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與NASA相關的新聞、營銷、電影有增無減。不論是例行發布幾張宇宙美圖,還是跨界做香水時裝,又或者是正經科普如何立掃把,NASA總有辦法讓自己成為熱點。
事實上,在許多人心中,NASA已經不僅僅是美國用來進行太空探索研究的部門機構,它是集合著研究、科普、設計於一身的文化資產。
NASA有一個下屬機構叫做「噴氣推進實驗室」,簡稱JPL(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始建於1936年,主要任務是以無人飛行器探索太陽系,進行地球軌道和天文學任務。聽起來十分專業,但這個實驗室也和總部一樣,有點「不務正業」。
2015年,NASA為了紀念克卜勒望遠鏡觀測到大量可能宜居的地外行星,發布三張復古風格的太空旅遊海報,描繪了克卜勒186F、克卜勒 16B和HD 40307g三個天體的樣貌。
次年就是JPL成立的80周年,於是JPL與設計機構 Invisible Creature 合作,將視角推進至未來,發布了一系列以「未來圖景」(Visions of the Future)為主題的復古海報。
這組海報的主體是系外行星,內容既是回望JPL在太空探索上的取得的成就,也是對未來太空圖景的憧憬與想像。海報的設計基於NASA對宇宙和行星的研究,想像和現實穿插其中。
例如,這張「The Grand Tour」的海報原型來自NASA正在進行的旅行者計劃,旅行者1號搭載著記錄人類文明信息的金唱片,已經飛離了太陽系,目標是銀河系中心。每隔175年,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將連成一條線,不知未來是誰有幸享受到這趟偉大之旅。
「Enceladus(土衛二)」這張海報的靈感來自卡西尼號探測器最大的發現之一:土衛二羽狀噴流的源域,它將帶領科學家揭開這顆星球是否存在生命體的神秘面紗。土衛二是人們最熟悉的土星衛星,也被認為是太陽系內除地球外最適宜生命的行星。
木衛二歐羅巴是太陽系除地球之外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因為這裡有海洋。JPL的行星學家Robert Pappalardo說,在可居住性方面它最有希望,擁有薄冰和海洋,以及氧化性介質。
土衛六泰坦星是太陽系唯一一個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衛星,還有著液態甲烷和乙烷的海洋和湖泊,因此有生命體的存在的可能性非常高。土衛六可以我們了解地球最初期的情況,揭開地球生物的誕生之謎。
在美蘇爭霸時期的太空時代,人們對探索外太空抱有極大的好奇心和美好的想像,十分關注未知的文明。如今,我們的關注點放在了全人類的生存方面,為了找到第二個地球。
圖 / 《星際穿越》
不用多說,相信你也能感覺到極端天氣事件越來越頻繁,對災難性未來的恐慌迫使人們懷念過去。一味追求技術進步不可取,敬畏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大概也是那個理想年代留給我們的教訓和思考。
「我們選擇在這十年間登月,並且完成其他的事,不是因為它們輕而易舉,而是因為它們困難重重。因為這個目標將有助於統籌和衡量我們最佳的能源和技術。」(甘迺迪總統1962年的登月計劃演說)
JPL的最後一張海報描繪是地球,太空中的一片綠洲。
只有在這裡,我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呼吸,不需要穿上太空衣。所以,要好好愛護地球,保護環境,才能愉快地並肩看夕陽啊。
想要了解更多創意,點擊「了解更多」即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