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現場研討會在山東泰安舉行

2020-11-26 大眾生活報網

(2019年1月10日,在中國糧油學會的大力支持下,「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現場研討會在山東泰安知食坊公司會議室召開。圖為中科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主任吳亮介紹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

本網報導(張冰 賈瓊 攝影報導) 2019年1月10日,在中國糧油學會的大力支持下,「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現場研討會在山東泰安知食坊公司會議室召開。此次研討會由中科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主辦,山東知食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馬鞍山華俄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求是《小康》雜誌社作為戰略合作夥伴,為本次研討會提供獨家媒體支持。

研討會上,中國小麥糊粉層戰略研發課題組負責人、中科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主任吳亮對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做了詳細介紹,小麥糊粉層是位於小麥胚乳(麵粉)和種皮之間的一層細胞壁,佔小麥質量的7%-9%,但小麥中70%以上的營養就集中在糊粉層中,是小麥的精華所在,又被稱為小麥中的軟黃金。由於傳統技術極難分離,在小麥加工中通常與小麥種皮一起剝離成了麩皮,作為飼料用,其營養價值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作為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所屬的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通過引進、消化、吸收了俄羅斯科學院的科技理論,自主研發了一種純物理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旋風渦流分層技術,該技術不僅能完整保留了糊粉層的營養成分,還能去除了種皮上的微生物、黴菌、重金屬以及農藥殘留,實現了每3噸麩皮就能分離出一噸糊粉層粉(另外2噸依然可以做飼料)的低成本產業化優勢,形成了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自主智慧財產權。

(2019年1月10日,「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現場研討會在山東泰安,圖為國家糧食局原副局長、中國糧油學會理事長張桂鳳(中),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王瑞元(右一)、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小麥分會副理事長、李慶龍教授(左一)參觀生產線)

為了更好地促進小麥糊粉層產業的發展,為下一步制定相關標準,本次現場研討會有幸邀請到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楊柏齡研究員,國家糧食局原副局長、中國糧油學會理事長張桂鳳,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王瑞元,國家糧食局原副局長、中國糧油學會顧問、吉林大學教授吳子丹,河南工業大學校長、中國糧油學會副理事長卞科、國家發改委原農經司副司長方言、中國糧油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莉蓉、國家糧食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雪、江南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姚惠源、南京財經大學原副校長、教授、中國糧油學會副理事長鞠興榮、中國糧油學會副秘書長於衍霞、河南工業大學糧油食品學院院長、教授王曉曦、中國糧油學會食品分會副會長、江南大學教授周惠明、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小麥分會副理事長、教授 李慶龍、河南工業大學教授溫紀平、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博導 周素梅、中國小麥糊粉層戰略研發課題組秘書長、求是《小康》雜誌社編委張志、宿遷市宿城區副區長陳瓊、安徽鳳陽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中國糧油學會食品分會常務副秘書長 朱小兵、中國糧油學會交流部主任 李芳、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副研究員衣悅濤、山東玉傑麵粉有限公司董事長尹丙傑、菏澤華瑞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蔣偉、安徽省豐潤谷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紅梅、禹城市麥香園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邵燕、中科招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區副總裁季益科、馬鞍山華俄機械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姚建森等專家領導和企業界代表。

(2019年1月10日,「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現場研討會在山東泰安召開,圖為國家糧食局原副局長、中國糧油學會顧問、吉林大學教授吳子丹發言)

本次會議由山東知食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志輝研究員主持。中國糧油學會理事長張桂鳳,對小麥糊粉層的戰略意義給於充分肯定,對糊粉層分離技術的未來前景看好,並對這一產業的發展給於具體指導。

(2019年1月10日,「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現場研討會在山東泰安召開,圖為江南大學原副校長姚惠源教授發言)

(2019年1月10日,「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現場研討會在山東泰安召開,圖為河南工業大學校長、中國糧油學會副理事長卞科教授(左一)與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王瑞元(右一)交流)

研討會上,參會專家與代表還共同參觀了小麥糊粉層千噸級示範線。參觀結束後,專家們就「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進行了現場探討。與會專家對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給於高度認可,並認為這一技術是幾十年來的一個突破,對於解決小麥麩皮綜合利用問題、國民健康問題意義重大,與會專家還對完善這一技術、加速推廣應用給於了具體指導意見。河南工業大學校長、中國糧油學會副理事長卞科對於這一技術也給予高度評價,對這一技術發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探討,並就下一步的研發做了布局。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楊柏齡研究員為研討會做總結髮言。

(2019年1月10日,「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現場研討會在山東泰安召開,圖為山東知食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志輝研究員主持會議)

(2019年1月10日,「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現場研討會在山東泰安召開,圖為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原副司長方言發言)

據吳亮介紹,山東知食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所屬於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的產業化公司,通過八年攻克,形成了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小麥糊粉層純物理成套分離技術。2015年5月公司在山東泰安中科院的產業基地內建成了「全球首條千噸級小麥糊粉層產業化示範線」,2018年5月在全國糧食產業化示範市山東濱州市陽信縣開建了全球第一家「小麥糊粉層萬噸級產業化示範工廠」,7月又和山東小麥核心產區菏澤市籤訂萬噸級小麥糊粉層產業化示範工廠合作協議,拉開該項目產業化的徵程。

(2019年1月10日,「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現場研討會在山東泰安召開,圖為中國糧油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莉蓉發言)

據吳良介紹,2018年8月18日由求是《小康》雜誌社主辦的「小麥糊粉層戰略意義」研討會在北京中國科學院舉行,與會領導專家們對小麥糊粉層的分離技術——旋風渦流分離技術、小麥糊粉層的戰略意義展開討論,為此項顛覆性技術服務國民健康與全民健康建言獻策,推向一個新臺階。會上中國糧油學會理事長、國家糧食局原副局長張桂鳳這個技術意義重大,是一件好事情,應該很好地研究,儘快出臺行業標準。本次現場會正是上次張理事長的提議下召開的。

(2019年1月10日,「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現場研討會在山東泰安召開,圖為南京財經大學原副校長、中國糧油學會副理事長鞠興榮教授發言)

(2019年1月10日,「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現場研討會在山東泰安召開,圖為國家糧食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雪發言)

(2019年1月10日,「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現場研討會在山東泰安召開,圖為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楊柏齡研究員為研討會做總結髮言)

(2019年1月10日,「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現場研討會在山東泰安召開,圖為與會專家中國糧油學會副秘書長於衍霞、江南大學原副校長姚惠源教授、求是《小康》雜誌社編委張志、中科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主任吳亮、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王瑞元(從右到左)等參觀生產線時交流。)

(2019年1月10日,「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現場研討會在山東泰安召開,圖為國家糧食局原副局長、中國糧油學會顧問、吉林大學教授吳子丹、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王瑞元、求是《小康》雜誌社編委張志(從左到右)參觀小麥糊粉層生產線。)

編輯:dz11-0076

相關焦點

  • 全球獨有的小麥糊粉層產業化項目落戶泰安
    8月21日,山東泰山糧食儲備集團公司與山東知食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就小麥糊粉層產業化項目正式籤訂合作協議,標誌著以科技為引領的農業現代化建設,正扛起泰安強農興農重任,為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增添底氣。小麥糊粉層佔麥粒總質量的7%-9%,但卻含有小麥中70%以上的營養,其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能夠有效增強免疫力、預防富貴病,被稱為小麥軟黃金。近年來,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利用火箭技術自主研發純物理分離技術,推進麩皮和糊粉層出產率為3:1,一舉攻克了世界性難題,形成了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自主智慧財產權。
  • 科學網—跨界技術「打破」小麥糊粉層
    這就是中科院歷經8年攻關成功的「小麥糊粉層產業化項目」,為小麥加工、國民健康帶來了無限可能。 8月18日,由《小康》雜誌社主辦的「小麥糊粉層戰略意義」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議由中科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馬鞍山華俄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
  • 中科院小麥糊粉層產業化項目在山東泰安投產
    5月28日,泰安市人民政府與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共建科技產業化示範基地籤約暨小麥糊粉層產業化項目投產儀式在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工業園舉行。這一項目由山東知食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投資,一期投資2000萬元建設全球首條千噸級小麥糊粉層示範生產線,二期計劃投資2億元將建設第一個萬噸級小麥糊粉層產業化工廠。
  •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調研組來泰調研小麥糊粉層健康食品產業發展
    調研組一行現場考察了位於泰安的全球首條小麥糊粉層千噸級產業化示範線和泰安國資功能性健康食品產業示範基地,聽取了浙江中科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主任吳亮,關於小麥糊粉層物理分離技術研發應用及對保障糧食安全、助力健康中國、服務消費升級的重要意義。
  • 中科院攻克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 將造福大眾餐桌
    記者從中科院了解到,該院歷經8年攻關成功的「小麥糊粉層產業化項目」,運用旋風渦流分離技術,將小麥中最有營養價值的「糊粉層」從麩皮中分離,能夠大幅度改善麵粉的品質,對小麥加工、國民健康帶來了無限可能。 跨界技術引發小麥加工革命 中國小麥糊粉層戰略研發課題組負責人、中科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主任吳亮介紹,小麥糊粉層是位於小麥胚乳和種皮之間的一層細胞壁,佔小麥質量的7%-9%,但小麥中70%以上的營養就集中在糊粉層中,是小麥的精華所在,又被稱為小麥中的軟黃金。 「小麥糊粉層是國際公認最好的全穀物食品。」
  • 比全麥還要健康的小麥糊粉層,在這個領域我國做到了世界第一
    5月22日上午,全球首條萬噸級小麥糊粉層產業化示範線暨陽信縣和中科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山東濱州舉行,全球首個小麥糊粉層產業化項目
  • 【人民網】中科院攻克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 將造福大眾餐桌
    記者從中科院了解到,該院歷經8年攻關成功的「小麥糊粉層產業化項目」,運用旋風渦流分離技術,將小麥中最有營養價值的「糊粉層」從麩皮中分離,能夠大幅度改善麵粉的品質,對小麥加工、國民健康帶來了無限可能。 吳亮說,小麥糊粉層中富含的烷基間苯二酚,是天然的抗氧化成分,具有抗癌功效;膳食纖維比例極高,30克小麥糊粉層就含10克左右的膳食纖維;另外,它的蛋白質、維生素B2、煙酸、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含量均數倍於普通主食。  「由於傳統技術極難分離,在小麥加工中通常與小麥種皮一起剝離成了麩皮,作為飼料用,其營養價值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 小麥糊粉層
    小麥籽粒胚乳的最外層組織,由單層呈立方體的細胞構成,包裹著胚乳和部分胚芽,稱為小麥糊粉層(Wheat Aleurone Layer
  • 知食坊"小麥糊粉層"參展深圳高交會
    □李君 劉強 田鵬 單青 報導  本報深圳訊 11月16日-18日,山東知食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攜小麥糊粉層系列產品亮相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
  • 小麥糊粉層分離顛覆技術,給國民健康帶來新機遇
    2018年8月18日由《小康》雜誌社主辦的「小麥糊粉層戰略意義」研討會在北京中國科學院舉行,會議以「小麥糊粉層戰略意義」為主題,由中科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馬鞍山華俄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
  • 中科院成功攻克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
    來源:光明網記者8月19日從在北京召開的「小麥糊粉層戰略意義」研討會獲悉,小麥糊粉層的物理分離技術已被中科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攻克。與會專家認為,這項高科技技術可以有效擴大我國糧食產業化規模,對我國保障糧食安全、增加糧食產量、提高糧食品質、建設健康中國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小麥糊粉層在小麥籽粒皮層的最內層,位於小麥種皮和胚乳之間,雖僅佔麥粒總質量的7%-9%,卻富含了小麥70%以上的主要營養和精華。
  • 小麥糊粉層的應用現狀
    糊粉層與皮層黏連緊密,小麥研磨過程中難以分離,通常以麩皮形式存在,糊粉層佔種皮質量的45%-50%。 從營養角度來說,糊粉層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然而麵粉加工過程中並不需要這類物質參與,因含有較多營養物質和活性成分,理化性質不夠穩定,容易造成麵粉品質的下降。
  • 【升級】中科院推糊粉層產品 助力功能麵粉產業升級
    但實際上,小麥麩皮主要由小麥的種皮層和糊粉層所組成,其中糊粉層約佔麥粒總質量的7%—9%。不過,在磨粉過程中,高營養價值的糊粉層通常與外殼緊密粘連難以分離。  上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B.A.Stone等率先從小麥麩皮中分離出小麥糊粉層,其顆粒細、口感好、營養價值高,很快被行業人士認可。去掉種皮保留小麥精華的小麥糊粉層成為解決全麥麵粉局限性問題的重要研究方向。
  • 突破普通麵粉與全麥麵粉局限 中科院研發糊粉層產品助力功能麵粉產業升級
    但實際上,小麥麩皮主要由小麥的種皮層和糊粉層所組成,其中糊粉層約佔麥粒總質量的7%—9%。不過,在磨粉過程中,高營養價值的糊粉層通常與外殼緊密粘連難以分離。    上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B.A.Stone等率先從小麥麩皮中分離出小麥糊粉層,其顆粒細、口感好、營養價值高,很快被行業人士認可。去掉種皮保留小麥精華的小麥糊粉層成為解決全麥麵粉局限性問題的重要研究方向。
  • 分離小麥糊粉層的生產線設計
    在小麥加工過程中,小麥糊粉層與小麥皮層粘貼牢固,使得小麥糊粉層細胞與小麥皮層的分離比較困難,常規方法難以剝離提取,所以在穀物脫殼的過程中,小麥糊粉層絕大部分被磨去,隨小麥皮層一起被用作飼料。 越是加工的精細,營養物質損失得越多,所以長期食用精製穀物,人體容易缺乏所需營養物質。
  • 中科院推糊粉層產品 助力功能麵粉產業升級
    但實際上,小麥麩皮主要由小麥的種皮層和糊粉層所組成,其中糊粉層約佔麥粒總質量的7%—9%。不過,在磨粉過程中,高營養價值的糊粉層通常與外殼緊密粘連難以分離。  上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B.A.Stone等率先從小麥麩皮中分離出小麥糊粉層,其顆粒細、口感好、營養價值高,很快被行業人士認可。去掉種皮保留小麥精華的小麥糊粉層成為解決全麥麵粉局限性問題的重要研究方向。
  • 中俄兩國科學院合作分離小麥糊粉層
    原標題:中俄兩國科學院合作分離小麥糊粉層  科技日報深圳11月17日電 (記者劉傳書)正在舉行的第十五屆高交會上,人們對一種從飼料麩皮分離出的糊粉層親睞有加。科學家表示,原來小麥中的營養成分多數給動物吃了實屬無奈。現在,中俄兩國科學院合作成果讓人可以分享這份營養了。
  • 未/難培養微生物分離與培養技術研討會在穗舉行—新聞—科學網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微生物資源調查暨未/難培養微生物分離與培養技術研討會現場李誠斌/攝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微生物資源調查暨未/難培養微生物分離與培養技術研討會(2019)於12月11日至14日在廣州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長鄧子新,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微生物種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清平和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長朱紅惠等28位專家學者應邀作大會專題報告。
  • 小麥胚芽、糊粉層在主食品中的應用
    小麥胚芽是小麥籽粒的一部分,佔小麥籽粒的2.6%, 是高蛋白、高維生素E、低熱、低脂和低膽固醇的營養品,胚芽具有抗癌、降低膽固醇、降血糖、補虛養血等功效;小麥糊粉層位於小麥籽粒皮層的內層,介於小麥種皮和胚乳之間,約佔小麥籽粒的6~8%,糊粉層中一般不含澱粉,而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質、礦質和B族維生素及纖維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