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太平洋》北美日本票房差 成中國特供?(圖)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環太平洋》北美日本票房差,中國內地上映評價高。

  吉爾莫-德爾-託羅執導的宅男向科幻巨製《環太平洋》7月3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首周5天票房數據顯示,該片已經是近期勢頭最強勁的好萊塢巨製,與此同時,觀眾對該片的評價也非常高。

  但尷尬的是,這部受到中國觀眾熱捧的電影,在北美地區的票房卻並不理想,而在機甲、怪獸文化的發源地日本,影片雖然尚未上映,但影評人卻紛紛唱衰,普通觀眾對該片也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期待。這部好萊塢打造的鴻篇巨製,在片中極盡中國元素,最終也似乎得償所願地變成了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特供片。好萊塢「入侵」中國計劃似乎成功了,但卻把自己的老巢都弄丟了。

  【現象】冰火兩重天的票房數據

  中國內地:5天4億 暑期檔終於熱起來

  在中國內地,《環太平洋》首日星期三以5200萬元開畫,首周5天累計2.8億元。雖然《環太平洋》的首周票房成績不敵《鋼鐵俠3》5天4億的首周成績火爆,但它為整個內地暑期檔的票房注入了一劑雞血——在整個漫長七月裡,內地電影市場沒有一日實現單日破億,完全沒有暑期檔該有的火熱,但《環太平洋》在周末的穩定表現,終於推動市場在8月迎來爆發,令8月3日、4日連續兩天單日票房破億。

  北美:原創敵不過炒冷飯

  然而反觀北美,預算高達1億9千萬美金的《環太平洋》,北美首周票房入帳5228萬美金,甚至不敵口碑抱歉的亞當-桑德勒喜劇《長大成人2》,而後者的預算僅為8千萬。海外票房的強勁表現,更使得本土觀眾對該片的冷淡,顯得異常尷尬。北美觀眾一直嚷嚷著希望看到更多原創電影,而不是一部又一部地續集和翻拍。無奈他們手中的鈔票似乎另有想法——目前北美2013年票房前五位的電影分別為《鋼鐵俠3》、《卑鄙的我2》、《鋼鐵之軀》、《怪獸大學》以及《速度與激情6》,不是拾人牙慧便是炒炒冷飯。

  日本:試映會反映不佳

  片中對《新世紀福音戰士》、《高達》、《奧特曼》、《哥斯拉》等日本動漫、電影的借鑑顯而易見,為了致敬,吉爾莫-德爾-託羅甚至將《環太平洋》中的怪獸們命名為「Kaiju」——而這正是「怪獸」一詞的日語發音。而在影片的最後,字幕還打出了將該片獻給怪獸電影的master——雷-哈裡豪森(好萊塢定格動畫、視覺特效大師)和本多豬四郎(《哥斯拉》導演」的message。可以說,這部電影帶著一半的日本血統,吉爾莫-德爾-託羅對該片在日本的票房也是有所期待的。該片目前在日本尚未上映,但從試映場的反響看來,影評人並不十分買帳,影評人清水節尖銳地指出該片有形無神。而搜狐娛樂也注意到,日本觀眾對這部電影並沒有特別高的期待值。

  【分析】很想討好北美觀眾 卻不小心成了中國特供

  北美票房淪陷的背後:定位錯誤 輸在起跑線

  拍給孩子看,卻只收穫一堆年長女「粉絲」

  在信息膨脹的今天,電影「拍得好」不如「賣得好」,充滿新奇概念的影片更是要依賴一個吸引人的「賣相」。在這一點上,《環太平洋》可以說是輸在了起跑線上。 首先,「機器人打怪」的劇情從頭到腳散發著屌絲宅男的氣息,而幾乎完全發生在黑暗中的打鬥使得影片在看慣了視覺大片的北美觀眾心中,並不那麼抓人眼球。如果說北美暑期檔電影觀影主力向來是放暑假的青少年,那麼《環》這部由導演吉爾莫懷著12歲孩童的心創作的電影理應佔得先機?但仔細一想又似乎不對:現在的北美地區12歲孩子跟二十年前的12歲孩子相比,喜歡的完全不是一樣的東西。影片在北美上映前的試映顯示,眾多年長女性觀眾反而是該片的粉絲,而年輕人群則反而興趣不大,在美國人年輕人看來,《環太平洋》與《變形金剛》並無太大區別。再加上美漫自身也十分發達,美國年輕觀眾人談不上對日漫有情結可言。

  無卡司 電視明星難讓觀眾掏腰包

  影片的另一個硬傷是無明星卡司。男主角查理-漢納姆曾出演《同志亦凡人》以及《混亂之子》,鮮有大熒幕建樹;同樣地,艾德瑞斯-艾爾巴雖然參演過《普羅米休斯》、《被解放的姜戈》等影片,但對美國觀眾來說仍是一位電視明星(主演過有「神劇」之稱的《火線》),而菊地凜子在《巴別塔》之前幾乎不被北美獨立影片觀眾所知曉,更是和暑期爆米花電影不太搭得上邊。 當然這也是在把重金砸向打造怪獸和賊鷗之後囊中羞澀的結果。

  宣傳方向出錯,好萊塢人性主題失聲

  沒有票房號召力的卡司,海報和預告片等物料上怪獸、「賊鷗」便成了絕對的主角,於是影片的宣傳委屈地繞進了一個死胡同。 本片關於「信任」、「家庭」、「團結」、「親情」等等的人性主題失聲,局限的觀眾定位這一弱點被無限放大。導演本人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影片上映後發現有不少男性觀眾第二次觀影時是拖家帶口一同前往,證明本片絕對是一部適合全家觀看的影片。可惜這一點在前期宣傳時完全沒有得到體現,待到上映之後再想補救,為時已晚。

  環太平洋的中國熱:絕不是因為人傻錢多

  中國觀眾的機甲夢:這裡面有他們的童年

  《環太平洋》是致敬日本動漫之作,可對於中國觀眾來說反而更為親切。由於日本ACG在20年前便大肆滲入中國,所以中國年輕觀眾對高達機甲、特攝、怪獸這些概念實在是不陌生。而《環太平洋》在視效方面做到極致,對機甲和怪獸的進行了極其巨大化處理,也憑藉好萊塢成熟的電影工業實力,將打鬥場面和巨獸外形做得極為精細駭人。當中國觀眾童年記憶中的被奧特曼揍的小怪獸在大銀幕活過來,變成在IMAX巨幕裡的巨大主角,甚至是從前的幾十、幾百倍般巨大之時,觀眾視覺和感官的刺激也會被前所未有的放大,加之導演在片中大量地植入了中國元素,又讓中國觀眾的機甲夢,多了幾分在自己的家門口夢想成真的錯覺。

  擊中中國男性觀眾:終於可以為自己買張電影票

  其實,像《環太》這樣在美國本土表現平平卻在中國大放異彩的好萊塢電影並非少數。2010年史泰龍自導自演的《敢死隊》投資8000萬美元,在美國本土僅收1億美元,但以批片的方式引進內地,最終票房超過2億人民幣,在美國業界引起巨大轟動,該片全球收益累計2.74億美元。2012年的《敢死隊2》成本漲至1億美元,但本土票房跌至8500萬美金,海外收益2.15億美元,其中中國內地票房3億元人民幣。 而《環太》和《敢死隊》共同點是,觀眾人群齊齊指向了以往總是被忽略的男性觀眾。片中火爆的動作場景,先進過癮的熱兵器,機器人、飆車、打鬥,無一不讓男性觀眾熱血噴張,這部電影終於讓他們有機會為自己買一次電影票,而不是掏腰包去當女朋友和愛情片「約會」的的陪客。

  檔期無對手:《環太平洋》獨孤求敗

  其實《環太平洋》在中國內地市場的高歌猛進,還和其恰如其分的檔期有關,仔細分析就可以發現,眼下《環太平洋》同檔期的對手只有《速度與激情6》,但後者上映多日,單日票房已經跌至2000萬線,只有吃《環太》「剩飯」的份兒。

  而接下來的一段時間,8月8日、9日即將上映的《小時代2》、《一夜驚喜》等新片也都是同質化彼此消耗的愛情類型片,屆時市場的廝殺對勢頭正旺的《環太》影響不會太大,業內人士普遍看好《環太平洋》票房能輕鬆超過1億美金。

  【獵奇】日本觀眾的審美學 菊地凜子是絕對LOW咖

  不買帳美版機甲、哥斯拉:稱其有形無神

  從日本提前試映的效果來看,日本的業內人士對於《環太平洋》的技術並未太多詬病,甚至給出了較高的評價,稱「吉爾莫出色的職人技(指精通日本漫畫、怪獸電影的製作技術)不可否認」。但他們並未因為該片技術上的出色,就給出該片足夠的認可度。影評人清水節尖銳地指出:「吉爾莫對這一類型電影的偏愛清晰明了,但除此之外,只能說這是一部好萊塢高度發達的電影工業堆砌出的華麗空洞之作,有形無神,用先進的技術「在『形』上幾乎完美地將所有日本經典作的精髓呈現,『神』卻毫無突破,對怪獸和角色背景欠交代,都是莫名其妙地出現。」

  專業電影網站cinematoday的總編輯下村麻美也稱:「影片絕對會引起和他一樣在日本的特撮、漫畫文化渲染長大的OTAKU的共鳴,不過若是期待影片能有厚重的人性勾勒和主題的觀眾,恐怕要失望」。

  不受待見的菊地凜子:日本本土只能打醬油

  在影片中,日本女星菊地凜子擔當了女一號,且非常搶鏡,不少中國觀眾看過之後都唏噓感嘆:「中國女星何時能在好萊塢大片中有這樣的待遇」。但必須告訴大家,菊地凜子在日本是徹頭徹尾的LOW咖,有影評人在看過該片之後有些不敢相信地表示:「菊地凜子居然能在如此大規模的好萊塢影片中擔綱主演,令人吃驚。」

  本名「菊地百合子」的菊地凜子被稱作是:日本藝能界的「反則者」(叛逆者)。眾所周知,日本造星工業規則嚴密,無事務所(經紀公司)在背後支撐,幾乎無法上演「灰姑娘」的美談。無論長相和身材都不屬於傾國傾城,不受前事務所的力捧,菊地便靠著自己的力量積極參加國內外的各種試鏡。《巴別塔》裡的「千惠子」一角就是她在1000名候選者中脫穎而出爭取來的。 1999年以新藤兼人導演的《想活著》出道戲劇界的菊地雖然有「闖蕩好萊塢的日本女星」的光環,多年來卻只能在日本本土的主流作品裡演一些打醬油的角色。2007年與松山健一主演的電影《卡姆依外傳》曾被認為是菊地重新獲得日本觀眾肯定的一次絕好機會,但在拍打戲時大腿肌肉拉傷,需要專心治療兩個月,最終只能將女主角拱手讓出。2010年同是和松山合作的《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國內外的反響平平,她再次和晉升「大物女優」無緣,至今菊地在日本觀眾眼裡是一個會說一口流利外語、身手不錯的『留洋女星』符號般的存在,她最常被人提及的是與阿根廷帥氣男演員阿雷塔-弗蒂亞哥、美國導演斯派克-瓊斯的兩段無疾而終的戀情,

  片中9歲的MAKO:才是日本男人的最愛

  和菊地凜子在日本尷尬地位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其在片中角色童年時期的飾演者——9歲的蘆田愛菜。《環太平洋》在日本的宣傳,99%的新聞標題打上的都是諸如「蘆田愛菜參演」這樣的字樣,而冷落了憑藉《巴別塔》入圍過2007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菊地。這部影片受日本漫畫和特撮影響之深眾所周知,對日本的致敬心凝聚在「MAKO」的鏡頭也是一目了然。對於英語圈的人而言,「MAKO」不是一個容易發音的名字。導演的用意在愛菜扮演的童年MAKO登場後明了:MAKO是「MANA」(愛菜)和「RINKO」(凜子)的縮語,也是「清廉純淨的乙女」象徵(符合OTAKU的理想女子像)。

  有日本影評人看片《環太平洋》後,還饒有興致地對蘆田愛菜飾演的角色MAKO進行了豐富的聯想,他們認為該片最大的「怪獸」是MAKO:「為了拯救陷入被巨大生物消滅危機的人類,戰士們日夜奮戰,但回歸到非戰鬥的生活中,他們也擺脫不了MAKO不安定精神狀態的糾纏、煩惱,,MAKO是總讓周圍的人感到棘手而又無法放棄的夢想,《環太平洋》可以看作是男人夢想的一部影片,也是另類的恐怖片。」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張曉曄)

相關焦點

  • 《環太平洋》
    截止上周末,該片上映19天內地票房已超過1億美元,歷史性的超越了北美地區總票房收入,中國內地也由此成為該片在全球的最大票倉。與此同時,該片還創下2013年分帳片歷史最高,以及華納電影內地票房之最。  「笑傲」內地暑期檔江湖 票房歷史性超北美  今年暑期檔最引人注目的大片,當屬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執導的3D怪獸電影《環太平洋》。
  • 《魔獸》《環太平洋》,中國電影市場竟然也有拯救好萊塢的一天
    《環太平洋2》即將於3月23日在國內上映,近日主創們正在中國進行緊鑼密鼓的宣傳,導演斯蒂文·S·迪奈特和主演斯科特·伊斯特伍德也親自上陣體驗中國文化,一會放飛「機甲戰士」版風箏,一會提筆揮灑幾筆毛筆書法,甚至還學會了用筷子。
  • 環太平洋3什麼時候上映 第三部或將就此停止
    ,第二部遲遲沒有拍攝完成,直到萬達影業進行接手,才把第二部拍攝完成,是否會有環太平洋3,還是要看目前環太平洋2的票房成績吧!    顯而易見,導演想要將《環太平洋》打造為一個三部曲系列,延續第一部在票房上收穫的巨大成功。不過並非所有影片都適合套用「三部曲」、「N部曲」的模式,電影首先還是要有出奇制勝的故事情節和生動的人物形象,確保內容飽滿,這樣在形形色色的大製作影片中才能找到立足之地。《環太平洋2》是否會有新穎之處,還需影迷們拭目以待。
  • 投資2.1億美元的《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國內票房反超北美歐洲 是...
    目前北美已經基本下線,票房不足4000萬美元(約2.6億人民幣)。法國本土7月26日上線,截止目前票房不足3000萬歐元(約2.3億人民幣)。《星際特工千星之城》而在中國上映4天,已過2.6億人民幣。票房成績已經超過北美歐洲。
  • 《環太平洋2》:尷尬的不僅是景甜的英文
    等了5年,《環太平洋2》終於上映了!讓這部續集大片重生的中國資本,也毀了它。2013年,《環太平洋》在國內上映,當時相當受市場歡迎,僅在內地就砍下了1.12億美金的票房(6.95億人民幣),超越了北美1.02億的成績,成為首部中國內地表現完勝北美的好萊塢A級製作。電影不僅贏得了市場,還贏得了口碑,至今,豆瓣評分落在了7.6。
  • 全球9成地震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圖)
    7級以上強震八成發生於此 環太平洋地震帶釋放的能量佔全球80%以上進入2010年以來,環太平洋地震帶就變得異常活躍。從2010年1月初的索羅門群島地震(1月4日,芮氏7.2級),到海地大地震(當地時間1月12日,芮氏7.3級),到智利、墨西哥、印尼地震,再到紐西蘭地震(2月22日,芮氏6.3級)、日本沿海地震都集中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且震級大都超過芮氏7級。文/玉璽 東萊日本近海9日上午發生芮氏7.3級地震,引發低強度海嘯。日本氣象廳在地震幾分鐘後發布海嘯警報,3小時後取消。
  • 中國電影票房超越北美?成全球第一電影票房,中國怎麼贏的?
    來源:江瀚視野根據中新經緯10月18日的報導,據燈塔(阿里影業旗下)實時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0月15日0時,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累計票房達129.5億元人民幣(約合19.3億美元),這個票房成績也讓中國超越北美地區19.25億美元的票房
  • 太平洋「火環」再次爆發,又一個5級地震襲擊日本
    繼5月6日印度尼西亞發生7.2級地震之後,太平洋「火環」進入了短暫的「休整期」,作為全球最大的地震帶,綿延超過4萬公裡,是世界上90%地震的發生地,然而,這一平靜在5月11日被打破,據中國地震臺網數據,5月11日7時58分在日本本州東岸近海發生5.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那麼有海嘯預警嗎
  • 如果你想看恐怖片又不敢看,推薦你看電影《環太平洋2》
    【喜歡可以關注我】《環太平洋2》正在全球熱映,小白是《環太平洋》第一部電影的粉絲,對於這種機甲戰士打怪獸的戲碼還是比較吸引我的,我比較膽小還喜歡恐怖片,但是不敢看,所以只能看一些災難片感受一下緊張的氣氛,又不至於嚇到人,所以《環太平洋》系列是你最好的選擇,因為這部電影有怪獸元素也有緊張氣氛
  • 電影《環太平洋2》看上去很像是中國觀眾訂製?
    電影《環太平洋2》看上去很像是中國訂製,除了景甜、張晉、藍盈瑩這些大小角色還有其中對於中文的運用,其中直接把基地設定在中國,而且還是在青島那邊搭建的影視基地。而這種奔著中國人來賺錢的思維一旦與電影貼合,其失敗的概率簡直大大增加。
  •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中的莫玉蘭基地究竟在中國哪裡?
    《環太平洋》在中國取得了近7億票房,嘗到甜頭的傳奇影業在製作《環太平洋:雷霆再起:雷霆再起》的時候,增加了中國元素。不僅有景甜、張晉、藍盈瑩、黃愷傑、于小偉、陳梓童等中國演員,更重要的是,片中環太平洋軍防組織的唯一軍防基地也在中國,叫莫玉蘭。那麼,不少觀眾感到好奇的是:這個莫玉蘭基地,到底在中國哪裡?
  • 地震九成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圖)
    7級以上強震八成發生於此 環太平洋地震帶釋放的能量佔全球80%以上  進入2010年以來,環太平洋地震帶就變得異常活躍。從2010年1月初的索羅門群島地震(1月4日,芮氏7.2級),到海地大地震(當地時間1月12日,芮氏7.3級),到智利、墨西哥、印尼地震,再到紐西蘭地震(2月22日,芮氏6.3級)、日本沿海地震都集中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且震級大都超過芮氏7級。  文/玉璽 東萊  日本近海9日上午發生芮氏7.3級地震,引發低強度海嘯。日本氣象廳在地震幾分鐘後發布海嘯警報,3小時後取消。
  • 環太平洋高清視頻,內附資源,可在線觀看,可百度雲緩存
    時隔5年,那部曾經燃爆中國的大片續集——《環太平洋》回來了。說它曾經燃爆中國一點不為過。
  • 內地市場成好萊塢「爛片回收站」?
    《環太平洋》、《速度與激情6》、《驚天危機》等好萊塢大片在北美市場遭遇票房滑鐵盧,在中國卻賺了個盆滿缽滿。中國有望在2020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電影市場。照好萊塢近年經驗,保住中國票房,電影就不會差,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都在想方設法打入中國市場。
  • 看完《環太平洋2》,你還想看《環太平洋3》嗎?
    時隔多年,在萬眾矚目的期待中,《環太平洋2》被重新搬上大屏幕,原以為能夠再次掀起一股機甲浪潮,然而隨之迎來的卻是影迷失望的噓聲,前後如此巨大的反差,原因究竟在什麼地方呢?《環太平洋2》劇情延續了《環太平洋1》,雖然主角不一樣,但本質是差不多的,都是人類操縱機甲應對外星怪獸。
  • 北美五大湖、日本太平洋沿岸及英倫城市群
    一,北美五大湖城市帶。 五大湖區城市群的組成城市超過百個,其中較大的城市包括芝加哥、底特律、密爾沃基、大急流城、克利夫蘭、辛辛那提、匹茲堡、布法羅、多倫多、渥太華和魁北克城等。
  • 環太平洋2:這一次,我們不得不提景甜
    雖然沒有陀螺導演親力親為的加持,但出於對五年前橫空出世的《環太平洋》由衷的熱愛,我還是忍不住第一時間去電影院刷了《環太平洋2》的午夜場首映。然而,看完之後我只想說,我有多喜歡當年那部《環太平洋》,就有多討厭如今這部《環太平洋2》;甚至誤以為看的是《環大西洋2》!拋棄掉「蒸汽朋克」的工業美學後,《環2》就真的只能淪為「變形金剛」了麼?
  • 監製恐怖新作登頂北美票房
    影片僅比前一周末下跌不到三成,累計票房已超1.2億美元。  福斯發行的福音題材電影《不可能的事》首周末三天進帳1110餘萬美元,表現中規中矩,排在周末榜第三。  即便市場得到少許的假期效應加成,而且部分新片開畫也超水平發揮,但市場熱度依然落後歷史同期水平。
  • 《環太平洋》獨家解析:拿著放大鏡看高達打怪
    事實上,《環太平洋》中處處洋溢著種種日式動漫、韓式煽情、中國元素的Feel,除去依託好萊塢電影工業科技製造的視聽奇觀,中國觀眾也能夠從中找到那些伴隨我們長大的記憶。在「極客型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粉絲暱稱「陀螺」)的手中,《環太平洋》如同一個「被放大無數倍的高達或新世紀福音戰士」,用重拳打破了橫在好萊塢英雄電影和東方怪獸片之間的高牆!
  • 大投資電影遭遇票房慘敗 好萊塢大片模式提前衰落
    話音剛落,《環太平洋》《獨行俠》《驚天危機》三部大投資電影遭遇票房慘敗,總損失將高達上億美元。剛過去的周末夢工廠動畫的《極速蝸牛》、環球的《冥界警局》以及獨立片廠的《赤焰戰場2》票房均不如預期,加上早些時候《巨人捕手傑克》《重返地球》等片的失利,好萊塢大片模式似乎提前衰退。   2013年幾部大片失敗說明整體市場情況不行嗎,不,今夏北美暑期檔票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