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與WTO:風雨50年

2021-01-11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   2001-09-29 00:00:00   

經過10年奮鬥,臺灣終於要重回WTO的懷抱。可是這麼一件影響臺灣未來發展至巨的大事,在一連串的島內政治惡鬥中似乎成了一個「配角」,沒有能夠引起大家太多的注意。其實,說到臺灣與世貿組織的關係,還真是有一段長達50年的滄桑歷史。◆美國趕鴨子上架二次大戰末期,美國已經成為世界老大,除了確定成立聯合國之外,還和各同盟國,共商成立4個國際性經濟組織:糧食暨農業組織、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又稱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貿易組織。4個國際經濟組織當中,前3個都順利成立,只有國際貿易組織流產。不過,在流產前,參與各國曾經在1946年和1947年,分別在倫敦和日內瓦,討論並完成關稅暨貿易總協定章程。於是,依照這份章程,就另外成立了「關稅暨貿易總協定」,簡稱GATT,並於1948年1月1日起正式成立。當時,國民黨政府原本不願意加入關貿總協定,理由是工業落後,加上正打內戰,實在沒閒工夫理會這檔事情。不過,中國畢竟是大國,美國認為,中國沒有理由自外於關貿總協定,於是,不斷敦促中方,希望中方能夠加入。於是,國民黨政府就在1948年4月21日籤署議定書,並自同年5月21日起,成為締約會員國。◆老美翻臉不認人1948年5月,正是國民黨在大陸內戰由「戰略攻勢」轉換為「戰略守勢」的關鍵時刻。換句話說,加入關貿總協定之後沒多久,內戰就急速惡化,不過兩年左右就告山河變色,敗逃臺灣。國際關係現實無情,當初國民黨不願加入關貿總協定,美國老大哥「趕鴨子上架」。可是,一旦國民黨丟掉大陸,退到臺灣,老美就翻臉不認人。1950年2月10日,國民黨政府駐美大使顧維鈞拍電報到臺北,告訴「外交部」、「經濟部」、「財政部」:美國國務院去函「中華民國」駐華盛頓大使館,表示大陸滄陷後,中共當局拒絕履行關貿總協定義務,因此,美國將與關貿總協定締約會員國在2月23日於日內瓦舉行第四屆大會,提議停止對「中華民國」優待。對此,顧維鈞與臺灣駐比利時大使金向泗建議臺當局,一旦美國停止對臺灣關稅優待,其他會員國必將跟進。此外,顧維鈞也向臺北當局表示,根據締約國密訊,東歐共黨國家捷克代表代替臺灣代表出席關貿總協定日內瓦大會時,將以同樣的說法進一步提案,促使其他國家附和美國說法,讓臺灣難堪。顧難鈞建議臺當局乾脆退出關貿總協定算了。臺「外交部」與「經濟部」、「財政部」經過商議,於1950年3月1日,在「行政院」第199次院會上,通過「外交部」提議,授權它斟酌時機,退出關貿總協定。3月4日,臺「外交部」致電通知聯合國秘書長,表示「中華民國」退出關貿總協定。3月6日,臺灣駐聯合國代表處轉來聯合國秘書長復電,表示依照關貿總協定章程,臺灣將於5月5日退出關貿總協定。隨後韓戰開打,美國國務院才沒有繼續針對臺灣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席位下手。相反,臺灣在這兩個國際組織的席位,一路受到美國老大哥扶植,甚至臺灣在1971年秋天退出聯合國之後,還因為美國支持而得以確保。臺灣退出這兩個國際組織,是1979年臺美斷交、美國和中共建交以後的事情。◆十年努力重回WTO臺灣退出關貿總協定之後,中共也不可能入會,所以,不管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都和關貿總協定無緣。這樣維持了11年。到了1961年,臺灣首度出現重新入會想法。又過了三年,1964年6月24日,臺「外交部長」沈昌煥向「行政院長」陳誠提出,請「行政院」考慮重回關貿總協定。陳誠裁示,由「財政部長」陳慶瑜約集「外交部」、「經濟部」、外貿會等機構,研究此事。研究了將近兩個月,「財政部」在8月14日復函「外交部」,表示還是不宜重回關貿總協定。儘管主辦單位財政部一再反對,「外交部」卻等不及了,在1965年3月9日自行出招,派遣人員以觀察員名義列席關貿總協定第22屆大會。之後,又派人參加了23、24、25三屆關貿總協定大會。到了1971年,關貿總協定召開第26屆大會時,引用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也就是臺灣所謂的「排我納匪」條款,撤銷了臺灣在關貿總協定的觀察員席位。打這以後,臺灣就和關貿總協定說了拜拜。在那之後20年時間裡關於重回關貿總協定的事情,一直不斷被提起,但也一直沒有決定性發展。倒是中共在1984年11月,成為關貿總協定觀察員,然後,在1986年9月,向關貿總協定提出申請,要求「重回」這個國際性組織。到了80年代末期,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政策愈趨明朗,隨著兩岸關係逐漸解凍,臺灣加入關貿總協定政策乃告成熟。1991年元月,臺當局成立加入關貿總協定小組,由「經濟部」主管貿易事務的常務次長王建煊主持,廣邀各部會,組成專案小組,與關貿總協定各會員國談判。1992年9月,關貿總協定理事會接受臺灣申請案,並成立工作小組,臺灣同時獲得關貿總協定觀察員資格。世貿組織成立後,臺灣於1995年12月1日正式以「發達經濟體」的名義提出入世申請。臺灣提出申請後,先後與30個要求與其進行雙邊磋商的WTO成員進行了談判,並籤署了雙邊協議文件。在多邊工作方面,臺灣提出申請後,WTO共召開10次工作小組會議及3次非正式工作小組會議,完成實質審查。其中前5次工作小組是審查臺灣的外貿體制問題。1998年2月第9次工作小組會議上,首度審查臺灣工作小組報告,完成一讀,並成立農業與補貼兩個專家小組會議,以解決臺灣經貿體制存在的問題;1999年5月第10次工作小組會議結束後,臺灣所有入世文件完成實質性審查。摘自臺灣《新新聞》2001年9月19日

 

責任編輯:

共1頁

 

相關文章

   

特別策劃

  更多

聚焦臺島

  更多

臺島夜話

  更多

獨家評論

  更多

各抒己見

 

臺海視點

  更多

評論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相關焦點

  • 眷村,見證臺灣50年
    編者按:1949年,100多萬國民黨軍隊及家屬帶著不同的鄉音、記憶和創傷,倉皇渡海跑到臺灣。他們自己都沒想到,這給臺灣社會50多年的發展帶來了多麼深遠的影響。「眷村」並不是真正的村子,而是臺灣當局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給軍人家屬安排的居住地,有點類似現在的社區。不了解眷村,就難以了解臺灣的今天。
  • 中國史上最強颱風盤點:利奇馬風雨強度58年來最大
    據國家氣候中心評估,超強颱風「利奇馬」是今年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陸上滯留時間為1949年以來第6長,風雨綜合強度指數為1961年以來最大,十多個省(市)受影響,直接經濟損失為2000年以來第二多。
  • 簡述日本侵佔臺灣的50年
    明朝末年時,西班牙人佔據北臺灣,荷蘭侵入南臺灣,之後荷蘭殖民者驅逐西班牙殖民者,從1624年(明天啟)到1661年(清順治),荷蘭盤踞臺灣37年,而後由民族英雄鄭成功擊退荷蘭殖民者。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師於澎湖海域殲滅明鄭軍主力,收復臺灣,統一了全國領土。
  • 被日本佔領的50年,臺灣人是怎麼過的?
    從此,日本佔領臺灣50年之久。日本將臺灣建設成一個供給糧食的基地,也是南進太平洋的前哨站。日本這50年的治理,將剛剛踏入近代的清領臺灣,發展成了一個幾乎完全被日本同化的殖民地。日本治理臺灣的時間長度,只有清代治理臺灣的四分之一;但是,日本在臺灣留下的烙印,卻是非常深刻。回頭看看,清領的兩百年,清政府是從鄭氏政權手上,接下了臺灣島嶼。清朝治理臺灣,官員將來臺服務視為畏途,不願久留。
  • 臺灣綜藝節目智商感人言論,大陸網友:腦子是個好東西
    臺灣對大陸一直充滿著各種誤解,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臺灣某教授說大陸因為窮,吃不起茶葉蛋。臺灣的綜藝節目《wto姐妹會》,《大學生了沒》,《康熙來了》等是整天沒完沒了毫無底線地胡說八道。在這些臺灣綜藝節目裡,一些嘉賓和主持人高談闊論中,充滿對大陸的誤會和諷刺。
  • 臺灣20多個社會團體風雨中集會抗議蔡英文當局
    臺灣20多個社會團體28日在臺北舉行集會抗議活動,聲討蔡英文當局給臺灣經濟、社會和教育各領域帶來嚴重傷害。當天下午,臺北下起瓢潑大雨。由臺灣「庶民聯合自救會」發起、20多個團體協辦的「庶民自救大會」在臺北市政府前舉行。
  • 50年血淚!臺灣當年是怎麼一步步被日本侵佔的
    此事本為民間摩擦,但日本政府卻藉此大做文章,經過兩年多的充分準備,於1874年派兵武力侵犯臺灣。這便是臺灣歷史上必須提及的「牡丹社事件」。事件發生後,1874年3月22日,日軍在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領下,從臺南琅嶠登陸,在射寮紮營,開始向臺灣土著居民進攻。4月17日,日軍攻至石門,雙方展開激戰。
  • 浴血抗日臺灣沒有缺席:從1895算起扎紮實實50年
    數年前採訪一個在北京舉辦的臺灣少數民族抗日展覽,一位北京觀眾十分驚訝:「臺灣那時不是日本的嗎?他們也抗日啊?」  在臺北,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邱淑女告訴記者:「人稱中國抗戰8年,其實對臺灣來說,從1895年算起,扎紮實實抗日50年。」
  • 溫家寶談臺灣:不要因50年政治丟掉5000年文化
    「不要因50年政治丟掉5000年文化」  溫家寶:去臺灣的願望依舊強烈,因為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強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  6 讓利臺灣 因為我們是兄弟  在商籤協議時要充分考慮兩岸經濟規模和市場條件的不同
  • 臺灣地區擬修訂L-抗壞血酸鈉等4種添加劑的規範標準並規定銨磷脂的...
    2012年2月28日,臺澎金馬特別關稅區發布G/SPS/N/TPKM/253號通報:食品添加劑規範、使用範圍和限量要求標準修訂草案。具體如下:    1、修訂L-抗壞血酸鈉、核黃素、吡哆醇鹽酸鹽、葉酸的規範標準;    2、建立銨磷脂的規範、使用範圍和限量要求。
  • 回顧臺灣房市50年 居民增收追不上房價上漲
    原標題:回顧臺灣房市50年 居民增收追不上房價上漲  據臺灣媒體報導,日前,有機構發布房價研究報告指出,臺灣民眾收入成長遠遠追不上房價上漲,2012年臺北市家庭1年可支配所得能夠買到房屋面積僅為40年前的5分之1。
  • 2018年12月英語六級作文句式模板:正反觀點題型
    英語六級作文句式模板:正反觀點題型   寫作步驟   要求考生從正反兩個方面來論證某一觀點,如2000年6月四級作文、1996年6月四六級作文、1996年1月英語四六級作文。
  • 2018年「最強颱風」來襲,風雨影響將非常嚴重
    其中颱風「百裡嘉」明天將在廣東電白到海南萬寧一帶沿海登陸,受其影響,南海北部及華南沿海將有較大風雨。中央氣象臺監測顯示,今年第23號颱風「百裡嘉」的中心,中午12點位於距離廣東省雷州市偏東方向約490公裡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9級。
  • 未來50年臺灣老年人口數大增 青壯年扶養重擔加重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3月14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發展委員會」公布人口推估報告,預估到2021年臺灣總人口數達到最高,會有2361萬人,以後逐年開始減少,且人口紅利在2027年就會消失,人口結構會有巨大轉變。
  • 臺灣野柳「女王頭」風化50年對照圖出現
    臺灣野柳遠近馳名的 「女王頭」,脖子一年比一年細,未來恐面臨斷頸危機,上月北海岸一場暴雨,民眾見女王頭下方出現一道裂痕,擔心她提前「斷頭」,北海岸及觀音山風景區管理處提出對照圖,證明裂痕是巖石節理已存在40多年,近年女王頭風化速度沒有異常。
  • 南海中北部等海域將有較大風雨天氣
    華北黃淮等地霾天氣將逐漸減弱或消散  南海中北部等海域將有較大風雨天氣  一、今晨京津冀等地出現霾或霧天氣  今晨,北京、天津西部、河北南部、山西中南部、山東中南部、河南大部及陝西關中等地出現霾或霧,北京、河北中部等局地重度霾。昨日,全國大部降水較弱,海南島東部出現中雨。
  • 臺灣海岸線退縮:最嚴重地區50年倒退1000米!
    環球網援引臺灣媒體報導稱,目前臺灣的海岸線正在不斷受到海水侵蝕,以往的沙灘被淹沒,最嚴重的地方,海岸線在最近50年裡退縮了1000米。臺灣經濟部、地質調查所監測數據顯示,全臺灣至少12處海灘和沙洲正嚴重流失,過去30年退縮了100到650米。
  • 日本殖民臺灣50年,留下了近百萬後裔,蔣介石為此做了哪些措施?
    1984年,已經密謀了很多年的日本,突然對中國發動進攻,這場戰爭被稱為甲午中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者靠著先進的武器,打敗了腐朽無能的清政府,還在戰鬥結束之後,強行逼迫清政府籤署馬關條約。在籤署條約的時候,日本獅子大開口直接找清政府索要了幾億兩白銀,還試圖侵佔中國的遼東半島和臺灣。後來因為其他國家的幹涉,清政府收回了遼東半島的主權,但是臺灣這個寶島,卻淪落到日本人手裡,成為一塊殖民地。
  • 快讀等於未讀臺灣作家王文興不慌不忙的50年
    此後五十多年,他每周讀書四五天,每天讀2000字左右,至今閱讀量沒超過50本小說。選擇標準有二:文學史的名著;昨天看不懂,今天能看懂的書。王文興和白先勇是同學,當年在臺大外文系讀書的時候,一起創辦了《現代文學》雜誌。
  • 臺灣社會面臨老齡化衝擊 50年後60歲人口將佔一半
    中國臺灣網10月10日消息 臺灣不僅生得少,而且老得快。臺當局「經建會」分析數據後指出,臺灣是全球「老得最快」的地區,預計在2050年趕上日本。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經建會」預測,最快4年後全臺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超過40歲,15年後進入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率超過20%的「超高齡社會」,50年後,有一半的人超過6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