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80後寶媽一枚,愛家愛娃兒愛美食,經常會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家常美食,喜歡我的美食分享就動動小手點擊上面的「關注」按鈕鼓勵一下我吧!祝大家平安健康,闔家幸福!
今年的元宵節雖然被疫情冷場,沒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詩情畫意,但所有家庭的過節方式還能用吃元宵來實現。很多人都以為元宵就是湯圓,其實元宵和湯圓儘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別不大,實際是兩種東西。湯圓大多水煮食用,口感比較軟糯,但是糯米類的食品不太容易消化,所以建議多喝煮湯圓的原湯。北方的元宵大多以甜餡為主,餡料多為傳統的花生白糖黑芝麻之類的,由於元宵和湯圓的製作工藝不同,元宵的口感比較粗,水煮元宵的湯比較濃,跟糯米麵粥似的,餡料也比較硬,所以在北京,元宵大多是炸著吃的。表皮酥脆金黃,餡料甜糯,米香濃鬱。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元宵節,很多古詩句中的上元節就是我們現在的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元宵節比春節多了幾分浪漫色彩,所以自古以來元宵節的習俗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很多地方還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的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炸元宵:
主食材:糯米粉200g、黑芝麻30g、榛子仁50g
輔食材:黃油30g、綿白糖20g、食用油400ml
製作過程:
1、 首先來準備做這款老北京炸元宵需要用到的食材:適量的糯米粉和綿白糖,夠家裡人食用的量就行,如果做多了也可以放冰箱裡冷凍起來以後吃。榛子仁和黑芝麻少許,我用的榛子仁和黑芝麻都是炒熟的,所以省去了炒芝麻的步驟,如果你用的是生芝麻,需要提前炒芝麻哦。外面賣的湯圓和元宵餡,除了清真的,調餡加的都是豬油,不喜歡吃豬油所以我放的是黃油。
2、 做元宵首先來加工元宵餡,將黑芝麻和榛子仁放入破壁機中打碎,喜歡元宵餡有顆粒感的可以少打幾分鐘。沒有破壁機的可以直接放到菜板上切碎或者用搗蒜的容器搗碎。將打碎的黑芝麻榛子仁餡兒倒入小碗中,放入綿白糖備用。
3、 將黃油放到乾淨的小鍋內開小火化開,將融化的黃油倒入碗中的餡料上,然後用勺子將黃油充分融入黑芝麻榛仁和綿白糖中。
4、 等餡料變涼再加工,先來準備和面,用適量的溫水分多次倒入糯米粉,用右手掌將糯米粉和成光滑的麵團後蓋上保鮮膜放置幾分鐘醒面。
5、 用手像搓丸子一樣將餡料搓成一顆一顆的小圓球,然後覆蓋一層保鮮膜放入冰箱冷凍層1小時左右。由於糯米粉和成麵團之後比較鬆散,導致包元宵時餡料容易散開,所以需要將餡料提前冷凍凝固。
6、 等元宵餡冷凍凝固後從冰箱取出,將糯米麵團分成均勻的小面劑子,和平時包餃子的面劑差不多大小即可,元宵也講究薄皮大餡兒,麵皮太厚影響口感。
7、 用手將麵團捏成面片,中間留一個凹進去的窩,方便放元宵餡,用右手虎口將糯米麵皮一圈圈收緊,直至餡料完全被包入麵皮內,最後用手掌搓成圓形的球狀,白白胖胖的元宵就做好了。
8、 小鍋中倒入適量食用油,油量沒過湯圓即可,大火燒至5成熱後下入包好的元宵,元宵下鍋之後開小火慢慢炸,炸至元宵逐漸漂浮起來就熟了。
9、 炸好的元宵外皮金黃酥脆,餡料甜蜜香濃,外酥裡糯,比煮的口感更美味。怎麼樣?看起來是不是比清水煮湯圓更有食慾?聰明如你,一看就會。元宵節也為家人做一款精品炸湯圓吧!再簡單的菜品浸潤了愛的味道也變得美味起來,不信你也試試吧!最後,祝大家元宵節快樂,保佑國泰民安,山河無恙。
小貼士:
1. 元宵是糯米粉製作的,糯米不易消化,脾胃虛弱的人不建議過多食用。
2. 炸元宵時,如果是像我這樣自己做的可以直接下鍋炸,如果是買來的速凍元宵,直接炸是大錯特錯的。一定要提前解凍,少了這一步,元宵不脆,餡料爆裂熱油四濺,解凍後的元宵沒有冰碴子,炸起來外皮金黃酥脆更美味。
Hi,這裡是箋短意長的小廚房,感謝您的閱讀,今天分享的是我喜歡的家常美食製作過程。如果恰好你也喜歡,那就勞駕動動小手點一下關注我吧!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讚、收藏、評論和轉發。有不同的意見可以在下面的留言區一起討論,也歡迎和我一起分享你的拿手菜或者家鄉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