大家有治水良方儘管拋出。」昨天下午,溫州市水利局以開放姿態迎接來自民間的治水「英雄」,召開一場特殊的「群英會」,傾聽草根們的治水「金點子」。
  • 「十三五」生物技術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成果推介會在蘇州舉辦
    當前,現代生物技術的一系列重要進展和重大突破正在加速向應用領域滲透,展現出廣闊市場前景。4日上午,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十三五』生物技術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成果推介會」在蘇州召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2個項目代表及多家投資企業代表參會,探討生物技術成果產業化之路。據悉,這是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首次舉辦的「十三五」生物技術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成果推介會議。
  • 浙江電視臺《壹周播報》:杭州市拱墅區治水辦五水共治顯成效
    2020年是「兩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也是「五水共治」「三五七」決勝之年。治水序幕自拉開以來,真正體現了我省「幹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的實幹精神和先鋒意識。今年以來,拱墅區治水辦認真落實省、市「五水共治」工作部署,高標準建設「汙水零直排區」和高質量建設「美麗河湖」,深入開展二次供水提升改造、河道美化家園、濱水街區提升改造等重點工作,推進「五水共治」轉型升級。
  • 淤泥難題如何攻克 「五水共治·清淤進行時」特別報導(上)
    江晨攝  編者按:當前,全省「五水共治」正開展得如火如荼,在「清三河」、疏浚河道過程中,清理出的淤泥該往何處去,成為各地治水面臨的共性挑戰與難題。淤泥的存在有哪些危害?目前河道淤積的情況如何?還有多少淤泥有待處理?各地探索出哪些好方法?本報記者進行深入調研與剖析,今起推出特別報導,敬請垂注。
  • 2018衢州市中小學生五水共治工作調查問卷題目與答案大全
    5月1日-5月15日  點擊進入:2018衢州市中小學生(幼兒)五水共治工作群眾滿意度調查問卷官網登錄入口地址  題目答案分享 第一部分: 「五水共治」小常識  1、目前,正在開展的「五水共治」工作是指哪五水?
  • 市政府召開泰山糧食集團與浙江中科院小麥糊粉層項目匯報會
    市政府召開泰山糧食集團與浙江中科院小麥糊粉層項目匯報會 發布日期:2020-08-07
  • 「五水共治」還富春江一片山青水碧
    在春江街道工作人員章犇眼裡,這是近年來富陽區綜合治水工作的成果。  春江街道轄區內有重點河道14條,全長33.6公裡,流經造紙工業園區的各條渠匯總後經洋浦口流入富春江。近年來,春江街道通過全面騰退傳統高汙染企業、實施「汙水零直排」工程建設、常態化整治維護等措施,大力開展「五水共治」,轄區水環境得到全面提升,街道各條渠的水環境指標不斷趨好,目前基本優於杭州市測水標準。
  • 中科院上海分院在浙江科技大市場「賣」成果
    中科院上海分院科技成果投資路演推介會現場4月27日,2017年浙江省科技成果春拍系列活動第二場——中科院上海分院科技成果投資路演推介會在浙江科技大市場舉行。這也是浙江科技大市場首次和中科院上海分院進行成果轉移轉化合作。路演專家在臺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專業性強的科技成果作了詳細闡釋,點評專家在臺下從市場化投資經營的視角,對臺上科技成果作點評,意向企業則對自己感興趣的科技成果舉牌示意。這場路演對接活動,把科研院所、投資機構、企業各方優勢匯聚到一起,生動高效。
  • 「中科院科技成果進蘭白」首場成果推介會舉辦
    1 月 14 日,由甘肅省科技廳、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聯合主辦,中科院蘭州分院、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蘭州科技大市場共同承辦的 " 院省聯動 百企共聚 中科院科技成果進蘭白 " 首場成果推介會,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方式啟動舉辦。
  • 「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現場研討會在山東泰安舉行
    圖為中科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主任吳亮介紹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本網報導(張冰 賈瓊 攝影報導) 2019年1月10日,在中國糧油學會的大力支持下,「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現場研討會在山東泰安知食坊公司會議室召開。
  • 中科院-中廣核第六屆科技創新交流會召開
    中科院院士詹文龍表示,中科院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廣核是具有開放包容性的創新型國企,希望中廣核與中科院進一步提高站位、加大合作力度,在國家的角度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主動謀劃關鍵技術前瞻布局,為我國核科技事業的長遠健康發展做出更大貢獻。中廣核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龐松濤表示,雙方過去八年搭建了非常好的合作平臺,開展許多項目合作,成果豐碩。
  • 中國泰州·大院大所合作對接會專題推介會舉行
    針對全市不同市(區)產業特色,推介會分為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高技術船舶及海工裝備、新能源、先進裝備製造、精細化工與節能環保、健康食品、電子信息7個專題,來自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蘭州大學等大院大所的專家學者,分別推介最新技術和科研成果,推進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來泰轉移轉化,探討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助推泰州產業和企業創新能力提升。
  • 現場籤約兩家!大鵬成功舉辦壩光國際生物谷招商推介會
    大鵬新區國際生物谷(壩光)投資未來招商推介會隆重舉行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9月2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周維朕 謝雨婷 通訊員 葉斯琴、吳小敏)9月28日上午,2020大鵬新區國際生物谷(壩光)投資未來招商推介會在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隆重舉行。
  • 中科院廣州化學西部研究院建設匯報會在渝召開
    中科院黨組成員、秘書長鄧麥村出席會議,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成都分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中科院成都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重慶市兩江新區管委會、北碚區委相關負責人等參加會議。
  • 水清岸綠好風光——城西街道「五水共治」側記
    城西街道「五水共治」辦主任吳鳳鳴說。今年城西街道對銅溪、香溪小流域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排查和診斷,形成了「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列出了問題清單、整改措施和汙染源分布圖。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鎮、村兩級河長制度,實施分段包幹治理,明確「三圖三表」(項目表、時間表、責任表),開展河道治理攻堅戰。
  • 投資6億多元,嘉興開啟汙水處理新模式!
    今天(12月9日)上午,位於嘉興科技城嘉興市工業園東區的南湖工業汙水處理廠舉行開工儀式,這標誌著南湖區汙水處理將進入工業廢水與生活汙水「分質收集、分類處理」的新模式。南湖工業汙水處理廠是全市率先開工建設的工業汙水處理廠,該項目共投資63975.43萬元,佔地約80畝,日處理量將達5萬噸,項目於今年12月開工,並計劃於2022年6月前建成。
  • 南陽實施「五水共治」工程打造魅力水城
    南陽市中心城區具有得天獨厚的水環境資源,自西向東縱貫市內的十二裡河、三裡河、梅溪河、護城河、溫涼河、漢城河、邕河、溧河等8條內河與南水北調乾渠、白河搭建了一個藍色的「非」字型結構骨架。近年來,南陽市委、市政府全面實施治汙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等「五水共治」工程,對城區多個遊園進行改造提升,為市民提供舒適的休閒場所。
  • 共話色譜分離純化博蘊生物「新產品、新技術、新方法」推介會成功...
    11月16日下午,由天津博蘊純化裝備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蘇州艾捷博雅生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方法」推介會在展覽會同期舉辦。博蘊生物致力於生物醫藥分離 純化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分離純化工藝的開發和技術服務;自自主研發和生產核心工業色譜分離純化材料及自動化分離純化裝備。
  • 中科院上海分院領導師生來嘉興科創中心參觀考察
    中科院上海分院領導師生來嘉興科創中心參觀考察 jx.zjol.com.cn 2006年06月04日  浙江在線嘉興頻道   5月16日,中科院上海分院教育處、科技合作處的領導及該院所屬的研究生共20餘人來嘉興科創中心參觀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