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用體脂秤與醫院測得數據相差大?專家:不要迷信體脂秤)
俗話說「春日不減肥,夏天徒悲傷」
這都四月了
你的「減肥大計」開始了嗎?
據評果君所知
不少人在養完膘後立誓減肥
為了瘦成閃電
購置各種運動裝備
當然!還包括了幾乎人手一個的體脂秤!
那麼,家用智能體脂秤靠譜嗎?
數據究竟準不準?
評果君這就來幫你們實測三款熱銷體脂秤:
華為智能體脂秤(169元)
小米體脂秤(199元)
愛康唯智能體脂秤(39.9元)
外觀&使用感受
1外觀篇
2使用感受
3款體脂秤使用方法很相似
都是需要先下載並綁定專用的APP
然後設置年齡、性別等參數後
才能測量進行分析
使用說明一個個看著都很簡單
可是實際使用時
評果君覺得還挺複雜
相比較而言
華為使用起來比較簡單
小米的頁面設計不明確
用起來有些複雜
而愛康唯前期註冊激活流程實在太多
使用感排名
準確度對比
我們先來搞明白體脂和體重的關係
體脂率是指人體內脂肪重量佔總體重的比例,它反映人體內脂肪含量的多少。體脂率 = (脂肪重量 ÷ 體重) × 100%,?成年人的體脂率正常範圍分別是:女性20-25%,男性15-18%。
評果君一直有個疑問:
這一兩百塊錢的家用體脂秤
和醫院專業測量得出的體脂率
會有區別嗎???
評果君先派了一位美女測評員A
去明基醫院用專業儀器進行測量
用醫院儀器測完後
測評員A立刻用3款家用體脂秤都測一遍
間隔1小時後再重複操作
對比家用體脂秤與醫院測量的差異
醫院測量儀器和醫院出具的人體成分報告
醫院測量數據
體重:59.2kg、體脂肪率:22.5%
三款體脂秤數據對比
評果君又找來了一位評測員
在同等條件下
間隔一小時測量兩次
記錄體重與體脂率的數值
三款體脂秤測量的體重與體脂率
均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其中愛康唯智能體脂秤的數據浮動較大
再拿測評員A兩次測量的數據
與醫院測量數據對比
體重差別不大
體脂率相差卻很大
測評員A在醫院測量的體脂率是22.5%
用家用體脂秤得到的體脂率
最高是華為的23.7%
兩者竟相差1.2個百分點
家用智能體脂秤靠譜嗎?
通過我們的測試
發現三款家用體脂秤測量的數據
與醫院測量的數據
都存在一定的差異
難怪評果君在一些電商平臺
總能看到很多用戶反映:
大部分體脂秤測!不!準!
那麼,家用體脂秤
到底值不值得購買?
聽聽專家怎麼說
為何體脂秤數據有差別?
中國營養學會註冊營養師、江蘇省營養學會營養師顏曉東表示:「家用體脂秤大多採用「生物電阻抗分析法」,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原理很簡單,它是通過脂肪和體重不同的導電率,來推算出人體脂肪和肌肉的含量。
影響人體成分檢測結果的因素較多,喝水、進食、人體接觸電極片的部位有限等,都會影響檢測數據,不同產品的數據模型也會影響結果。」
家用體脂秤不夠精準,就毫無用處了嗎?
南京明基醫院國際醫療中心營養科主任周彤表示:「雖然家用體脂秤精準度不高,但通過不同階段的數據對比,消費者可用於日常了解自身的身體基本狀況,APP的分析數據僅有助於運動、飲食等參考。眼下市面上的體脂秤產品魚龍混雜,想要準確掌握身體成分,最好前往醫院,利用專業設備檢測,由醫生對體測指標進行專業解讀。」
體脂秤作為生活中的健康小工具
關於它是否準確
評果君覺得大家不必太過糾結
如果你想檢驗自己的胖瘦程度
不如
沒事多照照鏡子
自己胖不胖心裡難道沒點數嗎?