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沒吃完,保鮮膜蓋一下,放進冰箱
水果沒吃完,保鮮膜包一下,放進冰箱
甚至農貿市場、超市買的
蔬果、肉類、點心都會包上保鮮膜
保鮮膜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
必不可少的日用品之一
但你知道嗎?
看似方便萬能的保鮮膜
可能隱藏著致癌風險!
(以下視頻來源於妙招小貼士)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絕大部分保鮮膜都是以乙烯母料為原材料,根據乙烯母料的不同種類,保鮮膜可分PE(聚乙烯)、PVC(聚氯乙烯)和PVDC(聚偏二氯乙烯)三大類,其中PE、PVDC這兩種材料的保鮮膜對人體是安全的,可以放心使用,而PVC保鮮膜含有致癌物質,對人體危害較大,因此在選購保鮮膜時,應規避PVC保鮮膜。
那麼如何選購保鮮膜呢?
「中國科技打假第一人」
原重慶市質監局副局長
重慶工商大學客座教授
呂長富
為大家準備了一份
有毒食品包裝袋的快速判定方法
來一起來看看吧!
密度法
把塑膠袋放在水裡,並用手將其按到水底,稍等片刻,浮出水面的即為無毒塑膠袋,沉在水底的即為有毒塑膠袋。
觸摸法
用手撫摸塑膠袋表面,很光滑是無毒的。如果顏色混朦,觸之發粘、發澀,就是有毒的。
抖動法
用手使勁抖動塑膠袋時,發出譁譁清脆響聲的是無毒塑膠袋,而聲音發悶或沒有什麼聲音的,便是有毒的塑膠袋。
燃燒法
將塑膠袋剪下一角,放在火上一燒,無毒的燒之即燃,將它離開火後仍繼續燃燒,火焰尖端呈黃色,局部呈青色,而且熔塑像蠟燭一樣一滴一滴往下掉,發出石蠟氣味;有毒的,不易燃燒,燃燒後呈綠色火苗,並有一股嗆鼻的異味。
左邊為PE保鮮膜,右邊為PVC保鮮膜
聞味法
有刺激性和使人噁心等不正常氣味的,多為有毒的,或可能是增塑劑或其他添加劑過量,質量均較差。
驗證書
合格的食品包裝袋擁有質監等部門頒發的QS標識、合格證書等質量證明,消費者在購買一次性餐盒時,有權向商家索要這些證明。
在使用聚氯乙烯塑料製品時應注意如下幾點:
聚氯乙烯製品與乙醇、乙醚等溶劑接觸會析出鉛,所以用聚氯乙烯塑料製品存放含酒精類食品是很不合適的。
聚氯乙烯遇含油食品時,其中鉛就會溶入食品,所以不適宜包裝含油食品。
聚氯乙烯塑料使用溫度高於50℃時就會有HC緩慢析出,這種氣體對人體健康有害。
廢舊塑料回收再製品,因原料來源複雜難免帶有有毒成分,也不可用於食品包裝。
為了加強對保鮮膜市場的監管,我國在1990年出臺的《食品用塑料製品及原材料衛生管理辦法》規定:凡加工塑料食具、容器、食品包裝材料,不得使用回收塑料,且食品用塑料製品必須在明顯處印上「食品用」字樣
國家質檢總局《關於開展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製品生產許可證無證查處工作的公告》(2007年123號)中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未獲得列入第一批目錄的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製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不得生產該產品;銷售單位不得銷售無生產許可證的產品。
市民朋友們
你家有用保鮮膜嗎?
一定要認真選購保鮮膜哦
快點轉發分享出去,提醒家人朋友~
來源: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