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十年,必出精品
荷蘭政府表示,自2020年1月起該國就不叫「荷蘭」了。
據「石英財經網」(Quartz)28日報導,荷蘭政府將投入20萬歐元(約合156萬人民幣)改善該國的國際形象。為吸引遊客,明年起將正式停用「荷蘭」(Holland)作為國家別名,統一使用官方稱謂「尼德蘭」(NetherLands)。
圖中黃色區域為傳統意義上的「荷蘭」
這是因為,傳統上的「荷蘭」僅代表該國12個省當中的2個沿海省份,即包括阿姆斯特丹的北荷蘭省(North Holland)以及包括鹿特丹、海牙的南荷蘭省(South Holland)。
上述兩個地區合稱的「荷蘭」地區,在19世紀是該國經濟中心,成為整個國家的別名。如今,荷蘭政府的官網也使用Holland.com。但是「尼德蘭」才指代全國12個省份。
「如果僅僅在海外推廣國家的一小部分,即『荷蘭』,會顯得有些奇怪。」荷蘭外交部發言人表示。
此外,荷蘭旅遊及會展委員會此前使用一束橙色鬱金香與「Holland」字樣作為宣傳標誌,如今統一被改為大寫的「NL」字符,即「尼德蘭」縮寫。此舉被認為有利於出口及吸引投資。
荷蘭政府還發布了全新的國家品牌宣傳LOGO,據聞設計這個新LOGO花了20萬歐
荷蘭的國家宣傳標誌也由一束鬱金香及「Holland」字樣改為「NL」字樣
改名不僅事關承認其他省份,還涉及一項振興旅遊業的新戰略,會幫助其他相對不那麼有名的地方吸引遊客。
目前,荷蘭政府正設法對大量前來遊玩的旅客進行「引流」。2018年,共有1800萬遊客訪問荷蘭,超過該國1700萬人口。有預測認為到2030年,荷蘭每年將吸引4200萬遊客訪問。
荷蘭近年來遊客人數大漲
今年早些時候,一份荷蘭旅遊委員會的政策文件提到,「為了控制客流量,是時候採取行動了。相較目的地推廣,現在應該進行目的地管理。」
委員會將於2020年春關閉西班牙、義大利及日本的辦公室,轉而關注那些能帶來大量旅客的國家。
我們平日裡口中所說的東歐、西歐、北歐等等,到底是根據什麼來劃分的呢?
其實,東西南北中歐大體分布還是主要是來自各個國家在歐洲所處的地理位置,但由於其中摻雜的一些政治因素,使得部分國家在東西南北歐的所屬問題上有重疊的現象。中歐和南歐主要是由於地理因素,北歐、東歐、西歐劃分時,政治因素就起了很大作用。
一、東歐
(一)冷戰時期的東歐概念
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這八個歐洲社會主義國家。
這邊標註的除了這八個國家外,還有加上前蘇聯的歐洲範圍,以藍色粗線為界
(二)聯合國統計局的東歐定義
聯合國統計局將東歐定義為以下國家:
白俄羅斯、保加利亞、捷克共和國 、匈牙利、波蘭、摩爾多瓦、羅馬尼亞、斯洛伐克、烏克蘭、俄羅斯聯邦
(三)自然地理上東歐平原
東界烏拉爾山,西濱波羅的海,
北臨白海、巴倫支海,南毗黑海、亞速海和高加索山
二、西歐
(一)狹義上的西歐概念【地理位置決定】
狹義的西歐指歐洲西部瀕臨大西洋的地區和附近島嶼,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摩納哥
(二)廣義上的西歐概念【政治因素+地理因素】
廣義上把除前蘇聯範圍外的歐洲部分統稱為西歐,習慣上,該區域又可分為北歐、南歐、西歐三部分。
三、南歐【地理因素】
主要是阿爾卑斯山脈以南的巴爾幹半島、亞平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和附近島嶼。西南以直布羅陀海峽、東南以達達尼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非洲、亞洲分隔。
巴爾幹半島上的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和希臘;亞平寧半島上的義大利、聖馬利諾和梵蒂岡;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摩納哥;除以上國家和地區外,還包括馬爾他和土耳其的西北角
四、北歐
(一)狹義上的北歐【政治因素】
狹義上的北歐特指北歐理事會的五個主權國家: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冰島。
(一)廣義上的北歐
在狹義定義基礎上加上:
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不列顛群島:大不列顛島、海峽群島和曼島;愛爾蘭;波羅的海和北海相鄰地區,如俄羅斯西北部聯邦管區(包括加裡寧格勒)、波蘭北部、波德平原、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北部-加來海峽
(三)聯合國對北歐的定義
聯合國對「北歐」的定義是:
丹麥、法羅群島、愛沙尼亞、芬蘭、奧蘭群島、冰島、愛爾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瑞典、英國
五、中歐【地理因素】
中歐,歐洲中部,包括奧地利、捷克、德國、匈牙利、列支敦斯登、波蘭、斯洛伐克、瑞士。
但受二戰後冷戰氛圍的影響,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德國有時會被人們認為也是西歐國家的一部分,而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及匈牙利則也會被人普遍認為是東歐國家。
六、歐洲整體圖
對東南西北中歐都找到了各種劃分方式,我把這些劃分方式拼拼湊湊都放在一張圖上,於是,就變成了這樣。
那幾個色塊是重疊的,看上去有點混亂。。。。
於是就百度了下網上其他現成的圖(咦,怎麼感覺網上的圖看上去還挺乾淨的=,=)
第一張圖來自維基百科,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聯合國對東西南北歐的劃分,英國愛爾蘭屬北歐、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屬東歐,沒有中歐。
第二張圖來自百度百科,英國愛爾蘭屬西歐、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屬南歐,德國波蘭等屬中歐,愛沙尼亞不造為什麼單單去了北歐。
個人覺得,東西南北歐的範圍劃分,結合了地理意義和政治意義兩方面
地理意義上的劃分,就是把歐洲按方位分成東西南北中(粗看上面那些圖也就是那樣覺得合適的分法),但是其中摻雜的政治意義,導致一些國家從屬於哪個範圍變得有些複雜。
中歐、南歐的劃分,主要是地理意義上的劃分
在國家處於歐洲的位置,以及阿爾卑斯山脈、亞平寧半島等這些地理因素的影響下,範圍劃分沒有什麼太多爭議
北歐、東歐、西歐,除了地理因素,更多的是政治因素的影響
北歐:北歐理事會(芬蘭、瑞典、丹麥、挪威、冰島)
東歐、西歐:冷戰時期前蘇聯和美國的勢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