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紀時,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西方殖民主義者開始對海外進行海盜式的掠奪,地大物博的中國成為他們掠奪的重要目標。最先來到東方的殖民主義者是葡萄牙,當時明朝稱它為「佛朗機」,這是阿拉伯人對葡萄牙的稱謂。
明朝統洽者腐朽昏庸,對世界的大變化很少了解,西班牙人因為外貌同葡萄牙人相似,所以也被明朝稱作「佛朗機」。
1510年,葡萄牙佔領了印度的果阿,在那裡設置總督,從此果阿成了它繼續向東方擴張的據點。1511年,葡萄牙侵佔了馬六甲,把這裡作為入侵中國的前哨。葡萄牙殖民者在中國東南沿海掠買人口,詐騙錢財,販賣違禁物品,遭到中國人民的堅決反抗。
1517年,葡萄牙派遣使者安刺德和比留斯,率領武裝船艦到達廣東大門島。他們不顧明朝官吏的阻止,鳴炮示威,強行駛入珠江,在廣州登陸。
1521年,葡萄牙殖民者,侵擾廣州附近的屯門島,遭到明軍的反擊。兩年以後,葡萄牙殖民者到廣東,新會縣西草灣搶劫,明朝水軍迎頭痛擊,擊沉葡人船艦,還繳獲了佛朗機炮。隨後葡萄牙殖民者又到福建、浙江沿海,同倭寇相勾結,進行搶劫騷擾,也先後被明軍擊退。
由於中國軍民的堅決反擊,葡萄牙殖民者在中國沿海建立據點的企圖,一直無法實現。1535年,葡萄牙殖民者以可恥的行賄手段,買通中國地方官,以每年交租銀二萬兩為條件,獲準在廣東香山縣的濠甓(即澳門)停泊。
1553年,又收買明朝海道副使汪柏,以海船遭到風暴,貨物被浸溼,請求在濠鏡晾曬為藉口,在那裡建築茅舍居住。隨後,葡萄牙人大量湧進濠鏡,不到十年,那裡的歐洲人已多達萬人。原先濠鏡的行政、司法、稅收等還歸廣東地方政府管理,後來這些主權也逐漸失去。
葡萄牙人在那裡設置行政機構,建築城牆炮臺,壟斷歐亞之間的通商,掠奪了大量財富。澳門是西方殖民主義者在中國非法霸佔的第一個據點,它就這樣逐步淪為葡萄牙的殖民地。
繼葡萄牙之後來到中國的西方殖民主義者是西班牙人,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佔領呂宋(菲律賓),阻礙中國同呂宋正常的經濟文化交流,汙辱和壓追在昌宋居住的中國人。1626年,荷蘭殖民者又侵佔我國合灣北部的基隆和淡水。
十七世紀初,歐洲形勢發生了變化,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荷蘭崛起,稱霸海上。它企圖以武力打開中國的大門,1601年,荷蘭商船第一次到達中國活動;
1602年,荷蘭一度侵佔我國澎湖,但不久就被福建軍民驅逐;1622年,荷蘭殖民者再次侵入澎湖,並且在金門、廈門等地殺人搶劫,為非作歹,激起了當地人民的憤怒。
1624年,在福建人民的支持下,明軍向佔據澎湖的荷蘭殖民者發動進攻,俘虜其頭領高文律等十二人。侵佔澎湖的企圖不能實現,荷蘭殖民者又於1624年,侵入我國臺灣南部,在這裡建立赤嵌城。
1642年,荷蘭打敗西班牙,獨佔了臺灣。荷蘭殖民者在臺灣徵收高額人頭稅,把臺灣人掠賣到爪哇當奴隸,殘酷地壓追臺灣人民,榨取臺灣的財富。臺灣人民不畏強暴,進行了長期的反抗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