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航海家北極探險日誌:我們吃了幾把草,精神馬上振作起來了

2020-12-05 無名狂客

荷蘭航海家巴倫支從19世紀中葉起,他反覆航行過並航遍了各個海區的巴倫支海被命名如斯,以資紀念,他參與發現的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東部的一個小島也被稱為巴倫支島。 1871年,挪威獵海象人發現了巴倫支一行在新地島北岸東南處的越冬營地小屋和越冬者留下的一些東西。5年以後,人們才在已倒塌的小屋廢墟裡找到巴倫支寫的關於那次航行和越冬情況的報告。報告「說明我們怎樣離開荷蘭駛往中華王國,在這片陸地上我們發生了什麼事」。

1980年,蘇聯探險者又發現了巴倫支他們遺棄的船舶殘骸。 兩小船沿西海岸繼續南下,沿途不斷靠岸,生火煮飯,獵捕禽獸。7月28日,小船駛抵新地島南島西南岸,碰到了兩艘俄國船。荷蘭人得到了俄國人的補給,它們一起駛向瓦伊加奇島。途中由於風暴和濃霧,荷蘭人又不得不在一個小島停留了4天。他們在島上發現一種匙形小草。德·菲爾喜悅地說:「我們吃了幾把這樣的草……,精神馬上振作起來了。以前我們連嚼麵包幹的勁都沒有,現在我們能嚼能咽了。」這個報導實際上記錄了人類認識和徵服壞血病路程上的一小步。

天氣漸漸轉好,荷蘭人繼續南下,到達伯朝拉海南岸,接著西返。途中不斷遇到俄國船,得到幫助和補給。8月25日,小船隊到達科拉灣入口處附近的基利金島。他們在這裡打聽到,在科拉灣停泊著3艘荷蘭船,由楊·魯普指揮。原來,1597年7月初他們在熊島分手後,楊·魯普向北探航,但仍只前進到斯匹次卑爾根的北海岸就被冰層擋住。他便返航回到荷蘭。

1597年冬天他又率領商船和貨物來到阿爾漢格爾斯克,現在正準備返航。荷蘭探險隊的殘存人員,包括黑姆斯克爾克、德·菲爾改乘楊·魯普的船於1597年9月16日回到阿姆斯特丹。17個越冬者中共喪生了5個。 17世紀的第一個25年間,又有一些荷蘭航船被派去探尋東北航路,但沒有一艘越過喀拉海的大門喀拉海峽和尤戈爾海峽。

此後,荷蘭人完全停止了這種探險。繼巴倫支的第三次探險後,西方對東北航路的探尋只有英國人亨利·哈得孫的遠航值得一提。1607年,他受莫斯科公司的委託探尋東北航路。基於和魯普一樣的地理學觀念,這年夏天他在格陵蘭和斯匹次卑爾根之間尋找去北極的通道,試圖先穿過北極,再南下穿過阿尼安海峽,直達日本。

這次他在北緯80度左右仍被冰層擋回,但返航時他們發現了北緯71度附近歐美之間的楊馬延島。第二年夏天他又試圖走傳統的東北航線去東方。他先想到達斯匹次卑爾根東海岸,但沒有成功。後來他到了新地島西南岸。但沒有穿過喀拉海峽就在冰塊前退縮了。

哈得孫帶回的有價值的消息和知識主要是格陵蘭海域有豐富的鯨類和獸類資源。此後,西歐的漁獵船便接踵而至。哈得孫後來致力於探尋西北航路,取得較大的地理發現。 以巴倫支為首的或以巴倫支為靈魂的荷蘭船隊對東北航路的三次探險,繼俄國人後再次發現了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新地島的北島和一些小島,首次探察了斯匹次卑爾根的西北海岸、新地島北部海岸,向北挺進到北緯80度的封凍冰線。他們把文明人類的航海範圍向北提高了幾個緯度,創造了在如此之北的極地過冬的成功先例,同時還繪製了準確的地圖和海圖,搜集了寶貴的豐富的氣象資料。

相關焦點

  • 一份特殊的航海日誌,讓沒去北極點的人也能找到一種抵達感
    按:我不是海員,更不是掌舵人,我只是以一個探險旅行者的身份從非專業的角度記錄了目前世界上最強大動力破冰船——五十年勝利號核動力破冰船第51次北極點之行的航海日誌。這份航海日誌,讓沒去北極點的人也能找到一種抵達感。
  • 北極,一個對我們來說親近又遙遠的地方
    北極,我們一直在探索,幾百年過去了,我們對於他的認識確沒有很大的增漲,這個神秘又遙遠的地區,也許是地球上僅存的幾個沒有大規模入駐的地區。圖片來源:高品圖像約翰雷博士,蘇格蘭醫生及探險家。圖片來源:高品圖像富蘭克林於1818年首次進入北極地區, 1819年至1822年間,他帶領20人在加拿大西北地區沿科珀曼河進行陸上探險,結果有11人中途喪生,當中大多數死於飢餓。圖片來源:高品圖像麥克林託克,愛爾蘭海軍軍官、探險家,他參加了約翰富蘭克林北極探險的搜尋工作。1884他從皇家海軍退役,軍銜為海軍上將。
  • 揭荷蘭航海家「驚險日常」
    於是不再只依賴以前的葡萄牙海圖,而是要求所有掌舵人員:「船開到某個地方,附近有河流、灣澳、淺灘及小島,都要量測水深、以地圖方式標示,或至少要完整記錄在航海日誌中。」格羅寧根號這些船,是由荷蘭國家或是各個城市共同出資,大家一起出錢才能造船跑那麼遠,耗費相當驚人。
  • 保羅·范赫文為荷蘭航海家作傳
    保羅·范赫文為荷蘭航海家作傳2002年04月15日16:09:41 中新社 水杯子   荷蘭裔大導演保羅·范赫文(《本能》《透明人》)宣布將拍攝一部荷蘭航海家的傳記片《巴達維的墳場》(BATAVIA'S GRAVEYARD)。
  • 他推動了歐洲航海探險,既是王子又是航海家,這位人物究竟是誰?
    1394年,開創了歐洲航海探險偉大時代的一個人誕生了,他就是葡萄牙國王奧若一世的三王子亨利,據說他誕生時的星象預示他「必將進行偉大而高貴的徵伐,更重要的是,他必將發現他人無法看到的神秘的東西。」亨利從小學習戰略和戰術、外交藝術、國家管理、古代和現代的知識,可以說是 博覽群書。
  • 葡萄牙王子「航海家亨利」:新航路開闢時代的先驅
    或者再有幾篇題為《我是如何成為冒險家的》專訪稿,並籤名留念,那有多妙!不,還是沒有最好!雖然,我們有時會想了解關於他的更多事情,而我們對他的了解也確實不多,但是這卻能很好地避免那些細枝末節掩蓋住他事業中那最為閃耀的一點——他堅信只要一直向西行駛,即可到達中國,且能途徑印度再返回歐洲大陸。而當時的歐洲人認為,如果一直往西航行,就會從平面的邊緣跌下去或者被太陽烤化。
  • 大航海之路探險玩法首曝 找尋未知的世界
    對於所有立志成為航海家的玩家來說,地理大發現時期繁華的港口、碧波蕩漾的大海,以及隱藏著機遇和財富的未知大陸,都是他們無比嚮往的所在。在網易首款全3D真實航海冒險MMO手遊《大航海之路》當中,玩家即可通過基於真實遊戲世界觀設定的探險玩法,開啟夢想中的發現之旅!  《大航海之路》探險玩法總計分為:港口探險、海上探險、陸地探險三大主題類型。
  • 自然日誌 x 28 | 眼睛長在翅膀上,你是要上天?
    最近,她剛從世界的盡頭北極回來,給我們帶來了升級版的「自然日誌」——更多趣味性更多小知識。我們將在每周三的晚上十點為你連載她的日誌,願你在入睡前能夠通過她的記錄去了解發生在這個星球另一邊的自然裡的有趣故事。前段時間荷蘭的天氣總算穩定的晴了一陣,蝴蝶們也一股腦的出來放風了(這裡緯度高,冷冷的天氣讓蝴蝶憋到現在才出來)。
  • 探索北極的門戶斯瓦爾巴群島:致想像的盡頭
    北極馴鹿航海家、探險者、礦工與北極獵人「這片土地神秘莫測,有時白天充裕得似乎沒有盡頭,有時儘是漫漫黑夜,幾乎使人發瘋。其嚴寒能使醋凝固,能凍裂包括石頭的所有東西。這是一片地圖上無標記、無人宣稱主權的區域。
  • 大航海之路探險玩法解析 野外探險攻略分享
    大航海之路遊戲中,有許多刺激有趣的玩法,探險模式就是其中之一,玩家如何在野外探險獲取寶物又能全身而退呢,接下來就和18183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大航海之路探險玩法總計分為:港口探險、海上探險、陸地探險三大主題類型。
  • 歷史上中外著名的七大航海家,你認識幾位
    一、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義大利的著名航海家) 義大利探險家、殖民者、航海家,大航海時代的主要人物之一,哥倫布為了尋找中國和印度,無意中到達了美洲,因而在全世界贏得了「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榮譽。他開創了在新大陸開發和殖民的新紀元。
  • 2020帆都青島|航海家——新世界的探索者
    如果不接觸海洋,我們只能看見世界的30%;但另外70%的世界,卻以深寒黑暗及不可捉摸的情緒而令人恐懼。有勇氣走向這70%未知世界的探索者,是人類的英雄,他們的無盡探索,成就了我們的新世界。玻里尼西亞人的航海,維京人的航海,中國鄭和的航海……15世紀開始的航海時代,航海家輩出。
  • 誤打誤撞成就的傳奇:葡萄牙在西非的航海探險
    當然,石碑的來歷並不能否定十五世紀葡萄牙航海探險的意義,它的確是歷史上的一道傳奇:一個貧窮偏僻的小國,不但打開歐亞之間的直接貿易,還促成美洲的發現,對後世影響深遠。在近些年的中國,甚至時常有人將此當成開拓精神的典範,從中尋找大國興衰的經驗教訓。但是如果說航海探險是一個裡程碑,其背後卻還是有一段凡人的歷史,基於當時當地的實際考慮,有著相應的風險與利益算計。
  • 中國航海家郭川在夏威夷海域失蹤 美國海岸警衛隊確認他已落水...
    在一份聲明中,海岸警衛隊負責人羅伯特說:「郭川是一名專業的水手,對航海有很深的熱情……我們向他的家人、朋友以及航海團隊表示最深切的哀悼。」 他駕駛的帆船是航海界傳奇 郭川的3艘帆船,每艘船都以家鄉「青島」命名。郭川曾多次提起,他與第三艘帆船「中國·青島」號之間的緣分。在他看來,這艘三體帆船是為了創造世界紀錄而生的。
  • 北極探險終點站——徵服北極點
    搭建營地是個體力活,但因為這次是在北極點駐紮,我們每個人都顯得特別有精神和效率,沒過一會,我們便順利的將帳篷搭建好。看看我們的成果,還不錯吧!  搭建好營地帳篷後我迫不及待地拿出超極本,瞬間開機後馬上開始傳輸抵達北極的照片,記錄抵達北極的興奮感受。
  • 詳述著名航海家白令的高光時刻
    這種不負責任的質問,讓白令傷心不已,當時他已患重病,五個孩子還都在他探險期間死掉了,結果到頭來還要受宵小的責難,白令等待著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這個機會白令並沒有等很久,新任沙皇安娜一世登基後,承襲前幾任沙皇四方收集土地,擴大疆土的政策。於1733年派遣白令再次出海,進行第二次航海探險。
  • 中國航海家郭川創造人類探險北冰洋新紀錄
    原標題:中國航海家郭川創造人類探險北冰洋新紀錄  據來自郭川團隊的消息,在北冰洋東北航道危機四伏的海面上航行9天後,由中國航海家郭川船長駕駛的「中國·青島」號距離衝 過終點線,創造人類歷史上首次東北航線不間斷航行世界紀錄已不到一千海裡了。據專家預計,郭川和他的國際團隊將在15日到達終點,創造人類帆船航海史上的新紀錄。
  • 北極探險回顧--中國人的北極探險之路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 國家海洋局極地辦公室以及從事極地探險的多位專家日前向記者追述了中國人探險北極的非凡歷程。  1951年,武漢測繪學院高時瀏到達地球北磁極,從事地磁測量工作,成為第一個進入北極地區的中國科技工作者。
  • 尋找大航海家鄭和的足跡
    600年前的中國明代永樂年間,大航海家鄭和以歷經二十八年(1405-1433年),七下西洋的壯舉,震驚了當時的世界。今天,在中國日益開放,國際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環境下,航海家鄭和,這位中國古代開放的先驅,探險勇士,和平使者,以他一生頗富傳奇的航海經歷,重展魅力,吸引了海內外諸多關注的目光。 孟席斯語出驚人:鄭和船隊曾到美洲!
  • 北極航道意味著什麼
    當時,大航海時代已經結出了碩果:達·伽馬在1497年繞過好望角北上,一路東行到達印度西南部重鎮卡利庫特,滿載寶石、香料而歸。馬可·波羅書中描述的富饒的東方已經成為現實。考特雷爾兄弟決定從紐芬蘭繼續向北,希望找到一條通向中國的捷徑,卻一去不返。此後的幾百年裡,與考特雷爾兄弟抱有同樣夢想的航海家們前赴後繼地奔赴那時常瀰漫著大霧的白色冰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