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小麥糊粉層的生產線設計

2021-01-15 糧食加工雜誌


 小麥麩皮主要由小麥皮層和小麥糊粉層組成,從外到內依次是由小麥的果皮、種皮、透明層、糊粉層和極少量的胚乳。小麥糊粉層存在於小麥種子胚乳的最外層,與透明層和種皮通過很強的粘附力結合在一起,在麵粉加工過程中隨小麥皮層被剝除或因碾壓損失掉。小麥糊粉層細胞以濃縮形式包含了小麥在營養學和生理學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所有物質,包括膳食纖維、蛋白質、礦物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E、必需脂肪酸以及特定的保護性物質,如生物活性酶。


在小麥加工過程中,小麥糊粉層與小麥皮層粘貼牢固,使得小麥糊粉層細胞與小麥皮層的分離比較困難,常規方法難以剝離提取,所以在穀物脫殼的過程中,小麥糊粉層絕大部分被磨去,隨小麥皮層一起被用作飼料。 越是加工的精細,營養物質損失得越多,所以長期食用精製穀物,人體容易缺乏所需營養物質。因此,想辦法將小麥麩皮中的小麥糊粉層分離提取出來將對人體有極大的好處,而且可以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而為農副產品的增值提供新的途徑。


一、當前加工技術的現狀

目前公開的文獻中,如顧堯臣《小麥麩皮加工成食品的探討—麩皮麵粉、糊粉層麵粉》及布勒等公司專利文獻中。目前3種方法:①採用溼法處理,需要對小麥皮進行溼潤處理或者生物化學處理等,但是採用溼法從小麥麩皮中提取小麥糊粉層牽涉到對小麥糊粉層產品的脫水和乾燥等問題,工藝流程較為複雜且生產周期較長。②通過生化酶促、機械碾壓或生化酶促與機械碾磨相結合法人方法,該方法提供了針對小麥糊粉層細胞的分離方法, 其工藝流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是生化酶促處理,而生化酶促處理對溫度、酸鹼度、酶的濃度、被催化物質的濃度要求非常高,故而它的工藝流程較為複雜且生產周期長。利用溼分離法提取小麥糊粉層後的後續處理問題較多,如小麥糊粉層產品的脫水、乾燥、打散和廢液體處理等,並且小麥糊粉層中的營養物質有可能會隨著液體流失。③先調質後用三輥磨粉機磨粉。先經過磨粉、分級、篩分成由糊粉層粉和非糊粉層粉加水調節到水分在10%-20%之間, 再用磨粉機進行細研磨,該方案提供了糊粉層產品的製作方法, 但其工藝流程中需對麩皮進行溼潤處理, 且並未對糊粉層如何從麩皮上剝離做具體闡述。

為客服上述加工工藝的不足,設計出一種簡單快捷、在加工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添加劑,保證糊粉層產品富含營養成分且能具備保健功能的純物理幹法提取小麥糊粉層內容物的方法。工藝流程圖1.


二、工藝方案

2.1、工藝流程:

2.2、工藝步驟如下

1)將含水率小於 15%袋裝或烘乾後麩皮的送入料倉攪拌、 儲存,防止結塊;

2)將料倉中的麩皮送入麩皮磨粉機中將麩皮研磨成包括顆粒粒度在 1.4-150μm 之間的小麥糊粉層組分和顆粒粒度在 150-2000μm 之間的非小麥糊粉層組分的混合物 ;

3)通過高壓封網將物料吸運到下進料除塵器中;

4)除塵器的物料通過高壓風網吸運到沙克龍卸料器卸料,在經過篩網目數為 100-120 目封閉式單倉篩篩理;

5)經小方篩篩理成麩皮及小麥糊粉,然後通過氣力輸送到大、小打包機分別打包。

2.3、工藝操作的注意事項

1)小麥麩皮需為烘乾或經其他處理的麩皮,水分控制在15%以內。

2)麩皮磨碾磨粒度控制在小麥糊粉層為1.4-150μm 之間,平均粒度小於 36μm;碎麩皮為150-2000μm 之間;

3)小方篩篩網目數為 100目,振動頻率控制在 4.6-6.3HZ。

4)麩皮磨粉機轉速70-100m/s;

5)成品中小麥糊粉層含量高於30%,其中膳食纖維含量高於 25%


三、工藝特點及效果

1、投資少、生產周期短。便於規模化生產。

2、該工藝採取的是機械研磨的加工方式,未加入任何其他成分, 既剝除了小麥麩皮中大部分的粗纖維又極大限度的保留了小麥糊粉層的原有特性。

3、採用氣力輸送的輸送形式保證成品安全衛生,又最大限度的保證作業環境衛生。

4、含水率小於 15% 的小麥麩皮價格低廉,原料來源廣泛,麵粉廠幾乎都有此類副產品。

5、在沒有使用脫水和乾燥的工藝提取出小麥麩皮中的糊粉層粉,保留了小麥糊粉層的營養成分。


四、結語


本工藝投資少,生產周期短;採取麩皮磨粉的方式,即剝除了麩皮中大部分的粗纖維,又極大限度的保留了糊粉層的原有特性,避免了許多後處理工序,如糊粉層產品的脫水、乾燥、打散等,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縮短生產周期;採用本工藝流程生產糊粉層產品,可實現大批量生產;採用風力輸送物料的方式,既降低了產品受到二次汙染的可能性,又最大限度的減少小麥麩皮洩露和雜質飛揚,減少環境汙染;設置料倉的作用是提高下一道工序中的研磨設備的利用率,避免設備閒置造成的資源浪費。


本文摘自《糧食加工 》,原文作者河南工業大學楊磊。

如需更多關於小麥制粉等方面的文章,有以下途徑可供參考:

1、請持續關注我刊公眾號;

2、訂閱《糧食加工 》雜誌;

3、登錄糧食加工官網,獲取全文下載。



相關焦點

  • 小麥胚芽、糊粉層在主食品中的應用
    小麥胚芽是小麥籽粒的一部分,佔小麥籽粒的2.6%, 是高蛋白、高維生素E、低熱、低脂和低膽固醇的營養品,胚芽具有抗癌、降低膽固醇、降血糖、補虛養血等功效;小麥糊粉層位於小麥籽粒皮層的內層,介於小麥種皮和胚乳之間,約佔小麥籽粒的6~8%,糊粉層中一般不含澱粉,而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質、礦質和B族維生素及纖維素。
  • 突破普通麵粉與全麥麵粉局限 中科院研發糊粉層產品助力功能麵粉產業升級
    山東泰安的糊粉層生產線        近年來,我國慢病發生呈井噴之勢。    專家普遍認為,精米精面和糖分攝入過多是導致慢性病的魁首。不健康的飲食結構使得人們面臨營養缺乏和能量過剩的雙重負擔,吃出健康成為人們飲食結構調整的追求。
  • 「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現場研討會在山東泰安舉行
    研討會上,中國小麥糊粉層戰略研發課題組負責人、中科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主任吳亮對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做了詳細介紹,小麥糊粉層是位於小麥胚乳(麵粉)和種皮之間的一層細胞壁,佔小麥質量的7%-9%,但小麥中70%以上的營養就集中在糊粉層中,是小麥的精華所在,又被稱為小麥中的軟黃金。
  • 中俄兩國科學院合作分離小麥糊粉層
    原標題:中俄兩國科學院合作分離小麥糊粉層  科技日報深圳11月17日電 (記者劉傳書)正在舉行的第十五屆高交會上,人們對一種從飼料麩皮分離出的糊粉層親睞有加。科學家表示,原來小麥中的營養成分多數給動物吃了實屬無奈。現在,中俄兩國科學院合作成果讓人可以分享這份營養了。
  • 中科院成功攻克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
    來源:光明網記者8月19日從在北京召開的「小麥糊粉層戰略意義」研討會獲悉,小麥糊粉層的物理分離技術已被中科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攻克。小麥糊粉層在小麥籽粒皮層的最內層,位於小麥種皮和胚乳之間,雖僅佔麥粒總質量的7%-9%,卻富含了小麥70%以上的主要營養和精華。專家認為,小麥糊粉層對改善「三高」、便秘和肥胖症有明顯效果,是全穀物食品不可或缺的核心內容。
  • 小麥糊粉層分離顛覆技術,給國民健康帶來新機遇
    健康食品的供給已成為建設健康中國的首要問題,而小麥為世界三大主糧之一,我國年產1.2億噸左右,在健康食品的供給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科院歷經8年攻關成功的「小麥糊粉層產業化項目」,運用旋風渦流分離技術,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用物理法分離糊粉層,大幅度改善麵粉的品質,對小麥加工、對國民健康帶來了無限可能。
  • 中科院攻克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 將造福大眾餐桌
    記者從中科院了解到,該院歷經8年攻關成功的「小麥糊粉層產業化項目」,運用旋風渦流分離技術,將小麥中最有營養價值的「糊粉層」從麩皮中分離,能夠大幅度改善麵粉的品質,對小麥加工、國民健康帶來了無限可能。 跨界技術引發小麥加工革命 中國小麥糊粉層戰略研發課題組負責人、中科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主任吳亮介紹,小麥糊粉層是位於小麥胚乳和種皮之間的一層細胞壁,佔小麥質量的7%-9%,但小麥中70%以上的營養就集中在糊粉層中,是小麥的精華所在,又被稱為小麥中的軟黃金。 「小麥糊粉層是國際公認最好的全穀物食品。」
  • 比全麥還要健康的小麥糊粉層,在這個領域我國做到了世界第一
    而另一方面,小麥糊粉層是位於小麥胚乳(麵粉)和種皮之間的一層細胞,佔麥粒總質量的7%-9%,但小麥中70%以上的營養就集中在糊粉層中,是小麥的精華所在,又被稱為小麥中的軟黃金。由於極難分離,通常在制麵粉的過程中和外表皮一起剝離,成為小麥麩皮(糊粉層約佔麩皮的40%左右)。
  • 【人民網】中科院攻克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 將造福大眾餐桌
    記者從中科院了解到,該院歷經8年攻關成功的「小麥糊粉層產業化項目」,運用旋風渦流分離技術,將小麥中最有營養價值的「糊粉層」從麩皮中分離,能夠大幅度改善麵粉的品質,對小麥加工、國民健康帶來了無限可能。   中國小麥糊粉層戰略研發課題組負責人、中科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主任吳亮介紹,小麥糊粉層是位於小麥胚乳和種皮之間的一層細胞壁,佔小麥質量的7%-9%,但小麥中70%以上的營養就集中在糊粉層中,是小麥的精華所在,又被稱為小麥中的軟黃金。  「小麥糊粉層是國際公認最好的全穀物食品。」
  • 【升級】中科院推糊粉層產品 助力功能麵粉產業升級
    據中科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主任吳亮介紹,小麥糊粉層主要是位於種皮(糠、麩子)和胚乳(麵粉)之間,以往小麥加工過程中,僅僅將麩皮和麵粉分開,其中麩皮部分一般多拿去餵豬等牲畜。但實際上,小麥麩皮主要由小麥的種皮層和糊粉層所組成,其中糊粉層約佔麥粒總質量的7%—9%。不過,在磨粉過程中,高營養價值的糊粉層通常與外殼緊密粘連難以分離。
  • 中科院推糊粉層產品 助力功能麵粉產業升級
    據中科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主任吳亮介紹,小麥糊粉層主要是位於種皮(糠、麩子)和胚乳(麵粉)之間,以往小麥加工過程中,僅僅將麩皮和麵粉分開,其中麩皮部分一般多拿去餵豬等牲畜。但實際上,小麥麩皮主要由小麥的種皮層和糊粉層所組成,其中糊粉層約佔麥粒總質量的7%—9%。不過,在磨粉過程中,高營養價值的糊粉層通常與外殼緊密粘連難以分離。
  • 小麥糊粉層的應用現狀
    糊粉層與皮層黏連緊密,小麥研磨過程中難以分離,通常以麩皮形式存在,糊粉層佔種皮質量的45%-50%。 從營養角度來說,糊粉層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然而麵粉加工過程中並不需要這類物質參與,因含有較多營養物質和活性成分,理化性質不夠穩定,容易造成麵粉品質的下降。
  • 科學網—跨界技術「打破」小麥糊粉層
    小麥糊粉層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什麼是小麥糊粉層?它有何價值? 中國小麥糊粉層戰略研發課題組負責人、中科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主任吳亮介紹,小麥糊粉層是位於小麥胚乳(麵粉)和種皮之間的一層細胞壁,佔小麥質量的7%~9%,而小麥中70%以上的營養就集中在糊粉層裡,如烷基間苯二酚、膳食纖維等,是小麥的精華所在,又被稱為小麥中的「軟黃金」。
  • 小麥糊粉層
    小麥籽粒胚乳的最外層組織,由單層呈立方體的細胞構成,包裹著胚乳和部分胚芽,稱為小麥糊粉層(Wheat Aleurone Layer
  • 全球獨有的小麥糊粉層產業化項目落戶泰安
    小麥糊粉層佔麥粒總質量的7%-9%,但卻含有小麥中70%以上的營養,其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能夠有效增強免疫力、預防富貴病,被稱為小麥軟黃金。近年來,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利用火箭技術自主研發純物理分離技術,推進麩皮和糊粉層出產率為3:1,一舉攻克了世界性難題,形成了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自主智慧財產權。
  • 中科院小麥糊粉層產業化項目在山東泰安投產
    5月28日,泰安市人民政府與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共建科技產業化示範基地籤約暨小麥糊粉層產業化項目投產儀式在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工業園舉行。這一項目由山東知食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投資,一期投資2000萬元建設全球首條千噸級小麥糊粉層示範生產線,二期計劃投資2億元將建設第一個萬噸級小麥糊粉層產業化工廠。
  • 市政府召開泰山糧食集團與浙江中科院小麥糊粉層項目匯報會
    市政府召開泰山糧食集團與浙江中科院小麥糊粉層項目匯報會 發布日期:2020-08-07
  •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調研組來泰調研小麥糊粉層健康食品產業發展
    國家、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和泰安市委市政府對小麥糊粉層產業化高度重視,日前,市政府主要領導向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領導報告了泰安加快推動小麥糊粉層產業化、發展功能性健康食品產業集群有關情況調研組一行現場考察了位於泰安的全球首條小麥糊粉層千噸級產業化示範線和泰安國資功能性健康食品產業示範基地,聽取了浙江中科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主任吳亮,關於小麥糊粉層物理分離技術研發應用及對保障糧食安全、助力健康中國、服務消費升級的重要意義。
  • 知食坊"小麥糊粉層"參展深圳高交會
    □李君 劉強 田鵬 單青 報導  本報深圳訊 11月16日-18日,山東知食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攜小麥糊粉層系列產品亮相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
  • 你不知道的小麥那些事!
    說的就是以夏熟作物小麥小得盈滿,但還沒有成熟到可以收割。小滿意味著小麥進入灌漿期和乳熟期。灌漿期間,小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澱粉、轉化的蛋白質及其他有機物質通過同化作用貯存在種子內,使籽粒日漸飽滿。小麥灌漿期需要充分的水分。農諺說,「小滿不滿,麥有一險」,指的就是小麥在此期間容易遭受乾熱的侵害,導致減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