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從東方進口的商品,由荷蘭航海者轉銷給北方各國

2020-12-05 趣觀歷史變化

在葡萄牙終於想到要在南非立足之前,它的東方帝國已經垮臺了。荷蘭和英國已經取而代之。荷蘭的興起,更確切地說是政治上還比較鬆散地聯合在一起的「七省」的興起,是同當時歐洲所發生的事件有直接聯繫的,我們必須簡要地回顧一下這些事件。

十六世紀時,葡萄牙從東方進口的商品由荷蘭航海者轉銷北方各國。但在1580年,葡萄牙國王塞巴斯蒂昂去世,他的遠親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春取了葡萄牙王位,荷蘭入的上述買賣受到嚴重影響。因為那時候荷蘭指責宗主國西班牙排斥新教,正在同它進行公開的戰爭。

1585年,菲利普還把在葡萄牙和西班牙港口的所有荷船全部扣留。三年後,他企圖人侵大不列顛,結果他的無敵艦隊遭受慘敗,這就不但使他的敵手荷蘭人、而且也使英國人有了勇氣。這兩個國家從此感到它們已經強大到可以無視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的教書和託爾代西拉斯條約了,尤其因為它們已不再是天主教國家了。

西班牙方面新的敵對行為又迫使荷蘭迅速採取行動。1590年,馬德裡政府又一次把在伊比利亞半島港口的荷蘭船扣留了起來。翌年,第三次採取了同樣的措施。荷蘭入不得不放棄代銷的貿易,而從此設法直接取得東方的產品。他們起先想通過北冰洋打開東北方向的航線。

但未成功。反之,取道非洲南端的路線卻有成功的希望。荷蘭擁有某些有經驗的航海家和學者,熟悉葡萄牙的經驗。他們最有名的船長是範朗斯霍頓和德霍特曼。加爾文教派的牧師普蘭西烏斯在宗教理論上給予了鼓勵。最後,在裡斯本的猶太僑民於1590年被驅逐,逃亡到阿姆斯特丹,其中有些是香料貿易的傑出專家。

1594年,阿姆斯特丹有七個巨商創建一家公司,直接從事探測去印度的航路。公司派出了四隻船,共有人員二百五十名,由徳特曼任隊長。

這個船隊儘可能地避開葡萄牙人。船隊不在非洲東海岸和馬達加斯加島之間逆莫三鼻給暖流而上,而是轉向馬達加斯加的南端,繞過這個大島,然後直插印度尼西亞。1597年,這次遠徵的倖存者滿載胡椒而歸,這批胡椒足夠抵償遠航的化費。

這次成就雖然不大,但卻推動七人合夥的公司又進行了一次遠航,並促成了別的一些公司的建立。這樣,到1598年,就已有二十二隻荷蘭船駛過南非了。

相關焦點

  • 一條葡萄牙香料船,催生了現代國際法
    1498年,葡萄牙船長達·伽馬首次航行到達印度。從此,葡萄牙控制了印度尼西亞的香料群島(即摩鹿加群島),壟斷了東方的香料貿易。為了防止其他國家的競爭,葡萄牙一直把繞過非洲好望角到達香料群島的航線信息視為最高國家機密。其他歐洲國家雖然垂涎於葡萄牙帝國的暴利,但他們缺乏先進的航海技術,更不知道航線信息,只能從葡萄牙進口香料。
  • 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
    Henrique恩裡克王子是大航海時代早期的標誌性人物。他領導葡萄牙海外探險四十五年(1415-1460年),擁有最優秀的探險家和航海家,建立起世界一流船隊,控制了西非3500公里海岸線,為葡萄牙成為第一個全球性帝國奠定基礎。
  • 書摘|搜尋高麗:西方航海家的朝鮮冒險因何難成功?
    1583年,他啟程前往印度,在果阿邦擔任葡萄牙大主教秘書一職,因此得以接觸到許多本不應該為荷蘭人所知的信件。荷蘭人此前一直通過葡萄牙收購貨物,但1580年西班牙人佔領了葡萄牙,停泊在裡斯本港的外國船隻全部被沒收了,荷蘭的香料貿易也被迫中斷。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開啟航海旅程前的他,為什麼拋棄葡萄牙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這本書以哥倫布的航行為線索,描繪了大航海時代各國的眾生相,以及海上時代的種種傳奇。它告訴我們大航海時代是怎樣緩緩拉開世界序幕,人類文明中心又是怎樣從地中海地區轉移到大西洋區域的,更讓我們知道西方的海洋文明時代是如何崛起。
  • 葡萄牙以及荷蘭,是如何侵佔我國澳門和臺灣?
    最先來到東方的殖民主義者是葡萄牙,當時明朝稱它為「佛朗機」,這是阿拉伯人對葡萄牙的稱謂。明朝統洽者腐朽昏庸,對世界的大變化很少了解,西班牙人因為外貌同葡萄牙人相似,所以也被明朝稱作「佛朗機」。1510年,葡萄牙佔領了印度的果阿,在那裡設置總督,從此果阿成了它繼續向東方擴張的據點。
  • 誤打誤撞成就的傳奇:葡萄牙在西非的航海探險
    法西斯統治下的葡萄牙,維護殖民地最為堅定,建造發現者紀念碑,追溯海外殖民漫長的歷史,為的是喚醒擁有帝國的榮耀感,給當局的政策鼓勁。只是,曾經作為殖民先鋒的葡萄牙早已失去當年的榮耀,淪為歐洲最為落後的地區:政治上反動,外交上孤立,經濟停滯不前,工業化遲遲未能展開,以其國力難以承擔維護殖民地的代價。
  • 揭荷蘭航海家「驚險日常」
    1622 年夏季,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雷爾松(Cornelis Reyerszoon)指揮官率領 6 艘大型帆船和 6 艘中型快船,總計 660 人,前往攻打葡萄牙人在中國居住的澳門失敗後,轉而佔領澎湖,試圖向實施海禁的明朝尋求開放合法貿易。這時的商船艦隊,主要是依靠翻譯成荷文的葡萄牙海圖航行,但常因資訊陳舊或錯誤,而處於「船在人在、船亡人亡」的險境。
  • 葡萄牙王子「航海家亨利」:新航路開闢時代的先驅
    [摘要]《美國簡史》是一部通俗、生動的美國史書,由荷蘭裔美國著名歷史學家、作家房龍編著。作者以其淵博的學識,簡潔、流暢的筆觸敘述了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至20世紀30年代在北美大陸上的風雲變幻。因為他第一個提出了「可以西行至東方」的想法,並將其付諸實踐。與我們的時代比起來,中世紀的人具備一個優秀特徵:對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這一點被用來作為衡量一個人品質的重要標準。希臘人早在1000年以前就說過,只要誠實地勞動,眾神就會不遺餘力地相助。15世紀,將宙斯奉為行會守護神的人們,仍然在遵守這條「唯有勤勞能致富」的準則。
  • 終身未娶的葡萄牙王子,如何開啟了大航海時代?
    我們提到偉大的大航海時代,總是會提到哥倫布、麥哲倫、達·伽馬、迪亞士等耳熟能詳的航海家。其實,在哥倫布、麥哲倫等人率領他們的船隊進行遠洋探險時,一位葡萄牙王子已經在著手推動遠洋航行,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他全名叫唐·恩裡克·杜克·日·維塞烏,即亨利王子,又稱恩裡克王子。
  • 孫子兵法全球行:從中葡航海家看東西方兵家文化
    中新網裡斯本9月14日電題:從中葡航海家看東西方兵家文化  作者 韓勝寶 於建華  走進葡萄牙航海博物館,令記者百感交集。15、16世紀,葡萄牙在非、亞、美洲建立大量殖民地,成為海上強國。一時之間,整個東方的海上貿易成了葡萄牙一家獨霸的天下。紅木、咖啡、黃金和鑽石也從世界的另一端源源不絕地運抵裡斯本,葡萄牙得以恣意享受由美洲和非洲殖民地聚斂而來的財富。
  • 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探險家—麥哲倫
    本文章由角落裡的玫瑰花原創獨家發布,歡迎眾多讀者前來領略~~在古代的中國人們一般認為天圓地方,古代巴比倫人認為地是圓的,而大地周圍都是河流,古代歐洲人認為大地是一個平面麥哲倫1480年出生於葡萄牙北部的一個破落騎士家庭,十歲左右他進入王宮服役,充當王后的侍衛,16歲時進入葡萄牙國家航海事務廳,因而熟悉的航海事務的各項工作,此後,他在東南亞參與殖民戰爭時了解到,香料群島的東面還是一片大海,而且他的朋友佔星學家法力羅也同時計算出香料群島的位置,因此他推測,這片大海的東面一定是新發現的美洲
  • 大航海時代本質是落後的西方渴望接觸先進的亞洲
    大航海最初的動因是為著進口香料,從功用上說在刺激舌頭之外,並沒有特別大的意義。遠洋貿易開通之後,西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以美洲的白銀來換取亞洲的香料,放在現代相當於拿硬通貨幣去購買可口可樂,不被人罵作敗家就算好的了,怎麼會成為崛起之路呢?當然,歷史的發展從來都不是簡單的線性模式。
  • 統治與文明,大航海時代殖民帝國的形成與世界經濟發展
    早在羅馬帝國時代,當時東西方文明就已經通過一條陸地上的絲綢之路進行溝通和交流,當時東方的漢帝國稱呼羅馬帝國為「大秦」,此後絲綢之路始終作為東西方文明以及商業往來的重要通道,尤其是到了唐代的時候,雙方的來往達到了最大規模,直至蒙元時期,作為帝國中心的元大都,一直是作為東方國際貿易中心。
  • 大航海時代後的宗教肅清,靈媒巫師的覆滅之謎!
    靈媒巫師自古有之,在古代,男巫稱為wizard,女巫稱為witch,《聖經》上不止一次提到術士magician這個詞彙,而在其他一些宗教中,也把巫師統稱為禁厭師,北亞以及東歐西伯利亞,中國北方古代也將巫師稱之為薩滿或者法師,通常指一些通過怪力亂神的術法治病驅災的江湖遊醫和神婆神漢。
  • 荷蘭航海家北極探險日誌:我們吃了幾把草,精神馬上振作起來了
    荷蘭航海家巴倫支從19世紀中葉起,他反覆航行過並航遍了各個海區的巴倫支海被命名如斯,以資紀念,他參與發現的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東部的一個小島也被稱為巴倫支島。 1871年,挪威獵海象人發現了巴倫支一行在新地島北岸東南處的越冬營地小屋和越冬者留下的一些東西。
  • 葡萄牙海上帝國崛起:王子恩裡克一次又一次目送探險船隊駛向遠洋
    從此葡萄牙殖民者開啟了一樁最骯髒的買賣——依靠奴隸貿易集聚財富,恩裡克王子從中抽取四分之一的紅利,以便支持他的航海事業和贖回戰爭中的人質。販奴的歷史由來已久,遠的羅馬時代不說,早在9-10世紀,阿拉伯人就在非洲北部開始了這一罪惡勾當,不過有組織的大規模長途販運,始作俑者當是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人。
  • 遊覽荷蘭著名博物館,了解荷蘭航海時代的知識
    是歐洲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也是荷蘭最大的博物館。宮殿式的建築氣勢恢宏,富有濃厚哥德式風格的紅磚,使其成為阿姆斯特丹的地標之-。這裡藏有大量世界知名的藝術珍品,荷蘭黃金時代的繪畫作品更是幾乎全部匯集於此繪畫部門在國立博物館中所佔的比例最大,是該館的核心部門。這些繪畫以17世紀荷蘭畫派作品為主,有倫勃朗的《夜巡》《母親像》弗美爾的《看信的女人》《小巷》以及弗朗斯·哈爾斯和揚·斯滕的傑作等。
  • 裡斯本都市奇譚(11)發現者紀念碑
    最初構想由科蒂內利·泰爾莫(Cottinelli Telmo)[1] 在薩格裡什(Sagres,葡萄牙知名啤酒)集團的某個項目中提出,但過了好多年都未真正實施。儘管建紀念碑的呼聲越來越大,最後還是淪為笑柄 「是的,在葡萄牙,啥啥都是光說不做」。
  • 為什麼會有大航海的發生,總結起來就是「3G」
    2、 越往北走北極星越高,越往南走北極星越低,最後可以看到一些在北方看不到的新的星星3、 在月食的時候,地球投到月球上的形狀是圓形的。想想這不就說明地球有個弧度嗎?最後,羅馬的地理學家託勒密就用這個理論建立了地圓說以及地心說。由於中世紀的時候羅馬教會極力的主張地心說為正統,連帶也把地圓說變成了歐洲人的信條。哥倫布就是地圓說的忠實粉絲。
  • 歷史上中外著名的七大航海家,你認識幾位
    四、麥哲倫 葡萄牙探險家、航海家、殖民者,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險,1519年—1522年9月船隊完成環球航行,麥哲倫在環球途中在菲律賓死於部落衝突中。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後繼續向西航行,回到歐洲,並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