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醫工所提出基於納米螢光調控的比率型miRNA傳感策略

2020-11-30 中國科學院

蘇州醫工所提出基於納米螢光調控的比率型miRNA傳感策略

2019-08-15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miRNA是一類非編碼小分子RNA,是基因表達的關鍵調節因子。越來越多的報導指出miRNA在調節細胞分化、增殖和凋亡中起到關鍵作用,其異常表達往往發生在病理細胞中。此外,由於miRNA與其他長鏈RNA相比非常穩定,因此它們被認為是診斷多種疾病的理想標誌物。但是miRNA的相關特性如分子量小、表達量低和序列同源性高等,對高靈敏定量分析帶來巨大挑戰。傳統的分析方法包括Northern印跡、微陣列和qRT-PCR可以實現miRNA的精確測定,但是存在價格昂貴、耗時長、操作複雜等缺點。因此,開發用於生物醫學研究和臨床診斷的高靈敏、高選擇性的miRNA檢測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期,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繆鵬課題組在前期銀納米簇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研發了一種基於銀納米簇螢光調控的比率型miRNA傳感策略,並引入了雜交鏈式反應,在目標miRNA存在條件下,將原有的紅色螢光轉變成黃色螢光,不僅保證了高靈敏度的檢測,還可用於miRNA在細胞內的原位成像。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的線性檢測範圍為10-1110-8 M,最低檢測限為2.8 pM。該傳感策略還將信號生成與放大組合為一個步驟,極大地簡化了程序並縮短了檢測時間。所合成的銀納米簇是以DNA為模板,具有較高的螢光量子產率、光穩定性、可調螢光發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有望廣泛應用於光學傳感和生物醫學成像。相應的研究成果已發表(Sensors & Actuators: B. Chemical, 2019, 297, 126788)

  論文連結

 

  圖1 A)不同濃度目標miRNA(0, 0.01, 0.1, 0.3, 0.5, 0.7, 0.9, 3,5, 10 nM)存在時各DNA探針雜交後銀納米簇的螢光光譜圖。(B,C)黃色、紅色螢光發射峰強度與miRNA的對數濃度之間的校準曲線。(D)紅色螢光與黃色螢光發射峰強度比值與miRNA的對數濃度之間校準曲線。

 

  2 A,BHeLa細胞與(C,DHUVEC細胞的共聚焦顯微鏡圖像。A,C為只加入銀納米簇的細胞;B,D為同時加入銀納米簇、捕獲探針與輔助探針的細胞。


  miRNA是一類非編碼小分子RNA,是基因表達的關鍵調節因子。越來越多的報導指出miRNA在調節細胞分化、增殖和凋亡中起到關鍵作用,其異常表達往往發生在病理細胞中。此外,由於miRNA與其他長鏈RNA相比非常穩定,因此它們被認為是診斷多種疾病的理想標誌物。但是miRNA的相關特性如分子量小、表達量低和序列同源性高等,對高靈敏定量分析帶來巨大挑戰。傳統的分析方法包括Northern印跡、微陣列和qRT-PCR可以實現miRNA的精確測定,但是存在價格昂貴、耗時長、操作複雜等缺點。因此,開發用於生物醫學研究和臨床診斷的高靈敏、高選擇性的miRNA檢測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期,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繆鵬課題組在前期銀納米簇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研發了一種基於銀納米簇螢光調控的比率型miRNA傳感策略,並引入了雜交鏈式反應,在目標miRNA存在條件下,將原有的紅色螢光轉變成黃色螢光,不僅保證了高靈敏度的檢測,還可用於miRNA在細胞內的原位成像。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的線性檢測範圍為10-11到10-8 M,最低檢測限為2.8 pM。該傳感策略還將信號生成與放大組合為一個步驟,極大地簡化了程序並縮短了檢測時間。所合成的銀納米簇是以DNA為模板,具有較高的螢光量子產率、光穩定性、可調螢光發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有望廣泛應用於光學傳感和生物醫學成像。相應的研究成果已發表(Sensors & Actuators: B. Chemical, 2019, 297, 126788)。
  論文連結
   
  圖1 (A)不同濃度目標miRNA(0, 0.01, 0.1, 0.3, 0.5, 0.7, 0.9, 3,5, 10 nM)存在時各DNA探針雜交後銀納米簇的螢光光譜圖。(B,C)黃色、紅色螢光發射峰強度與miRNA的對數濃度之間的校準曲線。(D)紅色螢光與黃色螢光發射峰強度比值與miRNA的對數濃度之間校準曲線。
   
  圖2 (A,B)HeLa細胞與(C,D)HUVEC細胞的共聚焦顯微鏡圖像。A,C為只加入銀納米簇的細胞;B,D為同時加入銀納米簇、捕獲探針與輔助探針的細胞。
  

列印 責任編輯:葉瑞優

相關焦點

  • 蘇州醫工所提出納米碳點螢光增強的方法
    蘇州醫工所提出納米碳點螢光增強的方法 2014-12-24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字體  蘇州醫工所醫用微納技術研究室郭振博士提出了一種納米碳點螢光增強的方法:通過自由基連結碳納米點實現了螢光發射的增強(如圖
  • 蘇州科技城外國語學校走進蘇州醫工所
    11月11日,蘇州科技城外國語學校近50名師生來到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現場感受科學的魅力。在蘇州醫工所展廳,蘇州醫工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蘇州醫工所的基本情況。師生們分別來到五個實驗區:在菌落實驗區,大家看到了生活中常用物品表面的細菌菌落;在病毒感染顯微觀察實驗區,科研人員介紹了病毒的知識,部分同學從顯微鏡中觀察到被螢光標記的病毒感染細胞;在滅菌消毒實驗區,科研人員介紹了滅菌與消毒的常用方法;在核酸檢測實驗區,科研人員展示了DNA雙螺旋結構,並講解了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原理和過程;在免疫反應與流式檢驗實驗區,科研人員介紹了病毒入侵人體後發生的各種免疫反應,並展示流式細胞儀工作原理和淋巴細胞分類檢測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醫工製造」的「工匠精神」—新聞—科學網
    圍繞我國生物醫學戰略發展目標、面向國際生物醫學工程科技前沿,中科院在蘇州布局了蘇州醫工所。籌建之初,蘇州醫工所就確立了目標:要破解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弱、高端醫療器械依賴進口的尷尬局面。 「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首先得愛國忠誠,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得忠誠。我們搞科技的,要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 銀簇基金屬有機框架實現單組分比率螢光氧氣傳感
    鄭大Nature子刊:銀簇基金屬有機框架實現單組分比率螢光氧氣傳感日前,這類材料不但可以克服銀簇穩定性差和發光效率低的缺點,而且能擴展其螢光響應功能。同時,通過調控該材料發射單線態和三線態間的平衡,引發了波長相差100nm的藍色螢光(0.37
  • 科研人員基於近紅外稀土納米晶/量子點雙激發解碼策略實現精準探溫
    近紅外螢光比率型溫度傳感具有較大的組織穿透深度、較低的背景螢光幹擾及無創探測等優點,因而在生物醫學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為了避免螢光探測信號相互串擾,傳統的近紅外螢光比率型溫度探測模式採用兩個無交疊的螢光發射強度之比作為溫敏參數。然而,光在生物組織中的衰減係數具有波長依賴性,因而兩個無交疊的螢光發射強度之比這一溫敏參數不僅受溫度調製,還與螢光信號在組織中的衰減係數及穿透深度有關。
  • 蘇州醫工所舉辦科普活動
    11月27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發揮醫學檢驗室和工程化研究中心的人才和科技優勢,舉辦「醫工戰疫情」專題科普活動。蘇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實驗中學和蘇州外國語學校的師生參加活動。本次活動也是中科院第三屆科學節活動的組成部分。
  • 【生化】福建物構所陳學元團隊基於雙激發比率型稀土上轉換螢光標記實現胞內次氯酸根檢測
    細胞微環境的改變與許多生理、病理過程密切相關,發展非侵入性螢光探針以監測細胞內生物分子含量或生理參數的微小變化
  • 蘇州醫工所技術創新取得重大突破 高端光學顯微鏡有了「中國造」
    中國江蘇網12月27日訊 26日,蘇州高新區傳來消息:「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通過專家組驗收!  這是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它標誌著我國在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方面擁有了自主創新能力。
  • 合肥研究院在基於金納米球二聚體動力學調控的等離激元耦合傳感...
    比色傳感是利用傳感單元光學性質(吸收或發射)的改變作為輸出信號,以實現對待分析物的可視化檢測,具有攜帶方便、操作簡單、現場實時監測等特點,深受人們的關注。近些年,諸多基於貴金屬納米顆粒的比色傳感器件被相繼報導,並廣泛用於對重金屬離子、食品添加劑、有毒試劑等的可視化探測,因而比色傳感器的研究已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
  • 【中國科學報】爭分奪秒 研發「測毒利器」——記中科院蘇州醫工所...
    蘇州醫工所供圖  「現在全國有許多生病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和小朋友急切等著爸爸儘快做出產品,幫助他們準確檢測疾病,接受治療,等爸爸的產品出來給大家用上了,一定給你補過生日。」  2月11日是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蘇州醫工所)研究員汪大明兒子的生日。當天夜裡11點,正在加班的他接到了兒子的電話,心裡充滿了愧疚,卻又無怨無悔。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院成功研發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
    打破國外壟斷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院成功研發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 2020-07-02 04: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建物構所近紅外稀土納米晶/量子點雙激發解碼策略實現精準探溫
    近紅外螢光比率型溫度傳感具有較大的組織穿透深度、較低的背景螢光幹擾及無創探測等優點,因而在生物醫學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為了避免螢光探測信號相互串擾,傳統的近紅外螢光比率型溫度探測模式採用兩個無交疊的螢光發射的強度之比作為溫敏參數。然而,光在生物組織中的衰減係數具有波長依賴性,因而兩個無交疊的螢光發射的強度之比這一溫敏參數不僅受溫度調製,還與螢光信號在組織中的衰減係數及穿透深度有關。
  • 我首次實現納米級空間分辨電磁場量子傳感
    最新發現與創新科技日報合肥10月22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的孫方穩小組實驗實現了50納米空間分辨力高精度多功能量子傳感。該系列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應用物理權威期刊《應用物理評論》上。
  • 打破國外壟斷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院成功研發雷射掃描共聚焦...
    打破國外壟斷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院成功研發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 2020-07-02 04: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又報導蘇州醫工所了
    前不久,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蘇州醫工所」)的這一重大研發突破,不僅打破了國外壟斷,還讓我國擁有了自主生產超一流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能力。  這個重大項目成功的背後,是蘇州高新區走出的一條創新鏈與產業鏈交織促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蘇州高新區開發建設之初,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佔較大比重,幾乎沒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 CCS Chemistry | 簡單靈敏,一種基於MOFs的螢光放大檢測探針構築策略
    武漢大學汪成課題組將螢光共振能量轉移給受體引入到金屬有機框架(MOFs)中,通過對給受體比例的簡單調控,簡單高效的構築了對食品添加劑(特丁基對苯二酚)具有螢光放大檢測性能的MOFs,從而發展了一種構建基於MOFs的螢光放大檢測探針的簡單策略。
  • 蘇州醫工所召開警示教育大會
    蘇州醫工所召開警示教育大會 2020-07-20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字體:蘇州醫工所領導班子成員、兩委委員、黨支部書記、副高及以上職稱人員等參加會議。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袁豔明主持會議,通報相關典型案例。
  • 蘇州醫工所舉辦建所十周年紀念活動暨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討會
    希望蘇州醫工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時提出的要求,深入推進科技和經濟結合,產學研深度融合,實現科技和產業對接,集聚全球創新資源,組織前瞻性技術研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搶佔全球醫療器械產業制高點,為「健康中國」和「強富美高」新江蘇的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 張海波會見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客人
    7月5日,市委書記張海波會見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唐玉國一行,雙方就共建山東健康工程實驗室等合作事宜進行了深入交流。市委常委、秘書長侯世超,副市長張偉會見時在座。我市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今年6月,蘇州醫工所與威高集團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從研發、工程化到產業化的全方位合作。
  • 中科院黨組巡視組向蘇州醫工所反饋巡視情況
    9月1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黨組巡視組向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反饋巡視情況。中科院直屬機關紀委書記劉紅輝在會上講話,巡視組組長馬揚反饋了院黨組審定的反饋意見,中科院南京分院分黨組書記、副院長朱懷誠對整改工作提出要求。會議由蘇州醫工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楊洪波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