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日本侵佔臺灣的50年

2021-01-11 仁宇大歷史

寶島臺灣,坐落於中國大陸東南海域,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實自宋元起,已有漢民經澎湖遷居臺灣,到明朝末年時,因閩南地區大旱,數萬沿海災民舉家前往,墾殖臺灣,兩岸交流才日趨頻繁。

明朝末年時,西班牙人佔據北臺灣,荷蘭侵入南臺灣,之後荷蘭殖民者驅逐西班牙殖民者,從1624年(明天啟)到1661年(清順治),荷蘭盤踞臺灣37年,而後由民族英雄鄭成功擊退荷蘭殖民者。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師於澎湖海域殲滅明鄭軍主力,收復臺灣,統一了全國領土。

而到了清朝末年的1895年,一場戰敗的甲午中日戰爭,不但讓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從此清朝再也沒有海防力量。同時被迫同日本籤訂《馬關條約》,除賠款2億兩白銀,還將臺灣及澎湖列島割讓。而最為慘痛的是自此日本在臺灣開始了長達五十年的殖民統治。

其實當時在籤訂《馬關條約》時,李鴻章曾經請求以更多的賠款代替割臺,可是這時剛剛打贏戰爭的日本正想著以臺灣為基地來進攻東南亞地區,聽到李鴻章的這個請求,日本堅決不肯,甚至以再開戰爭為要挾。可惜當時的北洋水師已經全軍覆沒,沒有了談判主動權的李鴻章,只好默然地在條約上簽了字。

日本殖民者為了更好地將臺灣同化,在臺灣實施高度集權的「總督」制度,分別是 1895~1919年武官總督時期;1919~1937年文官總督時期;1937~1945年「皇民化運動」時期。

當時條約的內容特別是割讓臺灣的消息傳到國內時,整個清廷朝野上下群情激憤,而臺灣民眾的反應尤為強烈,並且迅速掀起轟轟烈烈的反割臺鬥爭。當時在《馬關條約》籤署的第二天,臺灣愛國義士丘逢甲憤而割破手指血書「拒倭守土」,並特地上書清政府廢約抗日。在上書無效的情況下,丘逢甲聯合臺灣巡撫唐景崧組建義軍,準備抗擊日寇。可是因為組織指揮不當的緣故,之後日軍攻佔臺北,丘逢甲的義軍宣告失敗。10天後,日本殖民者在臺北宣布建立殖民統治政權,宣布臺灣及澎湖列島「歸入大日本版圖」,並定此日為所謂的「始政日」,以此開始了日本對臺灣長達半個世紀的殖民史!

當時日本殖民者以重兵登陸臺灣,企圖用瘋狂的武裝鎮壓臺灣人民。可是臺灣官民不願淪為日本殖民地,這時也指望不了清政府的幫助,於是成立臺灣民主國,向清政府宣告獨立,成為中國東藩。可是日本殖民者怎麼會容許這樣的民主國的出現?

在最初的抗爭中,除了堅決抵抗的官民,還有一些人直接跑回大陸,留下除了少數民族人,就是以前客家人。而日本殖民者對於這部分客家村落,往往實行「屠村」——不分老幼,全數被害!而逃過屠殺的人民躲進深山中,因為饑寒疾病,也死傷很多!除了軍事上的殘酷鎮壓,日本殖民者還實行了殘酷的高壓統治。根據治安的狀況,將全臺灣分為「危險」、「不穩」、「平靜」三類區域,分別由軍隊、憲兵、警察守備。僅在1895到1902年間,遇害反抗民眾高達3萬餘,超出全臺人口1%,慘烈程度可見一斑。

日本殖民者以優勢兵力,在臺灣島上製造了空間絕後的大災難,也確定了它在臺灣的統治權。因為當時日本殖民者在臺灣實施高度集權的「總督」制度,並且頒布了《臺灣總督府條例》及相關條例,規定「在臺灣,總督命令即為法律」的獨裁制度。同時在臺灣全島布設警察網,州、廳、市、郡乃至街道都有警察部門,警察以日本人為主體,負責各類政務。最瘋狂的時候,每隔兩三公裡就有一個警察機構,每300人就配有一名警察。日本警察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奸淫擄掠。當時,臺灣民間嚇唬小孩兒有一句慣用語:「大人來啦!」所謂「大人」就是指當時的兇惡的日本警察。

血腥鎮壓之後的臺灣,日本殖民者開始對臺灣實行「文化殖民」,日本在臺灣島上禁止中文,開辦的學校要學日文。就連婚喪嫁娶、日常生活習慣也要按日本傳統。日本殖民當局下令撤銷春節等傳統節日,燒毀臺灣民間的諸家神靈,專設日本的天照大神。臺灣家庭必須使用日本式的家庭用品,婦女必須穿和服;吃飯要吃日本料理;行禮要行日本90度的彎腰禮;結婚要在日本花嫁神前結婚;葬禮要採用大和安葬式。為挖掉臺灣民眾身上的中國根,日本殖民當局後來還禁止中國人使用中國名字,

日本殖民者從精神、文化層面進行同化,實施「內地延長主義」,將臺灣視為日本本土的延長,套用日本的統治方式施治於臺灣,目的是讓臺灣民眾「效忠」於日本政權。

這裡面最險惡的是他的「種族滅絕」政策——日本殖民者讓臺灣島上的居民與日本人通婚,它實施這一措施目的就是把島上人全部變成日本人的後代。這一項的政策的危害極大:首先它讓日本「皇民化」思想滲入骨髓,這一思想現在還在影響著臺灣。再有會讓臺灣喪失「祖國」的意識,甚至處處「媚日」的語調,更會把這種「感情」給子孫灌輸。日本殖民者對臺灣民眾在語言文字、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多個層面「日本化」,不但彌補了它在戰爭中兵源不足的問題,甚至把臺灣當做它的後勤物資供應基地。

「一部臺灣糖業史,就是一部日本殖民史。」

作為臺灣重要農產品的甘蔗,當時被日本殖民當局無理地規定,臺灣蔗農生產的甘蔗只能賣給當地日本控制的製糖會社。通過強制性的壟斷,每年90%以上的臺灣糖輸入日本,臺灣的糖價也一跌再跌,臺灣蔗農成為日本糖業資本家的奴隸。並且日本殖民者為掌控臺灣經濟命脈,不允許臺灣人開辦大型企業,只能從事低附加值的小作坊。在日本人經營的大企業中,管理高層、技術性強的重要崗位,人員皆來自日本,臺灣本土人士只能擔任底層工作。

文化上的殖民和經濟上的掠奪,甚至日本殖民者為了防止臺灣民眾接受高等教育。從中等教育開始限制中國學生所學專業,高等教育更是明顯。在這種奴化教育下,臺灣基本上找不到一所適合臺灣百姓的中等以上教育機構。後來雖有改觀,可是高等教育裡,臺灣學生只能選擇醫學和法律專業。日本殖民者這樣做的用意非常明確,就是無論是統治核心或是社會核心,必須由日本人佔據,這些重要位置都是臺灣民眾的禁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臺灣也就結束了殖民統治。臺灣人民奔走相告,無不歡欣鼓舞,臺灣各大城市人山人海,歡呼聲、鞭炮聲響徹雲霄。可是將近50年的殖民統治,也讓臺灣留下太多的後遺症,而讓人最擔憂的是臺灣跟大陸這種文化隔離與斷層,也期待臺灣能夠早日回歸,畢竟我們都是中華民族!

更多精彩原創歷史內容,歡迎關注@仁宇大歷史

相關焦點

  • 日本侵佔時期的臺灣淡水
    淡水曾經是臺灣第一大港,位於臺灣省新北市西北沿海,河光山色、風景秀麗,自古為臺灣八景之一,昔日有「東方威尼斯」之稱。1895年的淡水風景日本人剛剛侵佔的臺灣,在這張臺北大稻埕淡水河邊拍攝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清代純樸的臺灣風貌,婦女在河邊洗衣服
  • 50年血淚!臺灣當年是怎麼一步步被日本侵佔的
    此事本為民間摩擦,但日本政府卻藉此大做文章,經過兩年多的充分準備,於1874年派兵武力侵犯臺灣。這便是臺灣歷史上必須提及的「牡丹社事件」。事件發生後,1874年3月22日,日軍在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領下,從臺南琅嶠登陸,在射寮紮營,開始向臺灣土著居民進攻。4月17日,日軍攻至石門,雙方展開激戰。
  • 日本殖民臺灣50年,留下了近百萬後裔,蔣介石為此做了哪些措施?
    1984年,已經密謀了很多年的日本,突然對中國發動進攻,這場戰爭被稱為甲午中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者靠著先進的武器,打敗了腐朽無能的清政府,還在戰鬥結束之後,強行逼迫清政府籤署馬關條約。在籤署條約的時候,日本獅子大開口直接找清政府索要了幾億兩白銀,還試圖侵佔中國的遼東半島和臺灣。後來因為其他國家的幹涉,清政府收回了遼東半島的主權,但是臺灣這個寶島,卻淪落到日本人手裡,成為一塊殖民地。
  • 臺網友:臺灣曾被日本荷蘭侵佔 但中國文化永不變
    摘要:近日,臺灣教育部門召開「十二年國教課綱課審大會」,欲減少文言文比重,裁掉若干歷代名家的經典之作,更將日本人寫的文言文變成必修,遭到各界一致批評。臺灣網友質疑稱,「部分『臺灣人』說自己不是中國人,卻有著中國漢文化的節日與習俗」。
  • 被日本佔領的50年,臺灣人是怎麼過的?
    (甲午海戰)清治臺灣時期1895年,甲午戰爭爆發,中國戰敗。日本強索臺灣,中國只能將其割讓給對方。從此,日本佔領臺灣50年之久。日本將臺灣建設成一個供給糧食的基地,也是南進太平洋的前哨站。日本這50年的治理,將剛剛踏入近代的清領臺灣,發展成了一個幾乎完全被日本同化的殖民地。日本治理臺灣的時間長度,只有清代治理臺灣的四分之一;但是,日本在臺灣留下的烙印,卻是非常深刻。回頭看看,清領的兩百年,清政府是從鄭氏政權手上,接下了臺灣島嶼。清朝治理臺灣,官員將來臺服務視為畏途,不願久留。一撥一撥的移民進入臺灣,從南到北,將臺灣轉化為一個閩、粵兩系漢人的墾拓地區。
  • 葡萄牙以及荷蘭,是如何侵佔我國澳門和臺灣?
    1510年,葡萄牙佔領了印度的果阿,在那裡設置總督,從此果阿成了它繼續向東方擴張的據點。1511年,葡萄牙侵佔了馬六甲,把這裡作為入侵中國的前哨。葡萄牙殖民者在中國東南沿海掠買人口,詐騙錢財,販賣違禁物品,遭到中國人民的堅決反抗。1517年,葡萄牙派遣使者安刺德和比留斯,率領武裝船艦到達廣東大門島。
  • 中國未來50年將打六場戰爭:世界徹底亂翻天
    中國海軍海上軍事演習所以在未來10年內,即2020年前,中國必需拿出統一的戰略方針,對臺宣布國家統一最遲期限是2025年,要麼臺灣接受和平統一(這是全球華人最想看到的結果),要麼進行武力統一(這是中國大陸被逼的唯一選擇),為了統一,中國在三至五年內做足準備(其時中國的航母已下水服役,殲18<中國的四代隱形戰機>戰機已裝備軍隊,中國具備了武力統一臺灣的實力),時間一到,無論是哪種統一方式
  • 浴血抗日臺灣沒有缺席:從1895算起扎紮實實50年
    數年前採訪一個在北京舉辦的臺灣少數民族抗日展覽,一位北京觀眾十分驚訝:「臺灣那時不是日本的嗎?他們也抗日啊?」  在臺北,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邱淑女告訴記者:「人稱中國抗戰8年,其實對臺灣來說,從1895年算起,扎紮實實抗日50年。」
  • 日本是如何給臺灣人洗腦的?
    臺灣大神社是日佔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神道之地(1944年,被墜落的飛機炸毀了)(圖片:Wikipedia)▼皇民化運動1895年,日本通過《馬關條約》侵佔我國臺灣自1897年起,臺灣就開始舉辦相撲比賽▼20世紀初,東鄉實、伊藤四郎提出:「以將作為中華民族的臺灣人同化於日本為其根本方針。」自此改造臺灣人民的國民性,增強其對日本國家和天皇認同,並最終讓臺灣的中國人民成為日本天皇忠實子民的「皇民化運動」,成為了日本侵略者在臺灣施行殖民統治一以貫之的方針政策。
  • 侵佔臺灣38年的荷蘭殖民者,原來只是一家公司
    1602年,在荷蘭聯省共和國大議長奧登巴恩維爾特的主導下,荷蘭成立了聯合東印度公司。由於得到國會授權,東印度公司的特權令人瞠目結舌。這家公司,竟然可以傭兵、駐軍、築城、鑄幣、任命官吏和法官,還可以與其他國家籤訂條約。巔峰時,公司擁有15000 個分支機構,貿易額佔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
  • 臺灣同胞抗日歷史的啟示與思考
    同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飽受磨難的臺灣同胞終於擺脫長達50年的日本殖民統治,重回祖國懷抱,實現了兩岸同胞的骨肉團聚,譜寫了中華民族抵抗外來侵略、同仇敵愾的悲壯詩篇。 一、臺灣同胞抗日的基本特點和歷史經驗 19世紀70年代,剛剛走上明治維新之路的日本,很快就確立了「開拓萬裡波濤,布國威於四方」(1868年明治天皇御筆信《宣揚國威辰翰》)的侵略總方針,積極對外侵略擴張。
  • 日據時期,臺灣是怎樣被日本統治的?
    清治臺灣時期1895年,甲午戰爭爆發,中國戰敗。日本強索臺灣,中國只能將其割讓給對方。從此,日本佔領臺灣50年之久。日本將臺灣建設成一個供給糧食的基地,也是南進太平洋的前哨站。日本這50年的治理,將剛剛踏入近代的清領臺灣,發展成了一個幾乎完全被日本同化的殖民地。日本治理臺灣的時間長度,只有清代治理臺灣的四分之一;但是,日本在臺灣留下的烙印,卻是非常深刻。
  • 臺灣社會面臨老齡化衝擊 50年後60歲人口將佔一半
    中國臺灣網10月10日消息 臺灣不僅生得少,而且老得快。臺當局「經建會」分析數據後指出,臺灣是全球「老得最快」的地區,預計在2050年趕上日本。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經建會」預測,最快4年後全臺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超過40歲,15年後進入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率超過20%的「超高齡社會」,50年後,有一半的人超過60歲。
  • 眷村,見證臺灣50年
    編者按:1949年,100多萬國民黨軍隊及家屬帶著不同的鄉音、記憶和創傷,倉皇渡海跑到臺灣。他們自己都沒想到,這給臺灣社會50多年的發展帶來了多麼深遠的影響。「眷村」並不是真正的村子,而是臺灣當局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給軍人家屬安排的居住地,有點類似現在的社區。不了解眷村,就難以了解臺灣的今天。
  • 回顧臺灣房市50年 居民增收追不上房價上漲
    原標題:回顧臺灣房市50年 居民增收追不上房價上漲  據臺灣媒體報導,日前,有機構發布房價研究報告指出,臺灣民眾收入成長遠遠追不上房價上漲,2012年臺北市家庭1年可支配所得能夠買到房屋面積僅為40年前的5分之1。
  • 臺灣與WTO:風雨50年
    可是這麼一件影響臺灣未來發展至巨的大事,在一連串的島內政治惡鬥中似乎成了一個「配角」,沒有能夠引起大家太多的注意。其實,說到臺灣與世貿組織的關係,還真是有一段長達50年的滄桑歷史。◆美國趕鴨子上架二次大戰末期,美國已經成為世界老大,除了確定成立聯合國之外,還和各同盟國,共商成立4個國際性經濟組織:糧食暨農業組織、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又稱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貿易組織。
  • 教授:蔣介石提倡反日50年 下兩代臺灣人仍親日
    「臺獨」對日本情有獨鍾,這是眾所周知的。比如,呂秀蓮覺得甲午戰爭對臺灣是不幸中的大幸;彭明敏主張臺灣若要統一也應找個衛生的國家;而蔡英文提倡的積極和平完全是複製自安倍。至於李登輝,其人日本情結最深重,他對自己兄長供奉在靖國神社由衷感激。
  • 臺灣幾個著名景點簡述
    【美麗島站-光之穹頂】捷運站由日本建築師高松伸所設計,以祈禱為主題象徵,車站內部的公共藝術作品豐富。最知名的光之穹頂由義大利藝術家水仙大師親手打造,車站的頂部完全由彩繪玻璃拼接鑲嵌而成。五彩斑斕燈光很適合遠點仰拍。【旗津半島】在黑沙灘上踏浪;位於高雄市西南端,為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小島。
  • 日本遭遇近50年來秋刀魚「魚荒」 日媒「甩鍋」中國大陸和臺灣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餘鵬飛】日本全國秋刀魚舷提網漁業協同組合(東京)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秋刀魚漁獲量為77169噸,較上年減少了30%。根據該漁協現存資料,這是漁獲量約5.2萬噸的1969年以來的低值。
  • 簡述日本富士交流伺服的三大基本特點
    打開APP 簡述日本富士交流伺服的三大基本特點 vacsin2018 發表於 2020-06-12 14:49:50 日本富士交流伺服的三大基本特點 富士交流伺服電機定子的構造基本上與電容分相式單相異步電動機相似.其定子上裝有兩個位置互差90°的繞組,一個是勵磁繞組Rf,它始終接在交流電壓Uf上;另一個是控制繞組L,聯接控制信號電壓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