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地理】從荷蘭改名來看歐洲地理區位劃分規律

2020-12-05 騰訊網

備考十年,必出精品

荷蘭政府表示,自2020年1月起該國就不叫「荷蘭」了。

據「石英財經網」(Quartz)28日報導,荷蘭政府將投入20萬歐元(約合156萬人民幣)改善該國的國際形象。為吸引遊客,明年起將正式停用「荷蘭」(Holland)作為國家別名,統一使用官方稱謂「尼德蘭」(NetherLands)。

圖中黃色區域為傳統意義上的「荷蘭」

這是因為,傳統上的「荷蘭」僅代表該國12個省當中的2個沿海省份,即包括阿姆斯特丹的北荷蘭省(North Holland)以及包括鹿特丹、海牙的南荷蘭省(South Holland)。

上述兩個地區合稱的「荷蘭」地區,在19世紀是該國經濟中心,成為整個國家的別名。如今,荷蘭政府的官網也使用Holland.com。但是「尼德蘭」才指代全國12個省份。

「如果僅僅在海外推廣國家的一小部分,即『荷蘭』,會顯得有些奇怪。」荷蘭外交部發言人表示。

此外,荷蘭旅遊及會展委員會此前使用一束橙色鬱金香與「Holland」字樣作為宣傳標誌,如今統一被改為大寫的「NL」字符,即「尼德蘭」縮寫。此舉被認為有利於出口及吸引投資。

荷蘭政府還發布了全新的國家品牌宣傳LOGO,據聞設計這個新LOGO花了20萬歐

荷蘭的國家宣傳標誌也由一束鬱金香及「Holland」字樣改為「NL」字樣

改名不僅事關承認其他省份,還涉及一項振興旅遊業的新戰略,會幫助其他相對不那麼有名的地方吸引遊客。

目前,荷蘭政府正設法對大量前來遊玩的旅客進行「引流」。2018年,共有1800萬遊客訪問荷蘭,超過該國1700萬人口。有預測認為到2030年,荷蘭每年將吸引4200萬遊客訪問。

荷蘭近年來遊客人數大漲

今年早些時候,一份荷蘭旅遊委員會的政策文件提到,「為了控制客流量,是時候採取行動了。相較目的地推廣,現在應該進行目的地管理。」

委員會將於2020年春關閉西班牙、義大利及日本的辦公室,轉而關注那些能帶來大量旅客的國家。

我們平日裡口中所說的東歐、西歐、北歐等等,到底是根據什麼來劃分的呢?

其實,東西南北中歐大體分布還是主要是來自各個國家在歐洲所處的地理位置,但由於其中摻雜的一些政治因素,使得部分國家在東西南北歐的所屬問題上有重疊的現象。中歐和南歐主要是由於地理因素,北歐、東歐、西歐劃分時,政治因素就起了很大作用。

一、東歐

(一)冷戰時期的東歐概念

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這八個歐洲社會主義國家。

這邊標註的除了這八個國家外,還有加上前蘇聯的歐洲範圍,以藍色粗線為界

(二)聯合國統計局的東歐定義

聯合國統計局將東歐定義為以下國家:

白俄羅斯、保加利亞、捷克共和國 、匈牙利、波蘭、摩爾多瓦、羅馬尼亞、斯洛伐克、烏克蘭、俄羅斯聯邦

(三)自然地理上東歐平原

東界烏拉爾山,西濱波羅的海,

北臨白海、巴倫支海,南毗黑海、亞速海和高加索山

二、西歐

(一)狹義上的西歐概念【地理位置決定】

狹義的西歐指歐洲西部瀕臨大西洋的地區和附近島嶼,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摩納哥

(二)廣義上的西歐概念【政治因素+地理因素】

廣義上把除前蘇聯範圍外的歐洲部分統稱為西歐,習慣上,該區域又可分為北歐、南歐、西歐三部分。

三、南歐【地理因素】

主要是阿爾卑斯山脈以南的巴爾幹半島、亞平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和附近島嶼。西南以直布羅陀海峽、東南以達達尼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非洲、亞洲分隔。

巴爾幹半島上的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和希臘;亞平寧半島上的義大利、聖馬利諾和梵蒂岡;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摩納哥;除以上國家和地區外,還包括馬爾他和土耳其的西北角

四、北歐

(一)狹義上的北歐【政治因素】

狹義上的北歐特指北歐理事會的五個主權國家: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冰島。

(一)廣義上的北歐

在狹義定義基礎上加上:

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不列顛群島:大不列顛島、海峽群島和曼島;愛爾蘭;波羅的海和北海相鄰地區,如俄羅斯西北部聯邦管區(包括加裡寧格勒)、波蘭北部、波德平原、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北部-加來海峽

(三)聯合國對北歐的定義

聯合國對「北歐」的定義是:

丹麥、法羅群島、愛沙尼亞、芬蘭、奧蘭群島、冰島、愛爾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瑞典、英國

五、中歐【地理因素】

中歐,歐洲中部,包括奧地利、捷克、德國、匈牙利、列支敦斯登、波蘭、斯洛伐克、瑞士。

但受二戰後冷戰氛圍的影響,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德國有時會被人們認為也是西歐國家的一部分,而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及匈牙利則也會被人普遍認為是東歐國家。

六、歐洲整體圖

對東南西北中歐都找到了各種劃分方式,我把這些劃分方式拼拼湊湊都放在一張圖上,於是,就變成了這樣。

那幾個色塊是重疊的,看上去有點混亂。。。。

於是就百度了下網上其他現成的圖(咦,怎麼感覺網上的圖看上去還挺乾淨的=,=)

第一張圖來自維基百科,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聯合國對東西南北歐的劃分,英國愛爾蘭屬北歐、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屬東歐,沒有中歐。

第二張圖來自百度百科,英國愛爾蘭屬西歐、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屬南歐,德國波蘭等屬中歐,愛沙尼亞不造為什麼單單去了北歐。

個人覺得,東西南北歐的範圍劃分,結合了地理意義和政治意義兩方面

地理意義上的劃分,就是把歐洲按方位分成東西南北中(粗看上面那些圖也就是那樣覺得合適的分法),但是其中摻雜的政治意義,導致一些國家從屬於哪個範圍變得有些複雜。

中歐、南歐的劃分,主要是地理意義上的劃分

在國家處於歐洲的位置,以及阿爾卑斯山脈、亞平寧半島等這些地理因素的影響下,範圍劃分沒有什麼太多爭議

北歐、東歐、西歐,除了地理因素,更多的是政治因素的影響

北歐:北歐理事會(芬蘭、瑞典、丹麥、挪威、冰島)

東歐、西歐:冷戰時期前蘇聯和美國的勢力影響

相關焦點

  • 高一地理教案:《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教學設計
    高一地理教案:《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教學設計  一、課標分析  (一)課標要求  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分析農業區位因素」,就是要列舉出各個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並對這些因素進行分析,了解各因素是從哪方面在何種程度上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則要求在分析某個具體農業地域類型時,不僅能指出該農業地域類型的外觀特點及形成這些特點的內在條件,還能進一步進行區位因素分析。
  • 高考地理複習——區位因素分析概括總結
    地理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地理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地理複習方法,簡單實用的複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中學地理知識點:考試說明(地理)
    (一)考核目標與要求 1.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能夠快速、全面、準確地從題目的文字表述和地理圖表中獲取有關地理信息。 ?能夠正確理解所獲取的地理信息。 2.掌握和運用地理基本知識與地理基本技能 ?能夠掌握和運用基本的地理數據、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徵及分布、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等知識。 ?
  • 2019中考地理知識點:考試說明(地理)
    (一)考核目標與要求 1.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 ?能夠快速、全面、準確地從題目的文字表述和地理圖表中獲取有關地理信息。 ?能夠正確理解所獲取的地理信息。 2.掌握和運用地理基本知識與地理基本技能 ?能夠掌握和運用基本的地理數據、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徵及分布、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等知識。 ?
  • 高中地理分界線是如何劃分的?地理分界線劃分規則
    高中地理分界線是如何劃分的?地理分界線劃分規則高中地理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高中地理知識點很多,小編整理一些關於高中地理關於地理分界線的知識點。供大家參考。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大體以黑龍江的黑河市和雲南省騰衝市劃一條直線為界,該線東南部人口多,該線西北部人口少。
  • 高考地理小專題——海壩、海堤、海塘
    材料一:荷蘭位於歐洲西部,海岸線長1075千米(如下圖所示),全國土地近四分之一低於海平面。材料一:荷蘭國土總面積為41526平方公裡,農用土地面積249萬公頃,人口約為1700萬人,是歐洲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荷蘭全境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於海面,海岸線長1075公裡,沿海有1800多公裡長的海壩和岸堤。十三世紀以來圍墾的土地相當於荷蘭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
  •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農業的區位選擇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農業的區位選擇 高考微信 農業的區位選擇
  • 亞洲和歐洲之間的地理分界線是如何確定的?
    七大洲及分界線那麼,問題來了,亞歐兩洲同屬亞歐大陸,為什麼會以上述地理界線為分界線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到歷史中去尋找答案,七大洲雖然是並列的,但是人類活動的時間卻差異很大,南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都是新航路開闢以後,才被西方文明發現和移民的,所以洲界線的劃分也是近代進行的,很少帶有歷史的因素。
  • 中考地理知識記憶:巧計地理15法
    一、諧音記憶法 運用該法可把複雜的地理事物和現象經過總結抽象編成順口溜、趣味語言好學易記。如地殼的物質組成按從多到少順序排列為:氧、矽、鋁、鐵、鈣、鈉、鉀、鎂等元素,可記為「養閨女貼給哪家美」。 二、精編提綱法 地理課內容多而複雜,要想全部記憶不可能也不必要。
  • 2021初中地理學習方法:地理規律的學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地理學習方法:地理規律的學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地理規律是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質聯繫,它包括地理原理、地理分布規律和地理演變規律三部分。學習地理規律從策略上一定要抓住「聯繫」,尋找地理事物本質聯繫的原因,明確地理事物聯繫的狀況,清楚地理事物聯繫的發展過程或趨勢。
  • 2015高考地理第一輪複習規劃及備考重點
    如區域空間判斷、時間的推算、工業的區位分析,生態環境問題等。因此,在第一輪複習中,考生要做到查漏補缺,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在這一基礎上,對地理科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使知識系統化。同時配以單元訓練,提升應用能力。為此,考生現階段複習應該按部就班,以單元為單位進行複習。緊跟老師無疑是必要的,在課堂上跟住老師的節奏,記好課堂筆記;課後則應按照單元的順序做一些習題。
  • 高考地理工業區位因素分析知識點
    高考地理工業區位因素分析知識點 2019-05-15 09:45:10 來源:網絡資源
  • 【熱門考點】草原的地理怎麼劃分?每個地理考生應該知道的知識!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凡是來過草原的小夥伴們,無一不是被草原的風景民俗所感染。老舍在《草原》中寫道:「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裡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 最強高中地理學習方法總結和知識點匯總
    抓「歸納」求「規律」這是歸納推理的思維方式,從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歸納出普遍性的規律。抓「對比」找「異同」在地理學習中,你會發現許多相似或類似的概念、原理、規律等。理解它們較好的方法就是用圖表進行比較,找出異同。如同緯度的歐洲西部和北美,為什麼歐洲西部 是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而北美卻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解決此問題,我們可以對照兩個區的地形圖,用表格來比較它們所處的緯度位置。
  • 高中地理|漁場的形成和分布規律
    同學們對於分析漁場的形成和分布規律的思路一般都是怎麼樣的呢?今天博佳在線的老師就來帶著大家了解一下相關的內容吧!漁場即漁業資源豐富、魚類匯集、漁業活動頻繁的場所。據此推理魚類匯集的成因,思維過程是:魚類匯集←餌料(浮遊生物)豐富←營養鹽類、有機物質豐富←深層無機鹽上泛←特殊的海域位置。
  • 中考地理集結號,複習劃分很重要!圖例綜合題題要
    中考地理,開始吹響總複習的集結號!考生要把中考地理的大綱弄清楚,開始整理地理科目的中考複習範圍。做到心中有底,備考不慌。考生需要對自己的地理知識進行劃分,把地理知識分為易懂,有點模糊,難懂和綜合材料題四大類。
  • 高考地理大題答題模板
    高考地理大題答題模板2018高考已經進入高考複習階段,那麼對於地理基礎弱的同學來說,該如何學習地理這一門學科呢?有哪些答題模板適合於地理答題的技巧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
  • 複習:初中地理知識點匯總
    中考地理必背知識點 1我國位於東半球,北球;在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共20個鄰國。(14個陸上鄰國,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 3我國的行政區劃分省、縣、鄉三級。我國省級行政區劃中包括23省,5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 高考地理考點及主幹知識687條總結
    高中地理複習和新課的全部課件在這裡,請使用!169、海水等溫線的判讀①判斷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②高高低低規律判斷寒暖流170、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①氣候 ②海洋生物 ③汙染 ④航海171、海洋資源的分類:化學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能源。172、各類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海洋化工;養殖、增殖;深海錳結核;潮汐和波浪發電。173、漁業資源的形成因素:大陸架、河流帶來營養物質、寒暖流交匯處或上升補償流。
  • 高三地理應該提高的四種能力
    在回歸課本防止知識遺忘的同時,應該做好知識的整理和歸類工作,對高中地理重點和主幹知識進行歸類,可得出幾種類型。  (1)影響因素類。如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影響氣候的因素、影響等溫線彎曲變化的因素、影響海水溫度和鹽度的因素、影響地震烈度大小的因素等。  (2)區位因素類。如工農業的區位因素、人口分布和遷移的區位因素、交通(鐵路、港口等)建設的區位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